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大智慧的体现,它往往以独特的视角、特有的方式来品评人物,反映社会生活,让人在轻松愉快中明白作者的意图。幽默语言精练,言简意丰;构思奇巧,浑然天成,且这些手法产生的效果迅速而直接。由于它短小精悍,言近旨远,深受读者喜爱。无论是思维训练还是写作教学,幽默都可以说是最为精致的范例。长期接触幽默可以形成一定的“幽默思维”。幽默思维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形式,善于从常人想不到的角度来思考和表达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说说幽默与写作思维训练的关系。 一、幽默与语言思维训练 1.幽默修辞解读 练习(1):阅读这则幽默,然后回答问题。 清末一次科举考试中,一考生在试卷末写道:“我乃李鸿章大人之亲妻。”他误将“亲戚”写成了“亲妻”。阅卷老师批:“断不敢娶!” 文中“断不敢娶!”有两种意思,幽默中考生因失误而造成谐音,批阅老师将错就错,一者说你这样的考生我是不同意录取的,另一种意思是你是李大人的妻子,我是不敢娶(取)的。这种练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兴趣。 幽默中经常使用比喻、夸张、借代等其他修辞手法来表现幽默效果,让人读后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练习(2):阅读《鲨鱼的午餐》,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之具有幽默效果。 一只鲨鱼看见一个帆板运动员驶过来,高兴地说:“准备得真周到,午餐有了,就连 和 都准备好了。”(盘子、餐巾) 这里把运动员比喻为午餐,是一个铺垫,是为了突出把帆板的板比喻为盘子,把帆比喻为餐巾。“准备好”的拟人效果也非常好,鲨鱼的食物是凭自己去猎取的,今天人类可真客气,还把午餐送上门来了,服务还特别周到。这种运用个人视角产生的表达效果自然独特,在文学作品中也比较常见。我们在幽默语言训练中,应鼓励学生多运用独特的社会经验,独特的视角去写自己的生活。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位同桌的外貌时,是这样写的:“她长得算不上美丽,但有张瓜子脸,美中不足的是瓜子炒焦了。”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 2.个性化的语言 由于学生积累的严重不足,在作文中表现出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现象,个性化的作文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发展语言个性。 练习(3):阅读幽默《旧病难改》,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喻体。 有一位媳妇,人送外号“馋媳妇”。除非她不说话,一说话,张口就准说吃的东西。 有一天,丈夫准备外出做买卖,就让“馋媳妇”出门看看天气怎么样。“馋媳妇”开门看了看,一进屋就说:“哎呀,天正下大雪呢,那雪白得就像 似的。”(白面) “雪下得有多厚?” “有 那么厚。”(锅饼) 丈夫一看“馋媳妇”的老毛病又犯了,就上去打了她一个耳光。“馋媳妇”摸着被丈夫打肿的脸,说:“你好狠心哪,把我的脸打得像 似的。”(发面馒头) 儿子一看妈妈挨了打,就哭了。“馋媳妇”一把搂过孩子,边给儿子擦眼泪边说:“好宝宝,别哭了。你哭得‘抽答、抽答’的,就像 声音。”(吃面包的) 文中的“馋媳妇”在生活中可能很难找到,但有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人物确实有很多。由于职业不同,地域差异,兴趣爱好,地位身份有别等原因使得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独立的言语系统,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鲁迅、老舍、沈从文等语言大师们都非常善于运用这一点,他们笔下的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预先观察一个有语言特色的人物,并记录下他的语言,然后与班上同学交流。 3.语言的繁简 名家在写文章时,有时惜墨如金,有时汪洋恣肆,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以幽默的笔调说明了语言繁简的关系———要根据中心需要。写战书是“你要战,便作战!”而邀请书则不能“朕有事,便即来!”请看: 练习(4):阅读故事《讲话太长》后,在空格处填上一句话,使故事具有幽默效果。 在乡下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约翰死了,葬礼办得很气派,整个地区的人都来参加。多年来,约翰一直辛辛苦苦地为这个地区的人服务,牧师觉得,他应该再讲点什么,以此向约翰表示感谢,于是站在棺材旁念了一首诗: “冬天,当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时候,他来了;春天,当道路泥泞、沼泽为患的时候,他来了;夏天,当尘土飞扬、太阳灼热的时候,他来了;秋天,当秋雨绵绵、寒气袭人的时候,他来了。” |
| 这则幽默故事形成了两种意思,一是牧师心中的潜在意思:来的人太少了,是不是因为你们没有通知说我要来,如果你们事先通知说我要来的话,来的人肯定会很多。另一种意思是从执事的角度来看,来听讲道的之所以这么少,正是因为人们知道这位没完没了的讲道牧师要来,所以大家才不愿来。 我们设置这一类幽默训练,让学生找出故事中产生误会的地方在哪里,各自的意思分别是什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语言创造能力。 三、幽默与表达思维训练 1.结尾的添加 在幽默故事中,有很多是通过大量的铺垫,在结尾部分才道出事情的最精彩之处,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享受,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在传统相声段子中,把这种情节称为“包袱”,“包袱”成为相声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把这种故事的结尾去掉,让学生构思出一个有幽默感的结尾来。 练习(7):阅读幽默《干坏事》的前半段,添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一个警察问4个男孩在动物园到底干了什么坏事。 第一个男孩回答:“我叫乔治,我把花生扔进大象栏里去了。 第二个男孩回答:“我叫彼得,我把花生扔进大象栏里去了。 第三个男孩回答:“我叫迈克,我把花生扔进大象栏里去了。 加个什么样的结尾才有幽默感呢?可能学生会想出很多很多有意思有创见的答案来。原来的结尾是: 第四个男孩回答:“我叫花生……” |


好搞笑哦。。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