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陪儿子听三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13 12:20
标题: 陪儿子听三国
听完了小鲁,T终于对历史故事有了兴趣,T开始听三国了,曹灿的。

坛子里总有人建楼,尤其是欣欣妈,几座高楼下来,成绩斐然。

自己也想建,但总担心自己懒惰,坚持不下来,不过转念一想,可能建了楼倒是对自己的督促呢,好吧借着这个机会也来试试水,好在不长,曹灿的三国才60回,估计1个多月就完了。

到底要建什么楼呢,可能还没说清楚,T还没真正走进小学校门,弄成绩,有点早,平时看多了国外学生的project 心有向往,总想试试,正好三国这个题材不错,用来开拓一下T的思维吧

目的:培养   怀疑精神,批判精神
           提高   想象力,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方法: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提,引导思考,引导孩子自己提问。

第一天:
前天晚上开始听,听了“刘关张桃园结义”和“张翼德鞭打督邮”

当天听完故事问T:

1,张角、黄巾军是好人还是坏人?
T回答:坏人。
我:那张角他们问什么要起义?是不是因为皇帝昏晕不管国家大事,所以老百姓没法过日子了呀?
T回答:是。
我:那张角他们是好还是不好呢?
T回答:好的。
我:历史没有对错,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决定了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感觉不足的地方,问题问得不够透,或者不够浅显,其实能把一个深刻的问题问得浅显了,实在不怎么容易。另外,与T的互动不足,T过于被动了,还要改进。

[ 本帖最后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8-13 15:18 编辑 ]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13 12:32
昨天晚饭时,继续见缝插针地跟T聊了几句三国:

1,那个皇帝是什么皇帝?
T想了想:好像叫汉文帝吧(看来是听的时候没注意),于是给他纠正,是汉灵帝。
2,那个皇帝是好皇帝么?
T:不是,因为他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吧国家大事都交给宦官和宰相去管,老百姓过不好日子。(说得还不错)
3:你觉得刘备是好人么?
T:好人。
4:张角是好人么?
T:算好人吧,因为他是反抗坏皇帝的
5:既然张角做得对,那刘备还要去帮着坏皇帝去打张角,你说刘备做得是对还是不对呢?
T:这个。。。。我不知道。

我:这个问题,妈妈也不能说谁对谁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有每个人的想法,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你去好好思考一下。

6:刘,关,张,三个,你感觉谁长得最帅,最酷?
T:张飞最不帅,因为他太黑了。刘备,关羽可以,但关羽最帅!
本来想继续讨论几句的,被其他事打断了,就此结束话题。
其实这种问人物形象的问题,我自己觉得非常好,很考验孩子对人物的理解,但可惜T前几天看了两集央视播的三国动画,使得这种问题的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人物形象在脑子里先入为主,不过还好,只看了两集,不是毁灭性的影响,后面还可以继续。由此看来,电视真要少看啊,真是想象力的杀手不假。

总结:感觉比前一天的问题有些进步,互动增加,但还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作为妈妈的我提前做的功课还是不够啊。昨天这些问题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想了想,看来今天要认真准备一下了。
作者: ZHYEHAHA    时间: 2009-8-13 12:43
喜欢这个楼,没想到和孩子之间还可以这样互动,学习了,在这个坛子里,觉得自己真像个井底之蛙啊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13 15:48
在网上找易中天品三国的文本,竟然误打误撞地进到了这么个好地方,对提问题很有帮助。

三国史话

[ 本帖最后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8-13 15:56 编辑 ]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8-13 20:51
现在还没给飞飞听这些历史类的故事。先学习观摩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14 10:04
回LPPBB:

其实对于T现在这个年龄来说,理解三国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更何况,他还不能独立阅读,这次选的是曹灿的版本听,也是考虑他的理解接受能力的。

提问题,我的初衷,对于知识内容的掌握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希望帮T养成一个思考的习惯甚至是培养一种怀疑批判的态度,希望借此能够给他一个观察的角度或方法。但实际操作确实困难不小,首先也是自身的能力所限,对难度的把握还不到位。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14 10:17
继续,昨天的内容是“曹操刺董卓”

1,昨天讲曹操刺杀董卓,没成功之后曹操逃跑,然后发生什么事了来着 ?
T:简单说了一下故事大意
2,你觉得董卓长得什么样子的?
T:胖胖的,矮矮的。
3,你觉得董卓这个人怎么样?
T:不好,因为他乱杀人,对老百姓不好
4,你觉得曹操去刺杀董卓这件事做得对不对?
T:嗯,我不知道,曹操不是坏人么,你告诉我对错吧
(其实T现在潜移默化受到一些影响,比如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不习惯自己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5,你觉得陈宫这个人怎么样
T:挺好的
6:如果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陈宫,几个人,你喜欢跟谁做朋友?
T:我喜欢刘备,关羽,张飞,陈宫,不喜欢曹操。

呵呵,6岁,到底是6岁。一切都是那么黑白分明。

今天打算听取L版的意见,回去聊聊“桃园三结义”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8-14 14:48
好啊。听到三国了。我们小鲁正听着呢。
听就听吧,让孩子先听进去,什么精神,能力,自己发酵去吧。
作者: zunzhe2100    时间: 2009-8-16 17:14
这个年龄就听三国有些费劲吧
作者: liweiweichina    时间: 2009-8-17 11:44
我儿子就是6岁开始对连环画版的三国演义感兴趣的, 后来又听曹灿版的少儿三国,里面的好多故事他都能很完整背下来,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上学后,我发现听三国对他掌握成语,典故,历史等都有很大帮助, 现在他小学二年级,已经开始听袁阔成版的三国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8-17 13:15
你问的问题太难了
作者: goodmanbadh    时间: 2009-8-17 13:55
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啊
作者: zhangjp_jj    时间: 2009-8-17 14:52
在哪里听啊?能否分享一下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9-8-17 15:24
我儿子(五周半)最近也对"博学天下"版的三国演义很感兴趣,总是让我讲桃园结义和华容道.我有些担心,这么早接触三国是不是不太好,说实在的里面尔虞我诈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作者: liminma    时间: 2009-8-20 15:14
标题: 回复 #12 goodmanbadh 的帖子
12楼,好像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吧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21 02:26
原帖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8-14 10:17 发表
呵呵,6岁,到底是6岁。一切都是那么黑白分明。
今天打算听取L版的意见,回去聊聊“桃园三结义”


之所以建议如此,实在是现在的很多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根本体会不到“一头到地、生死相依”和“不愿同年。。只愿同年同月。。。。”的异姓兄弟的患难真情(战争年代当过兵的人能体会到)。

诚然某些人看来这些应该列入封建余毒的范畴,但也有很多好处的,这又是个大题目,几句话根本说不明白的,反正我觉得还是了解些好。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21 02:42
有些朋友也担心说孩子太小看不懂,我理解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三国”当成一个好玩的故事,不理解的(肯定大部分不理解)就不要细讲,要把培养听“三国”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可配合一些三国题材的玩具或游戏)。

知道孔明的睿智、关羽的忠勇、张飞的鲁莽、曹操的奸诈。。。。。等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就行了。

这中间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孩子世界观的,还须谨慎把握才是。

其后如孩子有了兴趣,那么他一生中所读的三国怕是要有至少5个以上的版本的,读的次数怕是要超过几十遍的,最后怕是还要下载易中天的“品三国”的视频来看的。
作者: pleasuretjf    时间: 2009-8-21 09:06
同意L版主的意见,孩子现在看三国动画片,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的了了解,对以后重读三国会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 勤劳小蜜蜂    时间: 2009-8-21 15:20
最近先听小鲁历史,然后想听小鲁的世界历史,如果要选,想选西游记在三国之前听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4 10:38
休假一周回来,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想到帖子还能在第一页漂着。

这几天听书的进度猛增,昨天晚上T已经听到“长板桥张飞退曹兵”,因为上不了网,也无法详细记录下来了,只能从今天开始续上了。

西游记对于T基本已经是过去时了 ,从1岁半开始看动画片开始,到去年9月底内蒙之行的一路上听完了单田方的西游记,西游记在T身上的热度已经逐渐消退,不过,偶而打开电视看到西游记的电视剧,仍然能够把T牢牢地粘在电视机前,西游记的魅力可见一斑了,我一直觉得西游记是会永远畅销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童年。

先忙工作,回头细说。
作者: ztlisj    时间: 2009-8-25 09:42
大家让小孩听的这些文件是哪儿下载的,能提供个地址吗?也想让小孩听听!!
作者: 我宝叫甜甜    时间: 2009-8-25 10:17
做父母的就是伟大~~什么都为子女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8-25 13:47
易中天品三国不错, 网上有MP3版本下.
听完曹灿的可以再听听易中天讲的.
颀颀从前听过二遍了. 特别地着迷. 推荐一下.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5 14:15
现在T的三国已经听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了,听到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T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眉飞色舞地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厉害呀!"
这几天没开学,中午午睡前也要听,晚上睡觉前也要听两段,兴趣已经培养起来了,现在的陪听,只是为了跟他同步,掌握进度,但无论如何按部就班地聊三国已经不可能,只能见缝插针地说两句了.

前天,听到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听到诸葛亮分兵部将,T问:诸葛亮怎么不出去打啊?
我:诸葛亮不出战
T:为什么?
于是,讲了讲社会分工

昨晚偶而聊到,问T:三国这里最厉害的大将是谁?
T:不知道
我:是吕布呀
T:那白门楼吕布遭劫难就是吕布被杀掉了,他最厉害,为什么死得这么早啊?
呵呵,也能问问题了,多少是个进步吧.
于是顺便讲了讲,能力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5 14:28
标题: 回复 #21 ztlisj 的帖子
忘了我是在哪下的了,论坛里搜了一下,看看这个是比较新的发布了: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hlight=%B2%DC%B2%D3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5 14:39
原帖由 Lppbb 于 2009-8-21 02:42 发表
有些朋友也担心说孩子太小看不懂,我理解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三国”当成一个好玩的故事,不理解的(肯定大部分不理解)就不要细讲,要把培养听“三国”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可配合一些三国题材的玩具或游戏)。

...


正如L版所说,现阶段给T听三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听个热闹,也并没有指望孩子能记住多少情节,能洞悉多少道理,可以说基本就是一个形式上的"听",诚然,故事是精彩的,精彩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刻画肯定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一些磨灭不了的印象,但也仅此而已,想指望6岁的孩子了解到什么深度,基本那要求实在是高了.
我所给T提的问题,大多并没有要求T能得到什么结论,只是希望孩子能习惯这样一种接受方式,教会他一种态度而已.
作者: hxx22355065    时间: 2009-8-25 14:40
不错哦。。真实很好的学习资料~~
作者: rebecca_yqh    时间: 2009-8-25 22:39
TONY很棒的! 我们小鲁听完了,但是继续来一遍,准备精听小鲁,听完一集让他复述,再读相关的书.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26 00:58
原帖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8-25 14:15 发表
前天,听到诸葛亮出山第一战,火烧博望坡,听到诸葛亮分兵部将,T问:诸葛亮怎么不出去打啊?
我:诸葛亮不出战
T:为什么?
于是,讲了讲社会分工

昨晚偶而聊到,问T:三国这里最厉害的大将是谁?
T:不知道
我:是吕布呀
T:那白门楼吕布遭劫难就是吕布被杀掉了,他最厉害,为什么死得这么早啊?
呵呵,也能问问题了,多少是个进步吧.
于是顺便讲了讲,能力与做人之间的关系.


羽扇纶巾,未出隆中就已天下三分;
运筹帷幄,才入梦乡便知决胜千里。
社会分工——诸葛是“司令部”的干活。


曹操俘吕布欲杀之,
吕布哀告曹操:明公所惧,不过吕布尔。今布愿降明公,公为大将、布副之,何愁天下不定!
吕布又向刘备求救曰:君为座上客,布乃阶下囚,何不发一言相救乎?
刘备却向曹操进言: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操遂杀布!
能力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关系至上。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6 09:35
原帖由 rebecca_yqh 于 2009-8-25 22:39 发表
TONY很棒的! 我们小鲁听完了,但是继续来一遍,准备精听小鲁,听完一集让他复述,再读相关的书.


我倒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不想把听评书当作任务来做,T是比较反叛而有自己主意的,如果我这么要求恐怕他就没兴趣听下去了.
反复听并且复述确实是个好的锻炼方法,只是对T不敢轻易用.

上周一周没有弹琴,这两天忙着补课,晚上回家基本就是钢琴了,连聊天都顾不上了.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26 09:39
原帖由 Lppbb 于 2009-8-26 00:58 发表


羽扇纶巾,未出隆中就已天下三分;
运筹帷幄,才入梦乡便知决胜千里。
社会分工——诸葛是“司令部”的干活。


曹操俘吕布欲杀之,
吕布哀告曹操:明公所惧,不过吕布尔。今布愿降明公,公为大将、布 ...



不太同意L版对"能力与做人的关系"的解读哦.

能力与做人的关系--------有本领不一定能成功,甚至不一定拥有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要先做人后做事.
作者: ww_dm    时间: 2009-8-26 10:33
各位妈妈真是好样的,都有很好的规划,孩子肯定错不了……
我前几天还跟儿子讨论,说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作爸爸妈妈,没有经验,所以很多事情可能会有遗憾,要是再生一个,就会少一些遗憾,要不以前总是说“老大傻、老二奸”(这个“奸”是非常聪明的意思,不是贬意的呦)呢,哈哈
我来到这个论坛,一直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以往我一直很自豪,孩子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兴趣广泛,在读史方面也自以为很优秀了,跟楼上各位比比,只能算是“一般一般”了
我们一般是按照孩子的兴趣走,没有规划过。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迷三国,我们就给买了易中天的,听完以后,刚好卡酷播龙图公案,一天一小段孩子觉得很不过瘾,我就订购了一套评书,结果一听就不可收拾了……到现在,听了岳飞传、杨家将、隋唐、东汉,还嚷着要再听一遍三国呢
不过,评书毕竟不是真正的历史,所以我经常跟孩子讲,评书是一种艺术创作,并给他找了一本中学的历史课本,时而对照一下。
另外,我一次出差买了一张中国历史年代图,感觉太好了,孩子总是一边听一边查看图,虽然很多朝代都没听呢,但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更替、势力割据都有了清晰的印象,基本可以从炎黄很连贯地描述到民国了。不过近代史是个弱项,最近问过一些抗日的问题,我也得计划一下,给他安排安排……
作者: jssyccll    时间: 2009-8-26 10:44
也下载回家给儿子听听看看,以后只是讲了一些西游记的故事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1-8 09:43
拜读了这些帖子,感到自己宝宝在这方面还是空白。我曾经试着给他将历史故事,可孩子的兴趣不大。因为脚伤他在家休息了40多天,每天看百家讲坛,看得津津有味。谢谢大家对我的启发
作者: 我是pororo    时间: 2010-1-8 10:53
学习,我儿子不太喜欢。正准备再次进攻
作者: 星星    时间: 2010-1-10 16:16
我家星星是在去年底开始听三国的,花了近一个月的功夫听完,很喜欢,一般是利用早上刷牙、洗脸的时间听的,反复听了好几遍,也给她看了注音版的三国,现在对书中的人物都能说一个大概,关键是学了不少成语,觉得还是蛮有收获的。
作者: tianqing66    时间: 2010-1-11 08:47
怎么早没发现这么好的帖子?现在,儿子也狂迷三国,但是,我在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够,仅仅让他叙述故事情节,没有让他深入的思考,要向楼主学习,培养他的思考甚至批判能力。
作者: 逗逗1123    时间: 2010-1-11 09:11
曹灿的版本如何?偶给儿子听单田芳的,他不爱听,说听不懂。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10-1-11 09:20
好久没看这个帖子了,T上学后,三国也只能每周末听两次了,聊三国,更成为奢望,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即将过去了。
把已经生疏的手艺重新拾起只能寄希望于寒假了。
作者: 小雪mm    时间: 2010-1-11 14:56
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帖子呀!我学了不少知识,查找备着,谢谢各位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