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闲聊杜曼、七田真 [打印本页]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9-4-3 22:05
标题: 闲聊杜曼、七田真
闲聊杜曼、七田真
1
因网友寄来一个七田真课程的碟片,昨晚与肖老师一起欣赏。感觉还真不错。
从杜曼闪卡,发展至今日的七田真课件,在技术上对婴幼儿的教育方式和功效,确实有重大的突破。
对从事婴幼儿教育的人来说,这方面确实到了令人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了。

2
在想对女儿Angella进行早教时,就了解到杜曼闪卡。
一方面欣赏他敢于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积极干预,另一方面,却也担忧干预的度,实际上很难把握。
再说,因为杜曼历来不顾同行的质疑——这可理解为高傲地不屑一顾,也可视作不够科学,至少不够过硬。
然而,杜曼却坚持不懈,而且逐渐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尤其在高知阶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据说,中国的第一家庭也在对其孙辈使用杜曼的方式。
不可否认,杜曼的功效是惊人的。

3
教育是艺术?是科学?或者间而有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我见到的是: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电脑人脑化,人脑电脑化。
电脑的介入,更使纸质闪卡电子化,在电脑上,闪卡被美化、动画、甚至更赋予了人性化。
杜曼被电脑革命之后,也对人脑革命了。
这也难怪,大千世界,也就剩下人脑没有被人为地大规模干预了。
日耳曼血统的杜曼家族,仍然以其种族惯有的傲慢,无视质疑,迄未公布任何有价值的数据。
不过,客观地讲,杜曼的市场行情倒是日益见涨。

4
我见过杜曼宝宝有画画很好的(表现力很强),不知是否算艺术天分?
至少早识字与艺术天分不一定有不利的关系,早识字,开发了右脑,图像感、色彩感会很强,应该对艺术感有利。

5
杜曼的训练法,不能说没有出偏的,具体数据不详。
但从我个人见过的,不同程度的出偏,为数不少,主要是操作不当,再加上养育上的问题。
因之,使我感觉,杜曼的使用应有合适的专家指导。
尤其对功利性太强的家长或过于偏执的家长来说,绝对不宜使用。
这就好像用药,没有医生的指导,就会有问题。
但不能因为有用药死人的,就把药先封禁了。
用药,当然是对人身体的干预。
用杜曼就是对人脑的干预。
干预的结果,或好或坏,但却有效,甚至奇特地非常有效。
这就使我们有理由认为:我们再也不能不正视了,任何回避与无理的攻讦,只是无知加不负责任。

6
因为从本质上说,教育便是一种人为的干预。
不同方式的干预,便是不同方式的教育。
说杜曼属于一种强干预的教育方式,恐不为过。

7
七田真的右脑理论,是试图就杜曼现象进行理论的解说与构建。
日本人与日耳曼人同样执着。当然,七田真也有自己的创意。
七田真教学法,在日本本土,已被社会接纳,当然是在精英教育层面。
据说,日本已有五六百家幼儿园、学校采用七田真教学法。
与杜曼相同,七田真也是家族运营,也在走向国际,可谓东西双璧。

8
对杜曼的争议可以有各种角度与各种层面。
但杜曼方法首先用于脑伤残者这一点,并无任何的不合理性。
医学上,从病态得到的经验与启发,用于正常人而使正常人得益的例子,可谓甚多。
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也很多方面来源于临床的心理病态者。
杜曼从脑伤残的治疗中,获得很多刺激大脑的可用方式和机理,转而对正常孩子使用,获得很多难以想像的功效和作用。

9
杜曼已在大陆扎根,已成为诸早教流派中的重要一派。
当然,台湾比大陆就更早一些,杜曼的那些中译本,便首先在台湾出版。
目前大陆的杜曼早教,就往往有台湾转口的痕迹。
而成都的尚老师,便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十多年,在一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10
从杜曼到七田真,有一项人类潜能的开发,便是通过对婴幼儿的视觉与大脑干预来达成。
这项能力被称为为神奇的摄像式摄入与记忆能力。
杜曼无数据公布。七田真据说可达到接近10%。
而成都尚老师所辅导的孩子获取这项能力的比率,则高于30%以上。
这已是非常惊人的。很多好东西往往深藏在民间。

11
聊到这里,我要表达一种想法:
本来我推崇的是自然教学法,但对杜曼与七田真更多了解后,我觉得在自然教学的时候,借助一些杜曼和七田真的方法,并非无益。
尤其对三岁以下幼儿来说,这些方法的恰当使用,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多元的输入,各取所长,为我所用。
作者: jojo160    时间: 2009-4-4 00:02
LZ的见解真是太精辟了,各取所长,为我所用。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在学习和成长,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法 才是最好的方法。站到杜曼,七天真这些前辈的肩上,也才能使我们看得更远。
作者: pigone    时间: 2009-4-5 23:23
请问你说的尚老师如何联系,谢谢
作者: lisa415705    时间: 2009-4-6 09:17
杜曼对我来说是一个工程,投入的不光是财力,人力,更是种坚持.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困难.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9-4-6 18:50
原帖由 pigone 于 2009-4-5 23:23 发表
请问你说的尚老师如何联系,谢谢

请与我联络:qq648638452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9-4-6 21:07
再谈杜曼、七田真


1

关于杜曼闪卡的改善,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贴近孩子的生活,或者说增加孩子的可感知性。

比如说,杜曼著名的圆点卡,圆点代表什么?一个物体?——太抽象。

不如将它画成一条小虫,经过电脑化,甚至是一只蠕动的小虫,这样就具象了。



2

从杜曼到七田真,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就是深入认识右脑的巨大空间和功能。

七田真用闪卡的形式,让孩子记住一千张图片。

而这一千张图片,又可成为一种巨大的记忆工具(标定),从而挂钩记忆更多有价值的图像文本内容。

摄像式高速反映,加上深刻和庞大的记忆库,输入输出,快速调用。

人脑的电脑化——奇迹就出现了。



3

我很欣赏、赞许成都尚老师的创举性努力。

他在杜曼、七田真的基础上,不仅有不少独特的见解、技术性的推进,

而且还进而提出,那一千张图片,本应该源自孩子自身的生活感受。

他提倡孩子去野外感受大自然、并组织孩子群体性外出活动。

把孩子的各种感受、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千变万化的自然情景——一切重要的片段,

都联系起来用相机一一记录,与孩子反复回味、筛选,

然后精美制作,再配上中外文字和背景音乐,制成闪卡。

这样的闪卡,含有了亲情、友情、自我、大千世界、感受、认知、记忆、联想……



4

尚老师的努力,我认为,是在这个领域内,具有国际前沿的性质。

他很低调,很少谈论,又谢绝媒体,

然而这在大陆,在这个特殊的天地,确实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9-4-8 08:36
附:与网友的有关讨论



1

用条件反射训练动物,以及用类似方法训练人脑,结果会大异,为什么?

按我的理解,恐怕人脑的结构、功能与动物大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称右脑为祖先脑,储有各种有价值的遗传信息和能力。

对婴幼儿的闪卡训练,追求的是激活右脑功能;特别是在三岁前,是激活右脑各种潜能最佳期。

比如说高速扫读功能即是一例。

闪卡的高速训练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只要在有经验的专家辅导下,成功率高至50%以上。



2

这确实是危言耸听,问题就在于片面地认为,闪卡会扼杀天性。

但我看到的一些孩子照样天性犹存,却通过闪卡又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技能。

两者是可以并存的。如何使两者并存,避免各种副作用或弊病,这就是我们应当研究和实践的教育艺术。



3

记得以前,有人一谈到幼儿学习,就一定认为那肯定是“头悬樑,锥刺股”,苦不堪言。

他们将学习与快乐绝对地对立起来,然而,我们的实践证明,学习与快乐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现在很多人仍无知或偏见地认为,潜能开发与常态学习是难以融为一体的。

然而,他们又错了,潜能开发同样可以做到人性化;

只要引导适当,潜能开发完全可以提升或补充常态学习不足之处。



4

是啊,既然这个东西那么好,为啥没成主流?

从自有历史来看,任何最好的东西,从来就不是主流的;一旦某样好东西成了主流;也就意味着另一样非主流的东西会比他更好。

杜曼也曾说过,对教育上的革命来说,最大的障碍,便是既有的观念。

人们看惯了,小孩都是先说话后认字,现在杜曼却将小孩变成先认字后说话,于是大部分人便说他是妖怪。

吴承恩如活到现在,再来写《西游记》,也说不准会将杜曼写成某个洞的妖怪。



除了观念还有成本的问题。

在日本,接受七田真的那五六百家幼儿园、学校,其收费一定是高于普通的学校。

因此,迄今还属于精英教育的范围。

在我国,也只存于双高(高收入与高知)的圈子内。



第三,因为难度或技术要求较高,通常需要专家进行指导。

实际上,真正具有这方面能力的指导者,通常需要培训;

而这方面很好的专家,只能是少之又少。

也有家长自发进行,但由于技术难度的原因,便出现了不少偏差与低效。
作者: 老胡76    时间: 2009-4-9 15:28
非常认同袁教授的观点。但现在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使家长也不会选择。
作者: 丁晨阳    时间: 2009-4-10 08:25
我家阳阳从一岁半开始有意识的闪卡,遵循既不痴迷,又能坚持下来的原则。两岁时候能认识五六百个汉字。是用词组形式呈现,每天最多闪亮次。两岁半的时候闪了六七次朱自清的《春》,能背诵。听觉开发较早,出生就开始了。目前,一切发展正常,喜欢看书。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12 18:10
适合婴儿幼儿的吧?小女将入学了。
先到本版报个到,有时间在慢慢研读各贴,读全了帖子再说话。
学习中。。。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4-13 04:49 编辑 ]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9-4-16 19:49
我倒是觉得杜曼的方法更适合家长来做,特别是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当然前提是家长不能太功利。杜曼给了家长非常详细的操作方法,这一点对于没有经验的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我家小孩从10个月开始杜曼,但没有完全按照他老人家的方法(否则对于上班的妈妈是不可能的),现在每天集中闪卡100张,连《三字经》之类的我都是闪的。现在21个月,识字较多,很爱看书,有比较长的专注力,可以坐在椅子上听我念书20-30分钟。其实杜曼的体能训练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一般的家长在家都可以实施。对提高小孩的平衡能力和促进前庭发育很好。
(yangqun)

http://www.chinahomeschool.cn/vi ... &extra=page%3D1
作者: rangwen    时间: 2009-4-17 13:40
谢谢,好好学习啦
作者: ziluolan    时间: 2009-4-25 14:31
谢谢,进来学习的。。。。。。。。。
作者: aries_2k    时间: 2009-4-25 20:53
唉,不知道是真好吗?
过早开发智力,对孩子的一生真的有好处吗?
作者: sunhuasan    时间: 2009-4-30 22:36
太复杂了,看来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zhulixin518    时间: 2009-5-10 23:35
标题: 回复 #1 huge57 的帖子
非常赞成楼主的见解。我的孩子已上了七田式右脑开发课程近半年多了。非常受益。
作者: luckywyx2008liu    时间: 2009-6-21 16:53
越大的孩子越不好闪的!
作者: xiaomixiang    时间: 2009-7-3 16:10
有见解,学习了。
作者: 晓来寒雾    时间: 2009-12-11 22:09
我自己从小就喜欢看书,接触杜曼后,我就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记忆,确实画面是非常容易给大脑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但杜曼在国内的知名度其实不很高,我问过一些幼儿师范学院的老师教授,他们都表示没有听说过,甚至于指斥杜曼是骗人的,让我很伤心。
作者: 昆山宝宝    时间: 2009-12-17 12:58
杜曼在3岁前比较好,后面可以尝试七田真.
作者: mutong1112    时间: 2010-2-25 20:40
我觉得七田真和杜曼的方法很好,非常想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也顺便锻炼一下自己的耐性!
作者: muise668xw    时间: 2010-4-6 15:56
标题: zhichi
分析的很好,学习!!!!!!!!!!!!!
作者: 成宇    时间: 2010-8-26 11:13
标题: 学习中
正准备给宝宝杜曼,先学习下
作者: huge57    时间: 2010-8-31 06:07
家长称五个月婴儿会加减乘除识千字(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02:33  新京报

昨日,女宝宝在家中通过选择卡片回答妈妈提出的问题。本报记者 吴江 摄


  本报讯(记者刘珍妮)整数加减乘除,简单根式运算,这些小学生做的算术题,五个月大的女婴茜茜可以靠心算完成,除此之外,茜茜还识得千字文。

  妈妈读题女儿选

  茜茜是个乖巧的女婴,虽然还不会说话,却能做算术题。茜茜妈马女士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简单的根式运算和应用题,女儿都能做。

  “宝宝,5加3除2减1加6等于几?”马女士手举写着9和13的卡片,等待丈夫怀中的女儿作答。

  不到30秒,小茜茜瞪着大眼睛,用晃晃悠悠的双手,抱住了数字9的卡片。随即,记者连出3题,其中包括一道整数根式运算,茜茜作答的准确率达100%。

  “小家伙还有绝活。”马女士左右手分别持“雷”字和“雪”字的识字卡,举在茜茜面前,“宝宝,哪个是‘雷’”,宝宝将手伸向左边。马女士一边夸奖女儿棒,一边在女儿额头印下赞许的吻。

  记者增加了难度,为茜茜读报,让她选出所读的报纸,茜茜也都一一选对。

  出生第一天认“点卡”

  住在富力又一城的马女士和丈夫李先生都是自由职业者,年近30的二人自从有了女儿,做起全职父母。茜茜家到处是识字卡,电视机、冰箱、沙发上都贴着对应物品的名称。

  马女士回忆,自己怀孕期间无事可做,读了不少书,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胎教和早教书籍,并进行实践,“不管在家还是在车里,我常常放古典音乐给胎儿听。”

  孩子出生第一天,马女士便按早教书上说的,给孩子认起“点卡”,“孩子对数字没概念,对数字1的认识就是一个圆点。”从识别点卡做起,马女士还让孩子识别物体的轮廓卡和实物图,让马女士感到欣喜的是,孩子在两个月时,注意力可集中30分钟。

  “可宝宝到4个半月时有点不一样。”马女士称,茜茜对卡片“突然不爱看了”。随后,马女士无意中拿出两张卡片考起女儿,女儿居然选对了她说的内容,几次测试下来,正确率让马女士感到惊奇。

  从此,马女士开始脱离早教书,自己为孩子制作卡片,教孩子识字和算术。

  马女士认为,孩子现在这些能力,都得益于早教。只要孩子有兴趣,她会继续坚持早教。为让宝宝接触英语,他们还申请了英国的互惠生在家中生活一年。

  ■ 语录

  谈压力我从不会强迫她去做这些,每次都会询问她“你想做吗”,如果她明显表现出厌烦,我就立刻停止,她感兴趣我才做,让她在快乐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谈初衷 希望她能在以后学习中轻松些,能自己学的就自学,不用像我小时候那样老是要请家教,上补习班,负担太重。

  ——马女士

  ■ 说法

  中华预防医学会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宝篮贝贝儿童优化发展中心主任李月萍女士:茜茜父母采用的方式叫做“杜漫闪卡”,为美国人类潜能开发协会杜漫博士发明,在国内十分流行,它利用婴儿早期大脑有类似照相的功能,实现对图片的记忆。只要家长快乐,孩子也不排斥,这种开发婴儿早期潜能的方式还是可取的。广义的早教不仅要开发婴儿的记忆力,还包括孩子在成长中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因而,她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走入早教误区,不要抹杀孩子的好奇心。



http://news.sina.com.cn/s/p/2010-08-30/023320997939.shtml
作者: 金宝宝1212    时间: 2011-2-2 21:16
是种坚持.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困难.
作者: 夏小贝    时间: 2011-3-1 09:46
买了少许卡片,正在学习ing
作者: huge57    时间: 2011-5-7 08:49
公布一批早早教视频: http://v.ku6.com/playlist/index_4154210.html



袁鸿林老师关于家庭早期教育的讲座


讲座时间拟定于5月7日晚7点,讲座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欢迎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报名,同时大家对于家庭早期教育方面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着重讲一下哪些内容,请跟帖提出您的问题,我们会反馈给袁老师。



http://bbs.eol.cn/frame.php?fram ... =1586422&from=r
作者: 做个耐心妈妈    时间: 2011-7-22 16:08
标题: 回复 #1 huge57 的帖子
先收藏 好好学习!!!
作者: qiyiwengz    时间: 2011-8-21 18:09
用过杜曼的汉字卡和数点卡,女儿一岁十个月左右开始的,效果很不错~
作者: yeshannan    时间: 2011-12-28 15:17
看看,学习了,不错,还要继续学习
作者: yingying4400    时间: 2012-1-27 12:48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