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光音热大魔术
目录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光音热大魔术
媒体评论■北京师范大学 谢莹莹《中国教育报》 放眼图书市场,可以说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一直处于边缘状态,无力与小说、文艺及教辅类图书竞争。究其原因,“科学”二字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一提到科学,不仅是孩子们,就连成年人也会联想到“枯燥、乏味、高深莫测”等修饰语。其实,科学是一种态度、一种观点、一种方法。科学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活泼、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进而发人深思的。遵循这样的理念,面对3亿少年儿童对科普知识的需求,近年来市场上也有不少优秀的科普读物涌现,《蒲公英科学小百科》这套儿童图书便是突出的代表。 奇妙的动物世界 “我们不希望长篇累牍的说教、晦涩难懂的文字把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毁灭殆尽。从小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快乐地学科学,让科学的种子像蒲公英的小伞一样播撒开去。”蒲公英童书馆出版这套书的宗旨就是要让孩子在快乐中享受科学的趣味。《蒲公英科学小百科》何以能将科学变得如此有趣?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仔细探个究竟。 粪金龟为什么要搓粪球,是为了储存食物吗?蝗虫的后腿强健有力,一次可以跳跃比身体长20倍的距离,这相当于一个人跳上6层楼房的高度呢!水黾为什么可以在水面上来去自如,你观察过吗?蛾为什么在夜晚追逐亮光,原来它是个近视眼!萤火虫的光是热的还是冷的,你摸过吗?这是《蒲公英科学小百科》中《昆虫大奥秘》将要带我们走进的奇妙世界。 翻开书本,每一页都有图画,而且主要的版面都是手绘的漫画。大树惊恐的表情让人担心;儿子回答出了爸爸的提问而高兴得手舞足蹈;蟋蟀因为也参与到父子俩的讨论中而兴奋不已;螳螂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执著地展示自己曼妙的身材……其实,儿童看书主要不是读而是看,视觉效果第一。翻开书先观赏图像、欣赏色彩,对文字是半猜半看。因为儿童识字有限,看科普读物不是先考虑对学习是否有用,而是看画面是否好看,是否令他感兴趣。手绘图画通过一种相对夸张的表达,更能显示画面的轻松与幽默,更具生活趣味,吸引孩子的眼球。显然,《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在视觉效果的探索上是成功的。 这套小百科的另一亮点在于创新标题的趣味:大别墅和小套房——昆虫的家,我住在水里——水栖昆虫,拈花惹草——蝴蝶,夏日歌手——蝉,带着镰刀找肉吃——螳螂,谁敢惹我——有毒的昆虫,歌声从哪里来——会唱歌的昆虫,一天大一寸——昆虫的成长,客串昆虫保姆——饲养昆虫…… 看了这些如此与众不同的形象,令人眼睛一亮的题目,你会不会产生想看看其中内容的冲动呢?这也是创新趣味的魅力所在。 完整的科学知识网络 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从草木竹石到飞禽走兽,从戈壁草原到冰川湖泊,小至蝼蚁尘埃,大至日月星辰,世间的现象是如此的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就像满地的珍珠,如若没有丝线相串,何以尽拾?这套《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共10册,包括动物、植物、天文、地理、气象、物理、人体等各个领域。每册图书以25至30个单元勾勒出该学科的大致轮廓,每一个单元只说明一个概念,却又彼此关联,循序渐进地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网络。 《蒲公英科学小百科》从知识点的故事性与实验性出发,让孩子们先沉浸在漫画的情节中,和小主人公一起因解答不了“为什么天上会有美丽的彩虹桥”而伤心;因“还好我们不是住在高山上,不然要天天背氧气筒上学”而庆幸。 跟随主人公做实验 欣赏完情节完整的漫画后,结合文字的说明,孩子们又能随着故事的小主人公一块融入到小实验的快乐海洋中去。比如:小实验——彩色陀螺——玩法:首先用两根食指将绳子撑开绕圈子,让绳子扭曲,然后用力拉直,看看纸板上的颜色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不知道呢,得要试一试。”孩子们的冲动与渴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那么,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还是件难事吗? 深入浅出的诠释,独特有趣的呈现是本套书的亮点。艰深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的图文向你娓娓道来,阅读变成一种轻松有趣的体验,将科学的乐趣阐释得淋漓尽致。发掘科学本身的魅力和趣味,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要比塞给他们一堆知识更重要。少儿科普读物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小读者引导到科学殿堂的门口,让他们看到科学世界是多么瑰丽多彩。《蒲公英科学小百科》做到了,因为快乐不在别处。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