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省心型”孩子与“费心型”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0 19:49
标题: “省心型”孩子与“费心型”孩子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就是有的孩子相对而言更让父母省心,有的孩子则更让父母费心。新生儿阶段这个特点就会显现出来,有的孩子哭闹不停,有的孩子则安静好哄。

儿童心理学家根据孩子气质的不同,提出了“难养型”和“易养型”的概念,前者的特点是生理节律性较差,负面情绪较多,情绪反应激烈,较难适应环境。后者的特点则更容易适应环境。

我现在想把“难养型”和“易养型”这个概念扩展一下,把智力因素也考虑进去,如果一个孩子个性温和,智力较高,那么,这种孩子不妨称之为省心型孩子,反之,则是费心型孩子。

由于女孩子天性比较温和,又比男孩早熟,如果再聪明一些,那么,女孩子很容易成为省心型的孩子。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可能到了成年後,会在工作、婚姻问题上让父母费心一些,可起码在求学这个阶段,聪明的女孩子相对而言会让父母更加省心,这点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起因是我翻看一些教育个案的书籍,作者大多是那些省心型女孩子的父母。比如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哈佛女孩”。

这类家庭教育个案有个很大问题就是容易让家长们产生错觉,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尤其是一些新手家长,看了这类个案就会感到激动,“原来养孩子这么简单啊!”然后就摩拳擦掌准备照猫画虎一番。实际上这类书的作者还算比较费心的,如果是比尔.盖茨和奥巴马的父母写这类书,估计各位父母更会产生错觉。

经常有人让我评价一些家庭教育类的个案书。我觉得判断这类书的好坏一定要看这个作者的写作态度,是客观视角还是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个案,从这个特殊的视角切入来谈自己的教养方法。所谓主观视角就是把自己的特殊经历当作万灵药,向全体家长去推销。这种个案就非常容易造成误导。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这类书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视角。其一,就是看看这类书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是省心型的还是费心型的,是执行型的还是创造型的。其二,就是看看这类书的作者是主观视角还是客观视角。

除了个案书之外,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个案也存在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多一些视角。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费心型的孩子,除了费心之外别无选择。别总想着走省心型孩子的捷径。实际上,许多费心型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在家长的努力下转变成省心型孩子的,但由于一些家长采取“省心”的方法,反而会造成费心型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有些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比较费劲。可家长看了省心型家长的经验,“别管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云云,结果就真的不去管孩子了。结果孩子只能是越来越费劲,家长也只能越来越费心。

独立性不是“不管”就能培养出来的,跟孩子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孩子的能力强了自然独立性就强了。就像我们教孩子游泳,孩子不会游的时候我们会比较费心,一旦学会了就会很省心了。而省心型的孩子由于能力比较强,自然表现得更独立一些。而他们的家长却往往产生这样的错觉,孩子的独立性是自己“不管”的结果,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
作者: lfagz    时间: 2009-9-20 20:02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易养型”的孩子父母用点心的话就可以比较出色,比如学习上、为人处事上?
作者: lfagz    时间: 2009-9-20 20:02
天哪!我竟然坐上老易的沙发了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0 22:04
原帖由 lfagz 于 2009-9-20 20:02 发表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易养型”的孩子父母用点心的话就可以比较出色,比如学习上、为人处事上?


是啊。。省心。。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9-20 22:08
今天带孩子到老师那学钢琴,我说这孩子独立性差一些,依赖性强,让她自己弹琴40分钟,不如我看着她弹20分钟。总这样下去很不好,如果其它科目也习惯于这样,岂不可怕。

老师也举个例子,说音乐学院附中她带的一个孩子,从地级市送过来的,孩子的母亲就是钢琴老师,因此每个假期孩子在家里钢琴曲子都复习的非常好,但是开学后第一周就看得出来新学的课程质量下降,第二周后就更不好了。

在家省心,住校就费心了。除了天生因素,后天的教育方式,教育经历影响很大,家长这根拐棍用好了可以帮助孩子,用的不好也会毁了孩子。
作者: 山茶    时间: 2009-9-20 22:20
好像论坛的哪位大虾说过,更喜欢调皮的孩子,我也是那么想的。

另外,孩子是“省心”还是“费心”型,似乎与智力没有什么关系。我瞎猜想的,老易研究过的,应该是有依据的。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9-20 22:28
要把费心型的孩子培养成省心型的孩子,,,,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9-20 22:32
哪有孩子不费心的,所谓省心,只是看上去的,家长在这看上去的“省心”上费的心是看不见的。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9-20 22:56
是说“响鼓不用重锤敲”吗?

不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究竟“省心”或“费心”特质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教养的呢?

看着省心的,其实也挺费心。因为每一种特质都有其长处与短处,问题是怎么取长补短,发挥潜力。

比如,听话的孩子省心吧?太听话又怕创造力不够或缺乏主见。天性认真的孩子省心吧?太认真怕过于执着固执.....

况且,长大成功的例子里好像不乏从小让老师家长“费心”的孩子。

不过,易版提醒得对,A的肉可能是B的毒药。
作者: gjuan    时间: 2009-9-20 23:17
同意楼主的分类。
的确,有的孩子成长的比较顺利。这跟孩子家长在小时候给孩子培养的好习惯有关系。家长相对比较省心。孩子的很多优点都被激发了出来,会进入比较良性的循环。
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由于环境,可能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毕竟家长也是第一当爸爸妈妈)有不少习惯都不太好。孩子的优点被隐藏在了后面,需要家长的慧眼。还有孩子发育有早晚,让他达到他现在还有一些困难的事上,需要很多的鼓励。否则,进入恶性循环,会让家长费很多的心力。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1 00:33
难养型的孩子如果父母调教有方,日后可能比较省心
如果调教无方,可能会越来越费心,进入恶性循环
作者: 哇哇啦啦    时间: 2009-9-21 01:43
来点具体的老易,理论太多,不好操作。

比如说,怎么把费心的孩子变成省心的孩子?
作者: xiaoningningya    时间: 2009-9-21 06:39
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我觉得环境是不是影响孩子成为省心型和费心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呢?
孩子是否省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自身的态度。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9-21 09:55
贴标签的做法值得郑重商榷。何况这个标签的种类还是这么缺乏,只有可怜巴巴的两种。
作者: alapan    时间: 2009-9-21 10:50
天生的省心型或费心型孩子是很少的,大多还是受父母的影响多。因此,应该将父母分类,分为省心型孩子的父母和费心型孩子的父母,作为家长,对照一下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然后努力向省心型父母靠拢。
作者: 林林妈    时间: 2009-9-21 13:53
我家宝宝快两岁了,一直比较省心,吃饭过了一岁就自己吃了,睡觉也是困了关灯就睡,生活上感觉很独立。但是最近我想让他静静地学习(认认字,背背诗,看看书什么的),他也是坐不住,一会儿就跑了,喜欢自己推箱子,推小车。哎,现在也不省心了。
作者: luosiyuan    时间: 2009-9-21 15:03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费心之处看不到而已。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9-9-20 22:32 发表
哪有孩子不费心的,所谓省心,只是看上去的,家长在这看上去的“省心”上费的心是看不见的。

作者: annfield    时间: 2009-9-21 15:20
我记得以前看过类似的文章,但文章中的易养和难养指的是小小孩,没有扩展到易版所指的范围。

小时候的易养型不代表大了也是

小时候的难养型不代表大了也是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9-9-21 15:31
天下没有省心的父母!!!
作者: chunrenw    时间: 2009-9-21 17:57
这个论坛,只有儿童英语版值得看看...
作者: hanlele    时间: 2009-9-21 21:40
省心型,hehe我家的宝贝应该是这种类型的吧
作者: liangyan1999    时间: 2009-9-22 14:02
标题: 回复 #1 老易 的帖子
所谓省心费心,有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其一,身体弱,易生病,情绪自然不好,爱哭闹;火气太壮,营养过剩,二便不畅,情绪也不会太好,爱生气;
但是,这是孩子的错吗?是天生的吗?还是看家长的养育和调理。调理的好的,自然省心,也不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实际上是功到自然成。

其二,家长就不让人省心,脾气大,修养差,养家糊口能力不强,教育爱子的方法不当,孩子耳濡目染,深受其害,自然不会让人省心。这怨孩子吗?是天生的吗?还是家长的问题。得从家长入手来解决。

其三,孩子周围接触的其他人问题。
其四,孩子接触的媒体(如电视)的问题。
... ...

当然,也有孩子天生的体质和性格问题,但是所占重要性的比重应该在30%以下。而且,所谓遗传,不也是父母的身体和性格状况决定的吗?还是得找到这个根上来。

所以,我认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对的,但是不能简单将问题归因为“我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你孩子是什么样儿的,只能由你们两口子负责,赖不了别人。
作者: huaxu    时间: 2009-9-22 20:27
据说,一直让父母省心的孩子,长大了也难以给父母惊喜.
很多伟人,小时可也是费心的孩子.
遇到不省心的孩子,家长除了费心就是耐心等孩子长大成熟.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9-22 22:41
标题: 回复 #23 huaxu 的帖子
为啥要孩子给父母以惊喜呢?
还有,给父母以什么可以是“惊喜”呢?
作者: cysilys    时间: 2009-9-25 15:19
原帖由 liangyan1999 于 2009-9-22 06:02 发表
所谓省心费心,有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其一,身体弱,易生病,情绪自然不好,爱哭闹;火气太壮,营养过剩,二便不畅,情绪也不会太好,爱生气;
但是,这是孩子的错吗?是天生的吗?还是看家长的养育和调理。调 ...

比较赞成这一说法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9-25 20:36
哈,我家孩子就是天生的不省心型号, 。认命了,跟他斗争到底
作者: rainflee    时间: 2009-9-25 21:14
因材施教太重要了,对于孩子来说现在只能被动接受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我们的责任呀重呀
作者: wyfly    时间: 2009-9-25 22:04
这省心还要做好铺垫才可以的,要不然,就等着麻烦吧
作者: lucia.peng    时间: 2009-9-25 22:38
先天因素重要,后天教养方式更重要。同样的事情,孩子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不同。是省心的,还是费心的?
作者: 寒秋一叶    时间: 2009-9-25 22:44
唉,看的越多,感觉越困惑;有的书说:不管就是最好的管;可这里又说不管不行;
唉,实在太郁闷了
作者: samm3311    时间: 2009-9-27 14:51
努力把我家费心小子培养成省心小子!
作者: besiejs    时间: 2009-9-27 19:20
说的不错,学习了
作者: ww_dm    时间: 2009-9-28 14:11
我家儿子就是个费心型的,我们办公室领导说,我把儿子对付大了,就MBA毕业了,哈哈
作者: 彤妈加油站    时间: 2009-9-29 11:07
楼主的帖子很有道理,确实很多家教文章会误导人,以为独立的孩子都是因为“放手”的关系,所以有时候自己也会有点彷徨和无所适从,有时候觉得该按自己孩子的特点,弱项处给他耐心给他时间给他帮助,有时候又觉得“没放手”会不会对他有阻碍。看来”因材施教“是真理。
作者: 青果香茗    时间: 2009-11-11 13:26
深有体会,颇受启发。不论是什么型的教育孩子还是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
作者: fengzhen_lu000    时间: 2009-11-11 20:15
我看到一个具体的例子,大人对小孩(2岁多)严厉点(不听话就打),孩子就乖,大人说什么她基本上都服从,挺省心.而我自己养的小孩(3岁),没有怎么打,现在挺费心,一天要求多多,不过,感觉自主性挺强的.
作者: glistercao    时间: 2009-11-11 21:17
本来觉得挺省心,现在觉得挺费心
作者: fionking    时间: 2009-11-11 22:24
女孩省心的多,男孩少 现在我家的已经让我开始挠头了、
作者: 清平    时间: 2009-11-12 08:14
我家小孩也是费心的那种,现在我正焦头烂额,不知道从何着手,育儿书看得越多,越觉得很多理论都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哪一种育儿方法才对自己的孩子有帮助,急啊。孩子到底要严管,还是不管,真的弄不清楚了。
作者: charle    时间: 2009-11-12 15:27
在我看来,不应把孩子分成这样那样的类型
而是找到最适合他们,最让他们能真的自由成长的空间比较重要
中国的教育体制还是基于老师读、学生写的话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作者: mengmeng2006    时间: 2009-11-12 15:37
楼主说的非常的有道理啊!
作者: qwery123    时间: 2009-11-12 16:24
这篇文章深得我心啊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如世界上没有一样的指纹,也没有一样的孩子。孩子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总会经历淘气、调皮、执拗、叛逆的过程。了解一些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的心理学会更有用一些。

有时候看一些育儿文章,育儿博客会有心惊肉跳的感觉,深怕那些不客观或者是夸大的语言会影响到其他不加辨别的父母的教育方法.认为别人的孩子怎么就那么聪明,那么听话,一比之下,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带啊,其实别人孩子的聪明和听话后面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呢。

孩子的一点一滴地成长和惊喜只有"费心"的父母才能观察到吧
作者: 雪山飞狐123    时间: 2009-11-14 10:58
我儿子就是省心型的,很好养,,,,,,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09-11-14 14:15
易养难养,其实,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逆转的.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没有教育公式可以套用的.也没有家长能真正的"省"心,只是,心用在不同的方面罢了.可以说,孩子的省心,是家长前期的不省心培养出来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