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打印本页]

作者: 绍尼    时间: 2009-5-29 22:42
标题: [转帖]儿童是怎样学习的
江天梦 译

简介
本文对美国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尔特的《儿童是如何学习的》(How Children Learn)一书做了非常全面和到位的介绍,值得我们参考和深思。

     关于儿童的学习规律,现代住家教育运动之父约翰·霍尔特并非通过提出某种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论,而是通过引子式的观察和思考,对各种有关儿童是如何获取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学说提出质疑。
     有人认为,儿童简直是“鬼精灵”,要坚决加以锤炼,让他们学会服从,或者干脆把他们变成一台台“可以输入天才程序”的计算机,而霍尔特是坚决反对这种思想的。(在霍尔特看来,)孩子们根本就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知识也并非只有在教室里才能学得到。相反,他强烈呼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相信孩子。
     首先,霍尔特认为,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而且所有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具有好奇心,而不用等到被送进学校才有好奇心。霍尔特通过对幼小的孩子的观察认为,孩子的大脑一直都处在对世界的探索之中。
     儿童就是喜欢解决问题,也喜欢思考,可问题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总喜欢把孩子放在大型的、毫无个性可言的学校里,并按照工厂式的管理模式强行让孩子们接受各种毫无意义的教学内容,从而妨碍这些能力的发挥。
     霍尔特还坚决反对完全用一种抽象的方式给孩子灌输知识。他以分数的教学为例,认为那不过是一种被麻醉了的体验,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他对孩子们的启蒙教材和画册简直深恶痛绝,认为里面用的词汇是多么木纳和简单。相反,霍尔特坚持要把孩子放在现实世界之中,让他们直接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问题。例如,他喜欢鼓励家长大胆让孩子们接触报纸、信件、保证书和(电话)黄页,或任何复杂而又深刻的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够增强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
     霍尔特对用现实问题教育孩子的思想确实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要求家长允许让孩子在一旁观看自己的工作情况,最好还能“亲子同工”并肩合作。他相信孩子通过观看家长的劳动过程,可以带动孩子,提高学习能力,而不是在教室里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这正是霍尔特为何强烈认同“住家教育”的原因之一,或者,用他的话说,干脆叫做“非学校教育”。
     霍尔特对教师和教育机构深恶痛绝,认为这些人和机构实际上是给孩子获取知识、掌握本领设置重重障碍。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坚决杜绝那种“毋庸置疑式的教学方式”,他举证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气馁,以为自己不够聪明,不会读书。对霍尔特来说,这种过程是破坏性的,它会碾碎孩子的自尊,扼杀孩子的自信心,以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学,而最糟糕的是,这样会让孩子离“学习一辈子”的学习观念越来越远。
     相反,教师不要过于积极,应该退回一步,应该只有在孩子需要、请求帮助的时候才予以必要的指导。教师往往认为,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是必不可少的,离开教师,孩子将一事无成,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
     霍尔特认为,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行思考问题、形成直觉并且随着经验的不断提高而把这种直觉发展到更为高深的程度的时候,教学过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对于霍尔特而言,孩子在提高认知本领的过程中,即使有错误,也不是愚蠢的错误。
     霍尔特所坚守的第二个基本信条就是培养孩子形成自尊的概念。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教师和家长的自以为是、教育机构的强制管理、机械学习过程的枯燥无味和没完没了的考试,都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已,使孩子的好奇心被扼杀殆尽,最终把学习变成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不是本来应有的自然而又快乐的行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彻底失败。霍尔特大胆断言:有些孩子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那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的结果,事实的确如此。
     由于害怕失败,惧怕受罚,担心丢脸,加上对没完没了的考试的焦虑,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就会严重下降,这又进一步导致孩子厌恶读书。奉行“信任孩子”哲学的霍尔特认为,或许是天真地以为,孩子都有强烈的是非感,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错误纠正机制,使他们(最终)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霍尔特认为,很多对人生有用的本领,尤其是阅读的本领,都完全是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得到的,因此,读书干嘛要那些自以为是的教师和家长来指导?霍尔特认为,读书的过程应该是开心的,而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知识,则是让孩子从小树立终生学习观念的第一步。

作者: hhlhhl618    时间: 2009-5-30 13:27
楼主辛苦了,谢谢提供!
作者: 圆猪妈妈    时间: 2009-6-1 16:25
谢谢!
这种观点和说法和主流做法是多么背道而驰啊,可怜我们的孩子还处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之下
作者: amd2ati    时间: 2009-6-5 21:44
谢谢楼主分享,正需要
作者: amd2ati    时间: 2009-6-5 21:45
谢谢楼主分享,正需要
作者: cczz    时间: 2009-6-22 11:53
“霍尔特所坚守的第二个基本信条就是培养孩子形成自尊的概念。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教师和家长的自以为是、教育机构的强制管理、机械学习过程的枯燥无味和没完没了的考试,都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已,使孩子的好奇心被扼杀殆尽,最终把学习变成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不是本来应有的自然而又快乐的行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彻底失败。霍尔特大胆断言:有些孩子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那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的结果,事实的确如此。”


   听初中老师说许多初中学生就是这样开始分开层次,考试排名,排名不理想的,学习就开始下坡。
作者: Funnylu    时间: 2009-7-4 16:15
标题: 谢谢楼主分享
学习学习
作者: Z3802204G    时间: 2009-7-10 15:10
谢谢了,很有用啊,感谢分
作者: 清风雪阅    时间: 2009-7-11 13:09
真的很好的文章,我打算在查一些他的文章,认真学习一下。
作者: 既不解饮月    时间: 2009-7-13 0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糊糊    时间: 2009-7-20 23:52
[quote]原帖由 清风雪阅 于 2009-7-11 05:09 发表
真的很好的文章,我打算在查一些他的文章,认真学习一xia aho agn sdaji  sda jafois oafasd
作者: 小糊糊    时间: 2009-7-20 23:56
[quote]原帖由 小糊糊 于 2009-7-20 15:52 发表
[quote]原帖由 清风雪阅 于 2009-7-11 05:09 发表
真的很好的文章,我打算在查一些他的文章,认真学习一下,这个观点我同意。现在的家长就一个孩子谁也输不起,都想在起跑线上挣。都想孩子有出息,家长也有脸面,只要是孩子学习好,家长也显得有体面。现在孩子难做,父母也难做。
作者: SXL6936    时间: 2010-2-10 01:34
学习学习!
作者: 唐畅    时间: 2010-2-12 15:00
呵呵,同道啊。

我就喜欢这样教育我女儿。让她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可是,因为自己是这个模式“浇注”的,总是难免会想去“浇注”一番,所以时时要自己批斗自己。

现在小学尚可勉强引导着孩子学,可是对于初中的课程我是真没有把握---孩子能自己学懂学通透吗?毕竟科目多了,程度也难了。比较茫然。
作者: zhengningning    时间: 2010-2-18 10:22
标题: 受教了
现在教孩子真难
作者: 王宝妈妈    时间: 2010-2-18 19:39
现在正教孩子呢,学习学习。。
作者: huangrenee    时间: 2012-2-12 05:37
很有启发,我完全有时间有条件这样和孩子一起学习。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