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当家庭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模式发生矛盾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26 16:43
标题: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当家庭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模式发生矛盾怎么办?
我在《整合教育》一文中提出,适应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素质和教育目标。这不仅是对孩子而言,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最近,一个初一的女生因为被老师逼迫写检查而自杀,他的父亲说,后悔让孩子学会了思考。这个事件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家庭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以及小学教育模式与中学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这个父亲实行的家教类似于民主型的教育模式。比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保护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按照兴趣尽量多地自由发展。他不强迫女儿参加课外辅导班,除非她自己愿意参加。他也希望女儿的成绩优秀,但不会每天去检查她的作业,只会抽查询问。他发现女儿喜欢历史和军事,他就鼓励她广泛阅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和父亲讨论交流,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力。作为一个成功教育孩子的父亲典型,这位父亲还被某小学要求在学校里发言。

而女孩所在中学搞的却是典型的专制型教育。在女孩所在的班级,写检讨是班规,只要学生犯了任何错误,都是被逼写检讨书,让学生自己一遍遍痛骂自己、侮辱自己。其中,这个女孩被罚写检讨书10多次。在这些检讨书里,女孩每次都表示她尊敬老师,要听老师的话,但同时,她还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见解,而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恭顺服从,痛心疾首深挖思想根源痛表决心悔过自新。

老师承认她对这个学生的“不肯深刻检讨”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所以,呈现出来的局面是:她被以更多、更琐碎的原因罚写更多检讨书,同学证明她在校的六个月内一共写了10份;字数也越来越多,最后因为在课堂上和同学说小话而被要求写1000字,而“同案犯”免予检讨惩罚。

民主的家庭教育遭遇了专制的学校教育,怎么办?

不要对抗,要适应。但是适应并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

这个女孩没有选择适应,而是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选择了对抗。

有人轻描淡写的说,这孩子自杀不值得大惊小怪,她可能得了忧郁症。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文革中,老舍,邓拓,吴晗,熊十力,傅雷,杨朔一大群高级知识分子选择自杀,难道他们都是得了忧郁症?这些智慧绝伦的大知识分子都没法坦然面对各种不白之冤,更何况一个孩子?

面对这种专制的教育模式。有的朋友选择了消极的适应。就像这个父亲在女儿死后反省的,“我不应该让孩子过早有思考的能力,如果她笨一点,听话一点写检讨,至少不会去自杀”。

支持这位父亲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我理解他们的做法。的确,消极的适应尽管消极,但可能在效果上比对抗要好。

我们再来看看积极的适应。我的一个朋友,对孩子也是采用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校,同样碰到了专制的教育模式,起初,他选择了逃避,转学,可是,转学之后情况还是差不多,后来,他开始直面这个问题,与老师开始了谈判,跟老师交流,说服老师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对待别人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轻易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然后,这个家长又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跟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为了融洽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家长时不时的就会给老师送一张购物卡。老师成了这个家长的朋友,而且是一个眼线,孩子有什么问题,老师会和家长一起沟通,一起想办法。

这是一种积极的适应。

回过头来我们想想自杀女孩的父亲。如果他采取这种积极适应的方式,与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换一种教育自己孩子的模式,孩子还会自杀吗?

现在,家长不与老师沟通,只是让孩子一个人扛着巨大的压力,让孩子一个人去战斗,最终,压力超过了孩子承受的底线。

我想起另外一个积极适应的案例。大科学家维纳很小年纪进了大学,成为传颂一时的神童。可是,当时的媒体与舆论对神童并不友好,不断地质疑甚至嘲讽。维纳读到了这些负面的评价,非常痛苦。这个时候,他的父亲站了出来,与不友好的媒体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甚至对簿公堂。父亲的做法极大鼓舞了维纳,让即将心理崩溃的他重获生活的勇气。

我们的能力也许改变不了整个教育体制,但我们可以影响老师,我们也许无法改变老师的所有观念,但我们可以让老师改变对自己孩子的某些做法。如果自己再三努力仍无法改变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你可以选择转学,也可以像维纳父亲那样站出来与老师做斗争,向校长告状,向教育局投诉。这些都是积极的适应方式,我们其实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从社会舆论上,我们显然会受到更多的支持。但可惜的是,这位父亲什么都没有做,在不幸事件发生后,反而徒然叹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是一种错误。

从长远看,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成功,更有后劲,更有出息,会更好的形成策略思维,更早的进入认知周期的第三阶段,会有更好的悟性,这些都是我在不同文章里反复强调的,这种能力,不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好成绩,还会让孩子更快乐的学习,未来的职业以及家庭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而某些学校专制型的教育模式,就是在培养缺乏后劲与真才实学的废物,用一种简单、粗糙、一刀切的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可能有部分人因此受益,可其他人会付出惨痛代价。

我们为什么要削足适履地迁就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呢?消极的适应是不可取的,要自信起来,积极的适应,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26 17:02 编辑 ]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4-26 19:57
家长不与老师沟通,只是让孩子一个人扛着巨大的压力. the child is too
alone. too tired. she is so poor.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4-27 07:51
为了无辜的儿童,必须教会儿童真正的学习,必须与小学教师斗争.斗争的方法比方:谦虚,礼貌的交谈,面子都是小学教师的,但目的都要成功.
作者: xjwlcq    时间: 2009-4-27 09:17
一方面和小孩沟通,另一方面谦虚地听老师的教导,学会适应才是最好的方法。千万不要得罪老师。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7 09:57
学校和老师的定位,不应该是敌人,而是友军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7 11:05
对老易的这篇文章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徐远方的案子我一直不愿意发帖子来说,因为在中国,人家女儿死了,不管做父母的有什么过错,但都是不允许批判和反思的,认为是在雪上加霜。这种不反思的方法,导致了更多问题的出现。好在这个孩子的父亲在反思,可惜的是他不是反思自己、学校、和社会的问题,而把女儿的死归咎为他教会了女儿独立思考。

他真的教会了女儿的独立思考么?至少我从公开的那个孩子的几份检讨里没有看出来任何独立思考的痕迹。孩子的检讨没有涉及任何学校检查规则的不合理性,而仅仅是在为自己违反规则找借口和理由。孩子没有学会任何独立思考,而是学会的愤恨和对抗。

孩子的父亲把矛头指向了学校,但从现有的事实看来,孩子的死,可能和其他孩子的嘲笑关系可能更大一些。
徐远方的同学们不能理解她被频繁罚写检讨书,他们认定被老师们惩罚的徐一定是差生,他们每次嘲弄徐,开头是不是又是那一句我,可怜而不幸的徐远方””
在徐远方生命的最后一些日子,她带了一把小刀进了课堂,形同癫狂去吓阻那些嘲弄她的同学,来保护自己。但老师们还是没有发现这个女生内心的愤怒,相反,他们判断徐已经有精神疾病,还催促徐的父母送她去医院看医生。

一个孩子为什么不能和其他同学融合相处呢,除了学校的重大责任外,更应该反思的是孩子的父母。

再看看父亲让孩子所读的书
鼓励她看我的藏书如《三国演义》、《史记》、《中国革命史讲义》、《刘伯承用兵录》等,与她讨论书中的一些内容。她不仅从中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还学会了自己思考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让孩子读这些书,还说让孩子在这些书里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足见这位父亲本人就不懂得什么是独立思考,更不可能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正确的人生观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老易在一楼说,孩子的家庭是一个“类似于民主型的教育模式”,这一点我远远不能赞同。如果说这个叫做民主型,那简直就要为民主而悲哀了。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应该向谁诉说,好朋友或者父母,孩子有和父母说么?似乎没有,或者是说了,父母却没有给出任何好的建议。我不知道任何一个民主的家庭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反的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性格呢?我可以猜想得到,是做父亲的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愤恨和鄙视,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于学校和社会的仇恨。一个人敌视社会也好、愤青、仇日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但如果把这种恨,传递给孩子,那直接的结果就是上述的结果。记得早些时候,有一位广东的所谓“诗人”,也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网上有一篇孩子父亲的育儿经验谈,可惜的是我从那篇文字上,看不出太多民主的痕迹,无非就是不逼迫孩子上各种班子,让孩子顺其自然的走下去,这大约是僵硬所以为的右派的标准吧,我一般管这个叫做不负责任的父母。一个父母不能指导孩子读正确的书,养成好的性格,做适合的事情,孩子对你不信任,有事情不去和自己最亲的父母去商量,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切如何称为民主的育儿方式。所有的一切都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解决,那还要父母做什么用呢!

所以最好不要用民主和专制的对立来讲这个案例,这里面只有可恶的学校,可恨的父亲和可悲的女儿而已。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7 11:16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7 11:05 发表
这大约是僵硬所以为的右派的标准吧 ..


晕死,你们讨论问题为什么总是提到我.

我不过是来打酱油的
作者: fanshaomin    时间: 2009-4-27 11:26
所以最好不要用民主和专制的对立来讲这个案例,这里面只有可恶的学校,可恨的父亲和可悲的女儿而已。

做人要厚道,在你看来,这件事情万物皆可恨,但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凋零了是不争的事实。这位孩子的父亲可能对待孩子的教育因为不足而有些许偏差,但如何谈得上可恨,看看父亲给女儿的书目,岂有小家之气。这位女儿,能有思考能力,虽然因为太脆弱而走上绝路,但你怎么可以说愿意读书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女孩子的人生是可悲的。我们不应该悲观消极。要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为后面有能力会思考的孩子们努力铺平一条道理。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9-4-27 11:28
与老师沟通十分重要。
我一直很积极很努力地与孩子的学校老师沟通,被孩子的爸爸颇为不屑。
但是,效果是显著的。
比如我儿子是一个很调皮很爱说小话又很爱反驳别人的人,我之前和老师沟通时,就再三说他的缺点,说我为什么会允许他与大人顶嘴等等。老师听后,反而会说这样好,小孩子都是这样,大点会好些等等。所以别的同学如果反驳老师,后果可能很严重,但是我儿子时常会对他认为的老师的错误提出质问,老师从没有罚过他。他说,老师曾小声说他:‘就知道我和顶嘴。’
我当然也教育他:“如果觉得老师不对,不要当着同学面去和老师说,等下课自己问老师。”

不可想象,如果我没有用我的方法和老师沟通,我儿子这样的孩子会受到多少惩罚。
作者: ycslgs    时间: 2009-4-27 11:33
我觉得我们家长应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学校生活,一起面对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一起学会适应社会,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只有这样,你才是孩子的朋友,你才是一个民主型的有思考能力的家长!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7 12:11
原帖由 fanshaomin 于 2009-4-27 11:26 发表
所以最好不要用民主和专制的对立来讲这个案例,这里面只有可恶的学校,可恨的父亲和可悲的女儿而已。

做人要厚道,在你看来,这件事情万物皆可恨,但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凋零了是不争的事实。这位孩子的父 ...


所谓书目是孩子父亲自己的讲话里列出的。俗话说少不看三国,因为三国里那些诡计,不能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其他的几本书,除了谎言就是谎言,不知道这些给孩子看有任何正面意义。

一个做父母的,不能作为孩子的有力的肩膀,不能为孩子遮风挡雨,我说他可恨应该不为过。

现有的材料很有限,我只能妄加推测,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问题的时候有无跟家长倾诉?而这时候家长又做了什么?以我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如果孩子和父亲讲了遇到的事情,做父亲的一定没有给出他人和正确的方法,相反的可能是对于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大肆痛斥,这将加深孩子对于学校和同学的对抗情绪,很可能是这场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我说了我原本不愿意对这个事情进行议论的,就是因为知道有大量的如你这样的人存在,会说我不可以对死者的亲人有任何不敬,否则就是不厚道。可惜的是,谴责社会和学校不会有任何实际意义,反思这个事情,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更为实际。所以希望你也能好好的想想,以此事为鉴才好。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27 12:53
标题: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孩子是否跟父母沟通了学校的事情,这个目前还不知道。
但无论如何,这个父亲缺乏一种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
有点听之任之了。

这个教训很惨痛,足够给我们警醒。

至于这个家庭是否搞的是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我觉得没必要怀疑。
问题的焦点是:
家教模式与学校模式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这个时候家长要有前瞻性。要时刻关注学校模式与家教模式可能存在的冲突。一旦发现有冲突,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作者: fanshaomin    时间: 2009-4-27 12:56
现有的材料很有限,我只能妄加推测,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问题的时候有无跟家长倾诉?而这时候家长又做了什么?以我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如果孩子和父亲讲了遇到的事情,做父亲的一定没有给出他人和正确的方法,相反的可能是对于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大肆痛斥,这将加深孩子对于学校和同学的对抗情绪,很可能是这场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你确实在妄加推测,你可以以事论事去评价这件事,为何牵扯上对当事人人格的评论。
-------------------------------------------------------------------------------------------------------------------------------------
我说了我原本不愿意对这个事情进行议论的,就是因为知道有大量的如你这样的人存在,会说我不可以对死者的亲人有任何不敬,否则就是不厚道。可惜的是,谴责社会和学校不会有任何实际意义,反思这个事情,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可能更为实际。所以希望你也能好好的想想,以此事为鉴才好。

谢谢你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7 13:00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4-27 12:53 发表
至于这个家庭是否搞的是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我觉得没必要怀疑。 ...


是没必要怀疑,因为根本就不是。

一些人以为儒家是专制,所以我反对儒家,我来做道家吧。可惜的是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不是民主家。

所以很多人所谓的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发展,无非就是道家思想而已,根本不具备任何民主的思想。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7 13:04
原帖由 fanshaomin 于 2009-4-27 12:56 发表
你确实在妄加推测,你可以以事论事去评价这件事,为何牵扯上对当事人人格的评论。 ...


以事论事很好,可惜没有大量的事实摆在那里,我所可以看到的,就是三篇单方面的文字而已。不过从三篇文字里,我觉得还是可以感受到那个做父亲的教导孩子的大致方法的,故而有推测和结论,也许不完全正确吧。但做父亲的育儿失败,恐怕是无法推卸的了。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27 13:07
标题: 跟老师搞好关系比较重要,
跟老师搞好关系比较重要,不管老师专制与否。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

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

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们掩饰不住深情还是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着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4-27 13:44
倾向于老易的意见。
属于什么型暂且不论,就中国的现实而言,这位父亲的家庭教育还是不错的。但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竟然出现如此的悲剧,这就是让我们思考的地方了。

老师有责任。父母也有失职的地方,除了老易说的积极适应,还在于孩子后来的处于绝境之时,没有及时发现予以排解。
但是,孩子的性格是主因。如果孩子有很多朋友,如果孩子坚强一些,心理不那么敏感一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从中得到的反思是:1、要让孩子交朋友。孩子大了,朋友比家长重要。
2、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老易说了,多批发点购物卡。
3、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般而言,有要好的玩得来的朋友,能和家长沟通,就不至于极端。
4、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不能太脆弱。

一句话,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另,qq说的不看三国演义不能苟同。按照这个论断,孩子也不能看历史了,历史上的诡计比三国还多。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4-27 14:00
看过相关报道,我第一印象就是徐远方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对孩子相当不负责任的人,之所以有这个结论,很简单,按照徐远方父亲的说法,远方跟父亲之间应该是亲密的 ,像朋友似的关系,如果这样,孩子几个月来的痛苦怎么可能作为朋友的父亲一点都不知晓呢,说不知道是不能原谅的 ,知道而不管更是罪无可赦的.当初拿着孩子的点点成绩到处讲演,我很怀疑,孩子的成绩到底与父亲的引导有多大关系,从后面孩子与父亲的关系看,父亲其实是先工作后孩子的,这样,那么对于前面的民主培养及其取得的成绩我只能理解为是这位父亲的无心载柳柳成荫,而后面的不幸结果才是与这位父亲的玩忽职守有直接关系的.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27 21:00
家长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孩子通过家长这面窗户认识外面的世界,
家长绝不能分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找到平衡,寻求共同,,,,,,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27 21:21
同意老易的观点。

这个案例是比较极端,其实我们平时遇到的消极适应、让孩子独自面对、期望孩子慢慢适应有何曾少见。

当然,有时,我们需要让孩子去经风经雨,让孩子在历练中成长,我们会让自己当一个旁观者,但我们一定不能放手自己的责任。

要多去问问孩子的感受,多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当孩子彷徨失措时,就不能缺了我们的手。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7 23:26
原帖由 长用户 于 2009-4-26 23:51 发表
为了无辜的儿童,必须教会儿童真正的学习,必须与小学教师斗争.斗争的方法比方:谦虚,礼貌的交谈,面子都是小学教师的,但目的都要成功.


长用户朋友真可爱,这话说得让我想起一句名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其实呢,天是我们的父亲,地是我们的母亲,人是我们的兄弟,都是要我们去理解和尊重的。你真心尊重对方,即使不说,对方也是能感受到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老师与我们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他们有我们没有的经验和阅历,需要我们去学习。当然,无论是“师”还是“友”,都是人,都和我们一样,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他们能包容我们的缺点,我们也能包容他们的缺点。如果看到不顺眼的地方就鄙视对方,那我们还能有朋友吗?
作者: maggiettt    时间: 2010-11-13 11:54
为了融洽与老师的关系,这个家长时不时的就会给老师送一张购物卡。
这种风气好吗???作为家长,你们是不是都这么做了????????????
作者: karen_ma    时间: 2010-11-14 20:20
和老师积极有效的沟通,对家长的情商也有要求啊
作者: 温暖的心2010    时间: 2010-11-23 11:22
家长应陪着孩子一起面对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拿出积极的态度.孩子不会轻易就选择极端的.
作者: jancy23    时间: 2010-11-29 21:48
谦虚,礼貌的交谈,面子都是小学教师的,但目的都要成功.
很难!
作者: ailier73    时间: 2010-12-13 15:50
孩子在学校里一个月写那么多次的检查,爸爸就不知道吗?他为什么不出来帮着分析和解决呢?太可惜了。孩子在学校总是解决不了的问题,父母是应该站出来一起面对的。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3:40
孩子大了,受学校的影响多过家庭,因此我们要在早期充分利用家庭影响力培育孩子应对的能力,我不主张家长过分替孩子遮掩社会的丑陋,理想主义的长大,却发现现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能不分裂吗?关键这个时候价值观多半成形,父母很难介入,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有家人爱的关怀和同学的理解支持还好一些,因为毕竟情感有所归属,如果这方面也有缺失,生活对孩子来说真没多少乐趣了。

以我周围的情形看,我们的教育真的很可怕,很疯狂。家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如果总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那可真是一个高风险的决策。我眼里的学校不过是挑挑拣拣的选择“好”学生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然后在应试的流水线上煅炼千百次,附带着收获一些知识,一个孩子的一生甚至在踏入校门的短时间内就被老师定了性,还要忍受老师潜规则的游戏。。。。。。

不是我总看坏的,是现实总再三的提醒我太不识时务,所谓的好学生就是把你的能力和水平在学校展示一下,帮老师应对那一系列列入考评的作业,然后负责任的家长就是唯老师马首是瞻,歌功颂德,逢年过节有所心意,回家教好自己的孩子,保证他拿出最优异的分数,即时老师的要求是无理取闹,你也一定要表忠心,否则毁的就是孩子。

检查算什么,一个月不过6份,同学的孤立又如何,大不了外边交朋友,人家老师不过跟孩子较劲,咱的孩子太老实,上当了,家长又忽视了,可怜的还是孩子,因此请尊重一个生命的逝去,逝者家人的感受,你可以理解为是对现实的退却,又怎不知也许那是对现实的抗争,只是代价过于惨痛,,使得仇者快亲者痛。

我的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动辄被罚千字检讨,可怜孩子就300字的写作水品,错误不过是课间休息不该去操场(教室是2楼,下楼转弯就是操场),妈妈送餐费晚了半小时,作业家长签字语言不规范之类的,我亲耳听闻老师黑白颠倒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孩子,我解释清楚事由后老师不再论原委,愤愤丢下狠话要罚孩子,结果第二天赚回家两份检讨并且在学校被罚站一天,我家孩子口拙,经常被罚错了,全靠同学帮忙澄清才得以洗冤,可是老师竟毫无表示,一点歉意也不会有的,这样一来,我家孩子也算看明白了,老师那里是没有道理曲直的,罚与不罚都不说明道理,罚了未必错,没错未必不罚,我曾找老师沟通,沟通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孩子被找茬,因此孩子就有结论了,你千万别和老师沟通,她是不讲道理的。汗!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3:46
我家孩子的老师最享受的就是家长和学生对她的膜拜,家长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学生的绝对服从,哪怕黑白颠倒,完了要学生吃她个剩菜剩饭,给她捶背捶腿什么的,作文一定要歌颂她才行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3:51
没有家长不愿意和老师搞好关系的,也不敢搞不好,关键好不好咱说了不算,咱还得悠着点,别教会了孩子当奴才,而本意不过是妥协一下。老师对孩子的这一片刻负责,家长要顾虑的是孩子的一生,成不成才,总得健健康康的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3:57
我们的教育缺少对孩子的尊重,态度上的尊重,方法的过失可以理解,藐视一个幼小的生命的尊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过早的来到孩子的世界,仅仅视而不见是没有意义的,起码你,家长可以先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孩子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4:00
所以孩子长大了,就不尊重你,也许是家长也许是老师,然后舆论纳闷了,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其实这不正是我们教给他的嘛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10-12-22 14:01
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一个人和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代到来了
作者: 大卫不可以    时间: 2010-12-22 15:51
我在别的论坛上看到过某些家长因为反对这个体制,把一些所谓的“民主”观念或者“独立思考”灌输给自己的孩子,请注意,我用的是“灌输”二字,因为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比如说,学校里教了什么,回来后,家长用另一种观念再教一遍,而且态度充满了对学校教育的“怨恨”,认为学校里教出的是奴才,自己这么做是拨乱反正。

如果,家长教的是某类自然科学也就罢了,可是“民主”观念和“独立思考”那是能灌输的吗?这么做在我看来也是背道而驰,和他反对的没什么区别
作者: 蚂蚁爱豆    时间: 2010-12-29 11:49
不要对抗,要适应。但是适应并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