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快乐学习与好成绩并不矛盾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2 17:25
标题: 快乐学习与好成绩并不矛盾
有人喜欢把好成绩与快乐学习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
实际上这种一种偏见。

有人说,我只要孩子快乐就可以了,孩子成绩好不好无所谓。
这种态度看似超脱,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解决方案。

消极的解决方案逃避现实,鸵鸟主义。看似爱孩子,实际上与溺爱只有一线之隔。
更严重的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丧失进取心,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孩子并不少见。

毫无疑问,好成绩与快乐学习是可以兼得的。我本人就是这个观点的注脚。
我的问题是,好成绩之外的其他整合教育要素抓的不够,但学习中并不缺乏快乐。
只是说,我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与游戏中得到的快乐是不同的快乐而已。

后者得到的快乐更加直接,唾手可得,而前者得到的快乐需要一些艰苦的努力,
但是,很多快乐恰恰是因为艰苦的过程显得深邃而回味无穷。
这种喜悦与快乐是游戏和玩闹无法给予的,是另一种味道的生命体验。

也许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快乐与好成绩兼得并不容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具有这种可能性。

任何奋斗,进取都往往要与艰苦为伴。如果在求学期间逃避这种艰苦,
那么,工作之中呢?家庭生活中呢?你不可能永远逃避下去。

一个孩子的潜力,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在学习中遇到挫折,遇到困扰往往不是坏事,如果调试好心态,
反而能够激发孩子积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信念。

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想到:“我的孩子不快乐了,”然后告诉孩子
有没有好成绩无所谓,这种心理暗示会给孩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

人是社会动物,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适应能力。
在欧洲那样的社会,“无所谓”的态度也许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
因为那里的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并不鼓励竞争、创业。

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土壤,巨大的人口与就业压力,
落后的福利与社会保障。一个身处这样社会的人,要想适应就得
将自己的能力以及精神状态与之保持同构。否则,就可能被这样的社会淘汰。
所谓淘汰,俞敏洪说的一个比喻很好。中国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社会,
你如果站在了高处,那么,你的脚踩着底下的人,如果你不幸是底层,
那么,无数人的脚会踩在你的肩膀上,你想想,底层的人会受到何等的压力?

有人说,我可以带孩子移民,逃脱这样的社会。这种观点属于极少数
精英的观点。本文的读者应该不属于这类人。这种人也不是在逃避,
而是因为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而这种自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家长奋斗的成果,家长只不过是将这种成果传导给孩子而已。

我的确从美国引入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仅限于“技术”层面上,
我希望大家多从技术层面解读,用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而不是说把所有的东西都照搬过来。

由于价值体系的巨大差异,在美国,尤其是欧洲,被称为轻松快乐的东西,
在中国,或者在其他东亚国家,就可能是懒散与缺乏进取心。

在追求好成绩的基础上保持快乐的心态,进取的精神,
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

好无疑问,这是更加有建设性的心理结构,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是有无穷益处的。
作者: snowyiyi    时间: 2009-4-2 18:08
等于说是培养孩子面对挫折面对困难的一种乐观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不断不断努力,爬到金字塔顶端?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4-2 18:30
我的理解:
快乐学习的要求是: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至于怎么学会学习,又是一门探索不完的学问。

好成绩:是结果,至于怎么才能结出这诱人的果实,漫漫长路,好好探寻吧。

当两者不能做到完美结合时,便开始了选择:快乐重要?亦或好成绩重要?永远的选择。当不存在这种选择时,基本上也就是具备了名人的影子了。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4-2 20:11
两者兼得固然为好,可惜的是,对于个案可以做到。但如果寻找一种通用的方法,对不起,我要告诉你,此题无解!

如果此题有解,那应试教育就不再是一个“坏”的教育了,简直就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了。

常见父母安慰孩子说,你现在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快快乐乐享受生活了。

常见一些长大的人,说喜欢读书,喜欢旅游,但是遗憾没有时间,等老了以后一定……

一直到死,都还没来得及享受到快乐。

其实活着不就是为的快快乐乐么,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呢?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4-2 20:45 编辑 ]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2 20:34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4-2 20:11 发表
两者兼得固然为好,可惜的是,对于个案可以做到。但如果寻找一种通用的方法,对不起,我要告诉你,此题无解!

如果此题有解,那应试教育就不再是一个“坏”的教育了,简直就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了。

常 ...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应的说法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但从语义上讲,中国人价值观还是对“努力”更多尊重,对“醉”不那么待见。
不过如果到了拉美,非洲,可以反过来。
文化使然。

我认为,价值观可以影响到一个人对于幸福和快乐的看法。
作者: wljnhywyb    时间: 2009-4-2 21:39
老易的观点总有独到之处,但要做到有好成绩与快乐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恒心还要好的方法
作者: ciscotang    时间: 2009-4-2 22:34
学琴的孩子苦不苦?
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等于间接回应了老易的价值观话题。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4-3 06:21
越来越有一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正确,那就是:

美国的教育制度至少有两种。

一种就是我们自以为熟知的所谓的快乐教育等等,这是针对普罗大众的,眼前快乐就好。

还有一种就是上层精英阶层的教育,在这个制度下,快乐不是第一位的(如何说是另一码事儿),要快乐也只能在达到成绩好,体育好、领导能力好、社会活动好、艺术好等等累死人的要求后的快乐。

我们国人往往认为美国的教育就是第一种,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4-3 08:56
真正对教育研究透的并不多。我们对国外的深层次了解又有多少?
我们容易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良言,却在未经过历史检验的时髦思想面前欢呼雀跃。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没有耕耘哪会有收获。

我们追求的是快乐的付出,快乐的耕耘。这是技术问题。你可以追求,但可能追求不到。
流于形式的快乐,是偷懒!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4-3 00:57 编辑 ]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4-3 14:35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放弃学业去泡网吧。
老易此说,是让孩子在艰苦的学习中体味成功的乐趣。
本质上,这不是个技术问题或者学习方法问题,而是精神问题。
就是培养孩子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一个孩子,如果有了这种品质,再加上一定的条件,就不可限量。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3 15:24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4-3 14:35 发表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放弃学业去泡网吧。
老易此说,是让孩子在艰苦的学习中体味成功的乐趣。
本质上,这不是个技术问题或者学习方法问题,而是精神问题。
...


力争技术上也能减轻孩子的学习痛苦。
精神和技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比如记忆上应用好的记忆方法,减少死记硬背,
学习管理上注意效率,减少低水平重复做无用功。

其实就像工厂里的工人,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软硬件设计得好,还是满舒服的。
作者: 清香森林    时间: 2009-4-3 15:32
在哪都有金字塔原则。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4-3 15:39
老易所谓的快乐是指什么呢?攻克难题的成功感还是拔尖的快乐?

如果功课本身能有快乐,自然值得去努力追求。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9-4-3 15:58
老易的快乐也是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

这'成功'有大有小,小到解题成功,大到站在塔尖上.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塔基的人如何寻找快乐?如何得到快乐?如何看待快乐?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4-3 15:58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4-3 15:39 发表
老易所谓的快乐是指什么呢?攻克难题的成功感还是拔尖的快乐?

如果功课本身能有快乐,自然值得去努力追求。


从功课本身挖掘快乐。
求知欲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快乐。
人人都有求知的本能。

如果能得到别人的肯定,那就是锦上添花,形成正反馈。
作者: lisa415705    时间: 2009-4-3 16:13
这需要做好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这门功课,当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时,一切都迎刃而解.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8 14:22
快乐学习是一个过程

好成绩是一个结果
作者: even_fox    时间: 2009-4-9 11:49
好难!!!!!!!!!!!!!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4-9 14:38
快乐学习,必然成绩好

快乐不学,才会成绩不好

不快乐学习,成绩可能好,可能不好.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09-6-18 02:18
中国人说:“先苦后甜”,外国人说:"No pains, no gains.“ 很多道理不管在哪儿都是一样的。真正的快乐,还是超越自我的快乐,不在于和别人比怎么样。
作者: v320    时间: 2009-6-18 22:09
支持,中国教育不能提供,我们家长要创造。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