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贴]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子不曰    时间: 2009-5-6 15:48
标题: [转贴]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199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令中国的家长们感到震惊!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
              "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
              "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二、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
              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
              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要求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某些知识,针对问题"聚会思维";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这就像我们回答"1十1"只能等于2,等于别的就意味着错误。
              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这样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发散性思维要求一题多解,供参考的答案有:
              回形针除了可以用来"别住纸张"外,还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可以让回形针利用衬衣口袋,别住"服务员"或"小队长"等标志;
              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也可代替领带夹子;
              假如有很多回形针的话,可以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链条;
              可以把回形针的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
              同样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缓和指甲缝的脏东西等等;
              必要时,可以把整个回形拉直,当作鞋带使用--把它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
              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可将它别在纸模型飞机的头部,做重锤用;将许多回形针串联起来,还能做项链,等等。
             
              下面是一则成功的家教案例:
              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我们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惟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对听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

            于是我们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父母不是包办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从小树立主体意识,从各方面给予他"参与"的机会。记得小学三年级一次数学考试,儿子对其中一道文字题有异议,我们马上会面数学老师,家长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要有勇气,大胆叙说,据理力争。当确定孩子的异议是正确的时候,我们进而告诉他即使书本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我们并不认为"听话"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求他对父母和老师也不要一味服从和依赖。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经验,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
              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作者: y340296343    时间: 2009-5-6 15:55
标题: 回复 #1 子不曰 的帖子
说得太好了,我们缺少思维。
作者: 乐乐520    时间: 2009-5-6 16:00
说得好,我们缺少从思维引导,最近感到在对孩子方便有点无力,孩子以前都不怎么爱哭,现在只要不答应他就在我面前哭,我把他抱起来就没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我最近转换方法有没关系,以前我打他,最近不管他犯什么错误,我都是说该怎么样,他那样做不能处理事情.
作者: wshy    时间: 2009-5-6 16:05
光教孩子不行了,看来得先教教自己了,学习中,谢谢
作者: 兰灵儿    时间: 2009-5-6 17:24
是呀,现在是学习怎么做个好妈妈
作者: slzzz    时间: 2009-5-6 18:17
看看版主的新文章,收益匪浅啊 !
作者: 湖水晶    时间: 2009-5-6 20:46
看到好文章,先拜读了,才发现是版主啊,收益非浅,孩子刚转入国际学校, 发现教学理念真是 天壤之别, 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
作者: slzzz    时间: 2009-5-6 22:11
一个初中生每天早出晚归的,8个小时的睡眠都不能保证。这么培养出来的机器还能有思维?
对现在的学校理念真是不敢苟同,,怎么能逃出这个框框呢?
功夫是要小,但也要适合生理  心理特点啊
现在的学校太急功近利了
作者: 简单2404    时间: 2009-5-7 09:38
在国内这个环境下,很多都只能理论上的探讨,毕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教育。
要想在国内生存,就要适应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到“适者生存”。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9-5-7 10:18
不断地学习中....
作者: luckyreddouding    时间: 2009-5-7 14:02
收益非浅学习中....
作者: qxz662    时间: 2009-5-7 19:54
好好学习,并应用实践
作者: LZY1103882    时间: 2009-5-15 10:54
要做到做好谈何容易啊~
作者: 丹芮妈    时间: 2009-5-16 08:31
理论上我似乎知道这些道理,实行起来常常会偏离方向,确实需要这种提醒。当一本百科全书是远远不够,且没有必要的。
作者: 绿绿    时间: 2009-5-16 09:41
做个好父母真不容易,好好学习吧。
作者: 寻找适合自己    时间: 2009-5-16 17:53
现在的教育很多是扼杀想象力的
作者: 快乐边子    时间: 2009-5-17 00:15
我很庆幸,女儿的班主任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育理念很新,注重孩子素质教育,真是幸事啊
作者: 舞动人生    时间: 2009-5-17 11:38
感谢斑竹,发人深省,学习中,孩子还小,看来家长得好好充充电了。
作者: kingguy    时间: 2009-5-21 09:01
思维是最重要的啊,记住了,呵呵
作者: 好望角66    时间: 2009-5-22 09:28
拜读了,受教了,然后想想怎么学以之用。
作者: sunny56    时间: 2009-6-12 15:09
拜读了,受益非浅。
作者: fusw521    时间: 2009-6-13 16:55
说的简直太好了,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作者: keerma    时间: 2009-10-17 12:57
15楼说得有道理,我也要理性地思维
作者: maya0731    时间: 2009-10-17 15:32
我们的教育刻意的不让孩子独立思考。否则不会开设那么多的政治课。如果真的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应该取消政治课,改成哲学课。
作者: 大胖和小胖    时间: 2009-12-16 16:16
说得很好,我们一直以来都习惯给孩子灌输知识而不是启发他们思维
作者: wonder_chang    时间: 2009-12-20 14:21
标题: 好贴1
思维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作者: rainflee    时间: 2009-12-27 19:56
好好学习中!学校教育的现状,有时面对这种碰撞真是无能为力!哎
作者: rainy112    时间: 2010-1-4 09:00
原帖由 rainflee 于 2009-12-27 19:56 发表
好好学习中!学校教育的现状,有时面对这种碰撞真是无能为力!哎

我们孩子在幼儿园时还经常设计游戏,想一些奇思妙想的点子,现在才上一年级,就明显感觉没有那么多花样了。
作者: 摇篮曲    时间: 2010-1-4 10:38
思维更重要,要深入骨髓才能做得到,学习了
作者: dpk    时间: 2010-1-5 16:45
现在教一个孩子可真难啊!
作者: shylyq    时间: 2010-1-8 14:36
这是我培养孩子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境界
作者: 菜园瑞雪    时间: 2010-1-8 19:52
说得太好了,我们缺少思维。
作者: 008119    时间: 2010-1-8 22:24
怎么学习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10-1-9 22:38
哪有那么难的呢,只要不去束缚,孩子都会去兴致勃勃的思考。
可惜的是,我们的标准化答案制造了一拨一拨的考试机器。
作者: 土拨鼠妈妈    时间: 2010-1-10 15:46
连语文的阅读理解文字题都有标准答案,很多地方可能连作者写的时候都没有想得那么深、那么广,想要孩子有思维,首先得锻炼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能把这种能力传递给自己的小孩。对小孩来说,老师的话是圣旨哦,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10-1-10 23:09
标题: 回复 #36 土拨鼠妈妈 的帖子
不用太发愁。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少年时代吧,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一切都会怀疑、会反叛的呢?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那时知识有了一些,脑子里天然地就会有反抗权威的需要。
在那以前,你想和学校、和老师的圣旨对抗,那不就是事倍功半么?
我们能做的,就是各行各路,他们要求的俺不予置评——除非孩子哭哭啼啼来抱怨了,再说——俺要做的事,只管去做。
美国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还有一些原版书,也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致力于培养孩子批判性阅读的习惯了。可惜,这些书买起来很贵,而电子版又很难找。
好在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好材料,爸爸妈妈多用心,孩子的思维也不会成问题。
作者: lixingmeibec    时间: 2010-1-11 09:22
收走,自己先好好掌握。谢谢分享!!!
作者: erin2002    时间: 2010-1-14 23:15
好好的学习了
作者: maya0731    时间: 2010-1-18 00:18
教会孩子思维,首先是家长不能有僵化的思维模式。对家长提出了高要求啊!
作者: myyct    时间: 2010-2-10 14:03
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教死了,哪里有创作性。家长一定要抽时间,多给孩子一些引导,经常想给孩子请请假,在家读读书,做手工什么的,学校的节奏太慢了,数学/英语孩子都说天天重复。
作者: drma    时间: 2010-2-10 23:14
教孩子怎么学比教孩子学什么更重要
作者: cwm197825    时间: 2010-2-20 12:34
很好的方法,值得学习
作者: lkdshhbwy    时间: 2010-2-26 23:52
在国内这个环境下,很多都只能理论上的探讨,毕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教育。
要想在国内生存,就要适应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到“适者生存”。
作者: ssheep    时间: 2010-2-28 15:02
说得太好了,我们缺少思维。
作者: 绿绿    时间: 2010-3-4 15:43
做个优秀的父母是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
作者: 20080315    时间: 2010-3-14 10:5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rain2002    时间: 2010-3-25 12:01
不错的见解,做为家长应该多多学习
作者: dse123    时间: 2010-3-25 14:01
其实,但凡家长及老师都有这样的意识,但是中国的教改官员似乎没有意识到,没有人去管中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自己操心吧,别等了。。。。。。
作者: 小地主    时间: 2010-3-25 15:53
知识好教,思维不好培养呀。
作者: LZsidney    时间: 2010-6-3 16:39
不断地学习中....
作者: nickddchen    时间: 2010-6-10 10:19
谢谢楼主的分享,我们是一路接受新的思维,一路还要不停消化用到孩子身上,任重道远。。。
作者: 胖宝贝    时间: 2010-6-10 13:17
收藏了,一起和宝宝做思维训练吧
作者: amimi    时间: 2010-6-10 13:39
思维确实比知识重要,但要时时坚持并贯彻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不容易.
作者: 12e    时间: 2010-6-10 14:07
挺赞同的, 谢谢分享.
作者: gj0973    时间: 2010-6-12 10:36
认同思维培养要比知识培养难的多
作者: 双子座99    时间: 2010-7-9 13:36
真是聪明的孩子,从高位计算的方法在一本数学家写的普及数学读物里有,你家孩子将来在数学方面一定有出息.
作者: 甜甜妈糖糖    时间: 2010-7-10 00:58
真是聪明孩子呢,从高位算起是口算速算的一种方法。
作者: 指挥调度室    时间: 2010-7-10 15:35
谢谢楼主,首先家长应该过关啊,道理明白真正实践实在不容易
作者: pmhpang007    时间: 2010-7-12 13:18
现在的大环境就这样, 孩子累,家长也累.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