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说说老易是否有资格说儿童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17 13:49
标题: 我说说老易是否有资格说儿童教育
从来儿教后,就拜读了不少老易的文字(好像以前他叫edu,今年才改的这个名字),涉猎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和深刻,都是我非常佩服的。

最近似乎有一个帖子,因为一些观点的不同,出现了一点争论,这很好,大家有各自的见解本身就不错。

不过在争论中,冒出一位网友,来问老易是否有孩子。其实它的的潜在含义很明确,那就是你自己都没有孩子,又怎么能去有资格谈论孩子教育呢,所以我这个帖子就要说说这个问题。

实际上国人一直有一种否定科学规律的思维方法,那就是强调个案,否认共性。

比如那本哈弗女孩刘亦婷的书被很多人看作教子的教科书,其实那本书当作一个故事看也许还不错,但如果认为刘亦婷的父母的教育方法就是正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和老易相比,也许刘亦婷的父母更没有资格来谈论孩子的教育,因为它仅仅是一个个案。他教育孩子的过程,未必符合教育的规律。他孩子可以考上哈弗,其因素可能很多,并不能归结于父母的教育方法。

国人太热衷于个案和神奇,就像信奉中医的人,总是在嘴边宣讲一些神奇的案例(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假的),而没有一位老中医,去申请诺贝尔奖金一样。

而老易则不同,从他的文章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对国外的教育进行过实地考察,他对教育孩子的理论阅读过大量的书籍。实际上在国外,对于教育的规律研究、孩子的心理研究,远远的要超出我们国内。因此老易的很多想法和理论,绝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在那里悟出来的,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总结了大量的教育规律得到的。

所以我要说,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老易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尽管老易的很多理论和方法,我本人也并不认可,但是我仍然要说,老易远远比我这个做孩子父母的,更有资格谈论孩子的教育。

有人说不知道什么是大智慧,我认为想老易这样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就是一种大智慧。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4-17 13:54 编辑 ]
作者: 神武鹰扬    时间: 2009-4-17 13:59
有孩子的未必教育思想就正确,没孩子的未必教育思想就不正确。不因人废言。还是看其本身观点进行讨论么。有没有孩子不需要太关注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17 14:06
老易的做事态度,我非常的佩服,

不过呢.没有实践过,确实是个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常常给他拍点砖块,他的进步会更大些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4-17 14:16
标题: 回复 #3 jiangying 的帖子
我不敢再随便拍砖了,
拍砖的水平不够.
扔出去的是炸弹.
给老易造成的杀伤性过大.
影响了论坛和谐.
以后只看看贴, 跟着学习一下就好啦.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7 14:18
当 时 的 问 题 是 我 提 的 ,但 是 我 根 本 没 想 到 他 没 有 孩 子 .因 为 来 儿 教 网 的 绝 大 部 份 是 父 母 ,即 便 是 老 师 者 ,也 大 多 有 了 孩 子 .......

问 这 个 问 题 纯 属 好 奇 ,老 易 的 理 论 水 平 很 高 了 ,,为 什 么 很 少 联 系 到 实 践 ????
老 易 是 位 老 师 ,没 有 孩 子 不 要 紧 ,那 么 多 学 生 总 有 个 生 动 的 事 例 吧 ,没 有 听 过 过 吧 ???

其 实 我 也 揣 摩 过 老 易 ,呵 ,,,,,估 计 是 位 小 学 教 员 ,属 于 那 种 看 不 惯 很 多 现 实 ,对 现 实 很 不 满 的,感 觉 不 得 志 的 人  ,,,,,或 者 是 纯 理 论 上 研 究 的 人 员

最 后 ,我 要 说 ,我 是 佩 服 老 易 的 ,那 么 多 年 一 直 在 儿 教 网 上 辛 苦 的 工 作 ,,,,,,我 们 需 要 有 追 求 的 老 师 ,敬 业 的 老 师 ,,,,,,
作者: 灼灼亭亭    时间: 2009-4-17 14:38
有资格自然是有资格的,只要关心这一块的人,都有资格。

不过老易比较容易激动,不同的声音还是另找地方发比较好哈哈哈哈。。。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4-17 14:39
老易在本版是我们读者的福气.
作者: 灼灼亭亭    时间: 2009-4-17 14:42
老易是不是回一塌糊涂修身养性去了?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7 15:04
有 不 同 的 人 来 谈 谈 儿 童 教 育  关 心 儿 童 教 育  肯 定 是 一 件 好 事        今 天 看 到 一 新 版 主 一 句 经 典  关 注 就 已 成 功 50%了      

我 当 到 MM后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了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建 义 幼儿园都 应 当 是 最 优 秀 的 人 才     不 仅 学 历 高  更 要 思 维 开 扩     思 想 活 跃          可 是 这 样 的 老 师 很 难 找 到         大 学 里 到 有 不 少   需 要 这 样 的 老 师 充 实 到 幼 儿 园  小 学        

我 儿 子 打 上 幼 儿 园 就 十 分 不 愿 意 去  只 有 一 次 大 概 是 上 级 领 导 检 查 幼 儿 园  那 天 安 排 了 很 多 内 容  有 试 验  有 游 戏 等       儿 子 很 喜 欢  回 家 后 兴 趣 十 足 告 诉 我   今 天 没 有 白 去  太 有 意 思      

这 是 唯 一 一 次 听 他 这 样 说      第 二 天 我 就 去 告 诉 他 的 老 师  

老 师 听 了  回 了 一 句   要 是 天 天 都 那 样  我 们 都 要 累 死 了  

我 目 瞪 口 呆      无 言 以 对 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4-17 15:04
其实论坛有很多父母在为孩子的成长做记录
老易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
他完全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间接经验
结合他的理论一定可以著书立说
期待老易给我们出一套与时俱进的教育传世之作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17 15:07
原帖由 lingling0921 于 2009-4-17 15:04 发表
有 不 同 的 人 来 谈 谈 儿 童 教 育  关 心 儿 童 教 育  肯 定 是 一 件 好 事        今 天 看 到 一 新 版 主 一 句 经 典  关 注 就 已 成 功 50%了      

我 当 到 MM后  深 刻 地 认 识 到 了 教 育 ...


抱歉我第一楼的说法,肯定是误解了你的文化的意思了,向你道歉。但这个帖子我不准备改了,因为确实有我说的那类想法。

你这个输入法真奇怪,每个字都空一个格,怎么看都像是在使用英文操作系统,原来你也是在国内呀。

好的幼儿园还是有的,用心寻找一下。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4-17 15:22
虽然感到楼主强调的问题好像是伪问题,但还是愿意说两句。理论研究永远不会过时,试看今日之世界,马克思的理论过时了吗?因此老易多从理论的角度谈问题,不仅有资格,而且显得物以稀为贵呢。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4-17 15:45
每个人都有资格谈儿童教育。

下班,以后再说。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17 16:56
虽然我和老易抬杠子,但是我认为老易确实有水平,肯钻研,肯动脑子,看问题有新视点,有深度。
很多观点焕然一新,带动人们的思考。
当然了,有时候观点尖锐一些,难免引起一些争论,这都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
有争论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好地剖析,更清楚。

也希望大家针对儿童教育说些自己的思想,正面的促进大家学习,负面的提醒大家预防。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4-17 17:32
我曾经把教育孩子看得跟书上说的一样容易,
当然,那是我有孩子之前的事。

我不是说理论没有用处,
而是想说,在养育孩子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作者: Putumayo    时间: 2009-4-17 17:37
支持老易,很认真,勤思考,总是能给论坛带来很多新鲜的想法,并给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深在此山中的人有很多启示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09-4-17 18:45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17 13:49 发表

实际上国人一直有一种否定科学规律的思维方法,那就是强调个案,否认共性。

比如那本哈弗女孩刘亦婷的书被很多人看作教子的教科书,其实那本书当作一个故事看也许还不错,但如果认为刘亦婷的父母的教育方法就是正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和老易相比,也许刘亦婷的父母更没有资格来谈论孩子的教育,因为它仅仅是一个个案。他教育孩子的过程,未必符合教育的规律。他孩子可以考上哈弗,其因素可能很多,并不能归结于父母的教育方法。

国人太热衷于个案和神奇,就像信奉中医的人,总是在嘴边宣讲一些神奇的案例(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假的),而没有一位老中医,去申请诺贝尔奖金一样。 ...



国人的毛病很多,不一而足。其中有个关键原因,即缺乏“精审能力”。
其实,这个“病因”是人类的通病,如同上述引用部分所犯的概念错置。

个案当然是特殊的
但某些人说“你没孩子就没资格谈教育”的潜在意思,也许是:
个案,从“个案”这个概念上说当然是特殊的,但个案是一个过程,其中蕴含了教育的共性
即:亲身体验远远比“知识”来得真切而有效
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凭空想象“口渴”之概念,不如一天不喝水来得实在。

路过,聒噪一下哈


作者: HMB    时间: 2009-4-17 22:35
呵呵。只想说谢谢老易,替女儿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7 23:50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17 15:07 发表


抱歉我第一楼的说法,肯定是误解了你的文化的意思了,向你道歉。但这个帖子我不准备改了,因为确实有我说的那类想法。

你这个输入法真奇怪,每个字都空一个格,怎么看都像是在使用英文操作系统,原来你也 ...

没 事        误 会 是 常 有 的 事      

各 种 问 题 都 值 得 讨 论    只 要 是 有 疑 惑 的     

包 括 我 这 个 恼 人 的 输 入 法      是 VISTA系 统 的 问 题  他 和  五 笔 输 入         的 兼 容 性 太 差       气 人 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