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为什么说的是同一种意思。
比如中文说“他比班上的同学都高”,这没错。英文就不能说“He is taller than the students in his class.”这错了。正确的说法是“He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好精确啊!但是也啰唆。
其实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多少年没有科学的出现,就和这文字以及文化大有关联。
被法国殖民过的说法语的非洲国家科技应该大有发展的。楼主最好到非洲来看看,真是资源丰富的穷,他们学了严谨的法语,也没见科技有什么发展。
老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为什么说的是同一种意思。
这正是中文的优势
再说我理解的中文的纯正性,中文的字形、字义的传承性,虽然很多外来词,但我们很少为此创造新的字,大部分通过汉字的不同组合就可完成,而且要表达东西的属性、意思还在。而英语,因为是表音,所以要不停的创造新词,新词的属性、意思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所以中文比英语纯正。
......在他们眼里你只能说中文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语言,敢说一点不好,他就要大光其火......
......用他的说法就是这不需要标准,只要是中国的就是好的,合不合语法没关系,会不会有歧义也不在乎,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幸亏这不是皇帝的意见,所以还不能强迫大家都认可,只是他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只能像小孩子一样,强词夺理了。
......
......他下面的文字更加有趣,评价两种语言的学习难度,他不是找一个第三者来评判,比如听听大多数俄国人,阿拉伯人来对比一下他们学习中文和英文哪一个更容易,哪一个更难,而是拿中国人学英文和美国人学中文比较,比较的结果还不是学英文更容易,或者学中文更容易,它的结果居然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聪明。这个推论真的要把我笑倒了,这都那挨那呀。......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9-6-8 01:15 发表
我不得不说楼主还是在混淆概念,物理数学等学科是需要严谨的推导,但那不是语言的的逻辑和严密性,是人的思维的严密性。我不知道在科学的推导的公式中需要多少语言,有了因为所以可能就有了大部分公式推导的语言 ...
建国后,显然政府对科技研究的重视不足,但现在我看到了希望,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就是对科学研究的鼓励,我觉得政府给科技人员的太少了。再想想我们的社会,如果孩子经商可以挣的更多,谁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从事科学研究。
而且我们的教育也利益化了,病故鼓励孩子去主动的思考,太多的灌输。
物理数学等学科是需要严谨的推导,但那不是语言的的逻辑和严密性,是人的思维的严密性。
科技是否会有发展更多的受到社会影响,在于是不是有一个鼓励人去研究,做学问的社会环境。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人如果去忙于挣钱,哪来心思去思考科学问题。。。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9-6-8 01:15 发表
我不得不说楼主还是在混淆概念,物理数学等学科是需要严谨的推导,但那不是语言的的逻辑和严密性,是人的思维的严密性。我不知道在科学的推导的公式中需要多少语言,有了因为所以可能就有了大部分公式推导的语言 ...
度本起于黄钟之长,即度法一尺。命平方一尺为黄钟之率。东西十寸为句,自乘得百寸为勾幂;南北十寸为股,自来得百寸为股幂;相并共得二百寸为弦幂。乃置弦幂为实。开平方法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厘二毫一丝三忽五微六纤二三七三0九五0四八八0一六八九,为方之斜,即圆之径,亦即蕤宾倍律之率;以句十寸乘之,得平方积一百四十一寸四十二分一十三厘五十六毫二十三丝七十三忽0九五o四八八0一六八九,为实,开平方法除之,得一尺一寸八分九厘二毫0七忽一微一纤五00二七二一0六六七一七五,即南吕倍律之率;仍以句十寸乘之,又以股十寸乘之,得立方积一千一百八十九寸二百0七分一百一十五厘00二毫七百二十一丝0六十六忽七一七五,为实,开立方法除之,得一尺0五分九厘四毫六丝三忽0九纤四三五九二九五二**五六一八二五,即应钟倍律之率。……是故各律皆以黄钟正数十寸乘之为实,皆以应钟倍数十寸0五分九厘四毫六丝三忽……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
但我知道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同样的科技很发达。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6-7 20:38 发表
哪怕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但我们不能说他就是对的,没有完备的语法不是一件好事情,这恰恰说明了这个寓言缺乏必要的严谨性,所以大可不必为这个而骄傲。
用中国人学英语和美国人学汉语去做对比,本身缺乏可信服的可比性,因为其主体不同。由第三方的去辨别学习那个语言更容易,才是更加让人信服的方法。这和自信不自信没什么关系。如果如你所说,根本不需要什么标准,只要自己觉得对的,就应该是对的,这就是缺乏最基本科学态度的现象,尽管在我们的国家,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不仅仅是你一个,但这种判断事情的方法,还是非常错误的。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9-6-8 13:13 发表
QQ喜欢纠缠于细枝末节以逃避对自己不利的主题
对“难度是中文的优势”这一观点你还没反驳
我希望看到你明确的表态
很简单
yes or no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9-6-7 16:05 发表
谢谢关心,我半夜在,是因为我在非洲(西非)。
我先说说您对这个问题可能的两个论点:第一、严谨的语言必然产生科学,这个好像您不会同意;第二、只有严谨的语言才可能产生科学,您只有支持这一个了。(你说我逻辑错误,不知所以。)而您的证据却是:近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自己在用一个简单的证据推断出自己的结论,却不让别人用,州官一个。即使我的反证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科学的产生和严谨的语言没有关系。对您的结论却是一个讽刺。近代非洲没有产生科学,我完全可以用您的逻辑推导出严谨的语言不会产生科学。您也太州官了。
我的语言问题是有问题,因为您没有看明白,但也许是有人钻牛角尖了,竟然这样的问题也让我解释。您说中文可以反讽是因为专制统治需要,您搞明白了吗,统治阶级是不喜欢反讽的(您好像支持这个观点,您不会说,汉语可以反讽就是为了统治者设文字狱吧),所以古代中国很民主,竟然让统治者不喜欢的语言存在。还有,原来专制的欧洲怎么没形成可以反讽的语言呢,看来是欧洲更专制的原因,统治者不让他产生。所以,请您不要根据结果胡乱的推导原因。您不会说一个严谨的语言可以推导出产生他的社会基础可以是专制的,也可能是民主的。而一个隐晦的的语言,必然产生在专制的社会吧。在我看来,是否可以反讽,只不过是因为一个是表形、表意,而一个是表音罢了。你用音节来反讽试试。而文字表形意、还是表音却是在一点也不专制的原始社会开始的。您却把它归为专制社会的需要,有才、很有才。
孙子兵法即使没被奉为经典,那外国人也不应该选吃中国的垃圾吧,太下贱了。看来中国的垃圾还不错。是我们在意淫呢,还是有人在意淫我们的情绪,您怎么知道我把它当成了不得的大事,我说过吗?意淫吧。
是我的表达能力太差吗?关于新词我好像说的很明白了,再说一遍:中文虽然很多外来词,但我们很少为此创造新的字,大部分通过汉字的不同组合就可完成,而且要表达东西的属性、意思还在。而英语,因为是表音,所以要不停的创造新词,新词的属性、意思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所以中文比英语纯正。再提醒您一下,您好像类比错了,不对,是我错了,我应该说中国的笔画一直没变化,来对应您的英语字母一直没有变化的事。因为好像字母里不包含任何意思。太有意思的类比。中国好几千个字对应英语的26个字母。
您说的英语词典里会有很详细的解释,那中国的辞海里也会有新词的解释呀?那,看来不是语言的原因,是中国人太懒了。,只是美国普通人要看完上百个万个词的解释恐怕他已经入土为安了吧。安息吧美国人,您都搞明白了,您不用承受伪科学之害了。
看来您并不真正的理解好为人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再去看看,唉~,中国话真是........。当然也我很愿意请您当老师,只是我对别人教的知识向来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原则。说我脑子里很多伪科学那倒是真的,从您那里也学了一些,我说过,有些人喜欢把别人都当成愚民的,而自己的基本判断力却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被表象迷惑了。
我的逻辑问题是因为我一直说中国话的原因,就不解释了。您说我理解有问题,俺就有点委屈了,是因为您没有用严谨的语言来写,俺说过有歧义是必然的。但俺看过很多遍,还是那个意思,麻烦您翻译一下,不过翻译后我看不懂的。
别谦虚,您都可以把自己说的东西说成普通的道理的组合,怎么不能当老师。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9-6-8 19:29 发表
首先谢谢棠棠妈的提醒。俺第一次写的时候主要是对楼主轻易发表不负责的观点,而自己向来要求别人严谨不满来着。所以按楼主的论据和论点的逻辑来推论一下,反证一下,但我并没有想立论。只是后来被逼,不得不申明自己的观点了,因此举例说了日本。
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不反对,但不知道思维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工具?我感觉我在数理推理的时候好像用不着多少语言的思维,这个我就很难确定了。我不知道语言对我思维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不敢乱发言。但我可以肯定在数理思维时肯定用不着语言的结构的,语言结构和规则的严谨性对数理思维我觉得没什么帮助。倒是短的音节标示,可能会缩短思维过程,就像计算机,本来两位数表示一个意思,你用四位数,计算量会成倍增加,我倒觉得中国话反而有优势。但是不是有影响不敢说,只不过是臆测罢了。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9-6-9 00:41 发表
中国人说汉语纯正, 英国人说英语纯正, 都很正常,....
但是一个中国人用汉语说汉语不纯正, 并引申到汉语无法支持科学的严谨性,实在不知道这推理的严谨性何在, 也许这就是汉语的问题了.........不过好歹至 ...
清华历史副教授将Chiang Kai-shek(蒋介石)译成“常凯申”
最近,一篇署名“高山杉”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它把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出版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几十处名字谬误公之于众。其中最荒唐不过的,当属(Chiang Kai-shek)被改名为“常凯申”。
“常凯申”们是如何“漏网而出”的?公众一片哗然,又一次重重触及学术风气这根敏感的神经。
出版方:出错章节是仓促赶就
高山杉的批评文章中写道,仅以第三章(第80-95页)为例,就能挑出这么些荒唐的错误,“是不是太不珍惜清华大学和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招牌了?”
记者昨日通过中央编译出版社找到了该书的责编陈琼女士,她并不感到意外:“前几天,作者王奇就告诉我书出问题了,网上的各种批评我也看到了。”
陈琼告诉记者,这本书原本只有前两章,即第一章“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第二章“俄国(包括苏联)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后来王奇的同事建议加一章“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这样全书的内容会因为有第三方观点而更完整。结果就在这第三章共15页里出错了,由于时间很紧,误译了引用资料当中用韦氏拼音标注的中国人名。
出版社则没有校对这15页的内容。“当时我觉得清华的牌子那么硬,王奇的学养也很好,仓促之间没有深究……”陈琼的声音中流露出不安与忧郁,她承认自己不懂俄语,“但这本书引用自俄语的部分,是由我社的专业俄语校对检校过的”。
原帖由 HNHu 于 2009-6-11 10:59 发表
汉语书写或电脑输入不及英语方便.
我家小子虽然是说中文, 但他到电脑上找东西的时候就只能用英文了. 用英文从两岁多就可以用google找他自己感兴趣的车啊,动物之流.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用中文去找东西呢?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6-5 16:20 发表
我曾经断言,让孩子读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数学能力。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语言不过是一种工具,怎么会影响思维了。但是你让孩子读那些形象思维的东西,那些不符合最基本逻辑的东西,孩子读多了,自然接受了,他就再也难以完整的接受逻辑思维的东西。他习惯了用形象思维的东西去研究数学乃至科学的东西,是一定不可能成功的。钱玄同先生曾言:“所以二千年来用汉字写的书籍,无论哪一部,打开一看,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若令初学之童子读之,必致终身蒙其大害而不可救药……青年弟子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将为其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7-27 22:46 发表
读形象思维的文字会影响数学这个说法不太同意的。
形象思维和数学不矛盾吧,几何,立体几何都需要非常强大的形象思维能力。
又,
古代诗词,其实也是文字序列的数学对称形式。
作诗填词,格律的严密也需要逻辑,不是随便就可以搞搞的。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8 08:05 发表
谢谢你的意见,不过我做一些解释
不是因为“文字”会影响逻辑思维,而是读经会影响。因为读经不是读诗词,实则是读类似《论语》这类人生大道理的,而这些道理都有一个所谓的“说明”、“解释”或“论证”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8 09:43 发表
看来只要是好的东西你都要包含到你说的那个读经里面拉。
拉小提琴、音乐这些艺术的东西和读经又有什么关系呢。
杨振宁小时候即使也读经,但终究他接受了科学,因此他有了成就,但和他一起上学的大多数人却 ...
原帖由 linanmeng 于 2009-7-28 11:44 发表
音乐也是非逻辑思维,所以按您文章的逻辑,音乐可以和读经都放在非逻辑思维这一类里。因此,举例说说。
又,杨振宁读经,我认为和他接受科学并不矛盾,您认为他的逻辑思维被读经影响坏了么?您只要回答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8 14:35 发表
你要是读经就如同音乐一样,仅仅是欣赏他的韵律,我就可以告诉你这个事情不会影星逻辑思维。
你要是拿《论语》来给孩子讲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我就要告诉你,他那里面都是一些个人的断言,很多东西毫无逻辑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9 08:51 发表
你愿意拉几个大牌归到读经的里面,那就随你的便啦,还有人说爱因斯坦是有神论者呢。
但是要告诉你的是,不是因为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就会让孩子逻辑思维退化。而是要看这个道理用什么方法去讲。
你看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