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有建设性的消磨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9 03:09
标题: 有建设性的消磨时间
有人也许会觉得我这个人无趣。什么都要讲“效率”,讲效果,什么都要“建设性”,这么活着累不累?

有人说,你在课堂上,学校里可以这么大讲效率,效果,可在家庭里,随便一些不可以吗?

先不着急下结论,这个话题的由起是看到一些公司的人非常沉迷网页游戏。

我在一家公司短暂当过一段顾问。前前后后,发现许多员工一有空闲就开始玩网游,
实际上,这种做法的意义基本就是消磨时间,是没什么建设性的。

这种消磨,说实话我看着心疼。心疼什么?心疼时间。

都是一些年轻人,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可工作时间8小时,我看到身边那个小伙子,偷着玩网游的时间就有三个小时。
而且公司不止他一个,身边还有三三两两的。

这些人的未来基本可以断定,就是没什么出息。

最近我搞了一个儿童网游的调查。看来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约束还是比较严的。
应该严。但是,不少家长严厉的还不够。

这种儿童网游,其实也是在消磨时间。很多人想,反正孩子也没什么事情干,就让他玩会儿,消磨一下时间算了。
反正总学习孩子也挺累的。

这种孩子,说实话我隐约看到了公司里那些小伙子的影子。

人当然不能总是学习,人当然需要消磨时间,让紧张的神经放松,
但是,当大多数人都在纯属浪费时间的时候,有人却在消磨时间的过程中取得非凡成就。

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哥们,本身就是一个公务员,可他业余时间写好玩的历史故事消磨时间。
消磨到现在已经成了受人欢迎的畅销书作家。

有个拉三轮的,喜欢古典文化。现在成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萨苏,一个美国GE工作的工程师,风花雪月什么都写,已经成了受人欢迎的作家。

本论坛的一个小朋友,平时鼓捣小发明,得了好几个奖。

实际上,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并不是偶然。

像萨苏,那时明月这些人,工作可能仅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工作之余的这种时间消磨
才是真正反映他们兴趣的所在。

虽然业余时间不像工作时间那样有大块的时间,但是,什么时间就怕日积月累,
积累久了,业余反而成了主业,人生翻开了新篇章,如果成就再大一些,完全可能彻底抛弃
工作,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孩子,学习,功课,作业是他的主业。有时候因为这个主业耽误了个人兴趣。
而当孩子完成了主业,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宝贵的黄金时间孩子可以发展自己的个人兴趣。

现在可好,把这宝贵的时间玩网游了。

玩网游的后果有两个:

一个是直接的后果,宝贵时间的浪费,
二是间接的后果,遮蔽了有建设性兴趣的发展与培养。
或者说的更为直接一些,遮蔽了高雅兴趣的发展。

有人说,同学们都玩,孩子不玩是不是显得不合群?
其实,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孩子抵抗不良诱惑的好时机,
今天,你的孩子10岁,你让孩子合群了,
明天,孩子15岁,孩子更加合群了,开始出入网吧昏天黑地。

合群,要看合什么群。跟那些成天就知道玩网游的人合群只能加速孩子的坠落。

儿童有个弱点就是缺乏自控与是非辨别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诱惑,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树立一种意识,抵御这种诱惑,
要树立这种意识,我是好孩子,我不玩这个。我现在不玩这个,将来更不玩这个。

大家知道,微软过去几年是纵容盗版的。为什么纵容?因为先让你们免费用这个,
等你熟悉了,会用了,依赖了,好,这个时候才考虑正版的收益。

儿童网游也是一样,让孩子学会了各种游戏规则,了解了这个游戏的妙处,
这样,等到他进入青少年期,就可以很容易上手了。
家长怎么会如此缺乏警惕性?

不必说,网游的内容怎么样,就算没有黄赌毒,他对人们时间的消磨也是可怕的。
许多人,就像我看到的那些公司职员,我觉得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网游人格,

这种人格的特征之一,对未来的前途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不去想,如果不继续充电,
可能年纪一大,失业疾病一来,生活便可能陷入窘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种非常可贵的人格就是危机感。
只有这种危机感才能促使人们发奋努力,惜时如金,
而形成网游人格的人,便失去了这种危机感,未来会怎样,好像可以一目了然。

实际上,我反对网游,但不是反对所有电脑游戏。
我反对这种容易成瘾,完全属于消磨时间的网游,
尤其是反对那些,未来发展还风雨飘摇,没有着落的年轻人,青少年,大中学生沉迷于网游。

当然,如果已经事业有成,无忧无虑,网游消磨时间那是一种人生体验,跟前面说的年轻人不是一回事。

在孩子玩游戏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有一个区分。

不要那么容易妥协。游戏那么多,单机版的游戏数不胜数,有许多很健康,
不会成瘾的,让孩子玩这个难道还不足够消磨时间?

要让孩子有个区分,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不要什么都赶流行。
在这个流行泛滥的时代,与流行保持一些距离不是坏事。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10-5-18 23:31 编辑 ]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9 03:16
标题: 为什么没人管管网游?
张鸣 更新于2009年06月13日

工业和信息产业部出台通知,要求自2009年7月1日之后在中国销售的计算机,要预先安装“绿坝”软件,用来过滤网上有色信息,保护未成年人。如果这个应该算作行政法规的通知,背后没有利益纠葛,也没有其他的企图,作为一个教书匠,我认为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但是,这个通知,却令我想到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件事。

在我看来,眼下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威胁最大,其实不是色情信息,而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个巨大的产业,但是,由城及乡,在这个巨大的产业下,成千上万患有网瘾的少年儿童,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因为网游。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自身是有缺陷的,缺陷之一,就是可能对某种外在的事情具有强烈依赖。吸毒可以有毒瘾,赌博可以有赌瘾,沉迷网络游戏,也可以有网瘾。好色,也是人类一种特性,但好色成瘾者却不多。戒毒很难,但真正的难度,不在于戒除吸毒者生理上的赌瘾,难在解除其对毒品的心理依赖,至于赌博更是如此,赌博的历史比吸毒还长,自古以来,是人都知道赌博是害,害人害到家破人亡,但是,一旦沾上这东西,就是难以戒除,有的赌徒在家徒四壁之后,甚至赌咒发誓,砍掉自己的手指头,以示戒赌之决心,但时过境迁,还是情不自禁扎进赌场,再作冯妇。其实,网络游戏的性质跟赌博一样,里面既有知性的挑战,也有利益的诱惑,更有对人生机遇的追求和对人生命运无常的碰触,因此,只要沾上,漫说是未成年人,就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抵抗得了。就跟有赌瘾的大人孩子所犯的毛病一样,有网瘾的人,也会彻夜不归,也会寝食俱废,学业、事业就更谈不上了。天大地大,不如网游大,爹亲娘亲,不如网游亲。到任何一个小城镇,别的没有,学校周围肯定一排网吧,里面一堆堆的孩子在里面打游戏,学习再好的孩子,只要被吸进去一回,那么这孩子从此就不是学校的人了,为了跟爹娘要钱玩网游,动手杀人案子,也不少见,就跟过去为了赌资杀爹杀娘杀妻子一样。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凡是孩子教育比较失败的,大抵跟网游有关,我一个同学跟我说,当他一次次深夜从网吧里找出他失踪孩子的时候,真是恨不得一把火把这些网吧都烧了。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如此害人的东西,面对如此多父母的血泪控诉,却一直没有人出来管管?每次一个有关网游的重大刑事案件被曝光之后,有关部门顶多限制一下网吧,暂时少批几家,让网吧控制一下未成年人入内,风声一过,又一切照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的无数个网吧,有多少真的限制了未成年人?更何况,还有大量未成年人在自己家里上网打游戏,很多家长对此已经无可奈何了。不仅没有人管网游,只要反对网游的声音出来,就会有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压过去,好像网游的出现,真的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智力似的。

我没有能力进行调查和统计,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孩子患了网瘾,也不知道多少家庭因为网瘾而毁掉,但我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不小。相反,我却看不到中国孩子的智力,这些年来提高了多少。大学里的教学,逐年往下走,本科不如专科,硕士不如本科,博士不如硕士,不强调通俗化,教学根本进行不下去。

所谓的网游,无非是以科学和先进科技名义弄出来的一种赌博游戏,只是这种游戏,在今日的市场化时代,已经形成了跨国的商业巨无霸,在戕害无数幼小身心的同时,也吞噬掉了我们某些主管部门的灵魂,因此可以横行无忌,成批地吞掉我们的下一代,连骨头都不剩。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6-19 07:55
老易的看法,总体上来说我是绝对赞成的。

不过,具体到孩子,具体到我的孩子,我却不敢说能做到这么绝对地不让他去看、去玩,至少,他自己会给自己找到各种渠道接触这些东西。

孩子要能天生就不好那些,那自然用不着考虑,再好也没有了。
但,这在我家儿子身上,基本是看不到希望的。
流行的东西他都喜欢。流行的坏东西,他也基本不加选择的喜欢。
在管教这方面,我得承认,我花了很多心思,迄今为止收效不很明显。——他依然爱,虽然我不提供,也不支持。

当然,他的兴趣很广泛,并不局限于这些我认为很坏的东西。
所以我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在于用那些我认为比较健康的习惯和爱好,尽可能地占据他的时间,让他在客观上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在那些方面。比如,每天下楼活动,疯跑、运动、让他抱着观察昆虫的放大镜到处找昆虫观察、捏泥人做手工,等等。

但是,人是活在社会上的。
家庭因素虽然很重要,孩子的朋友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甚,终有一日会超过家庭。
在这一点上,我的无能为力就很明显了。
儿子的朋友圈,主要是幼儿园和即将进入的小学的同学,是小区里的孩子,是课外班的小朋友。我们在本地没有结交很多家庭,所以父母圈子里的朋友,他基本上是享受不到了。
而目前看到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那些我认为是恶趣味的东西的,占大部分。小区里的,也非常多。课外班的,其实相处时间不会特别多,所以了解不是很深。
我在家可以用各种约定从客观上限制他玩这些东西,但是我不能阻止他到了楼下,和一帮孩子疯跑的时候不接触,不受影响。我更无法阻止他在幼儿园和小学里,那些我根本不在现场的时间,都完全不和朋友交流这些“知识”、“技巧” ——事实上,我从不鼓励他的这些东西,他反而倒背如流,要不是我一再声明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一定会和我对那些内容探讨到底,让我对他的业已掌握的“知识”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当然,目前这种现状,跟我的想法也有关系——我情愿把我的观点和儿子讨论,并想一些方法,在我和他之间约定的规则框架下处理问题,即使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些,也比我一刀切来得好些。如果坚决不允许造成他的逆反,或者甚至他偷偷到外面去玩不给我知道,那,还不如现在这样呢。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6-19 08:57
wii这个东西淘宝上有的卖,我有一个同事买了,不便宜,2000多元...
孩子还是觉得电脑游戏有意思,比打这个wii要上瘾的多,也是同事很烦恼,,,,,

我去摩尔庄园玩了一下,大概是大人的原因,觉得真没意思,瞎转,浪费时间,,,,,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9-6-19 09:51
有朋友就是开店卖wii的,其实wii几乎和国外同步进中国,当然是破解版,好几个朋友都玩好几年了。。。xbox360也一样,国内都没正版,但水货随便买。老易要买wii招呼一声啊,哈哈。。。

但消磨时间对孩子也是一种体验,我们年少的时候哪个没消磨过时间呢?关键是家长要引导,能及时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古往今来,年少时懵懂无知,但经过某种磨练,醒悟后大器晚成的也不在少数。。。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9 10:01
网游、漫画...... 这些我们看不惯的东西,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有时候我在想,人类远古时期就是用绘画来交流和传播信息,是不是现在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又迈入另一个图形时代了?

文字的创造和印刷术的进步,使很多代人习惯了文字书籍。而电脑的出现又会带给人类新的习惯。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9 10:04
顺便说一句,老易,我最怕你这样的领导,虽然能让我很有效率,但是压力太大,失去了生活乐趣。想起一本书《一九八四》......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9 10:04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9-6-19 07:55 发表
流行的东西他都喜欢。流行的坏东西,他也基本不加选择的喜欢。
在管教这方面,我得承认,我花了很多心思,迄今为止收效不很明显。——他依然爱,虽然我不提供,也不支持。
...


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努力一下,
等孩子年纪大的时候,还管得了吗?

年纪小的时候纵容,妥协,放弃,放任自流,
年纪大的时候家长只能是-------绝望

好的习惯与兴趣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起码家长要努力一下,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努力一下,
别抱着侥幸心理说,
也许将来孩子会自己如何如何.....

另外提醒就是,

要想办法激发孩子内在的危机感,上进心,
我承认,危机感,上进心跟环境有关,跟天生的个性有关,
只靠家长的简单说教未必有效,

但,这个问题再难也不能随便放弃。
比如,不妨用迂回的方式培养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
从责任感入手。。。。。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9 10:26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09-6-19 10:04 发表
顺便说一句,老易,我最怕你这样的领导,虽然能让我很有效率,但是压力太大,失去了生活乐趣。想起一本书《一九八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的孩子环境这么好,如果什么都放任的话,这其实不是对孩子好。。。

如果一个成年人,就拿公司里那几个人来说,成天玩网游,我是根本不会去管,
也不会去老板那里汇报的。

因为这些人怎么混干我何事?

我只是觉得这些人可悲。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不好,年纪轻轻不抓紧时间学本事,
过几天公司一旦把他们开除怎么办?

说实话,就他们这种工作状态,我跟老板几句话他们就可能被开除。

这些年轻人完全没有这种危机感,成天就是混。这种状态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讲一个网游成瘾的青年,是一摸一样的。

意志薄弱的人沉迷网游,而网游反过来又让薄弱的意志更加薄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人当然是有七情六欲,但就我来说,我希望培养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格。

如果我的孩子是个整天就知道网游,毫无进取心,责任感,成天胡混的人,
我会很后悔让他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6-19 10:36
对于网游,我也一直如畏豺狼,T到目前还没有真正独立接触电脑,最多只是玩过几次罗塞塔石碑和jumpstart的游戏。对于T,目前能用鼠标点几下就颇有成就感了。但毕竟堵不是办法,随着孩子的长大,要来的总要来,如何疏导真的是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至于说得环境,确实是一个强大的诱惑,从小T没有接触过日本动画,因此对日本的卡通人物颇陌生,加之我们家里的反日言论,T很坚定地认为奥特曼是个很傻的东西,如果说小的时候T这样说还有大人说教的成分,但现在这个已经基本成为T自己的审美了,并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班的整体风气,使得奥特曼在他们班里的人气一直也没有旺起来,倒是乐高的生化战士被他成功推销给了若干个小朋友。

至于以后如何能继续引导T做出正确的选择,估计难度会越来越大,不是仅仅一个家里的言论导向就能解决问题的了,需要加强孩子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但怎样操作,确实是个大学问了。目前能想出的办法,也就是老易所说的“建设性”消磨时间了吧,尽量发展孩子有兴趣的项目,比如乐高,画画,阅读,甚至打球游泳,这些也多少能帮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总之,先让这些有意义,或者说建设性的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吧。

另,T的小表哥,现在3年级,曾经玩过帝国时代,孩子毕竟小,每次玩完了紧张得不行,心跳加速。还好姑姑管得紧,孩子也比较乖,没有发展下去。

[ 本帖最后由 木兰花慢 于 2009-6-19 10:40 编辑 ]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6-19 10:39
烟瘾的危害不必悉数,国家为嘛不禁烟呢?原因甚多此处勿论,但有一点可预见的是网游也将长期存在。版主忧患之心可叹但毕竟事实如此。

禁锢孩子使其隔绝于网络非但可行性极差且于当今社会也有点因噎废食的意思,那么允许孩子接触网络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游。

正确的态度是因势利导利用网游趣味的一面(这也是很多电脑天才初期摆弄电脑的源动力)做些什么有益的引导。

设想如果有能力把一些课程编成网游,武器装备等级积分帮会好友等机制齐全(老师当帮主,校长是最大的BOSS,哈哈),我估计家长整天都要逼着孩子出去活动了。

上海好像已经在搞教育游戏化工程,不过目前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9 10:49
如果我的孩子是个整天就知道网游,毫无进取心,责任感,成天胡混的人,
我会很后悔让他降生在这个世界上。

老易啊,这么说有点太绝情了吧...... 每个人生在这世界上,都会有他自己的选择和道路。家长除了引导,也要尊重才是啊。

达尔文不务正业,整天玩虫子,荒废神学;曹雪芹不务正业,只知道和姐姐妹妹玩耍,不懂仕途经济;胡克不务正业,磨了不少玻璃片,还不如学学拉丁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说有不少网瘾很大的人,最终成为计算机高手。

家长最大的责任,应该是播种善的种子,善良、正直、责任、宽容...... 至于它发出什么样的芽,交给“上帝”来决定吧。
作者: 细数阳光    时间: 2009-6-19 10:52
个人赞成老易的观点,对于孩子玩游戏,如果家长有足够的信心,放后能收,那真好哦,
满足了孩子的瘾头的同时,亦能让孩子回归原位。

但我不敢,俺家小子不成,性格里的那份不羁和野性,放后收不回来。一上道了,就再无回头的余地了,
我情愿剥夺他这个权利,不满足孩子这个好奇心。

有阵子,楼下两孩子玩一个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就是两个人在那对打,拳打脚踢的,血花飞溅。
看后, 我就不让孩子玩了,告诉他,这个游戏的世界里,没有温暖,除了打,就是杀。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6-19 10:57
标题: 回复 #8 老易 的帖子
老易的话说得很对。

不过,作为父母管教孩子和作为老师管教孩子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老易的说法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的,或者说是以老师的经验来说的。

如果没有做父母的亲身经历,是很难想象教养孩子的实践与理论的差距有多大。

我多年前也把教育孩子的问题简单化,现在才认识到不是这样的。比如我原来幼稚地以为,只要父母在家里给孩子做好行为的榜样,孩子至少在上幼儿园以前就自动会学习父母的样子。。。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9 11:09
说实话我也不敢让孩子玩,女孩子天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就对穿衣服、戴首饰、布置房子的游戏感兴趣,但是太废眼睛了!

我尽量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绘声绘色地给她念书,让她忘了时间,到睡觉的时候就没法上网了。  我总觉得有网瘾的孩子大多是家长没时间陪他们玩,只能以电脑、电视为伴。
作者: alapan    时间: 2009-6-19 12:34
我很同意。。。。。。。。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6-19 12:57
吓死我了,我这不上班时间还偷着上网吗。。。。

回头看,我们小时候也有荒废学业的时候。。。。我初中迷琼瑶,高中迷武侠,大学迷电玩。。。。一度影响成绩,都是瞒着父母看的,所以后来收心全靠自己。虽是浪费了些时间,不过现在倒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另外,当时跟老公对上眼,就是因为能跟他大侃特侃各大门派和各类武功招式。。。

只要不上瘾,还好,还好。

但是易版讲的道理是不错的,如果我当年有这样的自律,也许今天也不止是个公司小职员。

普通人大体都有这些毛病,所以孩子要成大材,这些品质的确需要培养。
作者: alapan    时间: 2009-6-19 13:13
我认为孩子有了坏习惯,原因一定要从家长身上找。飞飞妈强调周围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我不赞同,我认为类似网游这些东西的影响应能在家长控制范围之内。
我想起孩子小时候我培养他生活习惯的事情,从我孩子吃辅食开始我就培养他固定地点吃饭,吃完才能离开餐桌,吃饭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的习惯。后来孩子一岁半就能自己吃饭,也从不用我们追着喂。有些家长看到就说了:唉,人和人不一样,我那孩子就非得电视下饭。更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在小区到处逛,哄着孩子吃一碗饭。相比起来,在孩子小的时候花一点心思培养好习惯的我,比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再想着去纠正的家长不知要轻松多少倍。
对于电脑游戏和电视我也抱着同样的态度,我不希望他以后迷上这些东西,所以打小开始,我就坚决禁止孩子的爸爸在孩子面前玩游戏。还有电视,在我们家孩子没睡觉之前电视是不开的。所以目前为止,孩子的状态我还是很满意的,不吵着玩游戏不迷恋电视,生活习惯良好。
至于同伴之间的影响,目前还没发现,因为他的伙伴中还没有迷电脑游戏的,但如果以后遇到,相信一定会有办法应对。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9 14:39
我博客那里有个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几个月不看,严于律己至此。
当然这么做对大多数人可能要求有点高,
不过我始终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然,具体到家长,可能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这不忍心那,
要不古人怎么会提出易子而教呢。

所以不要总拿老易的立场说事,认为老易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

如果你认为当家长管孩子不容易,你有没有考虑易子而教?

考虑用其他方法克服自己的局限?

而不要总是找这个借口,那个借口,

娇生惯养的孩子不就是这么多借口之下诞生的吗?
作者: wrj777    时间: 2009-6-19 14:46
我接触到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十个有十个会在电脑前说:“上QQ!”,有些有点家底的孩子更是热衷于各种QQ的虚拟物品,Q宠,虽然这些在我看来是一张废纸也不值,但很明显,QQ已经在小学生之间形成流行词。

虽然QQ不是网游那般使人沉迷,但是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热衷于聊天,一说聊天,那可不是普通的谈话哦,而且许多陌生人都不知是啥摸样,经常充满语言暴力,但孩子喜欢,而且学会在现实谈话中应用,有时候还可以看到色青的东西。

说起网游,我觉得可以用“电子毒品”来形容,劝家长尽一切可能不要让孩子接触,不过这是极其艰难的,防得了一时,防得了以后吗?当孩子读大学,你防得了吗?要知道大学里许多人都是游戏高手啊!

我接触过几个年轻人,他们玩网游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有钱没钱都往游戏买装备,由此催生了靠打网游赚钱的人群,但靠这么赚钱要不得,除非你是雇人来打,那些网游都是经过特别计算,每升一级,所花的时间不是以倍数来递增的,应该以指数来递增,等级越高,升级难度越大,代价越高,所以许多人就起买的想法,这时就是网游公司赚钱的时候了,所以网游不论收费或免费都赚钱!

在一些二三流大学里,许多学生都是不学无术,靠打游戏打网游来打发时间,考试就是靠临时复习,一打就一通宵,所以孩子上到大学更不安全,这时候孩子已经接近成人,一旦他决定了的事情,老爸老妈劝都没用,所以父母要及早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观,以及要其有自己的追求目标。

对于小孩子,如何防止他沉迷网游?首先不要让其接触网游,用一般的游戏来代替,如电脑游戏,电视游戏机;然后定下规则,在确定的规则内玩,违反要处罚;最后发展孩子三样以上的兴趣,使他在无聊的时候可以有事可做,不会动不动就去玩游戏,所谓的兴趣,当然是孩子喜欢,而且玩起来不累的那种,那些没几样兴趣的孩子,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游戏、上网,那样家长禁得越厉害,他的兴趣就越大,甚至发展到去网吧玩!另外让孩子有一群玩伴,最好就是可以经常约出去玩体育运动或其他户外活动的那种玩伴,不是动不动就到别人家里玩,这样家长就更管不了。

[ 本帖最后由 wrj777 于 2009-6-19 14:48 编辑 ]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9 14:55
有建设性的消磨时间 = 顺手牵羊
提倡主动休息,积极休息,就是在参与中得到放松,得到愉悦
如果在休息中还有收获,那就是偏得了。
一种收获是物质的,一种收获是精神的。
作者: 乐乐520    时间: 2009-6-19 15:07
乐乐还小,所以还没有这类事情发生.
不过,听周围大些的妈妈说她们周末也愿意让小孩在家里玩下,怕同学们都玩,孩子不玩显得不合群?聊天聊不到一块.如果不让他们在家里玩,怕到外面网吧玩更不好管.

还记得前两个晚上带乐乐去广场学溜冰,无意间听到一个小男孩同一个小女孩的对话(从他们校物知道还在上幼儿园,而且是省一级幼儿园,家庭条件应该不错)
小女孩:"真郁闷,每天那么多人管我们,在学校老师管,在家里父母管,还有爷爷奶奶管,去外婆家还有外公外婆管."
小男孩接口说:"是啊,走到那都被人管,真烦人,要不我们离家出走吧,那样就没人管我们了."
还好小女孩回复比较理智说:"离家出走,我不要,那样自由是自由,但是我们还没资本和能力,就是带了足够钱,我们又能干什么,又不会辨别好人和坏人,说不定会碰到我们自己根本不能决,出大事情就完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两个不到6岁的小孩,因为家人管太多,有想离家出走的想法,现在的小孩也太难管了吧.

我们家是同爷爷奶奶住一起,想不开电视,那是不可能,爷爷超喜欢看电视,除了球就是那种枪支片,武打片,为了减少他看电视时间,我是在做家务活给他看20分钟电脑,之后就同他玩游戏,看书,出去外面散步等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7-2 15:36
wii 游戏再好,也就相当成人不上街跑步了,改买了个跑步机。。。
作者: 遛弯儿的虫虫    时间: 2009-7-3 12:39
对于电脑游戏,我的学生家长也是一直在给我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前几天,学校刚放假,一个家长就告诉我,孩子在家疯狂玩了一天的电脑游戏。然后愤愤的说:“我一定要把网络改成限时的,看他怎么玩!”

我听了后,心里一颤,这是孩子和大人之间的战争么?那谁又能预料到最后的结局呢?或许是父母赢,在孩子眼里,家长掌握着生杀大权。

我比较认同前面一个朋友说的,堵不如疏!想想成都的都江堰就是一个疏导水利的很好的例子,其实孩子的欲望也会像那水一样,你在家里堵了,他可以去网吧玩,或许在网吧结交一些不好的朋友,结果更是可怕。如果有利的引导,比如让孩子自己规定时间,自己制定计划,其实也是让其利用自己的能量来控制自己,当体验到自己的能量的时候,人都会有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或许还有更好的疏导方式,愿听各位更好的建议!

对孩子,不能一味的强行!前几日听过一个所谓的大师讲了一句话,不管是不是真的,却也有几分道理。孩子是经过很多个轮回才来到你家的,那么轮回聚集了多少智慧,你怎么能斗得过孩子呢?这话也是讲笑。只是觉得如果这么去想,或者可以慢慢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
作者: mawenhong70    时间: 2009-7-27 13:34
非常赞同老易的观点。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家长做的就是要如何引导孩子来玩,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让孩子玩网游,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就是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何让孩子树立积极的爱好。同样是玩,如何有建设性地玩,对家长来说都值得重视。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7-27 13:42
原帖由 mawenhong70 于 2009-7-27 13:34 发表
非常赞同老易的观点。玩是孩子的天性,我觉得家长做的就是要如何引导孩子来玩,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让孩子玩网游,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就是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何让孩子树立积极的爱好。同样是玩,如何有建设性地玩,对家长来说都值得重视。 ...


许多网瘾的孩子都是家长领上路的,家长在电脑前玩斗地主。
你玩得不亦乐乎,孩子能不眼馋吗?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7-30 11:40
玩游戏是要有天赋的,不是人人都会喜好那一口的

对付游戏,就是给他玩高级别的游戏,别老是弱智的网游
作者: 昭昭找宝    时间: 2009-9-18 13:47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6-19 10:04 发表


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努力一下,
等孩子年纪大的时候,还管得了吗?

年纪小的时候纵容,妥协,放弃,放任自流,
年纪大的时候家长只能是-------绝望

好的习惯与兴趣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


可以想像,老易的家教是以强制性为主的,我最不喜欢的那种,也是我自己的成长模式。
作者: 昭昭找宝    时间: 2009-9-18 13:54
原帖由 alapan 于 2009-6-19 13:13 发表
我认为孩子有了坏习惯,原因一定要从家长身上找。飞飞妈强调周围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我不赞同,我认为类似网游这些东西的影响应能在家长控制范围之内。
我想起孩子小时候我培养他生活习惯的事情,从我孩子吃 ...


佩服!偶像妈妈,我也要加强对孩子的习惯培养
作者: 子云008    时间: 2010-6-26 11:24
老易:“要让孩子有个区分,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不要什么都赶流行。
在这个流行泛滥的时代,与流行保持一些距离不是坏事。”
很赞同!

木兰花慢 :"目前能想出的办法,也就是老易所说的“建设性”消磨时间了吧,尽量发展孩子有兴趣的项目,比如乐高,画画,阅读,甚至打球游泳,这些也多少能帮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总之,先让这些有意义,或者说建设性的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吧"

说的非常好!我认为也很有实践性的!
作者: wljnhywyb    时间: 2010-6-26 14:11
老易:所提出的每个话题都给我们家长带来思考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10-6-26 23:18
一年前的帖子了。

一年过去了,我的孩子,对游戏、网游,还有兴趣么?

有的。我承认。
但是,我也很高兴,虽然有兴趣,甚至兴趣还挺浓,但他不需要背着我去找机会玩,而是在商量好的框架下,每周末玩,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

而且,由于周末往往有活动(踢球、下棋、阅读、同学组织的party等等),会挤占他的游戏时间,因而这些时间几乎形同虚设,似乎从没玩足过。

希望下一年,再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孩子玩游戏的问题会解决得更彻底些。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