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带心雨参加中式婚礼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2:14
标题: 带心雨参加中式婚礼
这是六月份带心雨参加的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
婚礼的总策划是民俗专家常人春先生,总提调是民俗专家高巍先生
婚礼地点在北海的仿膳

9:00婚礼由常人春先生主持发轿仪式,随后在高巍的带领下将由狮子会(10人)开路,后随天平会(30人)及迎亲队伍(八抬大轿一顶、四人抬轿一顶、旗、锣、伞、扇、金瓜、月斧、朝天镫、乐队等50人)及所有到会接亲人员(估计200人左右)出陟山门前往恭俭迎亲。9:30左右到达恭俭院子,10:00接亲后由恭俭胡同经原路(因时间和影响交通问题,无法绕路)返回仿膳。10:30左右到达仿膳举行下轿仪式。10:40拜堂合卺。11:30婚宴开始。12:00前后堂会演出开始。预计14:00左右活动结束。

因为身穿旗袍高跟鞋实在不方便去接亲,也没怎么拍照片,所有照片从老北京网转过来
整个婚礼经历了接亲,典礼
传统的迈火盆, 迈马鞍子,踢苹果,射箭,入洞房,喝交杯酒等仪式一应俱全



[ 本帖最后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8-4 22:16 编辑 ]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2:29
一下照片拍摄者为铁狮


新郎



新娘




新娘手里捧着的苹果和花瓶以及花瓶里的枣栗子花生都是从婚礼现场带过去的

新娘在化妆



狮子开路


娶亲队伍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2:33
马鞍子

花轿


花童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2:56
娶亲太太

娶亲太太在给新郎戴红花


梵表




典礼


[ 本帖最后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8-4 23:58 编辑 ]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3:08
娶亲队伍准备出发
新郎在现场做准备





娶亲太太上香

新郎上香



娶亲队伍出发
狮子开道

开道旗

开道旗走上了景山东街 马路上堵车


[ 本帖最后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8-4 23:56 编辑 ]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4 23:13
婚礼场面很大
迈马鞍子 踢苹果因为人太多
很多镜头都没看见
发几张心雨在现场的照片


作者: lemon60151    时间: 2009-8-5 08:30
第一次看到中式婚礼的照片,现场应该很壮观吧
作者: jjnbu    时间: 2009-8-5 10:12
真热闹!现在这种讲究少点。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8-5 10:51
真是开眼哈。

就是照片太少,想看结拜的场面。

顺便说一句, 新郎蛮帅的哈

[ 本帖最后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8-5 10:56 编辑 ]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11:20
发几张我拍的行礼的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11:22
我再去找几张入洞房的照片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11:52
新郎上香


八抬大轿到了娘家门口

八抬大轿在胡同里

梵表





入洞房了


吃子孙饽饽长寿面

新郎点燃红烛

现场的中式家具和摆饰

20096291715315908.jpg (116.51 KB, 下载次数: 0)

20096291715315908.jpg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11:57


弓箭
心雨看到射箭了
当时心雨正好站在前面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12:18

滚喜床的孩子

咬苹果

200962923281840584.jpg (84.51 KB, 下载次数: 0)

200962923281840584.jpg

作者: 昨日乱昏山    时间: 2009-8-5 21:13
真不错呀,让我们也开了眼。
呵呵,为什么要射箭呢?儿子对此不大理解,我也不知道其中含义。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8-5 21:22
标题: 回复 #15 昨日乱昏山 的帖子
在下轿之前,新郎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8-5 21:38
标题: 回复 #15 昨日乱昏山 的帖子
当时新郎是把箭射到轿底的
总提调高喊一句 射一箭
三箭之后 新娘下轿 在门口迈马鞍子
马鞍子是骑在门槛上的
马鞍子上面摆了一个苹果 意味着平平安安
射箭可能就是侯宝林相声提到的驱魔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8-5 23:03
穿一个清朝的衣服就算国粹啦,这民俗专家们也有点糊涂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8-6 05:00
是不是国粹暂且不论,现在民俗中清朝的元素确实比较多。
作者: piaopiao666    时间: 2010-8-3 08:57
我也第一次看到哦。挺有意思的。
作者: 神武鹰扬    时间: 2010-8-3 11:32
真热闹,喜庆啊,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不错,长见识,跟拍电影差不多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