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从点滴处给孩子奖励 (转)
[打印本页]
作者:
maomao_3650
时间:
2009-6-12 14:04
标题:
从点滴处给孩子奖励 (转)
从点滴处给孩子奖励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精神上的奖励远比单纯的物质奖励珍贵。物质的奖励只是暂时的刺激和满足,而精神上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为孩子带来真正的快乐,还可以协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从点滴处给孩子奖励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我们看看丽文的做法。
丽文在妞妞两岁时,给她买了一个小本,上面用来记录妞妞每天的成长。丽文记的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或者一句话。比如:“学会系鞋带”、“帮妈妈扔垃圾”等等。每页写满的时候,丽文就让妞妞自己画一朵“花”或者一颗“小星星”。丽文和先生还给妞妞的小本起了名字叫“妞妞的成长簿”。
妞妞上幼儿园的那天,丽文写到“妞妞开始上幼儿园啦!”幼儿园老师经常奖励孩子一些小红花,有的是可以粘贴在小本上的,有的是学校老师自己用红纸制作的小红花。妞妞也开始在自己的“成长簿”上画“小红花”。幼儿园老师还告诉孩子们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老师们制作的“小红旗”。教室后面有个“光荣栏”,谁的名字下贴的“小红旗”多,就说明谁做得好。每次妞妞拿回一朵小红花,丽文就会记录下妞妞在幼儿园的表现。妞妞在整个幼儿园期间,一直榜上有名,而且“小红旗”数总是位居前五名。
每次看到丽文在“成长簿”上记录,妞妞都非常高兴。妞妞每天晚上都会翻翻自己的“成长簿”,数数“小红花”。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丽文心里也很高兴,但从不在妞妞面前大肆地夸奖,也从没给别人渲染这件事。丽文说,她只是想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没什么值得说的。如果过分地渲染,担心妞妞在和同学们的比较中会有优越感,怕妞妞学会刻意去追求“小红旗”,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妞妞的成长簿”对妞妞的成长很有影响:一是小本里记录的事情都是好事,对孩子有提示的作用;二是孩子天天都受到家长的表扬,很有荣耀感;三是孩子每天都去看看自己的“事迹”、“小红花”,可以学习汉字,也无形中使孩子建立起数学的概念。
妞妞渐渐长大,她的“成长簿”也在增加着厚度,翻开看看妞妞的“成长”,丽文没有一次记录妞妞考试成绩好坏,或者哪门功课的分数。
丽文的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关注,对排名的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着去关心分数、关心排名时,他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了。学校方面对成绩已有足够的渲染,如果家长再推波助澜,非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没有成全,反而起了反作用。
妞妞小学期间,“成长簿”上记的都是妞妞在班级参加的一些小活动和学期末得了什么奖。比如“参加了班里的大扫除”、“帮社区李奶奶拿报纸”、“期末得了优秀班干部奖”等等。
成长中的妞妞和爸爸妈妈没有发生过争执,不过有一次却“吵起来”了呢。那是妞妞小学五年级时看到书里的一个观点,她不太认同就问爸爸,可爸爸却认同,两个人开始“辩论”,都觉得各自的观点明确,但妞妞并不偏激地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考,一旦认识到爸爸说得有道理,就中止辩驳,然后让丽文也参与,和爸爸妈妈一起理清思维。这是妞妞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丽文就把这件事记到小本上,并奖励妞妞一朵小红花。这让妞妞进一步明确,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妞妞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有主见了,也渐渐成熟起来,画小红花的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妞妞的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良好状态,丽文更注重的是和妞妞的交流、沟通。所以等妞妞上初二后,小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现在,妞妞已经上大学了,“成长簿”已成为妞妞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快乐成长的见证。
作者:
小瞌虫
时间:
2009-6-14 07:47
好文章,谢谢无私奉献
作者:
语过添情的孩子
时间:
2009-8-14 16:43
好文章,谢谢无私奉献
作者:
左佐
时间:
2009-8-15 11:38
好点子,可以效仿,回去就行动。
作者:
合果芋
时间:
2009-8-20 00:14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身心才会健康啊。
作者:
dodo9427
时间:
2009-8-20 10:53
好文章,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宝贝霜紫
时间:
2009-8-20 14:34
好方法!以后也用在儿子身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