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童心+-->引用:拥有童心 大家好,前几天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论坛,这几天只要一有时间就看论坛上的文章,很受启发。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从初一到初三刚刚送走了一届学生,我儿子今年5岁多了,从他们的成长中给了我太多的触动。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上的个性,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已经是任何老师都难以改变的了,我感到太多的无奈,0-6岁才应该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我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另外我费劲心思地找了很多幼儿园,希望能为儿子找到一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好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其实也很模糊,自从看了“懒老师与勤学生”和“我是小班我怕谁”之后,我知道了我一直以来要找的就是那个太让人感动的懒老师)可我总是很失望,到处的学前班都在写着极其工整的硬笔书法,都在使用着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课本,一位头发斑白的从重点小学聘请来的特级的老奶奶埋头批改着作业。我很失望。真的。因此一直以来,开一所幼儿园的念头总是不时地冲动着我。可是1000元的工资,这分比较稳定的工作在我所在的这个中小城市又象一块鸡肋一样难以割舍,我一直在矛盾中徘徊,恳请各位坦诚地指点迷津,先谢谢了![]()
拥有童心+-->引用:拥有童心 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上的个性,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已经是任何老师都难以改变的了,我感到太多的无奈,0-6岁才应该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我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与高中和大学比较,初中的孩子正式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初期,需要指导的地方太多了。而目前的学校把几乎全部力量都放在了“讲课”上,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 灌输知识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相比能占多少比重呢?? 只要您有心成为一个好老师、人生导师的话,您要做的和值得做的工作真是太多太多了。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教育孩子,我的责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jjhs+-->引用:jjhs 刚从青岛参加一个专题研讨会回来,“初中的孩子正式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初期”这个主题怎么回事,可不可以展开讲一下!
jjhs+-->引用:jjhs 刚从青岛参加一个专题研讨会回来,“初中的孩子正式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初期”这个主题怎么回事,可不可以展开讲一下!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再补充点。 大学的时期和参加工作初期,孩子离开父母,精神上获得解放和自由,孩子放任和反叛意识充分释放,而大学有一定的学术氛围,但管理和风气一般来说都相对比较开放、松散、自由,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最后定型缺乏把握和控制。我认为这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一个弊端。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学校领导,一般都会把课本教学放在重中之重,德育工作吗~~ :p 很难抽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咯~~ 初中虽然也有中考的压力,但相对来说要比高考好些,而且孩子也相对“听话”(可塑性强啊),进行德育工作机不可失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初中老师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拥有童心”不必回家开幼儿园咯
jjhs+-->引用:jjhs 这个论坛在小学以上就出现了断档,其实大家讨论的一些东西已经超出了大学的思考范围,到了家长世界观的层次,既然没有现成的东西借鉴,那么我就发表一点想象的东西,呵呵。表面上看,幼儿园教会孩子学习吃喝拉撒。小学教会孩子学习简单的数数认字。中学教孩子综合前两个阶段的知识,并进行提高。大学教孩子学习的方法。走向社会后,社会教孩子如何做人,形成个人的习性特点。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幼儿园里究竟学些什么?以往那些机械的常规教育、知识灌输早应该掘弃,重要的是快乐的人生态度,看似过大的话题,其实,仔细想想,快乐,人的一生都需要,可谁能做到终身快乐?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我看您参加专门的会议,所以猜测您应该是业内人事。不知对不对啊? 您发表的“一点想象的东西”也许接近现行国内教育。我个人觉得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出生到成人,甚至到死(终生教育)。幼儿园阶段不仅仅是“吃喝拉撒”,还培养孩子很多好品质,如遵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让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小学中学光教知识绝对不够,以前说过不赘述。关于“如何做人”,大学绝对不是教做人的主要阶段前面的贴子也说过,而且我认为从孩子懂点事(3岁)就应该开始教育孩子做人了(好人、坏人,孩子自己都在主动学);而关于“学习的方法”应该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出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当然,现在的小学教育对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幼儿园里究竟学些什么?以往那些机械的常规教育、知识灌输早应该掘弃,重要的是快乐的人生态度,看似过大的话题,其实,仔细想想,快乐,人的一生都需要,可谁能做到终身快乐?
拥有童心+-->引用:拥有童心 谢谢大家的支持鼓励,及由此引发的诸多思考。我教初中语文,所以很多家长问我,我们家孩子的作文怎么才能写好啊,说句很无能的话,到初中了,我对能教好他们的语文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文是一个人情感体悟、观点立场,及语言积累的综合产物,而语文的学习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即使你对各种各样的作文班再趋之若骛,十三、四岁也太晚了,所以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你大可不必为他将来的语文成绩而忧虑,而阅读的习惯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如果父母的八小时之外的休闲时光大多在电视机前度过,那就别埋怨孩子不爱读书,如果家里玩具小食品的储存多于书籍的数量,那就别硬是要求孩子必须对学习感兴趣。<font color="cyan">今年我送走了我的的第一批学生,离校前我对我的学生说,如果这三年你还不知道文章有几种表达方式,我不会觉得失败,如果你今后的岁月中能和书交上朋友我一定会觉得很成功,很欣慰。话虽这么说,尽管这三年我一直在尽力这样影响他们,但我也知道让他们每个人一生爱读书这太难,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前两天,我和儿子在一书摊前看书,一父母领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走过,小孩蹲下来要翻书,爸爸拽着孩子说你太小,看不懂,妈妈说,走,妈给你买爆米花,我顺着望去,爆米花也没买,拽着孩子径直走远了。那一刹那,我真看得心痛,孩子对书的渴望瞬间被扼杀了,对人的那份诚信轻易地抛弃了,最可悲的是三口人却都茫然不知……这样的事情看得太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到底能做些什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