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少用小技巧,多用大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17 11:18
标题: 少用小技巧,多用大智慧
老易在这个版块开了一个帖子,题目叫“晒晒你的教学方法,让老易点评一下”,老易的本意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些方法,也就是例如如何背诵、如何写作文之类的,可惜我看到很多的都是提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就有点让老易无从点评了。毕竟呢,孩子的父母不是老师,孩子的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家庭仅仅是补充,很多父母不会有自己系统的教学方法,而大家更愿意的是平时养育孩子的一些方法。

实际上我平时和朋友们聊天时,也经常看到很多人在寻找这种教育的方法或者叫技巧。也有不少父母会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多人也在问,我该不该打孩子,孩子总爱玩游戏我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遇到此类的问题,我总是难以回答,因为很多问题,是和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取向有关的,绝对不是一个小技巧可以解决问题的。

比如说该不该打孩子,大家都认可不打孩子为好。但是对于一类传统的父母,他们的教导方法无法使得孩子可以接受,用打的方法去做为权威规范孩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总比放任不管要好。

有些父母羡慕别的父母对孩子自由管理的方法,但是由于他们自己认识的局限,他们不可能用这种自由的方法,如果用了,孩子就可能会失去控制。

所有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永远是和自己的教子理念有关的。别人的方法最好不要轻易地模仿。

实际上追求小技巧的做法,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无非是希望用一种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这就如同很多父母在学习上一直在追求某种很特别的方法,希望孩子能速记、速算、快速提高英语水平一样,是追求捷径的做法。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一直在强化这种意识。一部《孙子兵法》讲的不是什么战法,而是如何用诡计。每一部中国的小说里,推崇的都是诸葛亮、刘伯温、吴用这类的军师。大家对苦练武功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寻找一本武林秘籍。

昨天一位朋友和我聊天,说他的女儿最近迷上了周杰伦,睡觉的时候都要听,于是他把女儿的耳机搞坏了。不过他的女儿够聪明,居然接上了喇叭来听。平时也同样有朋友经常和我说,他用了某某种办法,哄得孩子不再哭闹了。

问问大家国人比较缺什么,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比较缺乏了诚信意识。如果问问大家,大多数人在家里缺了什么,可能很少有人会说是缺乏了信任。

但实际上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在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就会和父母有很大的隔阂、不再听话,甚至会反叛。其实反叛不是天生的,种什么树,结什么果。从小你就用一些貌似大道理,但实际上并没什么道理的小技巧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所结的果子自然就是孩子会独立思考了之后,对父母的话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到那个时候孩子有事情也不会去和你讲了,甚至对父母正常的做法,都会因为不信任而产生极大的叛逆。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任何小技巧,都不如把问题放在面上,和孩子一起分析解释为好,父母不对的,不要找任何借口去坚持,需要的是从小建立的平等关系。

什么是大智慧,大智慧就是一套更现代的育儿的思维,真正有了大智慧,你就不会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你就不会因为孩子某次考试得了第一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孩子考试差了一点而大为恼怒。有了大智慧,你就不会随波逐流的让孩子去学各种班子,而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让他去在适当的时候,去追求他最感兴趣的事情。有了大智慧,你的孩子就不仅仅是对考试很拿手,而是立足于社会而游刃有余。

说起来简单,但我自己也未必做得到,但我还是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意的。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4-17 11:56
标题: 回复 #1 qqyou 的帖子
不知道大智慧是什么?
只知道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变换“忽悠技巧”。
经常有的放矢地“飘扬一下”孩子,也会偶尔“打击一下”嚣张气焰。

家长的诚信是必须讲的。
对孩子要讲诚信,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得诚信。

当然,诡计也要在孩子自己去从书上和生活中学。
近期在读者上看到李鸿章用诡计杀太平天国领导的事,也给孩子讲了。
无论在那里,都得教孩子防范别人的诡计。
至于她能怎样使用“诚信”和“诡计”,还真不知道。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9-4-17 12:18
呵呵,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作者: alapan    时间: 2009-4-17 12:45
把技巧改为伎俩应该更贴切些。很多小伎俩是家长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准则搞出来的,而完全忽视了孩子的需求。所谓大智慧,就是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朋友来看待,让孩子感觉你和他是“一伙”的,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出现反叛期的。像听周杰伦这件事,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喜欢周杰伦,我会帮他收集周的歌,跟他一起欣赏,在这样的前提下控制好孩子听歌的时间,我相信孩子是不会反抗的。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9-4-17 12:51
大智慧这种东西真玄,人人都会讲,人人都有一本育儿经,可惜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真正的育儿大智彗只有一种,就是因材施教。所以具体到每个家庭,家长的使命就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利用小技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而且不要想着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孩子只要健康平安地成长,长大后能独立我看就是一个成功的家长,就是有大智慧的家长。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4-17 13:11
建立一个大局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在了解各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方式。边走边看边思索边纠偏吧。
如果女儿能够在她16岁之前,学会独立思考、懂得寻求帮助的策略,对我来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

[ 本帖最后由 偶然77 于 2009-4-17 05:13 编辑 ]
作者: wumama    时间: 2009-4-17 14:51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任何小技巧,都不如把问题放在面上,和孩子一起分析解释为好,父母不对的,不要找任何借口去坚持,需要的是从小建立的平等关系。”
点睛之笔,只有改变自己的教育观,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4-17 15:10
小孩总是要辛苦的.但父母有大智慧可以让孩子辛苦在更要害之外,得当更核心的价值,对将来前景更有利.在本版欣赏"珠心算"的家长不多,就因看不上其价值.
"小孩行为评分表"是个技术,也够令人辛苦的,本人谨表看不出有多大的价值.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17 15:17
原帖由 长用户 于 2009-4-17 15:10 发表
小孩总是要辛苦的.但父母有大智慧可以让孩子辛苦在更要害之外,得当更核心的价值,对将来前景更有利.在本版欣赏"珠心算"的家长不多,就因看不上其价值.
"小孩行为评分表"是个技术,也够令人辛苦的,本人谨表看不出有 ...


最好也相应配一个家长行为评分表,这样才完美了。
作者: 长用户    时间: 2009-4-17 15:38
qqyou: how you.
你出贴我紧跟.
作者: yanzifeilai    时间: 2009-4-17 23:44
最近正在为类似的事情困惑。成天跟上一年级的孩子讲大道理,效果不明显。大智慧该如何运用呢?
作者: HMB    时间: 2009-4-20 00:40
我也是。因女儿喜一ZHEN愁一ZHEN。自己缺少大智慧。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4-20 09:17
大智慧就是方向。小技巧就是生活。
大智慧不是由小技巧构成的么?
作者: snowman0322    时间: 2009-4-20 22:33
俺在这个坛子里发现很多高人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1 11:14
如何做到大智慧,一个常用的操作方法就是,准备做一件事情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和自己的育儿目标是否相悖
2、你所做的是否真的可以达到你的目的
3、你到到目的的方法,是否短期有效,长远来看,是否有不良影响
4、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要问问自己,如果不做,是否孩子就会出大问题,如果答案是“否”,那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做。

不知道这么回答,大家能满意否?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4-21 11:27
标题: 回复 #9 qqyou 的帖子
我家有三张家庭行为评价表,自评为主,他评为辅。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4-21 11:51
只有大智慧、没有小技巧也是不行的。

当然,小技巧不要变成小把戏就好。

技巧以诚实为上,把戏以暂时效果为本。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21 13:44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1 11:14 发表
如何做到大智慧,一个常用的操作方法就是,准备做一件事情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和自己的育儿目标是否相悖
2、你所做的是否真的可以达到你的目的
3、你到到目的的方法,是否短期 ...


若这样
4、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要问问自己,如果不做,是否孩子就会出大问题,如果答案是“否”,那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做。

我觉得好象什么都可以不做把?让他学前玩是最好的了。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21 14:08
原帖由 bak98 于 2009-4-21 13:44 发表


若这样
4、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要问问自己,如果不做,是否孩子就会出大问题,如果答案是“否”,那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做。

我觉得好象什么都可以不做把?让他学前玩是最好的了。


玩不也是一种做吗?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21 14:21
但我的理解是楼主提出的不只是玩.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1 14:41
原帖由 bak98 于 2009-4-21 13:44 发表


若这样
4、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要问问自己,如果不做,是否孩子就会出大问题,如果答案是“否”,那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做。

我觉得好象什么都可以不做把?让他学前玩是最好的了。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到很多的家长,用心是很好的,但他不明白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他所做的事情,会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本意相反的方向走,所以才有这个建议。如果你能明确自己的所作所为,那当然不受这个影响了。

举几个例子,比方这两天有一个帖子说一个穿衣服的事情,问孩子是否有些偏执。我觉得穿什么颜色衣服这个事情很小,孩子兴趣变化也很正常,非要让孩子喜欢某一类衣服本身就有所偏执。所以孩子穿什么,弯曲不必过于关注,此类事情就属于无害的,家长无为更可取。

还有这两天一个帖子,说到长短鞭子的事情,lingling0921朋友的反应我也认为有些过度,因为事实上无论长短危险都可能存在,他的理由无法真正给孩子解释。所以处理这个事情的态度,有点像老太太教育孩子,那就是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其实依我看,大约不作为好。

那个帖子的楼主,给孩子用的方法是利用孩子的某些逆反心理,想让孩子上班子,却用各种借口说不让孩子上,用来激励孩子的欲望。这种做法就不仅仅是无害了。简直是从小培养孩子和自己对着干呢。恐怕苦果只有自己今后来品尝了。

有为还是无为是相对的,盲目的有为可能真的不如无为。

这位朋友说的学习也一样,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从小关心孩子的学习,早教、拔苗各种行为层出不穷,但恐怕最后的结果未必那么如意。也许那些让孩子自由自在玩的,或许还会更好一些呢。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21 14:51
楼上说得好!

其实我根本就不想让他带鞭子,不管长还是短,但是别的孩子都带,偏你不让带好象说不过去,,,,
长鞭子足有半米了,儿子甩的那个速度叫快,真是担心伤着别的孩子的眼睛啊,,,,,

楼主这种少干涉孩子的态度,也是我所支持的(但我做得不够好,看到不满意的,就脱口而出,以后多注意)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21 14:58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1 14:41 发表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到很多的家长,用心是很好的,但他不明白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他所做的事情,会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本意相反的方向走,所以才有这个建议。如果你能明确自己的所作所为,那当然不受这 ...


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从小关心孩子的学习,早教、拔苗各种行为层出不穷,但恐怕最后的结果未必那么如意。也许那些让孩子自由自在玩的,或许还会更好一些呢。

就是有以上的担心,我才关注什么是楼主所提出的大智慧,我觉得楼主前三条概括的很好,在每学一个或放弃一个的时候可以参考,但对第4个有点看不明白才提出疑问,继续修炼自己,多思考多提问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 y340296343    时间: 2009-4-21 16:32
标题: 回复 #1 qqyou 的帖子
有道理,学习学习。
作者: viviantong    时间: 2009-5-15 14:20
其实,家长所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还是顺应孩子天性、个性、潜能、兴趣所做成的事,任何“非分之想”、“好高骛远”,终究是难以实现“美好愿望”的。这个就是善用大道理,呵呵.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9 02:13
qq在15楼公布了他的操作纲要:
如何做到大智慧,一个常用的操作方法就是,准备做一件事情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和自己的育儿目标是否相悖
2、你所做的是否真的可以达到你的目的
3、你到到目的的方法,是否短期有效,长远来看,是否有不良影响
4、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先要问问自己,如果不做,是否孩子就会出大问题,如果答案是“否”,那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做。

不知道这么回答,大家能满意否?


此诚金玉良言也!
但我估计能做到第一条(有自己明确的育儿目标)的就不多!
有明确目标的家长来冒个泡、伸个头瞅瞅看

我有个同类帖子借机广告一下:
谦虚一点公布: 我悟出的“幼教根本心法”

[ 本帖最后由 Lppbb 于 2009-8-9 02:16 编辑 ]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8-9 08:25
Lppbb2009-8-9 02:14威望+8要求贴出来示众!
Lppbb2009-8-9 02:14金钱+8要求贴出来示众!

贴出孩子的评价表,她妈妈和我的就免了。

###家庭行为记录表.doc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81.5 KB, 下载次数: 17,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8-14 02:32
收到收到!借鉴借鉴!

敢不敢把你的贴出来,看你的了几朵小红花?

我估计你的项目肯定比孩子少!

27楼附件中,孩子的考核项目如下:
家庭行为记录表(2009.6)
日期        睡眠        饮食        卫生        礼貌        情绪        守时        家务        练琴        作业        其它        总评        奖励
作者: lymxy82    时间: 2009-8-14 11:08
樓主講得很精辟,收下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