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高中生上大学非要到远离父母的城市去读,因为他们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每天听“老母鸡”的“咯咯叫”了。
原帖由 hi5 于 2009-4-26 00:28 发表
这样的父母有没有,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着, 自己的孩子也跟进。那肯定有, 在哪都有。 在美国的华裔家庭里有多少, 我没有调查过, 我相信这位作者也没有调查过。 这个名词什么‘中国妈妈’, 我也没有听说过, 作者也就是一听说, 找了几个孩子问了问而已吧。 就我接触的各种在美的学生家长, 高中的学生, 初中, 小学, 幼儿园的孩子, 从数量上远远超过这位作者访问的这几个。 我个人的感受是, 从学习上来说,大陆来的家长抓的不如印度裔的家长, 从学习和其他上课外班的情况看, 大陆的不如台湾的 (什么课外的教补都是他们的发明创造, 不仅从台湾带到美国, 还大量输送到大陆, 大伙一定不陌生)。 论课外各种兴趣班来比, 大陆的比老美白人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大陆的家长到美国来, 人生地不熟的, 一切都是从头学起。 教育孩子这一块更是如此。 要说比, 那也是和周围的孩子比吧, 这市面上也得有作者说的这班那班的吧。 大陆的也就是最近这一二十年才有大量的留学生吧, 进来的话, 不仅大人要适应环境, 小孩也需要吧。 看周围的各族裔的孩子干什么, 挑适合自己的吧。
原帖由 hi5 于 2009-4-26 00:28 发表
但是, 这篇东西就不一样了。 不管我有没有‘中国妈妈’所说的行为, 我都要站出来, 他不仅惹着我了, 他还把所有 有中华血统的做妈妈的都包括进去了。 就像当初亚特兰大开奥运会, 中国队进场的时候, 老美的讲解员就随口说什么中国游泳队吃兴奋剂。。。是不是这次又吃兴奋剂。。。(原话记不清了)。 放着那个中国人听了, 都会跳起来。 这篇文章, 非要将个别高中生中的一些传言, 放到民族的高度, 还不分就里的加上 “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从小开始就是不断加码,这个课,那个班,人家孩子上,咱家孩子绝不能拉下,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是不是那块料。孩子少了乐趣,变成了小大人。”这是哪挨哪啊? 有多少家长是在这么做啊。 什么叫“ 是不是那块料”? 孩子小的时候, 你能知道他是什么料啊? 再说了, 有些东西, 不管孩子是那块料, 都 的学。 比如说, 中文, 没兴趣也的学? 怎么了?
作者说“中国妈妈”是贬义, 您就要求来个自我反省。 我跟您说, 这”chinese" 本身就含有贬低的意思, 您要大伙做什么?
原帖由 hi5 于 2009-4-26 04:31 发表
看来, 您了今儿心情出奇的好, 大半夜的还在发帖呢哈.
那就说说钢琴和绘画。 钢琴这东西, 家长让孩子练, 从来就没想让他们成为什么家, 什么师的, 就来点音乐素养而已。 至少俺们家是这样滴。 绘画更是了, 学的孩子不多, 要逼的话, 根本没法学。 据俺的观察, 就这中文是家长们逼孩子逼的最紧的一门课。 你看看全美留学生家长办了多少中文学校。 我接触的一些华裔孩子, 大学已经毕业了, 后悔当初小的时候, 没听家长的话, 中文只能听点简单的命令。 大学的时候 ,修了一些中文课, 可还是差得远。
原帖由 hi5 于 2009-4-26 10:56 发表
你就臭美吧你。 砸人还不光明正大的, 还要找枪手。
就那些Chinese Dad哈, 自己孩子上个名校, 回大陆来写书赚钱的可都是Chinese Dad。 当然, 人家觉得Chinese Dad不好听, 自己管自己叫哈弗爸爸。。。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4-26 14:15 发表
是否有人攀比,如果这人纯粹攀比,东施效颦,那也够蠢的了。。。但我却不认为有这么多蠢的人,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吧。
学东西,这一点,我想,完全靠妈妈也是做不到的,要孩子有这个能力和兴趣,家长才有可能加码。否则的话,孩子不是这块料,学不进去,家长要花钱也没地花。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6 23:07 发表
Hi5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他实际上是讲,和印度人台湾人比起来,大陆的Mom是不错的了。不过和真正的大陆Mom比起来,Hi5的见识可是要强多了,这从他的文字里就可以读出来。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6 23:07 发表
美国人会贷款去消费,但不太会在孩子教育方面过多关注。
我们认为投资孩子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希望孩子小时候多辛苦去换来长大后的快乐(其实未必,现在的爸爸妈妈有多少是真正的快乐的呢)。而国外强调从小就让孩子天天快乐。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7 06:54 发表
不会吧,俺得相信你是为辩论而这样说的.
还是做了人下人也没什么悲惨的,那绝对和吃得苦中苦没关系.而和投资方向错误有关系.
那句俗话你一定不会望文生义的.要不老祖宗留下的话没几句有用的.
神秘的 ...
原帖由 hi5 于 2009-4-27 01:08 发表
这《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作者又是一位当爹的。 看看他的这本书, 其实都不用看书,光看题目, 就知道他有多哈常青藤了。
非要把妈妈们的某些行为拿出来说事是不明智的, 就这些行为, 某些爸爸们是有过之而无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9 09:59 发表
平权法案,确实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中国也学了一些呢,不如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对某些边远地区的倾斜等等。只不过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民族成份造假和高考移民问题产生。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4-27 10:54 发表
作为中国Dad听了楼主的比较虽然难免感到很受用,但理智告诉我结论不足为训,因为一床被不盖两样人,出色的中国Dad(如楼主、天堑朋友和我本人),可以反证中国Mom的出色。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4-27 10:54 发表
楼主说的亚洲思维,我同意。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亚洲的整体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还是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方的。因此任何社会意识合理性都是其主要方面。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4-27 10:54 发表
tietieMM(在本版块这几乎是天堑朋友的专用词,我很喜欢)说还给儿子洗澡,这不能说明什么。我的一个亲戚,作为中国Dad,现在还每天给身体完全健全的生于1997年的儿子擦屁股——儿子上学不解大便,在家才解。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9 18:09 发表
你怎么忘记了你住的那地方也同样享受着"平权法案"的被众多地区诟病的"公平"
Hi5转贴的美国公平以及你说的中国公平,俺很早开始直到现在都始终认为那属于美好愿望般的"意淫"
社会是人组成的
人以类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9 22:37 发表
不玩文字游戏(想把俺的语言往"平均"的死胡同引)
你直接解释洋人怎么理解公平.
比如对照hi5的那个所谓的洋人公平,俺看不到与国人理解的公平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巨大差距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9 23:37 发表
不谈别的省份,就用俺有点清楚的湖北来说
当多数600分以上的考生无法进而400多分的北京考生能进清华\北大时
他们好象忘记了“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我们认为是公平的原则而在抱怨不公平
相反米国倒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