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胡言乱语说奥数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4 09:32
标题: 胡言乱语说奥数
昨天在单位加班,我的同事褒电话粥,大致内容是小孩(6年级)下周要参加奥赛,夫妻2个正在讨论1道奥数题,孩子妈搞了2元2次方程,孩子爸说解题方法是错的,再说小学也不到解方程的阶段,2个人就一直在电话上讨论那题怎么做。。。。我同事是上海交大毕业的,他lp是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的,都是学理工的。。。。。

据我同事讲成都的奥赛1等奖的比例大概在10%以内,华赛是2%,如果没有拿到1等奖升学是没用的。。。。。

在一个2年级奥数qq群里,经常的话题是这个题怎么解,那个题怎么解,很专业,基本上那些题我都不会解。。。。。

研究过很多奥数教程,都是对题型进行了分类,然后采用举一反三的教法,各年级教程按深度递进,分类和教法不变。我家孩子对这种教材是轻车熟路,自己拿本书,题做得顺得很,举一反三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当时觉得省事,也不用大人费心,只需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最后连答案都丢给孩子,让他做完了自己去核对,1本书就这么做完了。按这种状况做题能力倒是培养了,解题能力好像退化了,对题型分类,然后举例子解题,正好和解题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逆行的。这学期把这个也停掉了。。。。

看了天堑版版的数学书,是倍感压力啊。最近我家孩子看的是李锍佩的那本在网络上流行的数学故事,上周拿来翻了一下,第1题就直接晕倒,题目大致是:猴子分梨,每个猴子分6个梨多12个梨,分7个梨少11个梨,问几个猴子几个梨,解题思路大致是:(盈数-亏数)÷差值。我真的很无语。。。。强行要没收这本,孩子说这书蛮好看的,一定要看完,问他上面那题怎么解,他说不知道,那种解题思路看不懂的就直接跳过了,还好还好。。。。。

孩子班上1年级就在开课外奥数班,班上只有几个没有上的,很多人都说3年级要报班了,最迟4年级一定要正式跟班学了。。。。。。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真tmd奇怪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14 09:58
解题思路大致是:(盈数-亏数)÷差值。-----这个最好让孩子自己推导出来,画画图。。。
没办法,这个社会啊。。这个教育啊。。。无语。
适者生存吧。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4-14 10:04
先跟着疯狂再说。。。。
都说要找名师,不知道哪有名师
如果真有名师,很偏远,,,
把各类奥数网站找来,泡进去看看。。。。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4-14 10:05

家长上学
还是孩子上学
不会我们在上一回小学吧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4-14 10:07
昨晚得知颀颀得了深圳赛区的华赛一等奖, 我正高兴呢.
早上一来就看到梦幻妖精的这个贴.

这类的数学竞赛要得奖, 只靠孩子聪明是不够的, 勤奋的孩子太多了.
想得奖,不看奥数教程肯定不行.
你家孩子自己拿书学得轻车熟路就让他自己看吧.
也别报什么班了. 孩子自己看书学其实效果更好.
颀颀是三年级才开始自学的, 也没有在外面报过奥数班.

天堑版版的数学书单, 早就看过了, 一直不敢发言. 那些实在是太深了.
从前一直觉得自己家孩子看的数学书比较深, 看了天堑版版的单, 才知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4-14 10:09
我们这么学,不给孩子书和公式看,就给孩子几个题目(尽量不同类型)。以后的方式,以后再说。。。。。。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4 10:28
我 就 不 想 让 儿 子 学 什 么 奥 数 ,,,,,
除 非 他 自 已 感 兴 趣 ,,,,,,

把 课 本 上 的 数 学 学 好 就 行 了 ,,,,没 必 要 去 钻 那 个 牛 角 尖 ,,,,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4 10:37
原帖由 hi5 于 2009-4-14 10:24 发表
天堑版版的数学书单, 在图书馆找到两本, 一翻, 从这个窗口借, 立刻从下个窗口给还了。 给大人看的吧。

楼主这题, 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多简单, 按题目说的列个方程, 又清楚又明白。 干嘛非要绕来绕去的想 ...


李毓佩那个解题公式就是解方程出来的,所以才叫人抓狂~~

那个题其实挺简单的,分6个以后,多的12个继续分,1人再多分1个,12个分完还少11个,你说多少个猴子?单纯的解方程也让人失去这种最简单的思考方式了。。。。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4-14 10:40
我准备自己再上一回小学.
不过现在脑筋不太好使,许多问题理解不上去.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4 10:43
一个奥数调查贴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51386&extra=page%3D1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14 10:44
颀颀怎么这么厉害的,语文\数学\英语一样不拉下.是不是孩子只要一样好,样样可以跟着好.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4 10:45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4-14 10:07 发表
昨晚得知颀颀得了深圳赛区的华赛一等奖, 我正高兴呢.

这类的数学竞赛要得奖, 只靠孩子聪明是不够的, 勤奋的孩子太多了.
想得奖,不看奥数教程肯定不行.


等您开班授课呐~~
作者: liuqunb    时间: 2009-4-14 10:48
害死孩子的奥数.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4-14 10:48
猴子分梨,每个猴子分6个梨多12个梨,分7个梨少11个梨,问几个猴子几个梨?

这种题孩子如果思维敏捷, 应该很好想,不需要用什么公式.

每猴6个梨会多12个, 每猴7个梨会少11个.
这样来理解.
给每猴一次发一只梨, 发完6轮后, 不够发了.
把多出的12个梨放在一边, 再加11个梨,
猴子们又可以分一轮, 每猴可以分得第7只梨.

可以看出来, 猴子是12+11=23只.
梨子数目也就好求了:23*6+12=150只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14 11:12
奥数相当于数学方面的课外提高,就象语文的课外阅读,英语版的那些资料。
学好教科书也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只不过奥数被社会太高看,我们家长不能太高看,但还是看看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14 11:18
孩子体验的时候,不要搞什么方程,给点小的数字就行了

昨天孩子体验鸡兔问题,我把脑袋的数量控制在5以内,20以内的加减应该是可以体验的.书上的猴子数量显然太多了点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4-14 11:42
奥数,俺还真因噎废食过呢。

孩子上一年级时,有次去接孩子,路过三年级教室,他们正在对一些数学苗子进行奥数培训,我好奇猫在窗外听了几道题。呀呀呀,可真是满堂灌呀,题型、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这哪是数学?在我心中数学是令人激动的探索呀。罢罢罢,咱孩子将来一定不学这玩意儿。

甭说奥数班,咱奥数书都不给孩子买,甚至禁止她看。我担心一开始就把孩子思路堵死,将来怎么去体会数学的美呢?到三年级,俺闺女开始偷偷借来高年级奥数书看,偷偷解题,俺这时才放开一些,但还是对时下的奥数书籍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对那些应试痕迹极深的、丧失美感的教材绝对禁止。

现在回过头看,我还是觉得上奥数培训班真没必要,有兴趣自学比较好。目前我孩子就时常冒出一些奇特简便的解题思路,有时老师都被她雷倒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9-4-14 16:12
孩子有一阵子喜欢做题,买了几本一年级的奥数.
有一本书,里面的题目,有些真难。除了上面已经有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外,还有些题真是能考倒大人。
拿给孩子老爸看,老爸看了看说,我还是负责经济吧,这些事就你负责解决了。
后来和小区几个家庭出去玩,给分别是三四五年级的三个小朋友出了书上的两道题,他们翻着眼睛,基本晕菜。

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要被这些题目搞得神智不清,郁闷。
不过没办法,全中国都在说奥数,我只好先上阵给他热身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9-4-14 20:16
对奥数这东东,真是各有各想法。有的让孩子学,有的不让。

但有一点,无论你多厌它,等孩子到了要小升初时,面对着100分的数学试卷,90分的奥数题,看你还会对它不以为意?

既然走在这应试的路上,有的那么多好选择的么?小升初一分甩掉多少人的竞争,光是课本上的东东就等着吃亏吧,你不准备好,就给准备好的人让路。
作者: wyh2000    时间: 2009-4-14 23:14
奥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奥数学得好的孩子思维很有层次,思考问题很有深度,解推理过程很清晰。
小学奥数的思考方法有别于我们通常的思靠定式,所以成年人做题,通常感觉无法着手,但看了答案又恍然大悟,与
推理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聪明的孩子来说奥数就是天堂,对资质普通的孩子来说奥数就是地狱,呵呵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9-4-15 08:49
原帖由 wyh2000 于 2009-4-14 23:14 发表
对聪明的孩子来说奥数就是天堂,对资质普通的孩子来说奥数就是地狱,呵呵


那咱们就讨论讨论, 对资质普通的孩子来说,如何把地狱变成天堂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9-4-15 09:45
孩子不喜欢奥数,我就不让她学了。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爸爸妈妈成天为孩子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累不累啊?孩子整天埋在一大堆书里,累不累啊?
作者: 春晖大地    时间: 2009-4-15 11:04
我一开始也一直奉行快乐学习。女儿自己凭兴趣看的奥数,思路很好。现在五年级了,突然发现成都的所谓名校都要有奥数获奖证书才能报名。我赶紧到著名的培训学校听了一次。呜呼!那个灌啊!但这样灌的考试才管用,得奖率高得很。我心里冷飕飕的回来了。看来我们不适合到这里。但仅凭兴趣的好像拿奖又稍微难了点。纠结啊!还是不去到这样的培训学校吧。可内心迷茫啊!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4-15 11:33
介绍朋友们一个超长帖,但绝对值得看,嫌太长的话,可以只看楼主hxy007 和ccpaging 的观点和方法。我侄儿也是小升初,原来成绩一直是班上倒数的那种,我辅导了一年多,去年期末语文考了95分,英文及格了,数学70多分。数学辅导我用的方法很多与ccpaging类似,不过人家是专业级,俺最多算票友级 前些天看到这个帖,又跟高人们学了几招。

原来一见到数学帖,俺就不敢多言,自家闺女的数学俺真没操啥心,人家自己喜欢自己学。辅导侄儿数学后,对自己的数学教育开始长点信心了

废话不多说,隆重推出高质量长帖与BBMM们分享: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http://www.q212.cn/baby/viewthre ... ghlight=&page=1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15 11:50
标题: 回复 #25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先收藏,慢慢看,

一看题目我就喜欢,我也是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

我自己也是从来不刻苦学习的。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4-15 11:55
标题: 回复 #25 果行育德 的帖子
这人的名字有趣:小子几岁老子就几岁 。我很赞同
作者: bak98    时间: 2009-4-15 13:35
我说这个题目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旺旺网的. 是不是我数学细胞不够,我好象没耐心看啊。这次逼着自己看看试试。
作者: 快乐飞儿    时间: 2009-4-15 14:26
我也看出来了,我也就能教一年级的,二年级的我就不会了哈,唉,到时候在说吧,今年上学,看他自己喜欢不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6 10:50
标题: 回复 #25 果行育德 的帖子
说实话

我不是很喜欢到各教育论坛晃,研究这些都要费脑细胞的啊~~~

我的脑细胞本来就不多,还要如此浪费啊~~~

中国的家长真是命苦啊,有这么多要研究的~~~

这个贴还是值得仔细研究一下,现在研究这些好像都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这是什么bt社会啊~~~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6 10:56
帖子里讲的是典型的慢进度里能力的飞跃,但是在慢进度的初期,能力积累的阶段,家长和孩子可能要承受很多压力~~~毕竟在初期是比不过题海战术速成的成绩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为什么还是要低头呐,无非是抵挡不住这个初期。。。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16 11:14
原帖由 jymm222 于 2009-4-14 10:09 发表
我们这么学,不给孩子书和公式看,就给孩子几个题目(尽量不同类型)。以后的方式,以后再说。。。。。。



我现在也是这么的,就是自己超级麻烦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4-16 13:30
标题: 回复 #31 梦幻妖精 的帖子
“慢进度里能力的飞跃”,非常经典的总结。
现在好多家长急功近利了,奥数的培训班更是,这也是我当时劝happy-99不要让儿子去上奥数班的原因。只是当时没有看到如此精辟的总结。
作者: 春晖大地    时间: 2009-4-16 15:37
标题: 回复 #24 春晖大地 的帖子
这两天在和女儿商量是否到外面上奥数呢。平常太民主,这时候看出来太民主也不是都好。因为女儿回复我:“妈妈也开始近视了!” 不是一般的郁闷。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6 15:54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9-4-16 10:56 发表
帖子里讲的是典型的慢进度里能力的飞跃,但是在慢进度的初期,能力积累的阶段,家长和孩子可能要承受很多压力~~~毕竟在初期是比不过题海战术速成的成绩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为什么还是要低头呐,无 ...


慢进度里的能力飞跃,讲得好!
就象是财富的积累一样,开始阶段是熳长又坚苦的,,,,后期就是爆发式的.....呵,,,,大概比喻不恰当.....

我从三岁多就和林林玩数数的游戏,就是一次只能数1个或2个数,二人轮流数,谁数到三十就赢了......
有时在车上,有时散步时,,,,,,
大概一年的时间,林林才明白了,要抢到二十七这个数就可以赢了.....
好久没数了,今天看到这个贴,又开始玩,,,,,
他一下子意识到了要抢到二十四,就一定可以赢了.数了一会,他马上发现要抢到二十一就可以赢了,,,,,,
外婆急着要把答案告诉孩子,我连忙使了个眼色,,,,,,说出来了,就很简单,我这一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就少了一次体会掌握数学规律的机会.......

我想儿子是快要发现答案了....呵,,,,,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16 23:11
○+△+□=17 ……………①
  ○+△=10  …………………②
  △+□=12 …………………③
  ○=(  ) △=(  ) □=(  )

我 把 这 道 题 考 了 儿 子 ,儿 子 非 常 快 地 就 说 了 出 来 ,窃 喜 ,呵 ,,,,,

又 问 了 一 道 :
船 上 有 二 十 只 鸡和三十只鸭,问 船 长 多 大 了

儿 子 告 诉 我  五 十 了      
作者: kathyxiaoyi    时间: 2009-4-17 05:06
标题: 本质上是奥数经济在推动着奥数先在北京蓬勃发展
接着,这股非典的毒瘤又蔓延到了五湖四海。
作者: lyriczhang    时间: 2009-4-17 15:24
学习奥数可以防止得老年痴呆症,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学奥数好处之一。
作者: xinxinmom    时间: 2009-4-27 10:42
原帖由 lyriczhang 于 2009-4-17 15:24 发表
学习奥数可以防止得老年痴呆症,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学奥数好处之一。

呵呵,同感同感哈
作者: 健康快乐小宝宝    时间: 2009-4-27 22:18
实际奥数题很有意思,但单纯为了得分,老师给出公式,就离开了他的初衷。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9-4-28 12:21
反正我的女儿是真正脱离奥数了,不学就是不学。
作者: gajidouma    时间: 2009-4-28 14:18
别说感觉重上了回小学,我觉得自己连幼稚园都重上了一回。。。以前小时候幼稚园哪有学什么phonics啊,经典绘本,珠心算啊。。。。不过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嘛,家长别把这个当压力,快乐参与便是了。

孩子是这块料,俺高兴;孩子不是这块料,我也高兴,可以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啊。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4:33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9-4-16 10:56 发表
帖子里讲的是典型的慢进度里能力的飞跃,但是在慢进度的初期,能力积累的阶段,家长和孩子可能要承受很多压力~~~毕竟在初期是比不过题海战术速成的成绩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道理,为什么还是要低头呐,无非是抵挡不住这个初期。。。

妖精这帖子今天才看见.俺又要大发厥词

先讲历史故事,最后讲部分中国妈妈包含部分中国爸爸的光辉事迹

朱元璋称帝之前,当时市面上皮包公司很多,其中最牛比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有个叫朱升的告诉朱总:“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朱总欣然领会重大含义,最后收购了所有牛比公司,独家挂牌上市.

另外俺非常崇拜的毛爷爷也曾经在当年提出了"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的九字方针.毛爷爷---俺崇拜的最大原因就是他活学活用,虽然没啃洋面包,但比那二十八个半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咱们市面上"XXX速成"\"XXXX密卷"非常好买,咱们的各种竞赛热火朝天,咱们的各级证书鳞次栉比,被很多咱们的中国妈妈追逐不已,如此热闹红火,谁还能流水不争先啊

在QQ那个中国妈妈帖里俺为什么为儿子第一次参加比赛而一夜不睡觉考虑如何减轻儿子功利心,道理也在这里.

呵呵,俺为儿子选那本数学书被很多大家诟病的一个重大原因恐怕也是因为假如孩子看,那是绝对看不见明显的效果而哧之吧
但看见妖精主楼以及本楼后,感觉妖精今后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奉行"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8 14:43
前几天,朋友叫我让孩子参加逻辑狗思维大赛,被我拒绝.

厚积才能薄发,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昨天反出一本0.7元的老书<数的趣谈>,孩子居然能看得二懂二懂,不错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4:53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4-28 14:43 发表
前几天,朋友叫我让孩子参加逻辑狗思维大赛,被我拒绝.

厚积才能薄发,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昨天反出一本0.7元的老书,孩子居然能看得二懂二懂,不错

僵硬也沿着朱总和毛爷爷的道路开拔了

当年看见高川格七霸本因坊的棋谱感觉不出有什么厉害

后来实力提高后才发现"流水不争先"果然厉害

也明白了锋利无比的"剃刀坂田"和"天才的宇太郎"为什么叹息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8 15:07
标题: 回复 #45 天堑变通途 的帖子
我一直是这样的,超前体验学习,不超前考核,不强求输出.

最近翻箱倒柜,以前那本<趣味物理学>找不到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5:16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4-28 15:07 发表
我一直是这样的,超前体验学习,不超前考核,不强求输出.

最近翻箱倒柜,以前那本<趣味物理学>找不到了

这话你偷偷告诉俺就好,否则你那本书拿出来又要惹出风波
作者: 大阳爸爸    时间: 2009-4-28 15:17
前几天有个教授炮轰奥数误人,本人也认为除非有兴趣,没必要研究奥数,现实中有不少孩子在学或准备学,试问有多少是出于孩子的兴趣所在而非其他目的,悲哀!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5:21
原帖由 大阳爸爸 于 2009-4-28 15:17 发表
前几天有个教授炮轰奥数误人,本人也认为除非有兴趣,没必要研究奥数,现实中有不少孩子在学或准备学,试问有多少是出于孩子的兴趣所在而非其他目的,悲哀!

不是奥数误人,而是人误奥数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6:15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9-4-15 08:49 发表


那咱们就讨论讨论, 对资质普通的孩子来说,如何把地狱变成天堂


假如明白孩子还在地狱

就不要幻想天堂的美好

踏踏实实地把地狱的黑暗熟悉后

说不定就乘上卡戎的船渡过冥河找到天堂的路的.
作者: mmccrr    时间: 2009-4-28 16:17
晕倒,不想让孩子学奥数,苦恼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8 16:17
标题: 回复 #47 天堑变通途 的帖子
不怕不怕,趣味代数学,趣味几何学还在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6:37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4-28 16:17 发表
不怕不怕,趣味代数学,趣味几何学还在

说"趣味"让人容易接受点.

实际上还是很多人不相信孩子会有兴趣看的,因为他们一直把自己的眼睛安在孩子的眼眶中.

儿子比较喜欢结交高年级同学

一年级时曾带了几个五年级的孩子来家玩

三个和儿子玩玩具热火朝天,可俺注意到有个孩子在翻俺的书架,而且津津有味地在读一本"科技简史"

俺也没有问这孩子什么问题就知道他是"假读"还是"真读",俺只在侧面观察了他的眼神.

后来知道此子小升初鹤立鸡群

是不用怕的,孩子看书与大人的眼光绝然不同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8 17:29
标题: 回复 #53 天堑变通途 的帖子
呵呵,洋洋昨天看<数的趣谈>的时候我也怀疑不到6岁的孩子能不能真看,不过后来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今天早上还在用古巴比伦的记数方式记数.

二懂二懂就够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19:44
呵呵,洋洋的兴趣和儿子当年有相同的地方

算了,俺两不谈了.免得把妖精的楼给歪了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28 21:39
有的孩子就是爱书,没办法,,,,儿子的同学今天来我家,发现林林有好多书,兴奋的也不出去玩了,拿起一本就看了起来,,,,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28 21:42
原帖由 lingling0921 于 2009-4-28 21:39 发表
有的孩子就是爱书,没办法,,,,儿子的同学今天来我家,发现林林有好多书,兴奋的也不出去玩了,拿起一本就看了起来,,,,

所以俺说:四十后开始相信每个人都有个命,家长只是尽人力
作者: 骆驼16    时间: 2009-4-28 23:00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4-28 15:07 发表
我一直是这样的,超前体验学习,不超前考核,不强求输出.

最近翻箱倒柜,以前那本找不到了


小心论坛一大堆人又要开始囤积你说的书了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4-29 13:46
标题: 回复 #58 骆驼16 的帖子
见多识广有何不可?
看不懂道道,也可拿来装脸子啊,出口就是别人发晕的词。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29 13:56
原帖由 骆驼16 于 2009-4-28 23:00 发表


小心论坛一大堆人又要开始囤积你说的书了


囤吧囤吧,算我帮国家拉动内需了.

上次说了许纯舫,导致淘宝网上的旧书绝迹了

功德还是罪过
作者: 糖果和巧克力    时间: 2009-4-29 14:10
奥数是多么有意思的东西啊.我看儿子的奥数书都看入迷了.只是他们的奥数班基本是强化加硬灌.还真少了一半以上的乐趣.
作者: 人在乡村    时间: 2009-8-3 12:32
除非有兴趣,没必要研究奥数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6-7 18:22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真tmd奇怪
作者: 傻妈    时间: 2011-6-10 11:03
我觉得奥数是开拓思维,发现另一种思路,如果仅仅学习用公式去生搬硬套,就失去了奥数的意义.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