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说说我的数学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8-2 07:35
标题: 说说我的数学老师
我大学时线性规划陈老师当时是一位中年妇女,对同学特别好,经常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去玩。不过考试的时候,陈老师是很严格的,当时全班10%的同学没有通过,我差一点点也被挂了。

陈老师有句名言,令我至今难忘:
学习数学,就是要合理安排生活的一切。

记得陈老师曾经举例说明过她是如何合理安排生活的:在家里,我一天要去n次卫生间,每一次我都会提前计划好,进去和出来顺便做什么(例如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绝不空手。其他事情也一样,我都是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最短的路线,去完成最大量的家务活儿。

我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曾经试图在生活中学习陈老师的这种“最大最小”原理,可是践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快成神经病了,于是停止了对生活细节进行“规划”。

前段时间回到母校,顺便去探望了陈老师。陈老师已经退休了,生活上照旧每天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繁琐的“规划”。尽管年龄还算不上老,陈老师的身体却很不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都有。

我有时想,陈老师的身体状况会不会和她多年来对生活细节进行计划有关呢?现在人们本来运动就少,如果再计较体力付出“最小”的话,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 本帖最后由 pianocrazy 于 2009-8-2 07:42 编辑 ]
作者: 灼灼亭亭    时间: 2009-8-2 12:05
怎样算是合理地安排生活呢?

以前觉得高效是好的。
后来觉得高效未必是好。
完成一件工作,高效地完成,和艺术地完成,最后结果差别不大,而人在其中的感受则不相同。

说白了,人都是要死的。
高效地奔向死亡,和悠游地散步走向死亡,对身处其中的我们来说,感受不同,人生的经历也不同了。

所以我的合理安排生活,大概会从这个角度来“安排”,而不是从做一些琐碎的事的角度去想。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8-2 12:14

  规划也要抓大放小
  事无巨细都去规划
  整天生活中规划中
  心太累
  会产生心理、生理问题的

  身体好和心情好有很大关系
  年纪大了更要注重闲适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3 02:53
我有时想,陈老师的身体状况会不会和她多年来对生活细节进行计划有关呢?现在人们本来运动就少,如果再计较体力付出“最小”的话,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


那是肯定的,精神紧张焦虑是衰老的最大元凶,伍子胥一夜白头即是例子,癌症病人一旦知道自己病症后病情发展很快,也是例子。

哦,还有个“心宽体胖”是个反例。

中学时学过课文好像叫“统筹安排”吧,说的就是有效利用时间,但凡事有度吧!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8-3 06:46
标题: 回复 #4 Lppbb 的帖子
我是在小学奥数比赛的时候学到这个的,那年的题就是烧水泡茶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我当然是傻傻地把所有的时间都加一块儿了:生火、接水、洗茶杯、准备桌椅

后来觉得学到了许多东西,于是常常“统筹”。

然后发现统筹未必能成功,因为为了实现统筹,还得记住很多事情,而我脑力不足,实在难以一一实现
所以现在烧水泡茶的话,还真不一定会用统筹的方法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