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讨论一下: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三个用处?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4 17:18
标题:
讨论一下: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三个用处?
读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小说之类,
第一个用处是学习语言文字,
第二个用处是获得愉悦,
有没有第三个用处?第三个用处是什么?
先说说我的看法,情商里有一项重要的能力是”善解人意“的能力,
就是知道别人与自己有何不同,别人的喜怒哀乐等等。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提高这种能力,增强对于他人的理解。
希望听听大家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4 21:48 编辑
]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4-4 17:32
第三个用处是泡MM时用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4-4 18:03
增加人生阅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体验形形色色的人生,文学作品就是最好的补充。
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更大。
作者:
huhututu
时间:
2009-4-5 01:06
体验他人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文学的这个用处是不可替代的。
学习语言文字和获得愉悦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而这第三个用处却只能从文学作品以及其派生的影视戏剧等作品中获得。
作者:
huhututu
时间:
2009-4-5 01:30
楼主所说的孩子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的“善解人意” 的能力是必然的。因为阅读时有一种心理活动叫做“移情”,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自己成为书中的主角,想象自己处于主角的境地,理解TA的感情和欲望。文学作品阅读得多,移情能力也越强,越能够体验他人的感受。
撇开文学的这些显见的作用之外,对我个人而言,更大的作用在于心灵的提升吧,不是说自己变好了或变得更有力量了,而是变得更能够面对自己的孤独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4-5 11:15
美国学者罗伯特·
N
·威尔逊曾执教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他在
1979
年出版的《作家作为社会观察家》一书中写到:“文学应视为人的性格可以得到丰富探索的一个领域。它同时既是人类文化——人的生活方式的全部蕴藏——中的一部分,也是对那种文化的一个超然的评判。它产生于社会中的个人,表明了这些个人和他们的集体行动方式的某些东西。文学作品作用于读者,是影响性格发展和社会机构的强大力量。对人的动机和行动的任何启迪性认知而言,艺术和艺术家是必不可少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5 12:07
文学作品具有历史性,可以蕴含那个时代的文明、智慧,是人类继承与超越文明的载体。
文学作品具有批判性,让读者更具智慧,更具哲理。
作者:
丹芮妈
时间:
2009-4-15 13:18
还有---消磨时间。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