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2009年女儿小升初全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onlyonez
时间:
2009-7-10 11:23
标题:
2009年女儿小升初全记录
女儿今年小升初。曾听过来人讲过小升初的惨烈,但从未当真,还笑人家杞人忧天。当自己陪着女儿亲自走过这个过程后,才真正了解了此事对孩子、对家长深深的伤害。
欲哭无泪,投诉无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盛则国盛。不知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忍心如此摧残少年的心!
女儿
12
岁,
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六年级五班学生,
1997
年生于北京。
自2004年加入少先队以来,女儿先后担任少先队中队长、大队宣传委员、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务。几年来,她坚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极强,成绩优异。一至六年级连续被评为“好孩子”、“三好学生”,在市区以及学校的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2008年荣获北京市“红领巾奖章”,北京市第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金帆组”一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学生艺术节小型声乐比赛二等奖
女儿身心健康,单纯善良,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就要毕业了,老师同学们都说,这样的好学生一定能进入一所好中学。女儿也是这样想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们都错了。
翘首以盼,
4
月
28
日
,学校召开家长会,传达解读西城区
09
年小升初政策。紧接着,
5
月,北京市教委有关
09
年小升初的政策终于出台。几个关键词仍然非常阳光: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不需考试
……
太阳光了,真的会这样吗?
根据西城区的相关政策,小升初有如下几种录取方式:特长生;推荐派位;共建;计算机派位。依据政策,我们和女儿一路走过,心痛不已!
五月,特长生。
根据相关政策,特长生招生
5
月
16
日
报名;
5
月
23
日
专业测试;
5
月
27
日
录取结束。
报名前,西城教委向符合特长生条件的学生下发了“西城区各中学艺术、科技传统项目学校招收特长生细目”,明确了西城各“传统项目学校”招生的类别及人数,供学生选择。
根据“细目”的要求,每个特长生只能选择
1
——
2
个学校报名,且过时不候!
经过慎重选择,我们决定报名参加四中和三帆中学的声乐特长生测试。女儿紧张地训练、准备最后的冲刺。
5
月
16
日
一早,我们带孩子颠儿颠儿地先去四中报了名,学校事儿事儿地收了报名表(经教委认定、学校盖章)、简历,告诉我们等待考试通知。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女儿心急如焚。我悄悄地打电话向四中询问,老师冷冰冰地回答:没接到考试通知就是被淘汰了。理由?没有。
真是没天理。连测试都没有,就直接把一批孩子淘汰了。而这却是我们的二分之一机会呀!
细雨中,我从学校接孩子回家。搂着她,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四中剥夺了她的测试机会。女儿听后,幽幽地说了一句话:“凭什么?四中凭什么?”
我无语。是呀,四中凭什么?
女儿条件不够?女儿的特长生资格,是经过教委认定的,如假包换:
08
年,荣获北京市学生艺术节金帆组合唱一等奖;
09
年,荣获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小型声乐二等奖;区级一等奖若干。
如此条件,四中竟连测试的机会都不给。如此践踏教委政策,摧残儿童心灵,谁给它的权利?如此毫无诚信,道德缺失的学校,怎能培养出善良真诚的孩子?
愤愤然向区教委投诉,相关人士不说如何解决问题,却开导我:“其实四中初中也不怎么好,就是原来的北海中学。”哈,哈哈!
如此教委!如此示范中学!我无语。
清晨,女儿早早起床:“妈妈,今天我要早点儿到校去唱歌。下周三有演出任务。”
“不唱了!”我歇斯底里。
六年,六年呀!女儿风雨无阻地参加合唱团的排练、演出。女儿有时也会烦,但她是真的喜欢唱歌。老师也喜欢她,乖巧、善良,歌唱条件也好——“号大”。老师这样评价她。她很受鼓舞,说要好好学习,以后出国学声乐,到百老汇表演。
但今天,临出门时,女儿很平静地对我说:“妈妈,中学我不上合唱团了。”
我有些愕然,但我答应了她。因为我知道,孩子很受伤。
5
月
23
日
,我们带着女儿早早地来到了三帆中学。有了四中的打击,对三帆我已不抱希望,只是不想让孩子不开一枪就投降,就算撞大运吧!女儿其实心里也有预感,她已经开始怀疑此类测试的公平性了。她异常紧张,紧张地让我心痛。草草地唱了一首歌,我和丈夫搂着女儿走出了三帆中学。我对女儿说:“还想到其他学校试试吗?”女儿摇了摇头。我和丈夫异口同声地对女儿说:“好,不唱了。咱们回家。”
特长生之旅就这样草草收兵了
六月,推荐派位招生。
什么是“推荐派位”?西城教委的政策是如此说的:小学在区教委规定比例内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推荐优秀毕业生,由区教委小教科与区教育考试中心“小升初”办公室联合审核推荐资格,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在有推荐派位计划的初中学校中选择一至三所按志愿顺序进行填报,当初中学校志愿填报学生数大于其推荐派位计划数时,由“小升初”办公室采用计算机派位方式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学生,未被录取的学生参加以后招生方式的录取和划片派位。
细细解读教委政策,不能不佩服政策的制定者们,这政策设计的,天衣无缝,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之一,推荐比例
30%
,覆盖面不高但也不低了,很多外区的家长不就很羡慕西城的家长吗?但有谁知道,西城教委的当权者最终会把这
30%
的孩子推荐到哪里?
用心良苦之二,西城所有中学均参加推荐派位。
一位教育专家听人说西城是如此“推荐”优秀生的,竟然坚决不相信。“所有中学都参加派位,那还叫什么推荐?”哈哈,这就是西城的高明之处。政策不仅有“框”,更有“量”,如何操作,看老爹本事吧!
最天衣无缝的,则在于最后的“电脑派位”。推则推了,上得上不得,则要各凭天命了。够公平,够公开,够公正了吧?
或许是政策制定得太公平、公正、公开了,以至于吾等小民心里反而惴惴不安,戚戚然起来:
30%
,西城的重点中学到底能录取其中的多少人?电脑派位,真的没猫腻吗?
谁心里都没底。孩子同学的家长怀揣数万人民币,奔走呼号,声称只要有人答应接收孩子,她立刻奉上人民币。
疯了,都疯了。
我也疯了,因为我心里更没底。女儿六年成绩全优,但没上过任何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的课外培训班,没向任何中学交过培训费,没在任何中学占过坑。家长如此不长眼,孩子岂能入学校的法眼?你真的把我们的重点校当白薯了?
重点校不是白薯,教委呢?白纸黑字的政策真的一文不值?
我不信。再试试!
我们和女儿玩起了骰子。结果显示:八中,西外,三十五中。
哈哈,荒唐吗?北京孩子的小升初,用上了骰子!
推优结果:我们三所学校全部踏空。
事实证明:学校不是白薯。我们是。
在中国、在北京、在西城,做阳光女孩儿不中用,还是去啃奥数,背单词吧,交钱往傻了学没事,想不交钱自学没戏。
推优结果出来,孩子的老师很着急。嘱咐我到铁二中去谈谈,说他们欣赏展一小的学生。
我带着女儿来到了铁二,找到了收简历的老师,还没容我介绍女儿的情况,老师开门见山对我抛出一句话:“收费。来不来?”我也不含糊:“不来。”转身就走。忽来了好奇心:“多少钱?”“三万。”
哈,哈哈!三万!我呸!
多少年的教育改革呀,示范中学的示范作用终于显现了。非示范中学在向家长要钱时竟然连点儿羞答答的意思都没有。口气之强硬,态度之直白,较之示范中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少年强,中国强。突然觉得这话很荒谬。中国的教育者们是最不希望少年强的,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钱包。孩子们都强了,他们上哪儿抢钱去?强,也得给你折磨不强了。小学数学好?奥数上!小学英语好?成人英语上!小学语文好?古汉语上!小样,整不死你们!
七月,计算机划片派位。
十日,学校将向学生下发中学录取通知书。不用看,女儿一定被派到人们眼中最不堪的中学。
一路走来,我已心灰意冷。突然想起最近频频申请外国国籍或香港居留证的各路名人、明星们。爱国的网民对这些人的上述举动往往颇多非议,此时,我真诚地劝大家一句:别和他们较劲了,能走的都走吧,至少为了孩子。小升初真的能把孩子折磨傻,把孩子妈妈折磨疯。
中国的小升初不好玩。中国的义务教育不好玩。我不想跟他们玩了。我打算让女儿放弃初中学籍,在家自学。
不给吃人者机会!
我打电话给西城教委学籍科,询问有关放弃学籍的事情,对方声色俱厉地教训我:政府只为学生提供上学的学校。你们不上,那是你们想择校,放弃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就像你想抢银行,明知违法也要干,我们没办法。
哈,义正词严!
政府的人说话时总是这样。办起事来不知道怎样。
理他呢!就算违法也没办法。官逼民反,古已有之!
为女儿,以身试法,值得!
即便这世界已变得不再爱孩子,我们也不可同流合污到帮吃人者吃自己的孩子!
我知道我之所为都是螳臂当车,但我还是执意要当堂吉诃德。因为我实在不忍看孩子们被吃掉。
最后,还要谢谢孩子学校的于校长,谢谢北京第
56
中学的崔书记。崔书记曾打来电话,欢迎孩子到他那里读书。书记没提钱,没提考试。
幸甚,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吃孩子!
作者:
ywmm
时间:
2009-7-10 12:24
标题:
太感慨了!
虽然我的孩子尚小,距离这样的经历还有些日子,但我想说,如果教育一直这样进行到底,真的能把人逼疯!楼主,换个角度思考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偶然性加上必然性,或许这里有更好的风景!珍重,加油!
作者:
前世沉香
时间:
2009-7-10 13:53
惊讶中。。。。。
作者:
simon9988sun
时间:
2009-7-10 14:52
太感慨了,现在的世道真是黑暗啊,,可怜了我们的孩子.......
作者:
wenr920
时间:
2009-7-10 15:59
我最喜欢孩子了!祝愿天下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作者:
renzdy
时间:
2009-7-10 17:08
惊诧!担忧、、、、、、、、
作者:
妙妙09
时间:
2009-7-13 19:46
标题:
回复 #1 onlyonez 的帖子
哎……目前的教育制度害了太多太多的孩子
作者:
luckyreddouding
时间:
2009-7-13 21:34
"中国的教育者们是最不希望少年强的,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钱包"。担忧、、、、、、、、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9-7-14 16:20
嗨。明年我们小升初....
作者:
shiliuli
时间:
2009-7-14 17:21
标题:
无语
看贴子看到了无语,以前只听说过有黑幕,不知道怎么黑,这回了解了一点,我家女儿也两岁了啊
作者:
丁淑一070215
时间:
2009-7-27 11:15
感慨一声:祖国啊,让我怎么来爱你。
作者:
zhengchang
时间:
2011-8-29 08:52
现在已经中考了吧?楼主可以分享一下初升高的心得了:)
作者:
vivienneli
时间:
2011-9-2 15:23
都说在学籍在北京有很大优势,俗不知在北京过活的孩子和家长面临着多大生存与抉择压力,伤不起阿
作者:
gh42
时间:
2011-9-5 10:59
所以很多人还批评高考制度,实际上,高考制度已经算的上公平的了,虽然考试很傻,虽然考试并不能说明学生能力,但起码大家还是凭成绩说话的。
也难怪现在有那么多的孩子在家上学,那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