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现在的孩子辛苦 [打印本页]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6 10:07
标题: 现在的孩子辛苦
女儿很普通,即将入学。
比起儿童节参加论坛比赛的孩子,不论是识字阅读,还是英语朗读,差距都是巨大的。
女儿也一直没闲着,虽然边学边玩,强度比较小,但是也一直没忘记学习。
在外面学习钢琴,儿童画,乒乓球;外语,识字阅读在家遛着,偶尔练练口算。

孩子比上一代人辛苦了很多,成绩也不明显。
想做的更好,她能不能够承担?
女儿有些可怜,她最喜欢在外面玩
但是,需要她回到室内来,要保证一定的用功时间

孩子辛苦,家长彷徨。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6-16 10:16
嘿嘿,我家飞飞也不识字,完全无法自主阅读,英语只会少少说一点,也属文盲级别。
不会钢琴。
画画嘛,他喜欢,我看不出有天分。
乒乓球,不会
口算倒是有,他自己练着玩。

嘿嘿,我觉得他唯一辛苦的地方是,找不到足够的伙伴。其他,时间安排相当自由,上的课外班全是他喜欢的。。。

我觉得,综合来看飞飞不算辛苦。
作者: annfield    时间: 2009-6-16 10:30
看了你的文章再去找六一论坛比赛,那些孩子是很棒,爸爸妈妈也很厉害。

研究学问可能没顶,但有些是有顶的。所以他们现在做得好的,我们就慢慢来吧。也许他们十岁英语读 写流利,我们要十五岁,但这有什么关系?
起步晚,跑得慢,只要能到终点就行。对国内的孩子而言,十岁流利,还是十五岁流利分别不会太大,即使做交流生也是要大些才放心他出去。
如果为了应试,只要比学校提前一些也就可以了。

阅读就更没关系,学前不认字的孩子,上了几年学也就都会了。早几岁会阅读并不代表什么。多记些事实性(易版处学来的词)知识也不代表什么。

我们不彷徨,慢慢来,事事分上中下,上还分上上,上中,上下。

现阶段,好习惯,好性格比学多少该更重要些。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6-16 10:32
天天玩快乐农场和联众游戏,不辛苦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6 10:35
我出差之际,老婆大人为了孩子双脑开发,刚刚给孩子报了乒乓球培训班,请了个左手教练,让习惯于右手的女儿开始学习左手打球。
老婆开始出奇招了,从基础工作做起。

钢琴劳动量大,孩子不会完全喜欢,但是说把钢琴卖了她会反对的。
和玩类似的项目,只有参与,没有考核,孩子都差不多喜欢。
但是成为一种考核任务时,他们就会抵触。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6-16 10:36 编辑 ]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6-16 10:39
原帖由 hubaichun 于 2009-6-16 10:35 发表
和玩类似的项目,只有参与,没有考核,孩子都差不多喜欢。
但是成为一种考核任务时,他们就会抵触。


孩子上学,就面临考核,如果考核东西他还不掌握,他抵触.如果掌握了,就不会抵触.

我的超前学习想法就来源于此,超前学习不超前考核,永远超前,就永不抵触.
作者: 文心妈2001    时间: 2009-6-16 10:46
学前多玩吧,上了学更辛苦。女儿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小朋友在外面疯跑着玩,大汗淋漓也在所不惜,只可惜这样的快乐只有周末才能享有,平时根本找不到伙伴,现在快考试了,上周末在院里转悠了两天,愣是一个孩子也没找到, 郁闷死了。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6 10:49
标题: 回复 #3 annfield 的帖子
很理性,有高度。
我的想法也总在变化,想做到不偏左,不偏右,居中正好,不容易。
针对过份早教而言,一些家长已经理性了很多,想到了性价比的问题,想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但是一些先进的理论可能会成为一种误导,形中而实右。会成为放松的一种借口。

我们需要理性,但做到合适不容易。探索探索再探索,找到黄金分割点。
作者: 笛笛妈    时间: 2009-6-16 10:56
现在只要孩子会玩就行!!
早一些认字和晚一些认字一样!没什么分别。
小学阶段只要培养好性格与自主的学习能力即可!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6-16 10:57
小一女儿的寒假,我没做任何安排,感觉就是应该玩的。但怎么玩,还得家长引导。
将来临的暑假,我会思考如何度过了。寓教于乐是我的主打和追求,迷茫中、学习中。
学习也需要一种惯性啊...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6-16 11:00
标题: 回复 #5 hubaichun 的帖子
你这个练左手打球的想法太好了。
我将来也按这招学这个。

现在,我没觉得小孩辛苦。是家长吧自己搞得很辛苦。我就特累。
上学以后小孩是不是辛苦,就看摊上什么老师了。

前几天看电视,一个专家说“高考状元的事”,有句话安慰了我:
人生是场马拉松,领跑者不见得最后赢。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09-6-16 13:04
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当我在看报时,孩子看到有他会认的字时,他就会高兴地指认给我听.而我认为,他认字也觉得是一种乐趣,因为我是用易字贴写上物品的名字贴在上面,刚开始时他都是到处找我的纸条,问是什么,只是日子长了,失去了劲头,我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考考他.
<汉字宫>也是当成动画片来看.分享阅读也是在晚上临睡前,他一本本地拿到床上去翻看的.

RAZ的小书我是丢在书柜上,他什么时候想看了,就拿起来看看.

只有数学,是被我规定时间每天做一面的.有时还会被他找各种理由给省略掉.

个人认为:只要家长是带着快乐的心去教育,孩子也不会觉得辛苦.
可能是孩子还没到年龄,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辛苦.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6-16 13:37
吃点苦不怕,过去的孩子练童子功,多苦?

问题是,现在很多孩子吃的苦并无必要。像个木偶一样被牵着,
盲目跟风攀比,家长也没什么主见。到头来苦吃了不少,金条没攒下多少。

小学四年级一到,过去学的东西全都就饭吃了。

这么折腾,还不如让孩子好好享受一下童年呢。
作者: 良仔的妈妈    时间: 2009-6-16 13:48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6 14:00
英语学习以后还能用得上,钢琴的学习风险最大,付出太多,很可能就得不偿失。
很多过来人都劝我,没什么用,一到初中,基本上就扔到一边,能记住的能有多少,
相当于股本缩水到原来的20%了。经济投资是次要的,但是大人孩子搭的精力体力,
占用孩子宝贵的童年时间确实太多。
作者: 爱然然妈    时间: 2009-6-16 14:01
先苦才能后甜,吃点苦也为孩子今后的人生积攒点经验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6-16 14:25
标题: 回复 #15 hubaichun 的帖子
我对学琴不怎么看。
我认为孩子应该学一门音乐技术。
孩子上初中时扔到一边,工作以后可能就有用了。
我觉得任何付出都是值得。至于什么时候起作用不好说。

我吃第8张饼时饱了,前7张都没有用?
作者: wrj777    时间: 2009-6-16 17:53
根据学习的终极秘诀,人要学精某样知识或者某样技能,最关键就是两个字:重复!没有大量的重复学习及训练,你所学的永远只是属于入门级别!你可以看看奥运冠军怎么来的?篮球巨星科比就是靠每天1000次投篮的训练,大家还记得自己如何学会打字呢?一开始不就是抽筋式地打,到最后变成了快速的盲打,不就是重复练习吗?也比如学英语,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不好,因为许多人对记忆单词太厌烦了,早早就放弃了学习,但是知识的积累是靠记忆,要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本能反应,必须经过长期的复习及应用,因此这个世界上真正轻松学精的东西是没有的,哪些高手都是靠艰苦漫长的学习训练而来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某些家长太过在意孩子的一时意愿或喜好,他的学习内容完全跟着他的意愿走。钢琴弹1个月,太累了,不学;英语学着没意思,不学;游泳游了1个月,又累又受气,不学;等等,那这样孩子永远只是个初学者,或者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学几种技能,样样都侧重或样样都学了一下就以为学会了,这个学会跟真正学好差得远呢!孩子虽然看来是个多面手,样样都OK,但离高手太远了。
我认为这样不太好,专与博,哪个更好?我认为专精一样技能,学到高手的程度,那么对孩子的未来帮助非常大,而不是十张刀,没一张利索。另外孩子的童年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将有限的时间分散到各个方面,那样出来的效果非常小。家长要明白孩子喜欢什么?有什么天赋?你对他的期望?孩子将大量时间用于哪里?
另外,要做到高手境界,从来都是辛苦的,给孩子一个目标吧,用一个一个的目标引导他走向高手,有时侯强迫一下孩子还是需要的。

[ 本帖最后由 wrj777 于 2009-6-16 20:03 编辑 ]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9-6-16 19:51
原帖由 hubaichun 于 2009-6-16 14:00 发表
英语学习以后还能用得上,钢琴的学习风险最大,付出太多,很可能就得不偿失。
很多过来人都劝我,没什么用,一到初中,基本上就扔到一边,能记住的能有多少,
相当于股本缩水到原来的20%了。经济投资是次要的 ...


钢琴作为一门技能学习,或许孕育着上诉风险;
但作为培养习惯、耐商的载体,其过程并没有以上风险。
作者: anewmm    时间: 2009-6-16 23:03
我们学琴是为了锻炼左手,没想她练成什么样,也不准备去参加任何考试比赛,由开始的新奇到抗拒到慢慢喜欢,这个过程走了近一年。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6-16 23:22
这个帖子我看了,蛮好的,也激发我在有空闲的时候写了一些东西,谢谢

我顺便评论几句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6-16 13:37 发表
吃点苦不怕,过去的孩子练童子功,多苦?

问题是,现在很多孩子吃的苦并无必要。像个木偶一样被牵着,
盲目跟风攀比,家长也没什么主见。到头来苦吃了不少,金条没攒下多少。

小学四年级一到,过去学的东 ...


老易的这段话我比较赞成,很多人是白吃苦,却什么也没得到

原帖由 良仔的妈妈 于 2009-6-16 13:48 发表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句古话没有任何意义,吃苦和人上人之间没有必要联系。吃苦的人多了,据说旧社会,全体劳动人民都在吃苦,现在在社会阶层里,不还是大量的都处于人之下么。国外的孩子普遍的比较快乐,也没见成为人下人。

原帖由 爱然然妈 于 2009-6-16 14:01 发表
先苦才能后甜,吃点苦也为孩子今后的人生积攒点经验


先苦后面一定甜么?不见得吧。我见过很多人,都说现在没时间,老了没事情做了,要去旅游或者读书。我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仅仅是羡慕别人旅游和读书,自己其实根本是叶公好龙。

让孩子从小就去愉快地掌握知识,才是我们父母所要追求的。凡是让孩子苦读书的父母,都是不懂得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或者只会用笨办法的人。

享受生活,要从小开始,从每一天开始。

关于学钢琴,给大家说一个对比,在欧洲传统的音乐国家,有不少的孩子在学钢琴,但是厌恶学琴的孩子却比较少见,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家普通的学琴方法是很错误的。

学琴是为什么?大多数父母的目的不是去培养一个钢琴家,因为钢琴家需要的是天赋,而不是经过苦练就一定可以达到的。记得看池莉写的一篇记载他女儿成长的书,讲到他的女儿,在遇到郁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去弹几段钢琴曲,放松一下,我对此非常赞赏,这次是我们让孩子学琴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弹琴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从现在就开始实践,让孩子不断地体会弹琴的乐趣,相信就是到了初中高中,我的孩子都不会去放弃弹琴的。更不会学了留着长大了用,他现在学了,就可以去试着弹他自己喜欢的歌曲,用就在现在而不是将来。

原帖由 wrj777 于 2009-6-16 17:53 发表
根据学习的终极秘诀,人要学精某样知识或者某样技能,最关键就是两个字:重复!没有大量的重复学习及训练,你所学的永远只是属于入门级别!你可以看看奥运冠军怎么来的?篮球巨星科比就是靠每天1000次投篮的训练 ...


wrj777的这段话,我也是及其反对的,大家可能习惯了我国培养职业运动员的方式,觉得这是一种正确的方法,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外的很多运动员并非是职业的运动员,有很多都是业余性质的,他们花的时间远远的要比我们那些从小就集中在体校进行集训的运动员要少得多。但是很多人取得的成绩要比我们的运动员要强的得多。

这里面的差别在哪里,一是兴趣、二是科学。国外的运动员,大多数对他从事的运动都有很大的兴趣,所以他怎么练都不会觉得枯燥。NBA的球员,包括乔丹和巴克利在内,退役后都孩子坚持一些日常的练习呢,因为他还要继续享受这个乐趣。而我们的那些运动员呢,连运动寿命都不能保证,取得了成绩,很快就退役了,因为他不爱这种运动。只有极个别的,比如王义夫、一些击剑运动员等,我更喜欢韩寒这样的业余赛车手。

关于科比的技术是通过每天1000次投篮训练练出来的说法完全是误导。奥尼尔就是18岁以后才接触篮球的,他的天分和正确的训练使得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姚明则是一个反面例子,他又天生的身体条件,但国内的长期错误的训练方法,使得他的天分不再能完全发挥,他去美国只好才开始进行肢体力量的训练,但他接球后,下意识的要拍一下再去投篮的坏习惯,确实很多年都无法去改正的。如果他从小就在美国训练,很可能现在就是更明亮的巨星了。

我儿子喜欢游泳,游多少他都不觉得会累。

前一段因为孩子学英语的需要,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他英文打字,他非常的喜欢那个Flash的训练,每天都主动要求去玩这个,不过一个多星期的功夫,他基本上进行盲打已经不太成问题了,也没见他敢都有什么枯燥和吃苦的。

这征得觉得苦,是因为逼着孩子去学那些没用的,他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学下去,其效果可想而知。

大家在看到我们国家几个个别的人在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背后有多少的孩子一生都被彻底的毁掉了。

如果大家愿意去冒那个险,不妨就去试试看,但你的赌注是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6-16 23:25 编辑 ]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9-6-17 11:49
我女儿在幼儿园从来没在课外学过奥数、英语、或者任何什么乐器。小学之前女儿的童年基本可以说是金色的。还孩子们一个童年吧,孩子太可怜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6-17 12:46
歪下楼哈。

看到QQ说到练习盲打的事儿,
给大家支个招儿,
顺便把俺的分数涨来小学可以毕业。

我家臭小子当时学打字时,
因不会盲打比别人慢许多,
他都有点想放弃了,
后来俺们利用上晚饭后散步的时间,
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很简单,先让孩子在键盘上把26个字母分别吊哪个手指头管大大概记住了,
晚饭后出门散步就边走边练,
假想面前有个键盘,
按字母顺序敲几遍过去,
孩子就记得很牢靠了。
这时的练习因为没有要求孩子必须找到每个键,
只是记住哪个手指头往哪边走,
孩子完成起来很轻松,
再回到键盘实物上时,
就不用去记方向,
只需要对准键就行了。

这个键盘记忆练习完成后,
根据需要再练习汉字或者英语输入吧。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6-17 12:46
呵呵,真是初一了,再借此地庆贺自己一下。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17 12:58
我打英文找键盘吃力,但是打拼音基本上顺手。
所以我怀疑老外打字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跑,
而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跑顺路了。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7 21:37
关于弹琴,我也是找不到好办法。孩子天生爱玩,写完作业后,可能时间就不早了,她更愿意看电视或看书,但是一个小时的练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手生了,过两天再练起来就更痛苦。不是她不喜欢弹琴,是弹完琴就没有时间玩了。唉,如果孩子像国外孩子那样,上半天课,还没作业,说不定她玩腻了也会主动练琴的。

另外关于外国孩子很少痛苦地练琴,我不敢轻易相信。看过一些国外的电影,老师在教小孩子拉小提琴、弹钢琴时也很严厉,孩子也打退堂鼓,牢骚满腹。但经过家长的引导和一段时间磨合,孩子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就坚持下来了。

大部分中国家长让孩子练琴,并不是想考试加分,或成名成家,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坚持做好一件事,也算是一种挫折教育吧。只是怎么与繁重的学业协调好,真是个大问题。很多初中孩子放弃练琴,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功课太重。我认识一个孩子,上初中后退出管乐队,她都哭了。这些孩子上大学后会非常怀念这段练琴的时光。
作者: wrj777    时间: 2009-6-18 08:56
to qqyou

不论是职业还是业余,你没花时间去训练,就业余也谈不上,如果连训练的程度也不刻苦,那么我是不会相信他会去奥运会的实力。一句话没刻苦训练没成绩,也就是说出成绩就要辛苦,特别是体育运动,那是确确实实的身体劳累,你不会说这样也叫轻松不累吧?

兴趣只是一个动力,是能够达到长久坚持的动力,他其实不是必须的。比如大家创业初期,其目的就是赚钱,但是很多人不会说赚钱就是兴趣,而是一种手段而已,赚钱其实变成了一个目标而不是兴趣了,所以目标才是真正的源动力,而兴趣不是决定性的。

天才与普通是顶级与一般的差别,拥有天赋是达到顶级高手的标准,毫无疑问科比与姚明都拥有天赋,再加上长期的训练,达到了顶级的境界,但NBA就只有小量的顶级高手,大多数都只算是高手罢了,因此我所说的是要达到高手境界,就要通过艰苦训练,不是说要达到顶级高手啊。

兴趣是好老师,有兴趣而做,当然不觉得苦,但这个世界有许多事不是靠兴趣去解决的,最终又会绕回目标的问题上,而且要取得成功,就要严肃对待兴趣,一严肃就不是小孩子哪种玩玩了,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与业余的是有差别的。

你的观点我也认同,但是现在的教育方法及理论不是万能,不是适合所有情况。在中国有一批被家长逼着做,但最后做成功的人:以前看过电视说一个小提琴少年取得了成功,但他是靠爸爸打骂才去拉,虽然靠小提琴最后成名了,但父子关系非常恶劣;又比如我们的体操奥运冠军,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呢?最小的是3岁!可以肯定都是父母的期望逼着他们学的,而且哪些都是专业训练啊!我看过记录片,她们真的非常苦啊!但最后有些人也成功了,虽然是小量。

因此,逼着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也可能会成功,但当孩子专注于一样东西太久,就必然会丢掉一些其他东西,这是否值得呢,在乎家长的想法。
作者: lin_np    时间: 2009-6-21 23:02
"人生是场马拉松,领跑者不见得最后赢。"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22 12:03
但当孩子专注于一样东西太久,就必然会丢掉一些其他东西,这是否值得呢,在乎家长的想法。

是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该怎么判断呢
作者: kellyxx    时间: 2009-6-23 07:59
到目前为止孩子都没啥辛苦了, 就学了个芭蕾班,还是不考级的,这是她非常喜欢的. 其他时间都是在玩, 也教她认字, 用杜曼,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每次一分钟, 所以也没啥抵触. 她说她是很"幸福"的.
作者: HMB    时间: 2009-6-23 14:21
来学习。困惑很多,目前仍在混日子。
作者: HMB    时间: 2009-6-23 14:26
不辛苦才怪!
放假几天了,除了俺家俩,没看到其他孩子在院子里玩!清早睁眼,先听到琴声,才听到小鸟鸣叫。
老师也急呀,女儿班期末考成绩太差。别的班考百分的按堆算,女儿班按个数。
怎么学?如何玩?如何安排时间?迷惑中!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6-23 15:50
标题: 回复 #32 HMB 的帖子
学习成绩占综合考察的60%,卷面成绩占学习成绩的60%。
别为36%太计较。
作者: HMB    时间: 2009-6-23 17:14
我不发愁女儿的学习成绩!只是这么说说,呵呵.
我愁她的阅读和理解力.
作者: Yaya58    时间: 2009-6-23 17:20
上了学,那个书包随着年级的增长重量也在不断的增长。
作者: tangyj03    时间: 2009-6-24 23:53
我女儿9月也要上小学了。四岁开始让她背三字经,弟子规,字也就自然识了不少。钢琴也学,但不打算考级,因此压力也不大。珠心算学完了,找的是她最喜欢的老师上门教授,她非常乐意,学得也愉快。画画是她自己坚持一定要学下去的,很有兴趣。总体看来,我不觉得目前她有多辛苦,不过不知道上了小学之后是否还能如此轻松幸福地过下去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