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寓教于乐——低年级数学游戏
[打印本页]
作者:
红袖儿
时间:
2009-9-20 20:56
标题:
寓教于乐——低年级数学游戏
数学计算游戏
A
、数字、数量对对碰(适合
1
年级学生)
一天吃过晚饭后,孩子的同学刚好过来玩,我便对她们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孩子们一听要做游戏可开心了,都赶紧跑了过来。
我便开始讲游戏规则:“中间这堆是从
0~10
的数字,外面一圈是
0~10
的拼音,你们旁边盒子里是记数用的
10
个积木,我抽出哪个数字,你们就将这个数字的拼音和这个数字数量相等的积木拿出来,看谁找的又对又快,好吗?”
孩子们大概觉得很有趣,喊着要我快点摆。
我摆好后,随意抽了一个
7
,两个孩子赶紧开始分别寻找相对应的拼音和相等数量的积木,快的那个欢呼雀跃,慢的这个不服气要求再来。
游戏意义
:
通过这个游戏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结合起来,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了,加上拼音卡,还能让孩子将数字的读音和拼音对应起来,语数都联系到了哦。
游戏启示:
孩子大多喜欢玩积木,家长能够灵活运用身边的物品做道具,让枯燥的数字活起来
,让孩子在不觉中轻松掌握了数的概念。
B
比大小(适合
1
年级学生)
在孩子了解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后,我决定仍然用数字卡和积木来引导孩子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天在和孩子玩数字数量对对碰游戏中,我抽了一个
7
后又抽了一个
6
,让她分别找好后,我将两组积木一上一下摆在一起,旁边放上相应的数字卡,问:“萱萱,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了吗?”
“下面的积木比上面的多
1
个。”孩子回答。
“那下面是几?上面是几啊?”
“下面是
7
,上面是
6
,就是
7
比
6
多一个。”
我很高兴,表扬她观察得真仔细。于是,我开始把
1~10
的卡片从上至下摆好,然后将积木按相应的数量也从上至下摆好,又问:“萱萱,你看这个像什么?”
“像三角形。”孩子答道。
“那你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孩子瞪大眼睛,左看看又看看,奇怪地问我:“什么秘密啊?”
我说:“你看看卡片摆的顺序,再看看和卡片相应的积木,后面的积木与前面的积木有什么不同啊?”
“第二排比第一排多
1
个,第三排比第二排多
1
个,第四排比第三排多
1
个
………
哦,我知道了。”
游戏意义
:
在孩子了解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后,我们通过游戏中数量多少的比较,可以让孩子比较直观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游戏启示:
为了让数字变得不枯燥,家长通过这种摆图形的方式,让孩子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然后和数字结合起来,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很直观地反应出来了。
C
数字找朋友(适合
1
年级学生)
孩子开始学习简单的运算了,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教过了
1+9=10
,
2+8=10
的算式,但我发现她还是常常会借助一个个数手指来进行计算,可见她不是很熟练或者说不理解。
晚上和孩子准备玩数字卡和积木游戏时,我提议说:“我们今天变个新玩法,好吗?”
“好啊,好啊!什么新玩法?怎么变啊
?
”孩子开心地问。
我随手在数字卡里抽了一个
3
,让孩子找好后,我问道:
“你盒子里原来是几个积木啊?”
“
10
个啊。”
“那现在盒子里有几个?拿出来了几个呢?”
孩子赶忙去数盒子里的积木数,“盒子里
7
个,拿出来了
3
个。”
这时,我才说道:“我们今天的新玩法就是给数字找朋友。”
孩子一下没明白过来,茫然的看着我。
我说:“你看
7
和
3
加起来是不是就是
10
啊?现在我们就来玩凑十的游戏,帮数字找出能凑十的好朋友。我们将卡片反扣在桌上,一人每次翻开两张卡,能凑成十的,谁先算出就归谁,不能的就放在桌上不动,看最后谁手上的卡多,谁就胜利了。”
孩子听了可高兴了,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意义
:
通过以上游戏,在抢答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算速算能力,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游戏启示:
游戏人可以先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好翻牌顺序,因为这个游戏要想快速找到相对应的两张数字卡,就得全神贯注的盯住桌上的卡片,不能分神。
在一堆数字卡中快速扫描,找到目标,就需要一定的视觉运动能力,
其实无意中也训练了孩子的注意力呢。
如果经常进行快速扫描,还能有利于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哦。
D
抢点数(适合
1
年级以上学生)
“萱萱,我们今天来猜点数好吗?”
“怎么抢啊?”
“你先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数字?”
“嗯,我是
24
号生日,妈妈也是,就‘
24
’吧!”
“好,那我们就抢‘
24
’点。我们任意抽张牌放在桌上,然后一人摸五张牌在手上,看自己手上牌的哪些数字和桌上数字相加等于
24
,谁凑得牌多桌上牌归谁,胜者将收上去的牌放在一边,然后将手中牌补齐
5
张,再任意翻一张在桌上。最后所收牌多的胜。”
于是我拿出扑克牌,反扣在桌上,然后随意抽了一张
K
(也就是
13
)翻开放到桌子中间。
第一轮下来,因为孩子只顾算能等于
24
就行,没有注意分解,让牌更多,所以我手上的牌明显超过了孩子,孩子很不服气。
第二轮,孩子吸取了教训,尽量以最多的牌来凑
24
,结果我们基本打成了平手。
游戏意义
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数的分解训练方法吧。孩子用尽量多的牌凑
24
时,就必须分析手中的牌,尽可能的做到分解,如
8
可以分成
1
和
7
,
2
和
6
,
3
和
5
,
4
和
4
,还可以分成
1+3+4
,
1+2+3+2
等。
游戏启示:
在“抢”的过程中,孩子必须先迅速在心里算出哪些数字和桌上牌的数字相加能等于
24
,再分析手中合适的牌哪些能进行再分解,这样既让孩子熟练掌握了数的分解方法,也锻炼了孩子的速算能力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9-21 09:48
不错不错,有几个可以回家练练。
作者:
wsliping
时间:
2009-9-21 10:05
非常好,适合幼儿园的孩子.哈哈,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的
作者:
小老虎爸爸
时间:
2009-9-21 20:09
常好,适合幼儿园的孩子.哈哈,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