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在教育上,我也有点崇洋媚外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5-4 13:05
标题: 在教育上,我也有点崇洋媚外


我不否定中国式教育,但也有点崇洋媚外.
转个博客给大家看看.:lol :lol

西方教育让我儿子失去了“理想” 2009-04-30 15:05

看了我写儿子在西方上学的文章,很多朋友写信给我,希望我就教育问题写一些文章,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一些建议,推动一些改革。我又何尝不想呢?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教育是头等的大事。如果想一个国家发生变化,最平和又快捷的办法就是对成人加强启蒙教育或者宣传洗脑,可如果想让一个国家彻底发生变化,则非得从孩子的教育开始不可。



对成年人的思想控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控制了现在,就可以改变过去;改变了过去,也就掌握了未来。说的是篡改历史和控制舆论的重要性。可如果在和平年代,则我认为下面的话更加具有普适意义:谁控制了孩子的教育,谁就掌握了未来。



当然,我这里说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内容,是我们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而不是多少人读书,多少人失学的问题。



我对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和我出国之后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那时我很想知道中西文化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只要在大陆读过小学和中学的年轻人出国后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西方社会,而在西方受到小学和中学教育的移民第二代却再也无法融入中国大陆的社会——你能告诉我有一个海外出生的华人华侨能够从精神上回流到中国大陆的例子吗?



十几年前出国后,我除了老老实实潜伏下来,研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外,有段时间我一度把注意力转向教育,因为我隐约地意识到,无论政治还是军事,甚至是经济,都不能最终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国家的未来最终将由我们施于孩子身上的教育来决定。



于是,我先后在美国和澳洲大学(美国的是华盛顿的一所大学,澳洲的是悉尼大学教育学院)里申请了教育学硕士等课程,但都因为看不到显著效果而半途而废。可我却得出了一个结论,教育形式和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因此,我一度悲观地认为,与其任凭学校把那些垃圾和有害的东西灌输给我们的孩子,不如让他们当文盲。当文盲的话,他们总还有靠自己的天性和经历觉醒的一天,可一旦被灌输了那些所谓的“知识”和害人的价值观,他们就沦落为世界上最不可救药的“知识人”了。



没有拿到教育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可我自认对教育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我从中国农村小学读起,又到多个国家读书,在四十多的高龄才拿到博士学位,没有经验也有教训吧。可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最终认定是教育的内容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而我始终无法掌握外国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内容——因为我不可能再靠我一直自鸣得意的“实践”的方式到西方国家的小学、中学去“潜伏”,去取经。



可是,那句话怎么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没有想到,我对中西教育最大的灵感和收获却来自我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内读幼儿园,到美国和澳洲读小学,小儿子出生在国外。我对他们的教育一直很重视,那是父亲对儿子的本能关心。可后来,就在我对教育很迷茫的时候,我逐渐发现,两个分别在美国和澳洲从幼儿园一路读到高中和小学的儿子,却给我另外一种启示。虽然我竭力在用自己认为是对的方式方法教育他们,然而,短短两年后,我就发现在教育上(包括世界观上)他们和我渐行渐远。那时我最想知道的是,澳洲人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在短短几年里,把我的儿子从我身边“夺走”?我并不是没有说服力的人,可面对他们学校整天放羊似的教育,我竟然显得无能为力!



(插一句,说到美国和澳洲“放羊似的教育”,我要控诉:几乎就在儿子要考大学的前一年,他们竟然还是我行我素,根本没有延长教学时间,早上九点才上课,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中间竟然还有那么多体育和课外活动。读小学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读到四年级,竟然没有给我带回一本让老子看看他在学什么的“课本”,到他教室去,竟然发现,他大部分时间是爬在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听老师讲课的,我郁闷啊!想当初老子在神州大地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早起晚归,忙得连偷看邻家女孩的时间都没有……)



从自己和儿子身上,我深深的感觉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教育的内容,而我们长成什么样的人,是在小学和中学就被决定了的。从那以后,我发现自己在研究教育上的“潜伏”毫无疑义,反而是无意中以儿子做实验,让我感受良多,也最终让我明白,人是怎样被教育出来的?我为什么是我?我的儿子又和我有什么不同……以及,你为什么是你那些年轻人又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大家注意到,我并没有说哪种教育好哪种教育坏的意思,这不是此篇短文里要探讨的。实际上,中国现代的教育体系几乎都是从西方引进的,特别是理工科的设置和内容几乎全盘西化,就连社会科学,各科目的设置也是从欧美以及前苏联引进的。唯一有中国特色的是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语文课文内容的设置,让我们有了中国特色。



和很多朋友期待的我来攻击一番中国教育相反,今天我要“攻击”的正好是儿子所受的西方的教育。我的大儿子十六岁了,快要高考了。我对大儿子影响比较大,从幼儿园就灌输他要“有所作为”,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可是正如我所说的,他已经从我对他的中国式的灌输渐渐走开。



我曾经按照我的父亲对待我的方式多次和儿子讨论理想,也就是今后想干啥事、想从事什么职业,一开始,他还能听我忽悠,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当科学家,要当公务员,要当作家,要当……。可最近一次他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他对我说,可以开一个卖东西的小店铺啊……



乖乖隆的冬!你不在中国,我就不怪你不想当雷锋、王杰、黄继光,但你至少也应该有当一名厅长、局长或者师长、团长的志向吧,再不济,你也应该搞个科学家、不拿工资的市长、总经理、作家什么的玩玩吧?没想到他的理想就是去开一个小商店,看到我横眉冷对怒发冲冠血脉膨胀浑身上下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儿子心态平和地说,能养活自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就很快乐了。



鉴于万恶的西方教育把我的大儿子搞得一点“理想”都没有了,我就立即把关注焦点转移到刚上四年级的小儿子身上。我要多和他交流,多引导引导他。特别是利用他回国的机会,我得让他从小心中有一些榜样。要知道,在中国的教育下,像小儿子这么大的孩子,早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但有那么好的主席(主席的睡衣)、那么好的将军(朱德的扁担)、还有让孩子都能流出眼泪的“人民的好总理”恩来同志,而且,九岁的中国孩子谁不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



可是,我郁闷地发现,我的那一套在小儿子身上完全不起作用,才多少年没有把他抱在怀里啊?竟然这么快就被澳洲的学校“洗脑”了?!



很显然,我已经无法在儿子心中树立一些我认为是楷模的榜样,无论是什么“家”还是那些有权有钱的人,小儿子几乎没有任何概念,说到“当官的”,在他眼中,竟然和工人、农民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当官的”还没有一个拥有几匹马的农民酷。在儿子眼里,当官是不实际的,又不开工厂,又不卖东西,靠什么赚钱呢?靠税收养活的人,总要看纳税人的脸色,腰杆总是站不直的啊。(所以大家也应该注意到,西方最优秀的人才,总是集中在创造财富、钻研科技、从事教育等领域,至于公仆的行列里,大多是碌碌无为的家伙)



在儿子们的学校,好像没有任何政治思想教育课,也没理想培养之类的课程,我曾经和八十岁的老父亲讨论这个问题,他和我一样感觉问题很严重,我们当时一起哀叹,这种(西方)国家,到时培养出来的人怎么会有干劲和理想?我们一致同意,关于理想、道德和中国式的思想教育这一课,就由我这个老爸来完成。



不幸的是,我失败了,更不幸的是,儿子并没有失败——不幸在哪里?不幸在我从中国带出来的那一套是失败的!更不幸在哪里?在于我那失败的一套正在教育全中国的孩子!



人家的孩子培养出来却能够让这个社会挺和谐的,甚至那些整天放羊似的教育却仍然培养出在科学技术和各方面都引导世界潮流的人才,而我们,一个最注重理想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国家,却培养出——我不说别人,说我自己好不好?——培养出我这种到了四十岁还在迷茫和彷徨的人……



我再强调一句,区别不在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不在于有多少人不识字,是文盲,更不在于我们的孩子是否从小学就开始加班加点学“知识”
……问题的关键,也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知识”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杨恒均2009/4/30


作者: yayafamily2008    时间: 2009-5-4 13:19
做个沙发慢慢看!
作者: yayafamily2008    时间: 2009-5-4 13:20
我也有点
作者: ladyzhu1208    时间: 2009-5-4 14:05
教育的问题影响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个大问题。却有是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沉思中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9-5-4 14:10
每当我有“崇洋媚外”的念头闪现,眼前一幕幕现实就把我拉回去了。
作者: 让你快乐    时间: 2009-5-4 14:37
好文章,慢慢学习中!
作者: huhututu    时间: 2009-5-4 14:44
杨恒均写的东西好看。不过以前不知道他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看林达的文章,西方孩子没有政治思想教育课,但有公民课。公民课第一章,就是教育孩子怎样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有尊严的人,其次要了解作为一个学生需要做的事,再就是对家庭的认识和责任,最后是作为公民的权利。

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教育,也没有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校教育,就是为这个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
作者: 曹云    时间: 2009-5-4 14:45
楼上说的是,现实就是现实,我们无力改变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9-5-4 14:58
取长补短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了!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5-4 17:12
西方孩子张大后不会在人行道上开汽车。
作者: chenxiaojie0110    时间: 2009-5-5 02:18
确实是崇洋媚外,学习先进经验很好,但以偏概全就不好了!西方没有榜样教育?只不过是榜样不同罢了。难道要中国把西方的榜样完全拿来?中国不教孩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不过是有些人因为崇洋,这些东西进不了他的“法眼”罢了。
楼上不是在说,西方没有飙车的吧。
作者: editorsome    时间: 2009-5-5 09:54
是的,取长补短吧。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

学习中.....
作者: swcgj    时间: 2009-5-5 11:51
我看,关键是价值观的不同。西方的孩子认为“能养活自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就很快乐了”,但中国的孩子哪一个从小不被要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有哪一个不希望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作者: gladyslu2002    时间: 2009-5-5 1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iola_wang    时间: 2009-5-5 22:22
看了郁闷,我希望这样的教育,可是在国内没有,怎么办,只能去适应我们的教育体制,所以我们的孩子都是被培养得一个模子出来的
作者: wishuhappy    时间: 2009-5-6 12:48
其实也有很多西方孩子也很有中国人眼中的志向,很多人在大学就想到以后要当总统。只是刚好笔者的孩子没有所谓的中国人眼中的志向而已。
作者: eli_jiang    时间: 2009-5-6 13:17
每次谈到教育,看教育的评论,就觉得心情沉重。其实各个社会体系都是有好有坏的,不必妄自菲薄把。
作者: hailong858    时间: 2009-5-6 17:04
不管是海内还是海外,好的东西都要吸取!
作者: zqkk    时间: 2009-5-7 09:37
值得反思啊,不过国外的教育相对是重视个人的心态自由发展
作者: runer    时间: 2009-5-7 14:55
儿时的理想的远大,长大后的现实残酷,落差太大了
作者: w9527    时间: 2009-5-7 15:45
想把孩子送出去,但是反复考虑后决定小学毕业前和我们在一起。小学毕业后在带她出去看看,孩子自己拿主意。
作者: zhlhouse    时间: 2009-5-17 19:47
好文章,慢慢学习中!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