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回头再看孩子的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6 23:33
标题: 回头再看孩子的教育
儿子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虽然仍是天真,说着些其实是幼稚的、但他自己却以为自己很成熟的小大人话,但他是真的越来越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回首这一路走来,挤挤杂杂在心里的,却是很多很多孩子教育的误区。这里聊一聊,给孩子还小的父母们。

一、不必每个孩子都艺术。

因为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也因为不想让儿子通些音律,更因为自己的偏好,让儿子去学了钢琴。其实一开始路就不顺,却强撑着走着,走得自己和孩子都挺多的累。

如是这般,又何必一定艺术?

也许踢两脚球、游多些山水、看几场相声小品,也能怡情养性。

二、教育讲求道,更要讲求术。
走在生命这条路上,孩子与我们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有很多很多的路可以走,而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太少了。所以对孩子,我们就有了许多憧憬,也有了许多设计。

为了这些憧憬与设计,我们会试着让孩子学这学那,对学之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番想法。但千万别象我,只把自己当成车夫,拉孩子到地方就了事,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成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动些脑筋,要讲些术,要花精力在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兴趣上。

三、莫拔苗助长。

总是想越快越高越强。但这不是生活或生命的全部。生活更应是快乐的生活,生命更应是健康的生命。让孩子更多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多彩、生活的美好,让孩子感性、知性,让孩子拥有强壮的身体,对他一生也许更重要。

那就别总想着早上学、多跳级,学的更早、更超前吧。

要学要会的东西,孩子稍大些,接受能力更强。床前明月光,你可以在孩子一两岁时,费上几天让孩子背下,也可以让孩子七八岁时,十几分钟让他记住并理解。哪个重有效呢?

我一个同事的女儿,小学四年级才开始学钢琴,现在上六年级,和我儿子钢琴程度相仿,而我儿子比她起码多学了两年,而且弹琴兴致远不如那孩子。再想想我们那两年多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再想想还有那么多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在孩子的哭声中、泪光中、四岁就逼着孩子学琴的情形。

尊重孩子的节律,顺从孩子的喜好,迟些并不那么可怕。也许他在过家家中、在拆玩具中,学到了更多我们所想象不来的东西。


四、在交流中莫失去了方向。
无论是在儿教浸淫着的,还是与同事、同学、朋友交流的,总是会拿孩子去比较。别的孩子学什么,咱们也试试,别的孩子学得好,咱的孩子怎么就不成。难免影响自己的心态,难免会采取逼术。

这时需要的是冷静,每个孩子都是独特,都有自己的长短优缺。孩子不喜弹琴,可能醉心于画画。这就是我们的长处。我们为父母的,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在扬其长中越来越自信满满。

在交流中,需要我们学习的是方法,千万别在比较中失去了方向。

五、相信孩子没有虚度光阴。

许多早教着的父母,总是想把孩子的每时每刻灌满,仿似孩子没有我们的指导,就不会学得多学得快。

引导是必要的,但孩子独立自主的思想的形成,一定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去自由地思想、自主的发展。他们总是在一刻不停地学习着,不在学着你指定的东西,也一定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吧,让他们有机会做做白日梦。

六、做个好的听众,让孩子吐出心声。
孩子渐渐长大,做父母的不再总能充当引指者、说教者,而孩子也不再总是受教者、服从者。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思想有时是可以不与人知。

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内心,就要让我们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要转变对待孩子方式,学会多听少说。

每天安排些时间吧,和孩子一起去散散步,听听他们的唠叨。

这很有好处,直到孩子长大成人,他也会记着家里有关心他包容他一切的父母。

七、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重要。

我的儿子一直是书虫,虽然这个问题在他身上体现不到,但也在这里提醒一二。

如果孩子与书不亲近,对阅读没有兴趣,只喜欢卡通、玩偶,那真就有必要紧张些了。

对外界资讯的获得,无非是眼和耳,你无法想象一个成年人是靠漫画来完成工作的、也不会全部依赖语言交流。大量的需要文字。阅读也是文字输出、即写作的基础。

阅读习惯不仅包括对阅读爱好,还包括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快的同时又能掌握更多的讯息,对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当然,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能操之过急,也要讲求术,也要遵重孩子自身的节律。



----有段日子没有泡坛,更没有写长贴了。

这些只是星点感想,给儿教的孩子尚小的年轻父母们做参考,也许有许多大家心存异议的地方,留待商榷。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4-17 09:05
都是真知灼见,字字珠玑。。。。。。没到结局那一天永远不知道结局,而人生是没有结局的,结局永远在后面,所以,,跟着感觉走。。。

最近眼睛很累,,,,也要歇歇去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4-17 09:08 编辑 ]
作者: 雨哭了雪燃了    时间: 2009-4-17 09:28
是啊,得给孩子一个空间,引导之余,让它自由成长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4-17 09:56
心态放松些
脚步放缓些
语气放柔些
风景多看些
鼓励再多些

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切入点,合适的切入时机更能见效。
耐得住寂寞、挣扎和压力,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4-17 10:08
楼主总结太好了,学习了!
     列的七条中,有六条非常赞同,尤其是第五条,我也是早教支持者,但我会把握一个度。曾看过某家长列的孩子每日读经安排表(我决不是反对读经哦)冷汗一身,从几点到几点读什么,全天的时间如此被紧凑、“有效”的安排着,看似没有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实际我觉得孩子被整成机器人了。对小孩子而言,不光要大量玩,还要给他大量发呆的时间。支持楼主“孩子独立自主的思想的形成,一定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去自由地思想、自主的发展”的观念。据我观察,孩子无所事事,发呆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思考,在融会贯通的时候。
    只有楼主列的第二列,我有点疑问。对于孩子的兴趣,我的观点是不主动培养,不刻意保持,而是随他自然。兴趣来了,迎合兴趣帮他找些资料或一起探讨。没兴趣了拉倒。不知道我这样想对不对,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作者: wrtulip    时间: 2009-4-17 10:30
标题: 回复 #5 whyouth 的帖子
感觉孩子的兴趣来的快也可能去了快,譬如学钢琴很多孩子开始都有兴趣,可是有多少孩子能自己坚持有兴趣呢?难道孩子的兴趣没了就让她自动放弃?我感觉家长是需要适当引导的,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轻易放弃不肯坚持的陋习的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4-17 11:02
原帖由 wrtulip 于 2009-4-17 10:30 发表
感觉孩子的兴趣来的快也可能去了快,譬如学钢琴很多孩子开始都有兴趣,可是有多少孩子能自己坚持有兴趣呢?难道孩子的兴趣没了就让她自动放弃?我感觉家长是需要适当引导的,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轻易放弃不肯坚持的 ...

比如将来可能的学钢琴,如果孩子不能坚持我和孩子爸早统一了思想,还真准备拉倒,随便他,要么以最低强度来练习,要么干脆不练了。
兴趣没了,我认为是孩子的一种选择,一种淘汰,我要尊重。我相信如果大人不干涉,孩子有些兴趣会不断被自然淘汰掉,有些兴趣会持久下去,再苦再累再难的兴趣都能持继下去,我相信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当然我也只是在观察中,还得多学习大家的经验。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17 11:18
我觉得楼主真的总结的很到位,一定是一位用心的家长.对于学钢琴确实是件累人的活,我们不能为了练琴而没有了生活质量,可让我放弃他我是舍不的,那我们就走的慢点把,只要兴趣培养好了,心态好了,可能还是可以坚持的把. 就是学这个钢琴太费时间了,做其他什么事都象赶时间似的,没有了交流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bak98 于 2009-4-17 11:24 编辑 ]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4-17 11:22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7 11:02 发表

比如将来可能的学钢琴,如果孩子不能坚持我和孩子爸早统一了思想,还真准备拉倒,随便他,要么以最低强度来练习,要么干脆不练了。
兴趣没了,我认为是孩子的一种选择,一种淘汰,我要尊重。我相信如果大人不 ...

兴趣和好奇心似乎不是一回事。

孩子刚开始接触一件事情比如钢琴,仅仅是好奇心而已,离兴趣差得远着呢。

孩子的兴趣尽管有天生的一面,我感觉还是需要家长进行引导、甚至偶然一丁点强迫。

比如练钢琴,如果任凭孩子随便或者以最低限度来练习,我想绝大多数孩子会选择放弃。
而孩子的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基于当时的感受而已。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事后孩子往往也会认识到父母是对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17 11:27
原帖由 wrtulip 于 2009-4-17 10:30 发表
感觉孩子的兴趣来的快也可能去了快,譬如学钢琴很多孩子开始都有兴趣,可是有多少孩子能自己坚持有兴趣呢?难道孩子的兴趣没了就让她自动放弃?我感觉家长是需要适当引导的,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轻易放弃不肯坚持的 ...


实际上抹杀了孩子的兴趣的,一是过早,二是不适当的教学方法。

国外也有很多孩子学钢琴的,但很少有像国内这样让孩子痛苦不堪的。
作者: 灼灼亭亭    时间: 2009-4-17 14:26
标题: 仅就钢琴而言。。。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17 11:27 发表


实际上抹杀了孩子的兴趣的,一是过早,二是不适当的教学方法。

国外也有很多孩子学钢琴的,但很少有像国内这样让孩子痛苦不堪的。



哈,单就钢琴而言,之所以孩子不愿意我就让他不学,是因为他有我和他爸这样的父母,有我们的遗传基因,我们自己五音不全,指望他在钢琴上有什么造诣,那可真是笑话了。

至于任何学习法,如果天生没一点这方面的细胞,估计也学不出什么来。

至今记得初中时学校组建管乐队,老师命全班同学去试。我也去了。老师按在钢琴上的音,有的人就能听出来、唱出来,我却完全找不着北。

何况何况,我儿子就算是听了自己最喜欢的儿歌,歌词老早会唱了,曲调却从来没有全对过。。。——我可从来不给孩子任何强迫性意识的哟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4-17 15:17
这楼里有多少孩子在学钢琴
学琴早真的耽误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们院里那个两岁多开始学钢琴的孩子
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的危机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感统失调的问题
现在看来问题更严重了
作者: 细数阳光    时间: 2009-4-17 15:32
昙花啊,你孩子大了,这条河趟过了,
这些经验之谈,于我们这些妈妈们,何等重要哦,
安抚了我们这颗急躁的心
常来,常聊啊。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4-17 15:38
古琴曾经学过半年,但我看效果不好,掌握不牢,加上又要上一年级,需要做好规矩,我就把古琴停了,已经停了半年了,打算自己偶尔拨弄拨弄,等到女儿真正来兴趣的时候,再送出去学。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4-17 17:51
好帖别沉了,写得真好!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4-17 18:09
很喜欢,希望楼主再多奉献一些经验。
另外,柳爸去哪里了,歪一下楼想问一下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9-4-17 22:35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4-17 15:17 发表
这楼里有多少孩子在学钢琴
学琴早真的耽误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们院里那个两岁多开始学钢琴的孩子
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的危机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感统失调的问题
现在看来问题更严重了


应该不只是学琴的罪过。
让孩子那么小就去学琴,估计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其它一系列问题。
作者: HMB    时间: 2009-4-17 23:03
谢谢,认真BAI读!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4-18 11:56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7 18:09 发表
很喜欢,希望楼主再多奉献一些经验。
另外,柳爸去哪里了,歪一下楼想问一下

我在读党校,每天就是喝酒喝酒,中午喝了晚上喝,哪有时间上网?生活节奏全乱了。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18 12:23
总结的非常好,看来家长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懂得教育。
懂得懂得懂得。。。懂得很重要。
作者: 笑笑宝宝    时间: 2009-4-18 15:49
好文!建议给标题加上“新手父母必看”!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4-18 16:24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4-18 11:56 发表

我在读党校,每天就是喝酒喝酒,中午喝了晚上喝,哪有时间上网?生活节奏全乱了。

哦,要高升了哇!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4-18 17:18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8 16:24 发表

哦,要高升了哇!

现在读党校不是高升,国家公务员有上党校的义务。
不过,30-40多岁的人重新上学做同学,能找到小学时的感觉,只是喝酒负担过重,但不喝又不行。中国的酒文化,谁也没得法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8 18:42
多谢各位坛友抬爱,一楼这些,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8 18:47
原帖由 whyouth 于 2009-4-17 10:08 发表
楼主总结太好了,学习了!
     列的七条中,有六条非常赞同,尤其是第五条,我也是早教支持者,但我会把握一个度。曾看过某家长列的孩子每日读经安排表(我决不是反对读经哦)冷汗一身,从几点到几点读什么, ...

我是属于“左”过头的,所以要往“右”偏偏,看过我以前帖子的坛友,就知道我是给孩子安排到时分的那种。

但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不加约束,顺其自然,也非我所指。

一楼的这些分享,我想还是建立在过头的“左”之上的,但并不是要矫枉过正。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4-18 18:58
再看了一遍楼主的贴子,感觉一个字“累”,家长累,孩子也累。

再看看自己,好象不是这回事,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兴趣,每门学习中,女儿都能找到乐趣和自信。

如练琴,都说是个苦差事,为什么一定得让孩子每天都练一小时呢?兴趣所在,随手拉拉10多分也可。为什么非得让孩子每天都拉考级书和练习曲呢?兴趣所在,随手拉下学校音乐教材或流行歌曲也可。为什么非得让孩子每天都要拉呢?哪天实在不想练琴,就不要练了,孩子愿意跳跑绳,骑下单车和院子里小朋友一起赛车也可。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8 19:04
楼上似乎孩子学琴的坛友不少。就再罗嗦几句吧。

我那同事的女儿,之所以学得快,是因为她本身听得多,乐感好,强弱表情一点就知道。

她的钢琴老师和我儿子的钢琴老师为一人,两个程度相仿,都是去年考了五级,今年准备考七级。但她学琴方法却与我儿子大异。

她是不拘常规的。总是找自己喜欢的曲子的谱子,自己在琴上摸,初学时只有些少基础,她就敢打破钢琴曲级别技巧的约束,去弹理查德克莱行德曼的曲子。

这些曲子通俗,但技巧并不简单,但因为有兴趣,一边自己摸,一边问老师,竟然真的弹了下来。

这样经过几首,技巧也提高了,兴趣也盎然了。

所以,孩子学琴,一般老师总是先练手指、再练音阶琶音等技巧,再教练习曲,再布置一两首曲子。有的曲子听起来真是不好听,但老师布置了也得弹。这种程式化的方法不是不好,只是禁锢了孩子的自由的心。

顺便说一句,我同事的女儿因为手大,现在弹起琶音来比我儿子还快,力度还好,手指也不滑。而我儿子因为手小,为了跨过去,不得不手臂一翘一翘地。

有的老师更过份,教孩子练指形,一遍遍地练,天天练,月月练,把弹琴练成弹棉花,孩子哪里还会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我儿子现在的钢琴老师就是把指形寓于曲子中的,曲子弹好了,手形也转了过来。

总之,学琴,不仅是学技巧,更应是体验音乐。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8 19:06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4-18 18:58 发表
再看了一遍楼主的贴子,感觉一个字“累”,家长累,孩子也累。

再看看自己,好象不是这回事,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兴趣,每门学习中,女儿都能找到乐趣和自信。

如练琴,都说是个苦差事,为什么一定得让 ...

呵呵,所见略同,刚回了个贴,与柳爸心里灵犀焉。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4-18 19:11
“总之,学琴,不仅是学技巧,更应是体验音乐。”这句话说的非常到位!

我女儿二胡现在学到六级,对一些8-9级曲也能拉的有模有样,如拉9级曲二泉映月,女儿还没学过,因为看到别人拉,自己也喜欢跟着模仿,也能拉出一段一段了。

现在音乐界有一个极大的误区,包括中央音乐学院的,都把学琴的技放到太高有位置了,舍本逐末,这也是为什么音乐界出不了真正大师的原因。
作者: xiaoyamama    时间: 2009-4-18 20:49
顶。非常赞同楼主的意见。
孩子上小学以前,基本是放羊,没有学任何乐器,基于对自己的音乐水平以及精力、金钱的清楚认识,决定不浪费时间。至于她长大以后有这个要求,再去学习也不晚。
其实孩子的发育是有其规律的,太早学习,是事倍功半。还是多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有个好身体,将来才不至于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人生的路还长,何必太在意一时的快慢。
作者: HMB    时间: 2009-4-18 20:56
楼主和楼上的说的太好!
超级赞同!
作者: xiaoxuesheng98    时间: 2009-4-18 21:13
宝贵的经验总结,我也有同感。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4-19 17:57
又见到昙花,心里真高兴。。
教育,是生活的副产品吧。。
作者: sophial    时间: 2009-4-19 21:30
真是好贴,顶一下!

当初看了那个日本人写的教育书,三岁让拉小提琴的。看完真有冲动,恨不得马上去买个小小提琴,塞在儿子手里。

幸好没做,现在儿子唱个儿歌都那么费事啊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4-19 23:11
非常好的总结!但是最近读到另一家之言,也觉得很有道理,可能PUSH与LET GO之间还是有个度的拿捏的问题。以下是转贴,觉得也有道理。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代父母教孩子,缺的不是具体方法,而是大根大本的原理、原则。比如想尽各种
机巧方便,引发让孩子兴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其实这就象给孩子喂饭一样。孩
子不吃,大人就象演员一样想尽办法让孩子有兴趣吃一口,或者追著孩子满房子跑,
等他(她)高兴了才来阿乌一口,这样养孩子怎么得了!所谓“穷人养骄子”,现
代父母90%以上皆是这个德行,或者是这个心理。我这一骂骂倒一大片是不是?个个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便好。

看父母怎么样喂孩子吃饭,就知道他们会怎么样教孩子学习。现代心理学强调“兴
趣学习”强调过头了,讲得深一点是庸人庸见。所以我说西人心理学是“三句半”,
很多人听了会不服气,但西人心理学是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产物,没有人本思想、
人文精神的基础,把人等同于生物,是最彻底的伪劣产品。另外这种心理学,又受
到西方二分法思维方式的致命影响,只重局部分析,无法综合概括,所以支离破碎、
顾此失彼。比如兴趣学习能够激发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没有错,但人的学习、
人的素质是个综合的概念,养尊处优、单凭兴趣学习的孩子,往往意志力特别薄弱,
不能吃苦,缺乏忍耐精神,长大之后纵然学业很好,但遇到一点小小挫折就顾影自
怜,萎靡不振,精神抑郁乃至自寻短见或者杀人革头之事时有所闻,这都是盲目迷
信西人教育的结果。从前青少年上山下乡或者流离失所,人生境遇极为艰苦,却从
来未见有谁轻易自寻短见的,所以这都是教育的根本理念上出的问题。

讲到这里,我们再转回到《三字经》劝学励志这个纲宗上来。“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是讲劝学和为学之道,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泡沫化,“教之
道,贵以专”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孩子学杂了,百害而无一益,样样都行,蜻蜓
点水,没有一样精通,这是很大的问题 ── 孩子从小这样就无法培养出持久专注
的观察、思考能力,而缺乏这种能力,人生必然一无所成。再看“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这里有没有“兴趣学习”?你不好好学,妈妈就把吃饭家伙砸
了,娘俩饿肚子,看你学不学!接著再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以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些都是励志教育,根本没有兴趣学
习的影子,这里凸显的正是和兴趣学习相反的苦学精神。而苦学的真义并不完全在
学,更在意志的锻炼,没有经历过艰难挫折和苦难励练的孩子,是不可能成器的,
这些都属于做人教育的范畴。

那么中国文化是不是不讲“兴趣学习”呢?不是的。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学
而时习,不亦悦乎。所以学有学之乐,道有道之乐,法有法之乐。差别只在苦、乐
的次第与层面不同,这些精妙的义理,是西人永远无法明白的。

所以兴趣与苦学的关系、多学与专一的关系、学习知识与学习做人的关系,这些都
是孩子教育之本。
作者: slzzz    时间: 2009-4-20 18:08
结合实际条件,小孩目标学习!
作者: aries_2k    时间: 2009-4-21 07:08
ealain在陪儿子走过一段旅程后,再转过身回顾思考。你理性的体会感悟,给了还是一腔热血编织天才梦的小baby家长们注入了一帖清醒剂。谢谢!
作者: Irene2005    时间: 2009-4-22 11:04
太好了!真是让人清醒的话语.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5 05:28
俺不再占着茅坑不拉屎后的处女帖就献给昙花MM这一帖啦

万理相通,MM可把你反思教子过程告诉你LG,让他在票票上大有斩获也不枉你花费时间发这一帖

幻想----冲动----盲动----反思----理智----控制----反省----斩获----斩获---斩获..............

呵呵,MM一定看得懂的
作者: nicou    时间: 2009-4-25 14:10
太好了,学习了,加你好友了,谢谢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26 19:15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4-25 05:28 发表
俺不再占着茅坑不拉屎后的处女帖就献给昙花MM这一帖啦

万理相通,MM可把你反思教子过程告诉你LG,让他在票票上大有斩获也不枉你花费时间发这一帖

幻想----冲动----盲动----反思----理智----控制--- ...


谢谢你给的提醒:“幻想----冲动----盲动----反思----理智----控制----反省----斩获----斩获---斩获..............”

我真是真是只想:   斩获----斩获---斩获..............连绵不绝的斩获。

最后才发现,我那是:幻想。

还有你给的那评语,俺心知俺写什么不写什么都不可能雷到别人,顶大算个小小提醒,倒是俺--被你给雷倒了--俺明白传说中的捧杀和折煞,是怎么回子事情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26 19:52
写这帖,是从自己教子的经验教训出发的,因为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当初很多的设想,最终的结果并不总是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

正如天堑所言,我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调整。

在网上,特别是儿教混迹多年,深知给孩子的学习资料可谓浩如烟海,下载到自己电脑里的,也绝不在少,但问问那些资深老坛骨,能给孩子用到几成?

我也不能免俗,看到鱼儿家的鲸儿,还有我一些同事的孩子,是那么出色,能有如此充沛的精力,象海棉一样不断的吸收父母们能够给他提供的养料。我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做到呀。

但,孩子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儿子属于智力还不错,接受能力属于上乘,尚且不能达到我的要求。那问题一定不在儿子,得在我自己身上找找了。

顺应孩子成长的大势,做好引导,接受孩子、放低要求,可能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个好事情。

最近会很忙,空了再继续和大家分享教子心得。
作者: 石榴木    时间: 2009-4-26 19:55
顺应孩子成长的大势,做好引导,接受孩子、放低要求,可能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个好事情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6 21:06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9-4-26 19:15 发表

还有你给的那评语,俺心知俺写什么不写什么都不可能雷到别人,顶大算个小小提醒,倒是俺--被你给雷倒了--俺明白传说中的捧杀和折煞,是怎么回子事情了。

MM的帖子娓娓道来,笔法细腻,亲和力极强.自然容易"雷"到象天堑这样的GG.

绝对没有捧杀的嫌疑,因为天堑非常喜欢看有自己心得体会的帖子,即使MM不准备雷人,但天堑被雷了
作者: 乐妍妈    时间: 2009-4-26 21:11
不错不错,lz这样的过来人多讲些感受,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 vicky100    时间: 2009-4-26 22:54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问题,先学习下,有点心里准备。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9-4-27 20:34
又见昙花,真高兴啊
可是昙花这一贴,我几天来读了数遍,
怎么却觉得更加左右为难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晶孔雀皇冠 于 2009-4-27 20:44 编辑 ]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27 20:50
原帖由 水晶孔雀皇冠 于 2009-4-27 20:34 发表
又见昙花,真高兴啊
可是昙花这一贴,我几天来读了数边,
怎么却觉得更加左右为难了

这楼是正视听的,本不想让大家越来越糊涂。

那我就有必要做几点再正视听的说法。

首先,在教子方面,我是极左的,完全站在鲸鱼的行列。而且,事实上,我在儿子小时候,甚至到现在,也从未放松过孩子的教育。这从他目下所取得的成绩能看出一些,他仍是全班学习成绩最棒的,还是在坚持学着钢琴,还是尽可能多地要让他参加许多体育锻炼。这一切,如果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外松内紧地使劲,是无法达到的。

第二,不要拔苗助长,是让大家明白,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能力也不同,每个孩子能力强弱的方向也不同,别看着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要来,来不了硬着来。

第三,孩子是需要我们放手的。以前车车在QQ时,曾让我对孩子示弱,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有不济的时候,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我做妈妈的惯性,没能让我做得到。而现在,我把孩子送去住校,发现他身上有了许多令我惊喜的变化。我就想对大家说,相信孩子总在学习,不想事事有我们插手。

其他的几方面,大家应该不会有什么歧意。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27 20:57
wanyi77 2009-4-27 20:53 威望 +10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人生就是个过程,怎 ...
wanyi77 2009-4-27 20:53 金钱 +10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人生就是个过程,怎 ...

正是因为极左了,所以有必要纠纠偏。

那些本来就在右边呆着的,千万别因为俺这帖安心回家睡大家才是。
作者: alapan    时间: 2009-4-27 23:21
提醒得很好,谢谢了。混教育论坛是需要定力的,所幸自己还是比较理智的。也曾动过念头让孩子学钢琴,但现在五岁多了还是没有实施,主要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孩子放学回来,玩一下,洗澡吃饭,看二十分钟动画片,就已九点了,再加一个小时左右的阅读,刚好十点熄灯睡觉。如果学琴真不知道时间要怎么安排。
作者: lusea01    时间: 2009-5-1 23:11
总结的太好了,字字珠玑!尤其是第四\第五.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5-2 13:21

  花花一发就是长篇
  孩子优秀得让人羡慕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5-2 17:40
标题: 回复 #49 ealain 的帖子
我想左右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分歧吧,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无比关心的人。
只是在做法上有点区别而已,心都是一样的。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09-5-3 21:16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可持续性,就要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
家长的决心都不坚定呢,怎样要求孩子呢,
丁丁的钢琴只学了五堂课,我就给停了.看出来了,学琴势必占用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从此就长了心眼,想学就学到底,否则不学.
就这样,同班的小朋友学英语 学跆拳道,学数学,手脑算,学阅读,学跳舞,太多了,我们什么也没学.最近自己要求画画,就上了画画的班.一周一堂课还好.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9-5-4 21:00
相当认同,向楼主学习~~~~
作者: qian0518    时间: 2009-5-5 10:36
好贴学习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5-10 00:09
八、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热爱,是你送给孩子的最大的人生财富。

我儿子一直体质较弱,如现在还偶尔咳几声的支气管炎,其实是寒假前就已经得下了,断断续续地总没好利索。儿子从小不好运动,这点是颇得俺地真传。除了坚持几年的每周一次的例牌打打羽毛球,俺得空宁可对着电视电脑和书本。

其实儿子很小的时候还是挺好动的,总是想出去玩,但因为自己的懒,不想下楼陪他,渐渐地儿子也喜静不喜动起来。

而现在儿子长这么大了,体质还是比较差,特别是看到别的孩子球场上灵敏的身姿,为儿子坚拒学球、以运动为多余而耿耿于怀。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孩子们也是个顶个地出息,有几个特别突出的孩子,体育方面也同样突出。

那个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是女子足球队的,体力精力特别好;还有一个,还没高考,也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因为他爸爸是大学生出身的军人,长年坚持早上跑步,孩子也养成了这个习惯。身体好,吃嘛嘛香,精力足,学嘛嘛精。

养成锻炼的习惯,不难给了孩子享用一生的好的生活方式,对学业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barzw    时间: 2009-5-11 14:27
同意楼主意见 非常好
作者: 漫行    时间: 2009-5-14 11:19
非常赞同楼主的总结,尤其是第二条也是我的经验教训.
"顺应孩子成长的大势,做好引导,接受孩子、放低要求"----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应该放慢脚步,美好的童年只有一次,没有回头的机会.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9-5-18 12:52
昙花总结得真好!
不过,没有提及孩子的社会交往。不知这方面有否心得感受?
作者: pcwjp2000    时间: 2009-5-27 09:12
标题: 回复 #4 偶然77 的帖子
4楼的回帖,真是太经典,我喜欢。
作者: viviantong    时间: 2009-5-27 16:25
经典,好贴要顶!
作者: persume    时间: 2009-5-27 16:57
写得真好,得学习,多少人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 flhou    时间: 2009-5-27 23:22
楼主总结的非常好, 你的育儿经验给我们这些孩子尚小的父母们很大启发。

在儿教里泡,总是有很多收获,赚大发了哈
作者: 飞翔妈7179    时间: 2009-5-29 12:59
很有启发。

最近儿子们对上了一年的围棋,出现了厌倦的情绪,老师来了也拒绝上课,我只好停了小课,让他们继续维持上大课,等熬过这段时间,他们又有兴趣了再说。

才开始,心里是放不下,对儿子们说话口气很凶巴巴的,看来无意中还是有了功利心啊,自省中。。。
作者: yayafamily2008    时间: 2009-5-29 17:19
是啊,什么教育,都要自己心里先考虑成熟了,再给孩子试。还有就是攀比精神,造成自己神经紧张!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09-9-16 10:37
有半年多没来,错过了好帖.

儿子也在学琴,所幸这个选择也切合了他的爱好,曾经也是极左的,现在只有钢琴和乒乓了.希望乒乓能陪他一生.

最近怎么不见昙花了?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9-9-16 11:58
谢谢猫儿妈,把这个帖子顶了出来,好贴不能沉!
作者: viviantong    时间: 2009-9-16 12:17
我们要学会等待,虽然这个时间漫长,但曙光就在前面.
作者: shisanhua    时间: 2009-9-16 12:50
版主写的真好,受用了
作者: 不管它    时间: 2009-9-16 16:55
真的希望读到更多“过来”的父母的经验之谈!
作者: xy_lyx    时间: 2009-9-17 09:43
希望在这能看到更多的经验之谈
作者: tongtonghu    时间: 2009-9-17 10:22
跟着感觉走。。。
作者: 小豆995    时间: 2009-9-17 16:17
正在想是不是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呢,现在看,没必要了,随她吧,谢谢
作者: sereslee    时间: 2009-9-17 19:56
是呀,偶本来也是一直这么想的,也一直顶了许多的压力——周围朋友的孩子都是N多的兴趣班呀,可偶家滴,除了绘画,这个事他喜欢的,(他还要求游泳偶也没给他报,准备明年上 ),偶还是希望他快乐一点的长大
作者: lttsp    时间: 2009-9-18 09:13
真是好贴,收藏!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
作者: kathyhhs    时间: 2009-10-29 14:57
写得真好。今天在老易的BLOG 里,见到了久违的一篇文章,关于弹琴的老师的方法,来论坛一搜索,又发现了不少大作。真是前辈了,好好学习总结一下。如今的孩子家庭环境都不错,家长也在孩子的教育上颇费心机,不是多多益善,有兴趣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 茜茜妈漠子    时间: 2009-10-30 17:42
写的太好了。很有感触。
我觉得现在正在早教的小宝宝家长,更应该看看,端正一下思想~
作者: lc4601    时间: 2009-10-30 20:04
孩子大了,有很多东西值得反思
作者: thf846180    时间: 2011-4-6 10:57
原帖由 alapan 于 2009-4-27 23:21 发表
提醒得很好,谢谢了。混教育论坛是需要定力的,所幸自己还是比较理智的。也曾动过念头让孩子学钢琴,但现在五岁多了还是没有实施,主要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孩子放学回来,玩一下,洗澡吃饭,看二十分钟动画片, ...

  哈哈,我的情况和你一模一样,我女儿今年四岁多,本想让她去学钢琴,现在看了这个贴子,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吧,等她自己有要求时再学,也许会更好
作者: liucaohan    时间: 2012-3-13 12:54
很受启发的好帖啊!反思中。。。。
作者: ejmaria    时间: 2012-3-15 13:45
学习了 要认真思考了
作者: 曹燕子老师    时间: 2012-3-15 16:40
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 子云    时间: 2012-3-15 17:02
作个记号,多学习几次!
作者: qingrong8212    时间: 2012-7-11 13:38
有诚意的帖子,学习了。
作者: Martina-Mm    时间: 2012-7-19 15:44
暑假了,感觉论坛也清静了很多。

这个帖子非常不错,作为过来人,写出的经验很有诚意。

按搂主的划分,我应是属于右派的,但经过孩子一年的上学实践,我依然支持和推崇楼主的观点。楼主总结的育儿八条,值得反复思考和衡量。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