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冰,并不总是冷的:关于孩子发展路线的随想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6 03:02
标题: 冰,并不总是冷的:关于孩子发展路线的随想
1

在美国学过一门课,研究和评价教育网站与教育软件。老师会在课堂上介绍一些,而更多时候,我为了完成作业,要访问上百的教育网站,试用上百的教育软件。

这一刻,我真的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目不暇接,惊叹不已。英文教育网站与教育软件,其内容之丰富,设计之精美,到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步。能够使用英文的孩子们,可以尽情在这些网站中学习,求知,探索,活动,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英语教育网站和软件为什么这么丰富多彩呢?

第一个原因,版权保护好。英美是以知识产业立足的国家。知识创造是立国之本。所以对侵犯版权的行为处罚极为严厉。本校的几个学生,由于下载了盗版软件,结果被勒令退学。一个中国留学生在craigslist卖了几张盗版盘,结果受到起诉,被遣送回国。实验室的管理员手里有好几百张软件。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开口向他要求拷贝。拷贝等同于偷盗,是非常耻辱的事情。

在这样严厉的保护下,英美的知识产业极度繁荣。说实话,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许多软件是不对中国开放的。有些软件只能在美国本国购买,是不提供下载的。有的软件,只能在英文版的操作系统上使用,中文版的没法用。这是一种封锁行为。

更可悲的是,我最近看好一款全英文的出题软件,后来发现这个公司是中国人开的,就在深圳。可我竟然没法在国内购买这个软件。这家公司像防贼一样防着国人,宁可不做国人的生意。

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正是基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外知识人的创造力被极大调动。而且,盈利模式多种多样。只要产品好,根本就不会发愁市场。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知识人不敢创造也不愿创造,因为你前头刚创造出一个产品,后面就有大量跟风者仿制,我国的专利法是不保护创意、流程、设计的,所以你想打官司都没地方打。

仿制还算好的,盗版的肆无忌惮更让人头疼。这两下夹击之下,知识人只得偃旗息鼓。

但是,真是邪了门,当教育软件与教育网站的开发者苦苦寻找盈利模式之际,偏偏网络游戏找到了盈利模式。要知道,资本是逐利的,教育方面不赚钱,那么,大批资金都投入到了网络游戏方面。

这种情形之下,我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面对中国互联网上教育资源的现状,每每感到欲哭无泪。
我不仅不知道向孩子们推荐什么软件,什么网站,还要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们要离网游远一点儿。

再说说英美互联网教育资源繁荣的第二个原因,非盈利教育项目的繁荣。各种非盈利组织,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投入了大批的资金,从联邦教育部,到各州教育部,再到各个基金会,各个大学,大企业,建立的非盈利网站不计其数,其中有大批精品。我在文末会列出美国家庭学校网评出的前100名的教育网站。大家可以去浏览。可以说,这些网站只是沧海一粟。

2

对于一个热爱知识的人来说,不能用英文阅读是一种巨大的悲哀。最近,我写了一篇《一生的基础在于小学时的阅读》。的确,在我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求知工具,我更多的阅读是中文。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投入全部时间在中文阅读上也许是不明智的。

孩子如果较早的掌握了英文这个工具,比如在初中或更早时间便学会英文阅读,这对于孩子开阔视野,增加求知的兴趣,减少对于网游的依赖,我想都是有好处的。

英文应该成为中国知识人的第二母语,要把英文阅读(包括听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从小就开始使用英语,阅读听读,搜索信息,访问网站。

大量英文的童书,网上有多媒体版本的,可以直接去读。网上还有大量数学的,科学的,历史的,地理的,艺术的网站,可以直接使用上面的资源。

另外,买中文书要注意网购(我正在征集书单),尽量不要去书店。

书店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进那些折扣最低的书,而折扣最低的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我很有幸有这个行业打过比较多的交道。一个书商,组织一群编辑,开始抄,改,攒,编辑一个月攒好几本书,工资只有2500元,这种制作书的方式,内容生产上几乎是零成本,只需要纸钱和印刷费就可以了。

这种书,买书的人不明就里,尤其是不少孩子是买书的主力,孩子喜欢大人就掏钱,孩子是只看包装不知道内容怎样的。要知道,书店的面积是有限的,只能装下一定量的书,这种书摆满了书店,你想想,好书还有空间吗?一个呕心沥血的作者,能和这些职业攒书人竞争吗?

在一个偌大的书店里,只感到一阵阵的悲哀。(不是说完全没有好书,需要沙里淘金的耐心。注意选择。)
   
3

是特长重要还是文凭重要?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接触的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了,包括在国外的一些学生,特长与技能重要性越来越提高,文凭的重要性在降低。

2008年,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其实有两个泡沫连续破灭,一个泡沫是大学文凭的泡沫,一个是留学文凭的泡沫。大批国内毕业生在国内找不到工作,大批留学生在国外找不到工作。

你相信这个泡沫破灭之后有朝一日会重新吹起来吗?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几十年过去了新的泡沫也没有来到。

时代已经剧烈变化了。科技越来越发达,需要的人力却越来越少。但是,对高能力人才的需要只会越来越旺盛。我前面提到那家深圳公司,虽然我觉得他们防贼一样防国人有些过分,但是我很佩服他们的发展方向。他们当了当代的假洋鬼子,去赚外国人的钱。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只认产品,谁知道你是哪个国家的?

4

过去的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想说,学好ICE,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个I就是IT技术和IT意识。或者直接去学编程语言或者其他IT技术,或者培养IT意识。所谓IT意识,就是知道有什么技术,这个技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常用的软硬件。
这个C就是批判性思考,这能让你拥有一个睿智的头脑。
这个E就是英语。这三者,男性女性侧重会有所不同,比如男性可更侧重IT,女性可更侧重外语。

有了这三样本事,什么文凭不文凭,只要有一根互联网线,永远不会发愁生存问题。所以说,学了ICE,走遍天下都不怕。

中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这么巨大的就业压力,注定中国没法走向欧美那样的知识立国的道路。
虽然我们每天都能听到产业升级的口号,但说实话,对此我没多大信心。

中国知识人要有全球眼光,着眼于全球竞争力的培养。要学习几百年前华侨到各地开疆扩土的精神,学习深圳这家公司的潜伏精神。作为知识人的家长,要率先走出自己的路,冲破充满农业社会特征的,极端落后教育的束缚,给孩子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我之所以写这些,是因为在我心中,把我的读者定位为知识型的家长。我相信你们会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

我说的ICE,很巧,正好是英文单词“冰”的意思,这个词听起来冷冰冰,实际上是这个时代最热的三样东西。你可以在这三个领域内分别钻研,也可以仅仅将其当作工具,辅佐于另外一个专业。但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专业,这ICE都是必不可少、随身携带的本领。

我大学里学的是汉语专业,我毕业后基本都是在补课,首先让英语实用化,其次补课批判性思考,最后补了IT技术。留学时之所以选择了教育技术而没有选择其他专业正因为这个自觉的追求。

我现在基本上被ICE武装起来了。有这三样武器,再与自己热爱的教育专业结合起来,我发现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三样本事,我就会发现眼前的路很窄很窄,除了怨天尤人外别无选择。

对于具有ICE本领的人,其实对他来说无所谓国内和国外。他是一个国际人。
中国只是他的一个选择,有机会当然不会放过,没有机会他也不怕,
因为他的目光是全球化的,网络无国界。

求助:进入冲刺阶段,请大家推荐一下我的博客,通稿在此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图片




2009年最佳100英文教育网站见博客,这里就不贴了。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8-31 14:35 编辑 ]
作者: 天路166    时间: 2009-8-26 06:09
读了很有感触,确实,以后孩子能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现在就得有考虑。收藏了老易的BOLG,好好学习。
作者: 清泉潭水    时间: 2009-8-26 07:46
继续为您加油
为您投票。。。

学习ICE。。。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8-26 07:46
我的孩子在特别练一个特长就是英语的使用能力,正在进步良好.
我的孩子在另一个特长就是智慧上,进步不容易,有了一点进步又伴随出现了孤独,因为缺少随和.
我的孩子在又一个特长就是学一样编程语言或者其他IT技术上本领是零.不知什么时候能有本领,特长.
感谢老易的指导,,许多的我要想到避免"应试教育有五大风险",学好ICE,走遍天下都不怕,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09-8-26 07:56
LZ的其它文章我都投票了,可是,这一篇立意及构思方面不感苟同,想投反对票.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09-8-26 08:04
对这篇文章的感触最深,我要打印下来给孩子他爸看看,隐隐觉得自己孩子正在走这个路子。我这两年光忙孩子的英语了,计算机编程是孩子很向往学习的,刚要进行,只是这批判性思考非我们家长的愿望所能左右的,只能顺其自然了。
作者: clinda    时间: 2009-8-26 08:09
学好ICE,走遍天下都不怕,长见识了,谢谢
作者: pleasuretjf    时间: 2009-8-26 08:52
学习了,有了ICE还有什么好怕的。
作者: 欢喜宝贝    时间: 2009-8-26 08:57
老易的这篇文章好似一盏明灯,把我们前面的路照得通亮 我也要赶紧把它打印出来给孩子他爸学习,把他那满是陈旧观念的脑子洗洗。

当然如果孩子学好了ICE,我想能考个好大学也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作者: gyh0214    时间: 2009-8-26 09:04
每年高考下来,总是看到孩子被拼得头破血流,实在的痛心。老易这篇博文确实让我深受启发。谢谢
作者: fgcp102    时间: 2009-8-26 09:14
很有启发,已经投票了。
作者: szchips    时间: 2009-8-26 09:18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  百科全书并没有从书店消失     我们这里书店我看还有2个小柜    其中部分是翻译过来的
如果孩子到高二有能力去美国做交流生   应该支持的吧  做正规的交流生一年(不通过培训)家长不知道具体花费多少?
交流回来的学生   我想最好的结果还是要出去念本科   最好还是能拿全奖或者大部奖学金
想去美国上学的最好培养多方面兴趣,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运动  音乐  画画。。。。。),要不然孩子如果只知道读书   
在美国是不受欢迎的,难融入美国社会,压力会很大。
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需要大量金钱和家长精力来做后盾,做家长的不轻松呀。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8-26 09:26

  只看了第一段
  与小易讨论一下外国网站和教育软件发达的另一个原因

  如小易所说
  如果中国版权保护达到了美国的程度
  是否中国就有条件出现那么多教育网站和教育软件呢
  我认为不会

  做网站做软件要看最终消费市场
  美国孩子可以自由上网
  做网站和软件是直接对消费者负责
  互动周期短效果也更好

  中国孩子不允许上网(即使有条件也像防贼似的)
  做教育网站和软件基本是针对家长
  与最终消费者(孩子)隔了一层
  孩子喜欢的家长不许
  家长至爱的孩子不睬
  这样的消费环境怎么催生美国那样的教育网站和教育软件市场

  如果只是因为盗版不卖国内
  我看深圳那家公司只有不卖产品才能防得住盗版
  否则
  只要有市场
  它的产品卖到南极洲也会被盗版回来
  英文版的也会被改编、被汉化

  消费市场、消费方式、消费环境、消费观念(对教育产品而言主要指教育理念)
  才是决定产品的重要因素
  盗版只是一个表象
  谁的产品被盗越狠说明谁的产品越有市场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8-26 09:31
I的基础是数理化, 做软件的基础是数学,做硬件的基础是理化

C的基础是逻辑

说到底,还是要学好数理化,加上语言
作者: coluu    时间: 2009-8-26 10:03
谢谢楼主的好文,真的是要好好思考一下,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将来的负担真的重.
作者: 饮水思源2405    时间: 2009-8-26 10:35
老易的这篇文章,开启了我们家长的另一个思路,继续投票,支持老易!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09-8-26 10:54
支持老易,这篇博文说出了我没敢说得念头,认真学习。有特长,文凭只是敲门砖。学好ICE走遍天下都不怕。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6 11:17
标题: 回复 #14 jiangying 的帖子
你说的很对。不同之处就在于谁为谁服务的问题。

我们平常学数理化,为了做题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辅助技术的学习而学习。
好好一个数学,被糟蹋成一个体力活,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却被忽视。

语文更是如此,为了应试,胡编乱造,根本不去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

最终的结果,这种所谓的数学,所谓的语文,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
作者: lilylilly    时间: 2009-8-26 11:38
学习了,受益匪浅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8-26 12:25
重点学科是要认真学习的,首先要清楚为什么学的问题,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这样才会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过程。
多参照国外先进教育是有好处的。

另外谋求孩子出国发展,首先要制定若干年计划,在经济基础及孩子的人文数理知识方面
打下基础。
作者: 小荷听雨    时间: 2009-8-26 16:50
精品文章!

收藏学习!
作者: 我是牛牛妈    时间: 2009-8-26 23:19
易版主说得有道理
家长们都应该把心态摆正
不能完全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
作者: 神武鹰扬    时间: 2009-8-27 12:19
淡化应试教育,着眼培养孩子的国际竞争力。有目标,才有计划,分解步骤的准备。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7 13:24
原帖由 神武鹰扬 于 2009-8-27 12:19 发表
淡化应试教育,着眼培养孩子的国际竞争力。有目标,才有计划,分解步骤的准备。


神兄的点评总是那么精辟,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9-8-27 13:31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8-26 03:02 发表
过去的时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想说,学好ICE,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个I就是IT技术,学一样编程语言或者其他IT技术( 对于女孩子来说,可以有更宽泛的理解),这个C就是批判性思考,这能让你拥有一个睿智的头脑,这个E就是英语。有了这三样本事,什么文凭不文凭,只要有一根互联网线,永远不会发愁生存问题。(这三者,男性女性侧重有所不同,男性可更侧重技术,女性可更侧重外语。)


不同的意见,其实不见得要学会一样编程语言,当然如果能自己学会一样当然更好,能够增加对IT的感性认识.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有IT意识,明了这个东西能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也就是怎么为我所用,这个是最重要的.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7 13:48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9-8-27 13:31 发表


不同的意见,其实不见得要学会一样编程语言,当然如果能自己学会一样当然更好,能够增加对IT的感性认识.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要有IT意识,明了这个东西能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也就是怎么为我 ...


IT意识说的对,就是知道技术怎样为我所用。
编程语言也许不是必须的,熟练使用一些软硬件还是需要的。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09-8-28 10:50
也许老易是名校学生,不能体会到名校带来的无形资产。正如同许多人挣着要个大城市的户口,真正的有了,又觉得付出的太多,没有任何的用处。
   我个人觉得名校之所以是名校,自然有他的道理,花上更多的时间去上名校一定有回报。
   其次。你说英文版的战争与和平比中文版的翻译的还好,虽然我没有能力看英文版,但我也不能相信。翻译战争与和平的草婴先生可以说是一代文学大师,那个时候,国内的俄文环境估计是后世都难以达到的了,这样的作品如果说不能到达原著的水平我能接受,但是还不能达到英文版的水平,我觉得怎么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8 13:00
标题: 回复 #27 phoenix 的帖子
中国有名校效应的学校太少了。加起来我觉得不超过五所。
竞争过于激烈,目标对准这几所学校有点像赌博。

另外,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不是翻译水平的问题,而是语言局限的问题,
汉语翻译这种西文的作品是带着镣铐跳舞,无论怎样的大师都很难翻好的。

这点英文占了很大的便宜。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