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于丹读《论语》为什么读成了泼妇?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0:58
标题: 于丹读《论语》为什么读成了泼妇?
于丹读《论语》为什么读成了泼妇?
  啃咸菜谈天下

  于大师日前到大英帝国首善之区伦敦宣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结果到了伦敦大撒其泼,令人齿冷。
  口说无凭,引一段于大师的英文翻译的话:“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她的女随从。她把她下榻的酒店 (海德公园旁一家伦敦数一数二的酒店) 闹了个天翻地覆,称其不够她的档次,三天换了三个房间。尽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间之一,她仍会深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向酒店投诉说对房间不满意。我因此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却又有很大的工作量。我还听另一个随她一起来的中国人说,此作者把出版其书的整个中华书局的200多号人都欺负的没有办法,见之则战栗。”
  后面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引用了。
  于大师是读《论语》出名的,她总是叫别人要淡定淡定,穷人饿得要死了,她也是叫别人要淡定。孔夫子说:“民无信不立。”本来是说,如果老百姓不信任领导了,这个国家就要完了。孔夫子虽不要脸,但他至少知道还要穿个裤衩,他至少还要劝劝领导们不能老欺骗人民,不能让人民对领导失去信任。可是到了于丹那里,她如何解释这句话的呢?于丹说:老百姓如果没有对国家的忠诚与信仰,那比死还不如。说得多好啊,百姓们就是要饿死了,也要保持对领导的信仰,也不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好啊,好啊,照于丹这个法子,我们就真可以培养出饿死都不反抗的最佳奴才了!于丹读《论语》读得可真有水平啊,难怪领导们都喜欢。
  有人说于丹读《论语》没真正读好,所以会在伦敦撒泼。其实这是错的。于丹大发雌威其实正是她的《论语》读得太好了的缘故。
  读《论语》时,大家总是喜欢注意“仁者爱人”这样的话,但其实,《论语》里还有更重要的话。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夫子一辈子要“克己复礼”,什么叫“礼”?其实就是等级秩序。所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兴,兴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一级压一级,大家都不能动弹,这就叫和谐!所以于大师对着手下的奴才们大发脾气,是维护和谐的一种行为,是最符合孔夫子心意的一件事。那些都是奴才嘛,奴才不骂怎么行?
  习惯把别人当奴才的人,同样也会习惯给别人当奴才。于丹在国内,面对领导一脸媚相,只恨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年轻,否则非给领导咂咂火腿肠不可。到了国外,也一样,不要看她对国内去的奴才们那么凶,她对我们的洋大人们可是恭敬着呢!不信请看:“此作家真是让我开了眼,我对其变脸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头一分钟还张牙舞爪对中国人呵斥,另一分钟马上笑逐颜开面对镜头和记者。”为什么要笑对记者?因为那是洋大人们的记者啊。
  于丹的研究生据说有一个自杀了。学生自杀,与老师当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件事上认定,于丹未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影响自己周边的人,很可能在于丹身边的人看到的只是人性的黑暗而已。
  喜欢儒家思想的有三种人:一是领导,二是婊子,三是婊子养的。
  于丹的为人让我坚定了这一认识。
作者: 乐乐520    时间: 2009-5-9 11:07
我怎么在报纸上看到于丹说翻译诬蔑她,到底谁真谁假,不可否认的这个事情绝非空倔来风
作者: 小糊糊    时间: 2009-5-9 11:09
凡事都有两面性,于丹的<<论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没有看过,或是看不懂的,听了后,觉的很好,能把这么高深的东西用这么通俗易懂的话就让人明白,觉的不错,但是看过<<论语>>和能看懂的人,觉的人家讲的出入,其实大家的理解也就不一样,但是"于丹的研究生据说有一个自杀了。学生自杀,与老师当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件事上认定,于丹未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影响自己周边的人,很可能在于丹身边的人看到的只是人性的黑暗而已"就这一句话,如果真的在她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那么这个人的人品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5-9 12:11
于丹自以为已经成了人上人,必然不能对别人尊重,和睦相处.于丹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然为人媚上欺下,就是农民养狗所见的狗性.
真正高贵的品格是懂得长久,善于健康待人.历来大官对警卫都好.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09-5-9 13:15
中国人习惯于凡事,凡人脸上都先贴一个标签,好象已经定性了一样,而忽视了她作为一个人的社会环境。就象于丹一样,如果她不是以讲论语而著名,在电视和媒体上大谈特谈什么淡定,平和,亲情,等等等等让人们感觉很温暖的话,而是以其它任何方式出名,那么发生这次的事件,人们大概不会这样大惊小怪了。我觉的事情肯定有两方面的原因,但不论对错,不论中国人,洋人,都是人么,有人的地方就有许多的说不清,有什么好说的呢?凡事都正常。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你不能指望她讲了一下下论语,就凡事都用那个标准来衡量她。太不可能了。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4:40
于丹讲东西讲得好,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也绝不会有那么多喜欢看他的东西的人。

要求她也能做的好,那就有点要求过高了。因为她讲的那些东西,本来就是拿来糊弄老百姓的,别人也做不到,她自己也做不到。

君不见某大官前一天还在台上大讲反腐,第二天就因为腐败就双规了。

某电视剧里写这么一个镜头,一个地委书记和他的情妇正经八百地说,下午开会,我要好好说说,一些处级干部养情人、包二奶社会风气全被他们搞坏了。

这种好玩的事情见得太多了,所以不奇怪呢。因此只要喜欢,于丹的书照买照看,但她说的话照样不信就是了。
作者: leowelkin    时间: 2009-5-9 16:19
标题: 冒泡砸QQ
QQ!怎么把领导心子背后的事情都揭露出来?!为坛子着想着想吧!!疑似“反动”的言论就不要说了,你肯定知道“防民之口.............."

[ 本帖最后由 leowelkin 于 2009-5-9 08:21 编辑 ]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9 17:55
QQ你怎么又谈敏感话题了.

好象是拿破仑说的:仆人眼里无"主子".也可能是毛主席说的.忘了.
就是说名人的贴身仆人能看到主人的"耀眼光环"以外的东西,通常不崇拜名人.

听于丹讲课的学生都喜欢她,不拘一格.至于研究生就不知道了,一般是为老师打工的.
那个女翻译也太差了点,翻译不出来,还哭了.
不会瞎编吗?反正于丹自己也听不懂.

腐败就别说了,都够毙的.体制问题.与人无关.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8:09
哈哈,楼上的两位怎么那么担心,一看你们就缺点政治头脑,这么下去你们会犯错误的。

你们觉得没问题的一些东西,其实才是最有问题的。

我上面说的那个昨天会台上讲话,第二天被双规的示例,都是我们的人民日报大肆宣传的,让我们看清这种人的虚伪。你们担心啥呢。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9 18:15
标题: 回复 #9 qqyou 的帖子
是这个网站胆小,经不起你吓.

现在谁还看人民日报.

我还真没看过于丹的书,就是听听论坛.
看来要看看书了.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8:16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9-5-9 17:55 发表
那个女翻译也太差了点,翻译不出来,还哭了...


只看过一家说法吧,还是只愿意相信一家的说法?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8:17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9-5-9 18:15 发表
是这个网站胆小,经不起你吓.

现在谁还看人民日报.

我还真没看过于丹的书,就是听听论坛.
看来要看看书了.


不了解就不要乱说,我胆子也小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18:22
标题: 转帖 事情原委
把两个东西贴一贴,哪个更显得真实,大家自己看看吧



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
  Shared by Akkad
  所谓的名人学者可以虚伪到什么程度呢?p16伦敦街头撒泼p18剑桥演讲内情pp21, 23第二个翻译的看法
  nonaction
  秀才
  帖子: 62
  注册: 2009-03-27
  来自:
  2009-04-22 on 21:45
  I had a horrible time in London translating for Yu Dan, the author of Lunyu xinde, who turned out to be a big bully and monster. She would in front of everyone scold the poor Chinese woman who had come with her to "serve" her. She made a huge fuss about the hotel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near Hyde Park) being not up to her standard and the hotel manager had to change her rooms three times in three days -- staying in one of the very best rooms, she still rang me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ask me to complain for her that her room was unsatisfactory. I could only get a couple of hours' sleep as a result and had to work intensely the next day. I was also told by another Chinese who accompanied her on this trip that she bullied all the 200-odd staff members of Zhonghua shuju, the company that published her book. They could not do anything about her and would simply tremble at the sight of her。
  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她的女随从。 她把她下榻的酒店 (海德公园旁一家伦敦数一数二的酒店) 闹了个天翻地覆, 称其不够她的档次,三天换了三个房间——尽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间之一,她仍会深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向酒店投诉说对房间不满意。我因此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却又有很大的工作量。我还听另一个随她一起来的中国人说,此作者把出版其书的整个中华书局的200多号人都欺负的没有办法,见之则战栗。
  When I was translating for her interviews with English journalists, she spoke at length without stopping for me. When I was trying to give her a signal, she glared at me and scolded: "don't you ever interrupt when I am talking!" When I wasn't sure about a certain point and asked her to clarify for me, she would say, "I've just said it, why didn't you listen to me? Why didn't you write them down?" She knew a few words of English but tried to correct my translation, complaining I didn't translate this or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rview and in front of the journalist and others, she would suddenly shout at her "servant" (in Chinese) for not filming her properly and I had to explain to the puzzled interviewer that she was talking to the working staff and I wasn't going to translate...。
  我为她的英国媒体采访翻译时,她滔滔然而不及时停顿让我翻译。当我欲给其信号让其停顿时,该人对我怒目而视道:不要打断我说话!我若有某处不明向其核实,她说:我刚说过呀,你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记下来?她会说几句英语,却来纠正我的翻译,说我这个没有给她翻那个没有翻明白。采访进行正中,在记者和其他人面前,她竟突然用中文对她的中国“佣人”发威,斥其没有好好为她录像。面对一脸困惑的外媒记者,我只好解释说,她在和中国工作人员说话,我就不翻译了……
  She has no respect for anyone and treated people (especially Chinese) like slaves... it was beyond the limit of what I could take and I couldn't do my work at all, not only because she was making things difficult for me and I was much distracted by her monstrous behaviour towards the working staff, more importantly it was because I simply couldn't help wondering in my mind how unconvincing and hypocritical her words to the interviewer were and I simply couldn't concentrate. Rather than doing a whole week’s translation for her till Friday as originally planned, I pulled out on Monday and left London...she really disgusted me and I was appalled by her capability of putting on different faces in front of different people: one minute all fierce and furious towards us and another minute all smiling and sunny in front of the camera and journalist. I could never have dreamed that a well-known author on Confucianism would behave in such an unacceptable way. It is so sad that out of 1.4 billion of my countrypeople she was chosen to speak to the western audience the very essence of our culture -- how fake this world could get I wonder。
  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人(尤其是中国人)如对奴隶……我对其真是忍无可忍,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刁难和不体谅,因为她对待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让我无法集中精神翻译;更重要的是我心里忍不住想,她对记者所说实在是虚伪的可以呀,我思想不能集中。本来预计给她翻译一周直到周五,我周一就决定拒绝继续为其工作然后离开了伦敦…… 此作家真是让我开了眼,我对其变脸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头一分钟还张牙舞爪对中国人呵斥,另一分钟马上笑逐颜开面对镜头和记者。我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我泱泱大国14亿人,竟让斯人来向西方大众代言我中华文化之精髓,实乃悲哀之至——焉知这个世界还能虚假到何种程度。


于丹的回应如下:

  好言相劝 对方恩将仇报
  事情原委究竟如何?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身在北京的于丹。“我正要往成都赶呢!”接到记者电话时,于丹正在赶往北京机场的路上。但“伦敦撒泼”事关重大,于丹还是给记者简单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说到与翻译“分道扬镳”的原因,于丹表示,完全是因为该翻译的能力有限,无法胜任。
  “我实在是无法想像,她居然会站出来指责我。”于丹透露,该翻译是出版方提前在曼彻斯特大学雇的一位30多岁的在读女博士,为了表示尊重,于丹在两人初见之时,还特地向她赠送了从中国带去的礼物。“为了在后面几天的演讲中好好合作,我在第一天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便让她翻译作为磨合,但她明显跟不上我,虽然我说不好英文,但我能听出来,她很多地方都翻译得不合适。”就这样,应付完媒体采访后,该翻译主动向于丹提出了辞职。不得已,于丹和出版方在当地找了一名专业翻译,双方后来合作得非常愉快。
  于丹无法想象该翻译会“翻脸”,因为于丹在翻译提出辞职后还尽力挽留对方,“她哭着告诉我说没见过这么大场面,怕演讲跟不上,当时我抱着她足足安慰了40多分钟,希望她继续坚持,但最后她还是放弃了。”至于“不断换房耍大牌”一说,于丹表示她的确换了房间,但只换了一次,原因是房间在电梯隔壁。而“呵斥助理”一事,更是子虚乌有,“我的助理一直在国内,我呵斥谁去?”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5-9 19:09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5-9 10:58 发表
习惯把别人当奴才的人,同样也会习惯给别人当奴才。于丹在国内,面对领导一脸媚相,只恨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年轻,否则非给领导咂咂火腿肠不可。


本来还是各执一词的,没个定论的事儿,就事论事评论一方也就算了。看看以上这一段,已经不仅仅是恶毒的人身攻击了。如果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特别用心,是说不过去的。古人说,不以人废言。但是如果文章中出现这样的东西,不看也罢。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5-9 19:14

  两边都不可全信
  于丹不至于真象翻译或者一楼说的那样

  如果真那么坏
  于丹出名这么久了
  早就是各类媒体焦点
  怕是在国内遮盖也遮不了这么久
  还等到现在被一个磨合才几天的翻译发现

  博士翻译的心思猜不到
  但一楼的心思猜得到
  痛恨儒家
  于丹名气大
  理所当然要代儒家受责

  
喜欢儒家思想的有三种人:一是领导,二是婊子,三是婊子养的。

  这位作者对儒家思想很有研究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9 19:18
标题: 回复 #15 hq1966 的帖子
连在一起好象是:
领导是婊子养的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5-9 21:41
qq贴的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想说什么。
说于丹读论语读得不好?我没有发言权,论语没有通读过,于丹的讲座听的也少,盖因我对这论语兴趣不大,王立群读史记倒是看了不少。不过我觉得能够开坛论讲的人,大抵不会太差。
说于丹为人很差?这个我更不了解。不过通读了一遍文章,我能够得出结论的是,作者的修养很差。通篇都是道听途说,观点胡编乱造,很多词语涉嫌人身攻击,不多说了。

文章内容我不欣赏,不过,通过贴子知道qq还在,还好。。
作者: HNHu    时间: 2009-5-9 22:48
标题: zt于丹教授,您受委屈了,原来不止在伦敦撒泼 凯迪社区
  于丹教授,自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看了您讲《论语》之后,我就开始崇拜您了。您那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的语调,您那滔滔不绝极富诗意的语言,您那优雅得体的举手投足,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在我的心目中您是一位学贯古今涵养过人须让人仰视的知识女性形象。我始终认为像您这样的

  名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受到最高的礼遇,不能让您受丁点儿委屈。如果让您受委屈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像我这样崇拜您的人是不会答应的。最近两天我很郁闷,不!不单单郁闷,简直是愤怒!原因是我知道您在郑州受了委屈。

  我是读了2009年3月12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刊登的该报副主编周岩森写的《接送于丹记》,才知道您在郑州受了那么大的委屈。

  据报道,您2009年3月7日专程到郑州出席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原创业女性高峰论坛”,并进行专场演讲。抵郑之前,您的助手李刚发信息“要求到登机口去接人或把车开到飞机底下”。为此,“报社上上下下打电话找人,也没运作成功。”害得您下了飞机又亲自走那么远一段路才到5号出口,他们也觉得委屈您了,忙把鲜花献上并满怀愧疚向您解释无法到飞机下面接,让您受累了。我认为,像您这样全国人民都熟悉都崇拜的大名人让他们把车开到飞机下面去接,一点不过分。试想像您这么漂亮这么有名气的教授,有几个河南人能有幸亲睹您的芳容?让您下了飞机亲自走到出站口,不说掉您的身价,单说您的安全问题怎么保障?如果您出现在大厅里,我想所有的人都会蜂拥而上,找您签名与您合影,谁敢保证不会发生踩踏事故?再说机场方面,你们太不把我们的于教授当名人了!报社找你们协调,没向你们说明是接于丹教授吗?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改改规定,让他们把车开到飞机下面呢?以上是令我气愤的第一个原因。

  接下来更让我气愤的是您的吃饭问题。《接送于丹记》中写道:“飞机起飞之前,我们就和助手李刚协商于丹吃午饭的事宜,因为时间紧,最后定下到一饭店喝碗粥、吃点咸菜。一路上风驰电掣,一点不敢耽误,车直接开到饭店,但意外的是饭店临时把订好的房间调换了,进去,饭也没摆出来。我们赶紧催。于丹很不高兴,偏偏这时服务员不端粥却端上来几个菜。于丹说:‘不要菜,不要菜,只要一碗粥。’她非常生气,冲着李刚:‘你是怎么安排的?’李刚则怒目圆睁质问我们。周恩成(注:河南日报农村版新闻采访部主任)急得一头汗,质问服务员,服务员好像也被搞迷了,光打电话催,却不见粥上来。这时已经2:10了,预定的演讲是2:30。于丹站起来向外走,我们跟着走出饭店。我和周恩成一个劲地向她道歉,她不再说话,也不看我们,脸色相当难看。”看到这里,我想所有崇拜您的人都会和我一样认为这家饭店太差劲太不像话了!像您这样有名气有身份的人到那里就餐,那是他们天大的荣耀,应该在店志上重重记上一笔的。得知您去吃饭的消息后,饭店上到总经理下到服务员应该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为您准备好东南西北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粥。哪能让您为了喝一碗粥再耗时间等着?太不把您当名人了吧?所以我建议,这家饭店停业整顿。从总经理到服务员到厨师写出深刻检讨,并在《河南日报》上向您,不光是您,包括所有崇拜您的人致歉!

  “4点钟,演讲结束。返程的飞机是5点多的,护送于老师的任务依然由我和周恩成承担,依然是我、于丹、助手一个车,周恩成另一辆车。因为没有让于老师吃上饭,心里甚是不安,趁她演讲之际,让三拨人去给她准备吃的,有热牛奶、蛋糕、热豆浆,早早放在了车上。于丹冲出了众人的包围,终于上了车,一关上车门,她就开始发信息。我赶紧给她打开一桶豆浆,她说了声谢谢,给她面包,她说:‘等我把这些事处理完了再吃。’中间,她吃了一个小面包。我说:‘于老师,观众对你那么热情,是不是到每个地方都这样?’她嗯了一句。我又问:‘你演讲中说到女人要有大格局,那比方说,今天有的环节没有衔接好,碰到这样的事,你生气吗?’她一边发信息一边说:‘问题是,我生气有什么用?’”。

  看到这里,我想,于教授生气都没有用,我生气我郁闷会有什么用?那就更没必要了!

  于教授,您的委屈只好白受了。

  文章提交者:顺天行道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9 23:44
实际上这个事,从开始我就关注过,起因大约是做了于丹翻译的那个博士,因为有了些冲突,在当地论坛上发了些牢骚吧。所以大多应该是真实的。

后来可能有好事者,而自己又不喜欢于丹的,翻译成中文转到了国内。于是在各大论坛流传。

然后于丹有了一个简单的回应,从她的回应上看,有些事情肯定是存在的,比如换房,比如和翻译的冲突。

说翻译自己认为没翻译好,哭着辞职这我可不太相信,不符合常理么。

一楼转了一位不喜欢于丹的人写的帖子,言辞有些激烈,不过文字确实不错,批批虚伪的人没啥不好。

只是转载的那篇文章伤害了很多于丹Fans的心是真的,因为那些也都是善良而且愿意轻信的好人呢。

其实大家都认为,言行不一是很正常的,我们国人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于丹。

列位父母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拿大道理去要求孩子,而自己却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呢?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5-9 23:46 编辑 ]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5-10 09:18
从面相上看,yu做出这些事情还是可能的。
至于博士翻译,偏执的几率也很大。

以前见过一篇文章,写于丹和她的学生的,很经典
说她的那些学生和她一样,演讲是很程式化的:先运一口气。。。
再如狂风压顶。。。如何如何的(忘记了,大家可以搜索)

于丹的论语我下载MP3有2,3年了,每次都听不进去多少
听后也是一片空白
感觉就是声情并茂的表演
不如听三国演义实在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9-5-10 16:38
不是有人故意臭她吧?不过她也有发火的权利,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论语讲得再好,也只能让别人能受点感化就行了,她不是孔子,也肯定不想做孔子那样的人。孔子也说了,以直报怨可也,所以她不会受了委屈默默忍受!
作者: 小臭乖    时间: 2009-5-10 19:03
于丹是我们隔壁的泼妇 ,这个论坛也知道
作者: ilove0356    时间: 2009-5-10 20:12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0 21:35
标题: 【转帖】于丹在外交部
??对于在伦敦的表现,于丹先生让助理解释说,此行没有带助理出国。既然没有带助理出国,助理所说的一切有三种可能:
  一、 可能是实情
  二、 也可能只代表于丹先生本人对助理的陈述
  三、更可能是助理臆想或者揣测的情节。
  最后这一点是于丹先生一旦遇到反驳为自己设置的后路,鉴于伦敦懂得中文,并且与国内有联系的人不多,所以于丹先生这条后路留的不宽。但在她自己看来,基本上是滴水不漏了。
  我在这里不想谈于丹先生在伦敦的表现——如果伦敦真的有听众,相信会有相应记载。我只想忠实地说出两年前我唯一一次亲临现场倾听于丹先生演讲的感受。(听说定泰森先生强奸案性质,查无实据的时候,就是根据以往的所作所为定案的。)那次时间虽然很长,有两个小时左右,相信我和在座的所有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仅有前面的十几分钟。主持人介绍您的时候提到是“北师大副教授”这个头衔,您讲座的头一句话就针对这个头衔大大发挥,用吆喝驴的嗓门和语气大喊“小助”,指桑骂槐地说“小助”没有做好工作,用您的原话“这是什么时候的材料了?”我当时也不知道“小助”是谁,两个字怎么写,知道现在才猜测是您的助理。请原谅我们的主持人没有意识到您当时已经从副教授晋升到博导这一个现实,但当我们的主持人反复道歉的时候,您还是矫情撒泼了很长时间才肯介入正题。请问您还记得这是什么场合吗?不是您的老家北师大,是外交部。您在给外交部的青年讲《论语》与和谐的关系,这个题目是谁定的我不知道,反正您没有按照题目讲,只是把电视里讲的那些东西重新背诵了一下而已。这样的过场讲座想必您也经历得多了,不会挂念在心。但您是否想到过,您所背的那些东西,大家久已在电视上听熟,不再有新鲜感。但您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却印在我们心上。是的,外交部的人员说话做事情也是滴水不漏(有外事规则限制),所以您认为您可以肆无忌惮,就像在国外一样没人散布,没人知道,您想没想到过,正是这些在央视肯定会被NG掉的东西,充分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9-5-10 23:54
古人说“大道废,有仁义”,所以泼妇才需要读论语,不奇怪,不奇怪。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9-5-11 00:28
人名气大了,什么事都会惹上。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把这种事,归于中国文化的劣根性,是有人白心了。
在这分辨事实很难,但很显然,有人是不足心态。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1 00:41
标题: 于丹比较完整的回应和我的几句话
下面是于丹比较完整的回应。
在百家讲坛以讲《论语》、论中华文化之精髓而红极一时的于丹,今日却被曝在伦敦撒泼,当众呵斥自己的助理和翻译,并且多次质疑酒店服务,连续三天更换三个房间,致使其翻译仅在工作一天之后就愤然离去。对此,于丹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事情原委究竟如何?记者随后电话联系到于丹,而她正在赶往北京机场的路上,“晚上,我便会到成都,直到5月12日,会在成都、德阳、绵竹等亮相出席多个地震周年纪念的公益活动。”由于“撒泼伦敦”影响甚大,于是忙碌的于丹还是给记者简单讲述了整个事情的大致经过。“为配合《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在欧洲的首发,我上月底在伦敦呆了一周,举办了多场演讲,接受了国外媒体的采访,呆到4月25日才回来。”至于所顾翻译“愤然走人”的原因,于丹解释是,因为该翻译的能力有限。


出于对她的尊重,我不说出她的名字,但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她居然会站出来指责我。”于丹表示,该翻译是出版方提前在曼彻斯特大学雇的一位30多岁的在读女博士,“因为是女博士,所以我本很看好她的英文翻译水平。”并且为了表示友好,于丹在两人初见之时,还特地向她赠送了从中国带去的礼物。“为了在后面几天的演讲中好好合作,我在第一天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便特别让她翻译作为磨合,但她明显跟不上我,并且很多地方都翻译得不合适。”就这样,应付完媒体采访后,该翻译主动向于丹提出了辞职。于丹表示,可能是自己有些过于挑剔,但这种挑剔完全是出于对工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不得已,于丹和出版方在当地找了一位姓王的专业翻译,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当然,事隔一周之后,于丹万万没想到会遭到此翻译的“控诉”。“在她提出辞职的时候,我还挽留过她,她当时很伤心地边哭边跟我说没见过这么大场面,怕演讲跟不上,当时我抱着她足足安慰了40多分钟,希望她继续坚持,但最后她还是放弃了。”

  关于三天换三次房间?

  至于这位翻译在发帖中提到的“不断换房耍大牌”一说,于丹表示她的确换了房间,“第一晚住的房间在电梯边,一夜客人往来,拉箱子声不绝于耳,导致我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换了一间安静的房间,一位服务员却在我挂着‘勿扰’牌子情况下开门进来,当时是晚上十点半,第三天酒店前来道歉,并主动又给我换了房间。”

  关于呵斥助理?

  对此,于丹称更是子虚乌有:“我的助理一直在国内,我呵斥谁去?”


我点评几句,和翻译有冲突的事情肯定存在,只是于丹认为该翻译水平比较低,而她确实“出于对工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而有所挑剔。其实连于丹都可以知道翻译说的不合适,她原本没必要再配翻译的,自己直接用英语说就是了。

对于抱着翻译足足安慰了40分钟,我看见就笑了,40分钟确实太长了。而且即使是真的,你认为她不称职,又要挽留人家,也够虚伪的了。

换房问题,看起来人家也没说错,只是于丹的理由有些牵强。她可能住国内的招待所太多了,所以能说出这些理由来。英国的旅馆,隔音绝对不像国内的某些旅馆那样,在屋里能听到外面拉箱子的声音。而且西方人一向文明,走路说话都会很小心,不打扰别人。真要是有那么多声音,看来一定是来了不少国内的旅游团。挂着‘勿扰’牌子,服务生是绝对不可能擅自进入房间的,这一点,绝不可信!这样是会被客人投诉开除的.肯定是于丹挂了个“请打扫”的牌子。而且即使有服务生进去了,酒店干嘛又给她换房间呀,这哪挨哪呀。

助理问题估计是那个翻译搞错了,把其他的国内随行人员当成于丹的助理了。

其实这个事情不大,不过于丹的回应,倒是让我看了一个小笑话,土包子进城啊。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5-11 00:44 编辑 ]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11 09:19
每个中国人去英国估计都是土包子进城.
假装文明的遇到"事"兴许就"露馅".
别笑话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决定我们就这样.
"文明"的洋人也是什么坏事都干.
外国的旅馆的硬件确实没法跟我们比.

至于于丹,干吗苛求她跟圣人似的.
会讲"论语"就代表她是圣人吗?
我没看过论语,也土得读不明白,那些字都不认识.
但是还是很喜欢于丹的.主要是喜欢她讲的故事.

我们喜欢明星或名人,其实是喜欢他塑造的社会形象,并不是他本人.
那些演员和他们演的角色差八千里再加十万呢.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5-11 11:19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9-5-11 09:19 发表
每个中国人去英国估计都是土包子进城.
假装文明的遇到"事"兴许就"露馅".
别笑话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决定我们就这样.
"文明"的洋人也是什么坏事都干.
外国的旅馆的硬件确实没法跟我们比.

至于于丹,干吗苛求 ...


这话说的客观。做人要淡定,淡定。。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1 11:30
对于西方社会,我们国民了解的确实还很少,所以谈及西方的时候,笑话确实不少。

最近有一个《岩松看美国》的系列节目,还是值得一看的,央视很难得有这样的好节目。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5-11 11:39
我对于丹不感冒,,,,,,,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09-5-11 12:35
于丹讲话的那个劲,总是端着,够难拿的,本人非常的不喜欢。对于这个人怎么样,不了解也不能说什么,她讲的论语太慢,实在是没时间看,父母买了她的书,个人觉得没有南怀瑾写的好,如同方便面,只能速食。
   不过对于qq的结论不敢恭维,读论语的只剩下这三种人,这棍子轮的太大。。。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1 12:52
原帖由 phoenix 于 2009-5-11 12:35 发表
不过对于qq的结论不敢恭维,读论语的只剩下这三种人,这棍子轮的太大。。。
    ...


不是我的结论,我仅仅是转帖,帖主说的什么我自己也不甚清楚……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5-11 13:28
原帖由 phoenix 于 2009-5-11 12:35 发表
于丹讲话的那个劲,总是端着,够难拿的,本人非常的不喜欢。对于这个人怎么样,不了解也不能说什么,她讲的论语太慢,实在是没时间看,父母买了她的书,个人觉得没有南怀瑾写的好,如同方便面,只能速食。
    ...


南怀瑾老先生逐条解释了论语,每條解釋都是一篇論文,还自谦是《論語別裁》。

于丹的叫心得,其實也就是論語讀后感,不敢逐條講的。于丹講了天地人之道、交友之道等等,唯獨沒有講上下級之道(或是君臣之道),還沒有參悟透吧。不過于丹是有貢獻的,不管論語講得怎么樣,還是掀起了一股論語熱。

至于于丹讀得不深,我想正好說明了論語應該背誦才行。據于丹自己說,她家里藏有論語,從小看了一些,看不懂,大了才自己認真讀的。南懷瑾老先生就不一樣,他是從小背誦下來的。

在QQ的樓里談背論語,有可能被砸到,閃了。
作者: 笛笛妈    时间: 2009-5-11 13:43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是谁有理,还得各位自己心中怎么想的了!
作者: fchn608    时间: 2009-5-11 13:57
很多国人呢,就是喜欢跟风呢,就像俺跟风下载英语资料一样呢。不过俺下载的东东还是挺有用的
对于这楼主说的主人公呢,俺就不跟风了,离得太近了,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呢。。。。。。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5-11 18:26
原帖由 fchn608 于 2009-5-11 13:57 发表
很多国人呢,就是喜欢跟风呢,就像俺跟风下载英语资料一样呢。不过俺下载的东东还是挺有用的
对于这楼主说的主人公呢,俺就不跟风了,离得太近了,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呢。。。。。。


你说说清楚呗,,,,,,,俺很喜欢听八卦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1 18:29
原帖由 qdylz 于 2009-5-11 13:28 发表

在QQ的樓里談背論語,有可能被砸到,閃了。 ...


不会不会,半部论语治天下么,这俺也听说过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1 20:15
原帖由 fchn608 于 2009-5-11 13:57 发表
很多国人呢,就是喜欢跟风呢,就像俺跟风下载英语资料一样呢。不过俺下载的东东还是挺有用的
对于这楼主说的主人公呢,俺就不跟风了,离得太近了,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呢。。。。。。


哈,那还是不说的好。让她的fans们保留一点希望把。
作者: suyangchen    时间: 2009-5-11 20:16
看于丹的东西不多,但从没有感觉她讲得好。个人认为她讲的只是用词华丽而已。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5-11 20:53
于丹的书,看了以后,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
前年吧,我们去北京请她来我们市讲课,她在办公室,就是不和我们见面,让一个代理和我们谈了半天,最后一句话是:没空!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11 21:16
于丹看着确实有点牛烘烘的.
名人摆谱也是正常的,可能确实忙.

也可能与她的出身有关."名人"之后吗.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5-13 09:58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5-11 20:53 发表
于丹的书,看了以后,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
前年吧,我们去北京请她来我们市讲课,她在办公室,就是不和我们见面,让一个代理和我们谈了半天,最后一句话是:没空!


请她讲课的人确实太多,不可能个个都见面的。如果你们能告诉代理更优惠的条件,人家自然就有空了。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5-13 10:19
哈哈,不能再说了,再说这楼要改名了。
作者: 笑笑宝宝    时间: 2009-5-13 10:24
标题: 回复 #45 我爱飞飞 的帖子
看看是啥? 上大当了 版版真高

[ 本帖最后由 笑笑宝宝 于 2009-5-13 10:25 编辑 ]
作者: 风云之间    时间: 2009-5-13 11:53
我不喜欢百家讲坛上的那些人呢
作者: tangtangma    时间: 2009-5-13 16:57
她读论语讲论语是为了名利,
所以成为泼妇也没什么稀奇的。
作者: 我的路    时间: 2009-5-13 19:26
反正我不喜欢于丹
上次在书店遇到我也没过去
作者: HMB    时间: 2009-5-15 15:42
呵呵.和女儿背论语.
于丹是谁?
作者: slzzz    时间: 2009-5-18 16:40
呵呵  于丹被讨论这么多呢
楼上的要看看的 啊
作者: lusea01    时间: 2009-5-18 22:06
消息是真是假值的怀疑,但文中不文明的行为的确为人不齿.希望不是于丹的写照.
作者: crazyjoy    时间: 2009-5-19 10:11
我不是于丹的粉丝,也不认为她说的有多精彩,不过这个帖子的作者素质有待提高啊
作者: njyyxjs    时间: 2009-5-20 12:29
说的好的就一定会做的好?当然不是。想想,就明白了。
作者: HMB    时间: 2009-5-31 00:29
原帖由 slzzz 于 2009-5-18 16:40 发表
呵呵  于丹被讨论这么多呢
楼上的要看看的 啊


呵呵。谢谢,没空!来这里是为了女儿。呵呵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