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灿烂虹心    时间: 2009-7-6 17:20
标题: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两天工作稍微有些轻闲,就在网上看一些早教学者的研究成果,看了小巫和李跃儿的早教,这两个人观点有些相同,也都是有结合蒙氏早教的理论,我看了,有些认同有些却不认同。因为她们往往为了阐述一个观点,而过分地夸大了该观点的事实,当然做文章应该这样,尤其是论文。

      不过看书都得辩证对待,目前还没有一本书或是一个理论完完全全地符合我家宝宝的教育成长的。教育可以模仿,但不宜复制,以下观点我很认同:
    “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一张白纸,自己可以随意在上面画画。有的家长画得不错,培养出了刘亦婷、卡尔.威特,但绝大多数家长,画坏了画,甚至把纸戳露了。
      你按照刘亦婷的路子去培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不会成为刘亦婷,而且,这个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刘亦婷。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许三多那样的人。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拼命地把知道的东西都灌给孩子,这样的孩子的创造力很容易受到损害。”


      所以,我还是觉得家长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不要看到一些成功案例就疯狂追棒。我前段时间看到报纸上的一个家长很成功,他家四个博士一个硕士,应该算是相当伟大的父亲了吧?但是我并不为他的孩子感到骄傲,因为他的家庭简直就是“魔鬼式训练营”,极少让孩子看电视,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跑步,朝读……这种方式或许会成功,或许用在他这个克己服人的爸爸身上可以成功,但是我们其他人呢?就拿我来说,我很懒,我不可能做到早上五六点就起来陪孩子去晨跑的,孩子他爸也不可能。所以他们家固然很成功,但我坦言我复制不了。

      我昨天上小鱼网看到的一个价值百万儿童教育演讲“大易教学”,而且我很认真的看了赖先生的演讲稿。个人感觉,那篇演讲稿有煽动情绪,有些像直销的营销演说。所以发现跟帖的妈妈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加入买他女儿跟读诗经的团购……我看了,很辩证地看了赖先生的演讲,觉得他这个父亲很称职,也很辛苦,为了女儿的教育不惜倾家荡产。所以思佳的成功,他爸爸功不可莫,真可谓用心良苦。但一个9岁的孩子去主持,结果被人误认为是成年人着实有点遗憾,童真的可爱无邪被爸爸过早地填满和包裹着“气质”。其实,我本来对“气质”这个词很有好感的,但是看到赖先生用这个词去形容自己9岁大的女儿时,我觉得就有些不妥了。(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谈)

      赖先生培养他女儿的方式我们可以套用,尤其是让孩子读经和读古文诗辞,这对孩子日后的行为道德情操是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的,在这一点上,我是完全赞成。如果父母们有时间,最好是对照那位好心LZ的跟帖内容(后面把赖先生所销售的东西一一列举出来,真的很好,很感谢LZ),把书一一买来回并领着孩子读,这样更有效果。(言传身教,以身作责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而对于小巫和李跃儿的早教,我也有个人的看法,孩子是一张白纸,是不宜过分施压,但是在学龄前的三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家长还是必须赋予给孩子们的。我们陪孩子玩也要玩得有质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当中很自然地学习到了许多知识,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说填鸭似的,或是死板地死记硬背。

      我看到有的家长在小巫的博客里留言问道:“我家孩子就是没有刻意让他学东西,就是让他玩,结果一到上小学的时候,发现跟不上学习,人家好多同学都会认字了,他都不会,自己也挺努力很辛苦,经过几次后就变得很自悲,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看到这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家长看了她们的育儿书,有误区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厦门有BRT吧?其实稍微有懂一点点事儿的孩子,你就可以告诉他这是BRT,而且指着BRT的标示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告诉他,B—R—T,并告诉他BRT的含义:城市快速公交。这样孩子每次乘坐BRT的时候就会记得你说的,并且很快就认得BRT这三个字母了。这就是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中传输知识给孩子,孩子很轻松,你也不累!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吧!这个是小巫和李跃儿早教的中心思想。这个真的没错,孩子就是孩子,他们需要有自己童年时光的回忆。但是还孩子快乐的童年也要让孩子快乐的不断学习与成长,所以我也一直在找寻如何寓教于乐?如何有的放矢?在孩子不失去童真和童趣的同时,将其三种能力培养出来!

      因此,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人的经验,学习更多人的思想。但愿在我家宝贝成长的道路上,能为其找到一条最合适他的路……
作者: 鱼儿宝宝    时间: 2009-7-8 16: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