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谁有大型日本动画 三国演义 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0136    时间: 2004-7-12 16:38
标题: 谁有大型日本动画 三国演义 谢谢
谁有大型日本动画 三国演义 谢谢 10年前的
作者: 0136    时间: 2004-7-12 17:30
后汉,三国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所占时间并不长,却是我国重要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时间广阔的神州大地上干戈四起,纷争不断。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使后人平生多少敬仰,从而不胜心向往之至。

  要说这画说三国的渊源,得从明时的绣像本小说谈起。《全图绣像三国演义》的开头,有几乎全部主要人物的画像,如此,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整本书也因此而增添了艺术魅力。于是,用绣像插图来表现三国的手法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我国建国后能称为漫画的第一套三国,就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小人书《三国演义连环画》。相信有许多人都还记得它。这套书1984年出版,虽然第一版便印了十六万套,但由于从《桃园结义》到《三国归晋》共有四十八本,在当时想要收集全并不是件容易事。该书采用国画手法绘制,时而工笔,时而写意,偶尔也会看到版画,油画的风格出现,总之画面极尽工细。后来此书又一版而再版,据说印数和销量都是四大名著连环画中最高的。单就此观之,该书也不愧为一部经典,应该成为三国迷,漫画迷们的珍藏。   
   
  在日本画三国画得最出名的,漫画印数最多的,篇幅最长的莫过于横山辉了。他的《三国志》(亦称《横山光辉三国志》)一套有六十本之多,摆起来架的一格都不够地方。想来横山先生为此是几乎耗尽了心血。该书虽说叫作《三国志》,但基本是照演义本而画,再加上作者个人的想象与虚构,详细地讲述了从黄巾之乱到三分归晋的全部过程。作者用线是比较简单而无棱角的,虽然连载的这许多年来画风有了不少变化,但总的来说,人物和背景都给人以很"平面"的感觉,即使画面上正拼得你死我活,我们看来也不会感到有什么"黑烟,黄砂和浓浓的血腥扑面而来,喊杀声,兵刃的撞击声和士卒们的哀嚎声震耳欲聋,两员大将跃马舞刀,杀得难解难?quot;的现场感。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画风倒是很适合用白描的手法,一点个人感情都不搀杂地叙述事情的变迁,让人们就此有个客观的看法。再说得现实一点,如果比此画得更细,画家能否画完这六十本书就成了大问题。所以画风倒并不妨碍这部漫画成为名作。



  由于此漫画名气实在不容忽视,于是制作公司不失时机地将其改编为动画。相信有不少朋友看过这部大长篇。动画版与漫画版相比,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画得精致了许多,故事也更加丰富充实,人物个性也得到了增强。

  雄浑壮阔,中国风格浓郁的男声哼唱中,一幅水墨山水画出现在屏幕上,仿佛是晨雾笼罩中仍能模糊得见的条条山嵴。

  清澈的河水倒映着金色的晨曦,歌声不知何时停了,代之而来的是奔雷般的马蹄声,一群骏马跳跃着、嘶鸣着,水花如浪潮一般在蹄下溅起。奔腾不息的马群中,有一个裹在褐色披风中的矫健身影···

  这就是剧场版《三国志》第一部《英雄的黎明》充满魄力的开头画面。

  剧场版《三国志》由日本德间书屋制作,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招牌作品。它由《英雄的黎明》、《燃烧的长江》、《遥远的大地》共三部分组成,从1987年开始绘制,91年制作完成,耗时四年有余。为了营造出真正的中国风格,制作人员曾数次赴中国各地进行实景、实物取材,并有专人负责时代、事件考证,甚至专门找来中国音乐家演奏古筝、二胡等我国传统乐器。在这么缜密的准备工作后,这部作品在所有描写三国题材的作品中严密性最高,就是中国人看了也不得不佩服其确实下了一番苦功,称之为大作是一点也不为过。

  整部作品画面精美又充满了中国风味,作画监督椋尾篁功不可没。椋尾篁美术功底深厚,最善于处理作品的气氛,环境,背景,曾在《万里寻母记》、《银河铁道999》等著名动画片中出任监督,并出色地根据不同题材绘制出了十九世纪南美的民居与风光,后现代的机械化都市与飞船等风格迥异的背景画面。《三国志》中许多油画色彩国画风骨的精致背景,诸如灿若云霞的桃花园、幽静和平的卧龙岗、荒烟野草的华容道等等都出自他的手下。而且在他的协调之下,整部作品用色统一,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真是令人叹服。

  人物造型方面,制作者们参考了我国历年来的三国人物画,据笔者看来,参考得最多的是那套《连环画三国演义》,因为两部作品的各位人物的设定有许多相同之处。刘备的仁厚宽和,关羽的儒雅高傲,张飞的粗豪刚直,曹操的缜密心机,董卓的专横残暴,孔明的潇洒飘逸在外形和行动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日本人一向拿捏不好的吕布在这里也能称得起"人中吕布"的称呼,雄纠纠气昂昂,有一种特殊的英俊。女性人物也都各有特色,刘备的母亲慈祥开明,妻子温柔娇美,貂蝉高雅华贵,黄夫人貌不惊人但内秀出众,女将凤姬英姿飒爽。

  故事方面,《英雄的黎明》主要讲述刘备的早期辛苦创业史,《燃烧的长江》以赤壁之战前因后果为主,《遥远的大地》是蜀地、荆州的争夺和后期诸葛亮的苦苦撑持,三部分构成一部以蜀汉历史为主的三国画卷,在详细描述战争的同时,更注重乱世中的人性刻画与英雄形象的塑造。其中一个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细节就是白门楼后,曹操俘获了以前救过他一命的陈宫,陈宫痛斥吕布的懦弱后慨然走向了刑场,而曹操在短暂的惊讶与犹豫后,提衣快步追下城去,但始终没有叫出刀下留人,最后终于没有快过刽子手的刀。看到身首异处的陈宫,曹操呆了一呆,很快转过身来,两眼血红地狂奔上城,立诛吕布。曹操爱才、重才以及恨此才不能为己所用的心态在这两番奔走中极好地表现了出来。总的来说,故事是比较尊重原著的,但也许是负责脚本的笠原和夫觉得三国里女性人物和感情戏太少了吧,所以加入了两位原创女性人物。一位是刘备的夫人丽花,她与刘备的感情可谓历经种种磨难,好不容易才迎来二人的结合,但短暂的幸福后,最终她还是在长阪坡死去。另一位就是关羽的女儿、诸葛亮的义女、后来马谡的妻子凤姬,她充当了第三部中的线索人物和第二主角,但也承受了先后失去父亲、丈夫、义父的无限痛苦。在这两位女性的经历中,三国的悲剧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全剧的末尾,凤姬骑着一匹白马,如风中微微摇曳的花朵,奔驰在回故乡的路上,主题歌《风姿花传》响起,优美的旋律中,一位位曾经叱咤风云却都已作古的英雄形象逐一出现在天际,像是凤姬这个最后的见证者对他们的回忆,又像是他们在怀念地看着这片他们为之奋斗终生的、遥远辽阔的大地……

  中国的历史故事,大多曲折动人,又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其间人物性格的细腻丰润,情节的复杂多变,赋予了人们太多的想象。故事中既有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英雄,又有气势磅礴,场面宏伟的战争;还有柔情万千,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丰富的故事为漫画家们提供了“大有文章可作”的基本素材,日本漫画家就是利用这些素材,运用创新的手法,赢得了漫友们的心。真希望中国的漫画家也能够“钟情”于中国古代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老故事以新的生命。(编辑:一辉)

本页面之文字版权属 南方网动漫频道 所有,任何网站/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写作者姓名、出处“ 南方网动漫频道 ”,违反规定必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