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if (1.83 KB, 下载次数: 0)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8-11 15:49 发表
同意兄的观点,其实古人的读经步骤还是很科学的,与语义的结合非常完美
并不纯是韵律的。
“三百千”大量集中识字之后学“对韵”,我以为就很科学,
对韵相当于现在的拼音课,但同时把语意结合起来了,
类似:少对多,明对暗 ,或者是:天对地,落日对流霞。。。。。
大量的词汇通过相反、相对的搭配,以及音韵的搭配,进行了语义的结合和巩固。
把”明对暗”放在一起,不用多解释,一般都能理解了。
小孩一旦学会对对子,就表明他同时掌握了汉字的“音”和“意”。
相比之下,现在的拼音课,和古人的声律启蒙比起来,就粗糙多了。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