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hong727    时间: 2009-7-28 18:01
标题: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在网上看到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介绍,觉得不错,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链接:http://www.bqbridge.cn/UploadFile/article/2007829152359587.doc
作者: whk030515    时间: 2009-7-29 08:59
借鉴学习,希望儿子能够按此操作。
作者: yiyi030724    时间: 2009-7-29 09:04
很好的资料,谢谢楼主!
作者: kelly9922    时间: 2009-7-29 09:27
现下载先,希望有所收获
作者: taoqian    时间: 2009-7-29 12:49
谢谢了,收藏中!!!!!
作者: 刘日东    时间: 2009-7-29 20:31
非常感谢,收藏了,以后能用上
作者: luckyreddouding    时间: 2009-7-30 00:44
非常感谢,收藏了
作者: stone_21cn    时间: 2009-7-30 11:27
学习了,谢谢!楼主辛苦了!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9-8-3 11:01
标题: 因为内容不多,我索性贴出来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认识思考、工作劳动、体育运动、生活起居也讲究方法。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还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这里也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怎样预习课文
   
有不少小朋友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叶圣陶老爷爷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教你,你自己也人看书学习了。为了帮助小朋友掌握预习的方法,我把预习的方法和过程编成一个顺口溜,帮助你记忆和运用。
    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组成词语划条线。联系上下文,据词来定义,然后动手写几遍,字形字义牢牢记。先将课文读一遍,主要讲什么,心中有个底。再将课文细细读,每节讲什么,概括成一句,内容相同合一段,掌握规律性,分段要合理。认真读课文,仔细想问题,课后提示作参考,学会自己提问题。读、划、批、注好办法,不动笔墨不看书。

汉语拼音中大写字母的用法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有时要大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⒈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angHui(张辉)Z和H要大写。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Wang lao shi(王老师)W要大写。但“老”、“小”、“大”、 “阿”等称号。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如Xiao liu(小刘)X、L要大写。Lao Qian(老钱)L、Q要大写。A
San(阿三)。A和S要大写。

   ⒉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 hai(上海),S要大写,Ning bo (宁波)N要大写。如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AhonghuaRenn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

   ⒊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⒋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怎样记字母表顺序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共26个。它们排列的顺序也和拉丁字母一样。它们的读音也有规律可循。下面介绍两种识记的方法:
   ⒈记住字母的名称和读音。A、O、E、I、U这五个字母的名称和D单韵线的读音一样。其余的字母,因为它们的本音发音不够响亮,因此要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加进^e或a,使发音更加清楚,响亮。如B、C、D、G、J、K、M、P、T、Y、Z。均在后边加上e^韵;F、L、N、S则在前边加e^,读作e^F、e^S、e^L;H、W、Y后面加上工韵,读作Ha`Wa、Ya;此外,R读作ar,X读作xi,Q读作qiu。
怎样辨析形近字母                                               

    在汉语拼音中,有几个字母的形状十分相似,初学拼音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搞错,下面介绍你几种辨析的方法:
   ⒈区别基本笔画的位置的方向。如b、d、p、q、a,它们都带有一个半圆,b和d半圆在下,p和q半圆在上;b和p半圆在右,d和q半圆在左。u和n刚好相反,u的缺口朝上,n的缺口朝下。
   ⒉区别笔画的字少。如m和n,m比n多一笔,u比u多两点。
   ⒊区别笔画的形状。如w和u,w的下面是尖的,而u  下面是圆的;w和m,w的缺口在上,下面是尖的,m的缺口朝下,上面是圆的。
   ⒋形象辨析。把字形特征与具体实物联系起来记。如把n看作一道大门,把m 看作两道大门,把k看作机关枪,把h看作小椅子,把r看作小豆芽,把y看作是树叉。
编顺口溜帮助辨析的记忆。如一扇大门nnn,两扇大门mmm,收听广播bbb,
脸盆泼水ppp,弯钩朝上fff,弯钩朝下ttt,一根小棒lll,马儿跑来ddd。

怎样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⒈从感***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⒉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⒊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⒋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还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⒌从指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⒍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如“讨饭”与“乞丐”,口头语与书面语,如“爸爸”与“父亲”,旧词与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水门汀”和“水泥”常用语和专门术语,如“盐”和“氯化钠”等几方面进行辨析。

怎样找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寻找反义词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从词的音节去寻找。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如“强”是单音节的,它的反义词也必须是单音节的“弱”。
    ⒉从词的范围去找。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⒊从词的性质去找。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⒋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有的词是反义词,词义不同,它的反义词也不同。如:
    这鱼很新鲜。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腐烂
    这是一件新鲜事。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陈旧

    早晨的空气很“新鲜”。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混浊”

怎样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⒈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⒉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⒊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⒋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还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⒌从指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⒍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如“讨饭”与“乞丐”,口头语与书面语,如“爸爸”与“父亲”,旧词与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水门汀”和“水泥”常用语和专门术语,如“盐”和“氯化钠”等几方面进行辨析。
怎样找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寻找反义词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从词的音节去寻找。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如“强”是单音节的,它的反义词也必须是单音节的“弱”。
    ⒉从词的范围去找。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⒊从词的性质去找。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⒋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有的词是反义词,词义不同,它的反义词也不同。如:
    这鱼很新鲜。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腐烂
    这是一件新鲜事。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陈旧

    早晨的空气很“新鲜”。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混浊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⒈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⒊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
    ⒋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⒌从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常见的病句有哪几种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怎样修改病句
    ⒈词义混淆。    ⒉词类误用。    ⒊成份残缺。    ⒋搭配不当。    ⒌重复累赘。    ⒍词序颠倒。
怎样理解词义

一、据词定义法。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二、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三、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四、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如“碰壁”原指把头撞在墙上,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碰墙”指的是在黑暗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的意思,是引申义。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小绒球是小鸡。
怎样变换句式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如: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二、把陈述句改成主动句和被动句。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⒈主动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             ⒉被动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
陈述句: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改成反问句:讲卫生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

    四、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
   五、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如:直述句:小红对小利说:“我要吃饭去了。”   
转述句:小红对小利说,她要吃饭去了。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

识字理词,即认识字,理解字词的含义。②理解句子,特别是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句子。③认识结构,即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④了解内容,即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认识中心,即弄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
是什么。⑥体味技法,即文章的写作特点。

5种分段法:a、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b、时序分段法,即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给课文分段。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去给课文分段。e、总分分段法,即按照先总结后分述,或先总后分再总的文章结构去给课文分段。
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主要抓住段中说的是"谁"或"什么",再分析其"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去归纳段落大意。这样,段意的语句就会精炼些。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局部认识。
   1、摘句法,找中心句。2、取舍法,找重点句。3、合并法,归纳各层层意。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串联段意;2、抓重点段;3、运用过渡句、段;4、巧用中心句;5、改添总结全文怎样命题:1、以时间命题(下课十分钟);2、以中心命题(尽责的爸爸);3、以地点命题(记金华双龙洞);4、以人名命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5、以文章内容命题(草地夜行)
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   

递进关系的复句,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    ⒍因果关系的复句。   

假设关系的复句。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⒈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

分析课文的重点段。
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
   ⒋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写人的作文应注意什么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
    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写事的作文应注意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⒉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⒊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⒌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 gfj0307    时间: 2009-8-3 20:52
标题: 回复 #1 jianhong727 的帖子
先下载,希望孩子能有大的收获
作者: 考拉妈    时间: 2009-8-4 10:52
我看也挺好的,感谢妈妈们的共同分享.
作者: 红彤彤的云    时间: 2009-8-4 14:33
粗略的看了一下,感觉很好,要和女儿一起学习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8-4 16:59
小学生预习什么课文?
人为增加学习负担。
作者: lisading    时间: 2009-8-4 17:30
学习了,可以教教女儿怎么预习!
作者: 寒秋一叶    时间: 2009-8-4 18:08
借鉴学习,希望儿子能够按此操作。
作者: daisyliu    时间: 2009-8-5 09:36
我还是觉得,语文直接让孩子背古文,看经典小说就行。这样语文不可能不好。
作者: cindy_xy    时间: 2009-8-5 09:50
学习了,还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谢谢楼主。
作者: 米娅    时间: 2009-8-6 09:23
谢谢 先下了看看。。。。。。。。
作者: jianhong727    时间: 2009-8-6 09:36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8-4 08:59 发表
小学生预习什么课文?
人为增加学习负担。

我还是觉得预习很重要,小学现在语文课时很紧,没有做预习工作,上课时一般的孩子很难一下子理解并记住,当然理解能力强,上课效率高的孩子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 amimi    时间: 2009-8-6 09:55
内容不错,就是简短了一点,非常感谢!
作者: zxf蓝儿    时间: 2009-8-7 09:57
同意老易的观点,小学不必做到这样!
作者: yiyi030724    时间: 2009-8-7 13:30
好资料,谢谢楼主!
作者: 小雪mm    时间: 2009-8-25 21:16
谢谢分享,正无处下手呢
作者: 土拨鼠妈妈    时间: 2009-8-26 09:54
学习了!知道了方法,还要看小孩能不能领会和应用,这是关键。
作者: 526416451    时间: 2009-8-30 09:52
真是好呀!学习学习。
作者: annie33    时间: 2009-9-4 10:06
非常感谢,收藏了,以后能用上
作者: xyh741205    时间: 2009-9-4 23:21

作者: babylucky    时间: 2009-9-5 07:26
谢谢楼主,现在学校很强调预习的!
作者: yzrsdzlmm    时间: 2009-9-5 13:13
借鉴学习,希望儿子能够按此操作
作者: gjuan    时间: 2009-9-8 13:21
预习是和好习惯,可是现在作业那么多,加上孩子的速度慢,跟本没有时间按照这个介绍的方法做那么细致的预习。
上学期他们的语文老师的作业基本就是预习类的,都是查阅跟课文有关的某个内容,段落和生字书写,都是在教学之前就先布置了。把作业跟预习结合了。效果还是不错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