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送给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 [打印本页]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8 16:33
标题: 送给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孩子要上五年级了,拿孩子自己的话说是小学生了(他们学校流传这样的说法:一、二年级是“小屁孩”,三、四年级是“小孩”,五、六年级是“小学生”)。可是她刚刚入学,成为光荣的“小屁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把孩子二年级开学时,我在“家长学校结业典礼”上发言的稿子贴出来,供准备入学的家长参考。别笑话我啊!





借力打力
----就“如何教育好孩子”抛砖引玉

从孩子上一年级起,我和丈夫就同时入学了,除了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进修外,还翻看了不少资料,也请教了不少“过来人”。但是孩子还是常常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我们伤脑筋。回想一年级的生活,我们俩可以用“焦头烂额、手足无措”来形容。不过,经验来自于成功,智慧来自于失败,我们在一次次的跌撞过程中得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借力打力!


首先,是借老师的力。老师是孩子们心中神圣的一员,老师的话比圣旨还灵。刚入学时,为了让孩子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我们要求她自己准备学习用具,她很不习惯。晚上玩到睁不开眼睛,匆忙洗漱就睡了,早上起得晚,慌慌张张装一通就上学去了,经常丢三拉四,害得我还得给她送过去。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效后,我一脸惭愧地去找老师,请教该如何处理。老师耐心地听我述说各种问题后,很有把握地说:“您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一点她就会通的。”果然,当天晚上,孩子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把书包收拾得井井有条,早早上床睡觉了。神了!原来老师找她谈话了,指出生活自理是一种能力,上学不光是学习书本,写作业,学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相信她一定能成为生活上的小能手。孩子得到了老师的信任,感到自己突然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就开始用“大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了。怪不得人家说“千点万点不如名师一点”,我们从这件事中也学会了经常和老师沟通,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自己,也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合力。


第二,是借小饭桌的力。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将孩子送到了小饭桌,解决接送的后顾之忧,其实这也是我俩偷懒的办法。没想到这成了我们加强孩子教育的好办法。作为独生子女,孩子一直在父母和老人的宠爱中生活,显得有些娇惯和任性,我们对此一直非常头痛,总是嘀咕“咱们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啊”。在小饭桌,她和很多同学在一起,这个问题竟然迎刃而解了。唐姨耐心诱导,反复教育孩子们要忍耐。比方说:这么多同学相处,有时候哪一个同学多得到一些东西,多得到好处,都不要争,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点嫌弃、一点挫折,也不要一直闹情绪、苦恼,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将来能成就一切事业的力量。唐姨还教他们背诵“弟子规”,孩子们都不甘示弱,学得非常认真,晚上回家孩子还要反复背诵温习,并告诉我那是什么意思。在祖国经典蒙学的启迪下,孩子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团结友爱、重修养、讲信用、平等博爱、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唐姨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恩观念。她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孩子们要从小培养,感谢社会的恩惠。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孩子们的财富,有助他开创未来的美好前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所以,送孩子去小饭桌的第一天晚上,孩子放好碗筷后说:“我吃完了,爸爸妈妈慢用,您做饭辛苦了,谢谢爸爸妈妈!”,我们真是又惊又喜,对唐姨又是感谢,又是佩服!


第三,借其他家长的力。孩子做作业慢,我们一直以为是因为她还小,大了就好了。一次开家长会,齐老师请家长们谈谈育儿经验,我真是大开眼界,很多孩子在十分钟内写完了作业,还有精力做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后来,老师组织了很多班级活动,比如去颐和园、自然公园、爬长城、摘桃子,我趁机与其他家长沟通,学习他们的育儿经。昊昊的爸爸耐心地给孩子讲沿途见到的各种事物,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我想到自己只是把《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厚厚的几大本往孩子书架上一堆,真是惭愧呀!张宝宝的妈妈对孩子课本了解得可真多,还分析了孩子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真不愧是老师呀!和家长们的接触使我得到很多收获,每个家长都象一本好书,让我百读不厌。除了育儿方面的学习,家长们还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老师呢。有的人英语好,可以带着孩子们做英语游戏;有的人书法好,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情;有的人是军人,答应带孩子们体验军旅生活......

第四,借助社会的力量。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资源共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借助社会资源的力量,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比如社会上的专家,各种有专业特长的人,把他们请进班级,既能拓宽孩子的眼界,也能提高家长的整体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我们在Chinaren校友录上开设了“快乐三班”网页,成为大家交流、发布信息和资料共享的平台。我只要有时间就到上面去转转,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亲切。大家分享旅游的快乐,交换有用的网址,有了这些热心的老师和家长及时提供帮助,我好像多出了几十双眼,几十双手,不用什么都自己在网上苦苦地搜索了。我们还建立了“三三教育论坛”,与其他班级、学校,甚至其他城市的家长沟通交流信息,探讨孩子教育的话题。


孩子不仅仅是自己的,因为他将要成为社会的公民,他是全社会的财富。我不能由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的浅薄而耽误了孩子,所以我要借助于我身边的力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为孩子打好基础,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二年级三班学生家长

2006
910


附记:由于语文不好,一直害怕写作文。受校长之命拼凑成文,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时值教师节,真心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的辛勤哺育,祝全体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6-28 17:27

  第五、借同学的力(非常非常重要)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28 18:05
学而妈妈是做公务员的吧
有水平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6-28 21:30
分析入理啊,,,,非常会总结,,,,,学习+收藏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9 09:03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6-28 10:05 发表
学而妈妈是做公务员的吧
有水平


哈哈,文章写得干巴巴的,因为是校长逼的,不是我自愿写的。其实孩子教育得好的家长很多,但是他们都有借口婉拒校长,而我,怎么也说不过校长,只能从命了

我不是公务员,只是“第一、第二、第三.......”的写法比较好掌握。因为“起承转合”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啊!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9 09:04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9-6-28 09:27 发表

  第五、借同学的力(非常非常重要) 
  



是啊,越到高年级,这个重要性越显示出来。孩子和什么朋友交往,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请hq1966讲讲,该如何借同学的力呢?
作者: 乐小兔    时间: 2009-7-1 10:51
学而妈妈的经验,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 谢谢.
作者: gang388    时间: 2009-7-1 15:35
受教了,孩子也马上要一年级了,感觉自己还没有做好做小学生家长的准备,焦虑中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7-1 17:51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09-6-29 09:04 发表



是啊,越到高年级,这个重要性越显示出来。孩子和什么朋友交往,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请hq1966讲讲,该如何借同学的力呢?



  比如同学之间交流一些时事
  交流一些学习方法
  又或者某人看了一本书把主要内容和同学一交流相当于每个人都看了
  再如互相聊天或者辩论把某个内容梳理清楚了
  等等
  和一群高水平的同学处一起
  大家水平会越来越高

  今天心香如意发的这个帖子 《我们这儿的史上最牛班》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64225&extra=page%3D1
  我猜这个班除了老师的因素
  学生素质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一个班同学都是高才生
  大家互相促进相当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就是为什么要择校择班择同桌择朋友的原因
  
  另外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
  在某些方面
  孩子之间互相影响
  要大于父母、老师的影响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1-28 16:49
虽说是旧帖子,读起来还是非常有启发性。
作者: 帅帅安安    时间: 2010-1-28 20:22
晚了半年看到,但还是很有感触,这一学期来确实是焦虑不安,焦头烂额,希望下学期有进步.
作者: 忆朵蓝    时间: 2010-8-24 14:47
学习学习,我儿子9.1日就要开学了
作者: sissel    时间: 2010-8-24 16:05
马上就要开学了,无意中看到这贴,真是太及时了,感谢学而妈妈及hq1966 的精彩讲解!
作者: 孙驰原妈妈    时间: 2010-8-27 15:44
儿子下半年也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屁孩了,借力打力这篇心得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培养好习惯着实考验家长的耐心。学而妈妈的英语楼怎都不见更新,可能孩子大了,精力不放在英语上了?
作者: 最深的白色100    时间: 2011-10-26 14:15
刚上二年级的小屁孩的妈妈,看了很有感触,特别是第一条,借助老师的力量。确实是这样的,家长说一百句也比不上老师说一句,我也要提醒自己记得多和老师沟通,谢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