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阅读无用,另类的早期阅读 另类的语言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8-17 16:42
标题: 阅读无用,另类的早期阅读 另类的语言
识字太少,阅读不流畅,于兴趣不利。

识字太慢,过程很枯燥,也于兴趣不利。

因此,极端点,

花几个月疯狂杜曼,不是几张,几十张,而是几百张,几百张,疯狂杜曼闪卡,

在家里墙上,楼道上,巷子里再贴上另几百张字,每天去看一次,疯狂认字,

走到外面,疯狂看广告。

再读点经 , 不过我们只读了些《孙子》《三十六计》,边背边用.

同时大量的读书,读,读,读,边读边持续的复习那些字,那些字最好是来自正看的书,然后就独立阅读了。

不过阅读有什么用呢?学点书中的实例?那点实例经得起中国强大的负面环境的冲击?

想由此开发孩子的智力,只怕让人笑死,读点书就能开发智力,不可能,起码作用很有限,

语言就是输入?语言是工具!工具就是输入?不相信。

当然在孩子会说前,你就输入、输入......不断的输入吧。

扩展一下:有时是读了后,就让孩子编,发散性的编故事,将原来的故事改的乱七八糟,然后是演,不断的表演,爸爸,妈妈全家上阵演书中的角色,其乐无穷。可以先演其中一本书上滴,然后两本书组合,然后三本书,然后。。。。。。。

将好多书自由组合,将各个书上的情节,及从前很多读过的书的情节大量重组、复述、表演。

再扩展一下,读完与演完后,讨论一下,当前这些书中的各种问题,正面的反面的都讨论一下,批判性的思维比什么都重要。孩子为什么要当书虫?

扩展第三下,感觉上面还是不够,语言的感性特点还是没发挥出来,因此有时还会听一些很优美的诗,散文,语言应是一种美,读是一个方面,心灵的体验又是一个方面,将自己的语言变得很感性又是一个方面。感觉不到美的是大人,不是孩子。好的心灵上的体验有益于孩子的肉体与精神的发展。

常常教孩子如何说话,很感性的说话非常重要,要说清楚,要说动听,要说服人,还要人心服,这个很重要,这是交流的技巧,不可忽视。

还有就是朗诵与演讲这个也很重要,孩子读书、工作、学习,要无数次的面对这样的场合,流利的,煽情的,热烈的,富含感情的朗诵与演讲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面,看!那个希特勒的演讲,多棒啊。

扩展之四,还有辩论,这个能力简直是太重要了,但不太提倡强辩,网上强辩的太多了,特别是我们的GCD官,很强辩,但不能让人心服,最好是能自圆其说,又能充满感性,能让对方无话可说,又让对方心下舒服,这是理想状态,看看现在小至市场上的讲价,大至法庭,议会上的唇枪舌剑,生活中无处没有辩论

这个辩论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复杂的逻辑关系在起作用,很象图论与树,驳倒对方基本点,象是针对树的根结点,反驳对方的论据,象是针对树的分枝结点,复杂关系处理象图论,能互驳的是连通图,不能反驳的是单向图,这个复杂的关系处理能力,一定能培养孩子孩子的思维能力,可惜无数的妈妈不喜欢辩,对一个好的方式,却主动放弃了,因此我对妈妈们这种作法大大地不喜。

在我家里辩论是常态,小家伙语言不是绝对流畅,反驳倒也卖力,有时她妈妈长篇大论了半天,给她几句话说倒,可惜还不是俺滴对手,其乐无穷。且辩论是逻辑在起作用,随着将来水平的提高,必得处理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偶又通过语言玩了一把数学。

扩展之五,扯远了,回到认字与阅读上来,在孩子认字的同时让孩子涂抹,在慢慢的涂抹中逐步学会写点字,等到她大点了,就让她直接写文章,写日记,写小童话,写游记,写论文,写大量的实验报告及调查报告,小学机械式的写字我们是不学的,大不了将来弄几瓶酒,用这些"手榴弹"去轰孩子的语文老师。

宏观上,这个异类阅读跳过了机械的认字,通过写文章跳过了机械写字。微观上,写字与阅读不是单纯的写字与阅读,不枯燥,不机械,很多玩,很多演,很多亲子互动。

阅读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很棒!

读完了书,再带着孩子做些个实验,体验与观察其中的过程,或是实地考察,让孩子多动手,并带孩子去自然中观察其中的万事万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更棒

在这种状态下,改变了一些中国式的学习方式,那也棒。

哈哈大笑一下,通篇写了一回,竟然只开头跟杜曼相关,不禁哑然失笑。


再加三种语言活动形式:话剧表演,相声、二人转,不错,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8-23 19:28 编辑 ]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8-17 16:43
还是儿教老家风格好,合我胃口,发贴方便,直接中word过来很方便。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8-21 10:58
另类的杜曼,另类的语言

识字太少,阅读不流畅,于兴趣不利。

识字太慢,过程很枯燥,也于兴趣不利。

因此,极端点,

花几个月疯狂杜曼,不是几张,几张,而是几百张,几百张,疯狂杜曼闪卡,

在家里墙上,楼道上,巷子里再贴上另几百张字,每天去看一次,疯狂认字,

走到外面,疯狂看广告。

再读点经 , 不过我们只读了些《孙子》《三十六计》,边背边用.

同时大量的读书,读,读,读,边读边持续的复习那些字,那些字最好是来自正看的书,然后就独立阅读了。

不过阅读有什么用呢?学点书中的实例?那点实例经得起中国强大的负面环境的冲击?

想由此开发孩子的智力,只怕让人笑死,读点书就能开发智力,不可能,起码作用很有限,

语言就是输入?语言是工具!工具就是输入?不相信。

当然在孩子会说前,你就输入、输入......不断的输入吧。

扩展一下:有时是读了后,就让孩子编,发散性的编故事,将原来的故事改的乱七八糟,然后是演,不断的表演,爸爸,妈妈全家上阵演书中的角色,其乐无穷。可以先演其中一本书上滴,然后两本书组合,然后三本书,然后。。。。。。。

将好多书自由组合,将各个书上的情节,及从前很多读过的书的情节大量重组、复述、表演。

再扩展一下,读完与演完后,讨论一下,当前这些书中的各种问题,正面的反面的都讨论一下,批判性的思维比什么都重要。孩子为什么要当书虫?

扩展第三下,感觉上面还是不够,语言的感性特点还是没发挥出来,因此有时还会听一些很优美的诗,散文,语言应是一种美,读是一个方面,心灵的体验又是一个方面,将自己的语言变得很感性又是一个方面。感觉不到美的是大人,不是孩子。好的心灵上的体验有益于孩子的肉体与精神的发展。

常常教孩子如何说话,很感性的说话非常重要,要说清楚,要说动听,要说服人,还要人心服,这个很重要,这是交流的技巧,不可忽视。

还有就是朗诵与演讲这个也很重要,孩子读书、工作、学习,要无数次的面对这样的场合,流利的,煽情的,热烈的,富含感情的朗诵与演讲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面,看!那个希特勒的演讲,多棒啊。

扩展之四,还有辩论,这个能力简直是太重要了,但不太提倡强辩,网上强辩的太多了,特别是我们的GCD官,很强辩,但不能让人心服,最好是能自圆其说,又能充满感性,能让对方无话可说,又让对方心下舒服,这是理想状态,看看现在小至市场上的讲价,大至法庭,议会上的唇枪舌剑,生活中无处没有辩论

这个辩论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复杂的逻辑关系在起作用,很象图论与树,驳倒对方基本点,象是针对树的根结点,反驳对方的论据,象是针对树的分枝结点,复杂关系处理象图论,能互驳的是连通图,不能反驳的是单向图,这个复杂的关系处理能力,一定能培养孩子孩子的思维能力,可惜无数的妈妈不喜欢辩,对一个好的方式,却主动放弃了,因此我对妈妈们这种作法大大地不喜。

在我家里辩论是常态,小家伙语言不是绝对流畅,反驳倒也卖力,有时她妈妈长篇大论了半天,给她几句话说倒,可惜还不是俺滴对手,其乐无穷。且辩论是逻辑在起作用,随着将来水平的提高,必得处理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偶又通过语言玩了一把数学。

扩展之五,扯远了,回到认字与阅读上来,在孩子认字的同时让孩子涂抹,在慢慢的涂抹中逐步学会写点字,等到她大点了,就让她直接写文章,写日记,写小童话,写游记,写论文,写大量的实验报告及调查报告,小学机械式的写字我们是不学的,大不了将来弄几瓶酒,用这些"手榴弹"去轰孩子的语文老师。

宏观上,这个异类阅读跳过了机械的认字,通过写文章跳过了机械写字。微观上,写字与阅读不是单纯的写字与阅读,不枯燥,不机械,很多玩,很多演,很多亲子互动。

阅读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很棒!

读完了书,再带着孩子做些个实验,体验与观察其中的过程,或是实地考察,让孩子多动手,并带孩子去自然中观察其中的万事万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更棒

在这种状态下,改变了一些中国式的学习方式,那也棒。

哈哈大笑一下,通篇写了一回,竟然只开头跟杜曼相关,不禁哑然失笑。

(不好意思,小米爸爸,重新搬一次家,方便自己阅读。)
作者: 星星之光    时间: 2009-8-21 13:10
俺还以为看到火星文了~⊙﹏⊙b汗
作者: 聊一整夜    时间: 2009-8-21 13:12
O.O 楼主,你发的是些什么东西?
作者: 酱果果    时间: 2009-8-21 21:46
更乐意和孩子分享绘本和故事,分享温馨和感动~
作者: FnW    时间: 2009-8-21 22:31
标题: 回复 #1 小米爸爸 的帖子
今早以为进了外太空。。。。原来是。。。。。
大米走错时空了。。。。。。





[ 本帖最后由 FnW 于 2009-8-21 22:56 编辑 ]
作者: FnW    时间: 2009-8-21 23:01
识字太少,阅读不流畅,于兴趣不利。

识字太慢,过程很枯燥,也于兴趣不利。


      

真想花几个月,疯狂“闪”卡。。。。。。“闪”中文的。
大米,你那些卡能借来用用就好了。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22 00:29
大米这篇东西含义挺深,就是不大通俗。
我很支持。。。大米正走在阳光大道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8-22 10:07
大米说得很对,阅读不是接受知识的唯一手段,不过这个工具不掌握,也是不行的。
作者: cuty    时间: 2009-8-22 14:38
大米有多大呀?还要杜曼?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8-22 21:50
原帖由 FnW 于 2009-8-22 01:01 发表


      

真想花几个月,疯狂“闪”卡。。。。。。“闪”中文的。
大米,你那些卡能借来用用就好了。



我上传附件了,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东西对你有什么用?  这些字当年作什么用的,我自己都忘记了,电脑硬盘坏过两个区,丢了不少东西,能找到的就这么多了。看看吧,没用就T到一边去。

识字.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35.66 KB, 下载次数: 24,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8-22 22:25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8-22 12:07 发表
大米说得很对,阅读不是接受知识的唯一手段,不过这个工具不掌握,也是不行的。


看了QQ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些东西及目前亲子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要掌握阅读工具是肯定的,问题是那怕接受知识的手段真的只有阅读这一个工具了,按一些妈妈们那种读法,估计也没多大用,最多会认字了,能读懂纸上的意思而已。能读懂书面上意思这样的水平,中国任何一个小学毕业生或是读过几年书的人都能达到,要是我们的目标就这么低,索性连早期阅读也不用了,还不如随他去,让他在山野林间自由自在的玩几年,反正读完了小学,读读懂的水平迟早会有的。

至于仅想让孩子感动,分享温馨的,想弄点心智的什么的,为啥不去找其它活动,能达到这种目的的活动简直太多了。

很多人开展早期阅读都是功利的,不然为什么要早期阅读?估计无数开展早期阅读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带有培养神童色彩或偷跑的目的,只是又喜欢装清高,怕被人家说,而找了个-------------"我不过跟孩子分享故事,分享温馨与感动,他喜欢就好“等种种借口,这个借口是个伪命题。

将时间推到100年前,有几个中国人会想到用故事与阅读作为亲子活动?,

现在早期阅读这么火,原因无非有二:

一是大家都想偷跑或是培养神童,二是绘本卖家想卖更多的书赚钱而已。

不过呢,我也不否认好的亲子阅读真的对孩子有作用,对亲子有作用,只是对孩子本身及亲子有作用的活动简直太多了。为啥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来找阅读这个手段,还不是要培养神童与偷跑?

因此用不着去否认亲子阅读的功利性,也用不着用”我只是爱孩子,孩子喜欢就好“这样的借口去掩盖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竟然要读了,要偷跑,要培养神童,何不将语言的功能发挥的更好一些,更深入一些?难道更好,更深入,更有效的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就影响到亲子关系了?并使孩子变坏了? 就是不能是快乐的?


以上借用了QQYOU兄弟一贯的风格。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8-23 00:30 编辑 ]
作者: ilovemaya    时间: 2009-8-22 23:36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8-22 22:25 发表

至于仅想让孩子感动,分享温馨的,想弄点心智的什么的,为啥不去找其它活动,能达到这种目的的活动简直太多了。

很多人开展早期阅读都是功利的,不然为什么要早期阅读?估计无数开展早期阅读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带有培养神童色彩或偷跑的目的,只是又喜欢装清高,怕被人家说,而找了个-------------"我不过跟孩子分享故事,分享温馨与感动,他喜欢就好“等种种借口,这个借口是个伪命题。

将时间推到100年前,有几个中国人会想到用故事与阅读作为亲子活动?,

现在早期阅读这么火,原因无非有二:

一是大家都想偷跑或是培养神童,二是绘本卖家想卖更多的书赚钱而已。
...


你这有点唐吉坷德的意思,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怎么从很多人功利推广到无数家长要培养神童?别光讲你的猜测,逻辑是啥,论据是啥?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8-22 23:42
感觉大米同学把简简单单的亲子阅读折腾得好累啊。
作者: keke妈妈    时间: 2009-8-23 02:55
的确觉得够折腾的,反过来讲,亲子阅读也同样就是被当作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也不是就舍弃了,只是大家都在估不同的尝试,不用把无数的家长都讲得那么极端和功利了。
作者: xiaoningningya    时间: 2009-8-23 11:56
楼主的阅读有点功利,大人没有感受到阅读的幸福,孩子就更没有了。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共享书中的快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