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求助】口腔溃疡
[打印本页]
作者:
weiyangge
时间:
2004-7-22 17:47
标题:
【求助】口腔溃疡
宝宝一岁半,今天发现她嘴里起了一块很大的口腔溃疡,请问各位妈妈怎么办啊?能用大人的西瓜霜吗?
作者:
land
时间:
2004-7-22 21:51
你一定要出去看医生,现在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作者:
land
时间:
2004-7-22 21:54
<p align="center"><font size="+2"><font color="#168bff">
手足口病
病原體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甲類柯薩奇病毒,屬於腸病毒的一種。手足口病多數會在夏天及初秋出現。
病徵
發病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燒情況可能持續4至5日。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無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嚥困難,因而食慾減退。這些水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消退。併發症並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受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亦會傳播病毒。患者 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傳染他人,而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
潛伏期
潛伏期為3至7日。
治理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紅疹及潰瘍會在1周內自動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復。現時並無有效治療此病的方法,但可採用症狀療法,使患者的熱度、以及潰瘍引致的痛楚得以紓緩。處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糞便及弄污的物品後,須立即洗手。如兒童發高燒,活力減退或病情惡化,家長應及早攜同子女就醫。
預防方法
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個人生。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淨雙手。 3.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4.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5.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 7.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8.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img src="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s/CD/photoweb/Handfootandmouthdisease-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size="-1">
手足口病的表徵–水樣皮疹
<img src="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s/CD/photoweb/Handfootandmouthdisease-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size="-1">
手足口病的表徵–水樣皮疹
<img src="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s/CD/photoweb/Handfootandmouthdisease-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size="-1">
引致的口腔潰瘍
<p align="center">
<img src="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s/CD/back-c.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land
时间:
2004-7-22 21:59
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节选)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发疹性传染病 ,以手、足、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破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辨证治疗本病多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急性发作期(发病初中期) 症见: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躁,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g,连翘9g,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g,石膏15~30g。兼高热有动风之兆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火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若湿热蕴结偏盛者加滑石、生薏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2 恢复期 症见: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处方:谷芽、生薏苡仁各15g,蝉蜕6g,钩藤、淡竹叶各9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 病案举例
林某,男,2岁,1997年10月7日初诊。发热3天,现T39.5℃,口秽流涎而拒食,烦躁不安,大便2日未行,曾服百服宁、先锋Ⅵ等抗菌消炎药,病情如故,血象WBC 5.7×109/L,N 0.36,L 0.64,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充血(++),眼结膜微充血,口腔粘膜上腭、齿龈、上下唇、舌面布满疱疹及溃疡糜烂,稍触即衄,手掌足底满布圆形及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壁较薄,舌红、苔黄厚,指纹青紫。用清热泻脾饮加羚羊角(先煎)1g,生地黄15g,大黄(后下)6g,连服2剂,热退,大便已解,口腔及手足疱疹渐退,结膜充血消失,乳蛾红肿减轻,神爽索食,仍有少许口臭,苔白较厚。改用清热消导利湿法。处方:钩藤、淡竹叶、黄芩各9g,石膏(先煎)、谷芽、麦芽、生薏苡仁各15g,蝉蜕、甘草各5g。2剂后诸症消除,血常规复查正常。
3 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有一定的季节性,症状轻者1周左右可痊愈,但症状较重时可使病程延长和产生并发症,并可造成流行。本病中医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病位在心、肺、脾、胃等脏腑,病邪多在气分及营分之间,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中病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作者:
weiyangge
时间:
2004-7-22 22:06
谢谢版主那么周到的解答,不过我的宝宝好象不是这么厉害,我仔细看了她的手脚,都没有红点,她也没出现发烧,饭量还基本保持正常,她的溃疡部位在下嘴唇内侧,目前为止就看到这一处约1cm左右,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咬破引起的还是上火或是遗传了我的爱溃疡的毛病(以前还没发现过她有这个问题)。如果针对溃疡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
作者:
land
时间:
2004-7-23 18:33
那就补充b族吧,多食水果(最好是柑橘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