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几个主要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00:42
标题: 目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几个主要误区:
1、早期识字使孩子发展后劲不足
识字教育在6岁以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出成果,因为他们处于快速吸收知识的时期。很多家长对此趋之若骛,但这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是很有害的。
这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6岁以前的孩子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接触现实世界,积累大量的具体形象。通过动手摆弄各类物品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工作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但不少父母急于让孩子识字、写字,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幼儿园布置写字的作业。
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经过早期强化识字的孩子到小学以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要么孩子厌学,因为小学学的内容他们很早就会了,或者由于强迫训练早就烦了;要么孩子的成绩随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差。而到小学以后再后悔可就晚了。
幼儿读经和背诵成语接龙等都属于此类误区。

2、过度保护使孩子身心脆弱
(1)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使孩子身体脆弱。今年3月的一次天气转冷使1000多个孩子到儿童医院排队就诊。深圳90%以上的0-6岁儿童由老人或保姆带。老人对孙辈本能的爱和保姆“畏惧”的爱使我们的孩子不能磕着、碰着、热着、冻着、饿着、渴着。我们经常会看到天一冷孩子马上被裹起来,现在天一热马上开空调。孩子在小区玩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老人或保姆拿着毛巾给孩子擦汗,拿着喝的、吃的往孩子嘴里塞,甚至看到老人手拿扇子追着孩子煽风。这些行为使孩子的抵抗能力不能很好地发展,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生病。
(2)心理上的过度保护使孩子不能承受风吹雨打。未成年人犯罪率、自杀率在提高,犯罪、自杀的年龄在降低。绝大多数深圳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成长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环境中。一旦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很可能导致过激的行为发生。
在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中,“宝宝”、“宝贝”的叫声此起彼伏,每个孩子都有两个以上的大人前呼后拥,真不知道我们深圳有多少“宝贝”。他们现在是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宝贝”,长大以后很可能就变成废物了。

3、过度鼓励使孩子做事的动力减弱,心理承受不正常的挫折
经常听到很多“精明”的深圳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讲“你真行”、“你真棒”、“我们家宝宝是最棒的”,因为他们相信: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其实,对于经常被否定、从生下来就没有或很少自己做事的孩子,鼓励是良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而对于正常的孩子,则会降低孩子做事的动力。正常人通过自己尝试做事、获得成功、体验成就感而建立自信。做事的动力是内在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家长给孩子附加刺激物,无论是精神上的“你真行”还是物质上的“奖你一辆自行车”都无助于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会造成孩子注意力转移。当这些附加刺激物取消时,孩子就不干了。
试想一下,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几个大人都说你的孩子很棒,在幼儿园一个老师面对二、三十个孩子,你的孩子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吗?到小学以后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机会就更少了。这时候你的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让孩子通过内心体验建立自信才是明智的做法。
过度鼓励还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然后迁移到对其他人的不信任。因为孩子后来发现他不是最棒的,他的父母欺骗了他。

4、比较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想通过比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效果却是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孩子反感、讨厌父母。有的孩子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不争气;有的孩子会有所作为,但不会真正喜欢自己的父母。
如果一个民族都倾向于用比较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这个民族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非常差,因为早期经验使他们拥有的潜意识是“我决不能让别人比我强!”

5、太讲礼貌让孩子失去自己
带孩子出去见了自己的朋友,我们都会要孩子喊“叔叔好”、“阿姨好”。如果孩子不喊那就是不懂礼貌。其实孩子对对面那个叔叔、阿姨并不感兴趣,而我们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使孩子总想讨别人喜欢。如果一个人总想讨别人喜欢,那他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呢?
让孩子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别强行把他们拉进我们成人喜欢的世界。
作者: 雯雯爸    时间: 2004-7-2 00:58
更迷惑了
作者: dyblm    时间: 2004-7-2 01:49
有一定的道理,看自己怎么处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7-2 02:11
别忙下结论,先对有关概念作个定义:

什么叫“早期识字”?你文中的,你心理定势中的“早期识字”是什么?
什么叫“过度保护”?你文中的,你心理定势中的“过度保护”是什么?
什么叫“过度鼓励”?你文中的,你心理定势中的“过度鼓励”是什么?
什么叫“比较”?你文中的,你心理定势中的“比较”是什么?
什么叫“太讲礼貌”?你文中的,你心理定势中的“太讲礼貌”是什么?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7-2 02:11
雯雯爸+-->引用:雯雯爸 更迷惑了


这就达到他的目的了!
作者: eileen9906    时间: 2004-7-2 08:48
呵呵,凡事都不要太武断,处理好了就好
作者: bailiangcn    时间: 2004-7-2 09:01
我也迷惑了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7-2 14:07
不知道楼主的动机是什么?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7-2 16:34
霏霏+-->引用:霏霏 不知道楼主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
造势!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7-2 18:37
霏霏+-->引用:霏霏 不知道楼主的动机是什么?
昏倒,霏霏,看看他的论据和结论吧。 他可能是天使,可能是恶魔,但在这里,他和大家一样,是孩子的家长。
作者: myedit    时间: 2004-7-2 18:43
支持楼主发表观点。
不赞同的可以反驳或静默离开。
象楼上的几位这样,不好。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4-7-2 19:54
就是应该多敲几棒子了,现在想明白了,还来得及,免得孩子大了后悔,可悲的是有人会一辈子都没搞明白
作者: maxi    时间: 2004-7-2 20:29
占个位子。估计又是一场大辩论。
作者: 泽    时间: 2004-7-2 20:33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就是应该多敲几棒子了,现在想明白了,还来得及,免得孩子大了后悔,可悲的是有人会一辈子都没搞明白
是该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22:14
雯雯爸+-->引用:雯雯爸 更迷惑了

请把您迷惑的问题讲出来,我们一起探讨,这对我也有帮助。我的孩子过几天满3岁。

我只是一个有良知的早期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那么多家长做花前、费力、毁孩子前途的事情!

遇到不少小学家长,更有初中生家长在我们面前哭诉。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人生态度,与父母良好的感情,到孩子大了就晚了。

不管别人怎么讲我何居心,事实是象dawnch讲的那样“赤子之心难得”(这句话没讲错)。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22:20
不少人的教育主张还是传统的农业文明、自然经济(天文还是Jerry也曾讲到)的产物,天不下雨你就死,培养阴性人格。
而现在已经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需要的阳性人格。

过去列强用枪炮打我们,现在人家用经济控制我们(现在也有用导弹)
如果再用注重知识的阴性的教育方法,我们永远落后,永远挨打,永远受制于人!!!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4-7-2 22:24
哈哈,再继续说,人家该说你是蓝色海洋论者了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22:25
霏霏+-->引用:霏霏 不知道楼主的动机是什么?


把经书放在一边(如果读经了的话),回想以下自己的人生历程,你同龄人的人生历程,父辈的人生历程,也许你会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讲。

楼顶的文字是我六一前夕接受深圳晚报一个著名记者刘坤亚先生专访时讲的。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7-2 22:30
一杰+-->引用:一杰
不管别人怎么讲我何居心,事实是象dawnch讲的那样“赤子之心难得”(这句话没讲错)。


“赤子之心难得”!
这可不是一句恭维的话!

不好意思!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4-7-2 22:30
一杰+-->引用:一杰 我的孩子过几天满3岁。
我儿子还差一个月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22:56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我儿子还差一个月


祝愿我们的孩子都快乐地成长!

祝愿所有的中国孩子!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2 22:58
maxi+-->引用:maxi 占个位子。估计又是一场大辩论。

不辩不明。
不好意思占了位子。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7-3 06:44
2,3,4,5条部分同意,第一条绝对不同意(尤其是读经)。请楼主尽明地阐述您的观点的具体内容,不想只听道理。而且能不能具体到您在教育您的孩子时的某个细节的某种做法。而且请教注重知识是阴性教育,那阳性教育是什么,请具体阐明。另外难道一读经一识字就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动手能力了吗?另外觉得“早期读经,祸国殃民”这样的标题请楼主三思,一步之遥即可成佛也可成魔,关系到千万个孩子!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7-3 06:48
天问+-->引用:天问  他可能是天使,可能是恶魔,但在这里,他和大家一样,是孩子的家长。
同意,我祝福他的孩子。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3 13:03
谢谢,霏霏。
阳性教育是注重个性的教育,孩子做事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需要。
比如今天上午,我跟孩子去玩沙。本来昨天晚上带他下楼玩时他看见一个小朋友玩篮球他也要买的,结果他妈妈陪他从商场回来却买来了铲子和耙子。他今天要去玩沙。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陪他一起去。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自己的愿望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干沙和湿沙的不同,修长城,挖洞等等。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我们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启发。
这样孩子是有主见的,漫漫培养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

重知识的教育是被动接受的教育,所以是阴性的。不好意思,我们的文化是阴性的。


关于读经,过去的很多思想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过时的。“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升”,别让孩子在这样生活了。还有其他很多,我不再多说。

6岁前的孩子读经危害很大。这不是一般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让他们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浪费宝贵时间。
给他们讲道理。想象我们成人社会,道理谁不懂?缺乏的是行动。

欢迎您探讨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3 15:26
支持楼主,可惜,我没什么好的理论知识来支持你,说点我身边的实例!

我的朋友,孩子6岁之前把孩子的游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动手能力,孩子两岁自己吃鱼,小刺都能挑出来。四岁买东西,五岁开始帮助他们做饭洗衣服,一直到高考前,我还见到孩子在打篮球,我曾经吃过孩子做的拉面,味道好极了,在我眼里孩子似乎没有耽误过玩耍。他现在上名牌大学,自己设计网页已经不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援,可以说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长得不漂亮可是有很多女孩子追求,啊,是不是扯远了?
作者: myedit    时间: 2004-7-3 15:41
一杰+-->引用:一杰 谢谢,霏霏。阳性教育是注重个性的教育,孩子做事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需要。比如今天上午,我跟孩子去玩沙。本来昨天晚上带他下楼玩时他看见一个小朋友玩篮球他也要买的,结果他妈妈陪他从商场回来却买来了铲子和耙子。他今天要去玩沙。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陪他一起去。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自己的愿望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干沙和湿沙的不同,修长城,挖洞等等。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我们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启发。这样孩子是有主见的,漫漫培养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 重知识的教育是被动接受的教育,所以是阴性的。不好意思,我们的文化是阴性的。  关于读经,过去的很多思想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过时的。“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升”,别让孩子在这样生活了。还有其他很多,我不再多说。 6岁前的孩子读经危害很大。这不是一般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浪费宝贵时间。给他们讲道理。想象我们成人社会,道理谁不懂?缺乏的是行动。 欢迎您探讨
俺书念的少,说不出大道理来佐证您的观点,但俺教育孩子的实践的确与您的这套理论不谋而合。希望在这里能更多的听到您的声音。这个论坛是网上少有的圣洁之地(相对而言啊),来这安家吧?哈哈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7-5 23:48
重新讨论?
作者: SummerCool    时间: 2004-10-10 01:23
值得反思目前自己的一些做法。

谢谢楼主。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0 08:53
最近接到5、6个家长电话:孩子(一年级)经常被罚站。原因:老师教的都早会了。家长别抢老师的饭碗!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0-10 12:36
建议楼主把“早期”两个字去掉,这样就差不多了,多两个字跟少两个字差之千里啊。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0-10 12:53
一杰+-->引用:一杰 谢谢,霏霏。
阳性教育是注重个性的教育,孩子做事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需要。
比如今天上午,我跟孩子去玩沙。本来昨天晚上带他下楼玩时他看见一个小朋友玩篮球他也要买的,结果他妈妈陪他从商场回来却买来了铲子和耙子。他今天要去玩沙。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陪他一起去。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自己的愿望不仅得到了满足,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干沙和湿沙的不同,修长城,挖洞等等。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我们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启发。
这样孩子是有主见的,漫漫培养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追求什么。

重知识的教育是被动接受的教育,所以是阴性的。不好意思,我们的文化是阴性的。


关于读经,过去的很多思想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过时的。“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升”,别让孩子在这样生活了。还有其他很多,我不再多说。

6岁前的孩子读经危害很大。这不是一般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让他们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浪费宝贵时间。
给他们讲道理。想象我们成人社会,道理谁不懂?缺乏的是行动。

欢迎您探讨

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可是我想请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内在需要?什么是外在需要?
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在读经或者识字得到满足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从死记硬背开始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我不信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懂得a、o、e,还不是你天天在他耳边伊伊哇哇,浪费他的宝贵时间,他才慢慢从不求甚解到理解。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1 09:00
1、早期教育现在很多人理解是0-3岁,我国通常指0-6岁,国际上指0-8岁。
2、关于需要,可以看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知识的积累绝对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如果是这样,考试(或者表演)以后很快就忘了,除非你不断地复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是僵硬的神经联系,很容易断开的。
4、我绝对不会象神经病爸爸一样指着一朵花在孩子耳边一遍一遍地说:flower,flower,flower。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0-11 10:52
1、我是说楼主不要把早期教育与教育混在一起,不管是0-3岁,还是0-6岁或8岁,不管家长有没有意识,其实都在对孩子进行不自觉的教育,这些教育有好有坏,而楼主是把早期教育的概念泛化了,只要是这个年龄段进行的教育就是早期教育,其实这两者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说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但这并不是早期教育本身的错。
2、那么你所谓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又分别对应马斯洛需要论中的那些层次呢?你儿子要玩篮球或沙到底属于内在还是外在呢?在马斯洛的需求论中找不到答案。
3、知识积累是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婴儿是不是通过记忆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促进大脑组织的发育。在一个婴儿还没有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前,记忆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你不要在这里把记忆理解成机械得记住什么东西,虽然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自己三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把这三年直接从你的生命中拿掉,看看会有哪些后果?
4、我不知道在你的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你都跟他玩些什么,我不敢相信你的儿子在从来没听过“爸爸”这个词汇之前突然明白眼前的这个男人得叫他爸爸。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1 22:50
我歇着
作者: cxh3765    时间: 2004-10-11 23:06
到底我该相信哪方的观点,我也被搞糊涂了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1 23:21
今晚7:30刚在深圳“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启动仪式上做了1个小时的报告。我讲的第一条就是:把自己的脑袋坚定地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别白天挫折教育,晚上赏识教育。
自己多思考。
作者: pharmacist    时间: 2004-10-12 00:04
一杰+-->引用:一杰 我歇着

别价, 我还等着看您的好贴呢. 不过也请您体谅一下作父母的苦衷。就拿我来说吧,百分之一百不愿意孩子从小死记硬背地识字,可是我又希望孩子能保留中文为母语。等到上学时去和英语争又争不过。看来也只好在上学前一两年抢个时间差。当然,如果受到太大的反抗,也就罢了。
作者: 音乐虫子    时间: 2004-10-12 12:00
一杰+-->引用:一杰 4、我绝对不会象神经病爸爸一样指着一朵花在孩子耳边一遍一遍地说:flower,flower,flower。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过于偏激了点,孩子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靠的纯是重复和模仿。仅这一条,让我觉得这篇文章也近于另一类的神经病爸爸写出来的。教育孩子,各有各的方法,谈不上谁优谁劣。我的孩子才一岁时,就每天端着识字本翻,并且如果大人不读的话,他就会扯着大人的手放在识字本上去——这就是他的兴趣。
作者: 音乐虫子    时间: 2004-10-12 12:02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1、我是说楼主不要把早期教育与教育混在一起,不管是0-3岁,还是0-6岁或8岁,不管家长有没有意识,其实都在对孩子进行不自觉的教育,这些教育有好有坏,而楼主是把早期教育的概念泛化了,只要是这个年龄段进行的教育就是早期教育,其实这两者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说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但这并不是早期教育本身的错。
2、那么你所谓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又分别对应马斯洛需要论中的那些层次呢?你儿子要玩篮球或沙到底属于内在还是外在呢?在马斯洛的需求论中找不到答案。
3、知识积累是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婴儿是不是通过记忆来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促进大脑组织的发育。在一个婴儿还没有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之前,记忆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你不要在这里把记忆理解成机械得记住什么东西,虽然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自己三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把这三年直接从你的生命中拿掉,看看会有哪些后果?
4、我不知道在你的儿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你都跟他玩些什么,我不敢相信你的儿子在从来没听过“爸爸”这个词汇之前突然明白眼前的这个男人得叫他爸爸。


非常同意您的观点。
作者: hsrth    时间: 2004-10-12 12:40
顺应自然,不要强求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2 22:53
音乐虫子+-->引用:音乐虫子 我觉得楼主的观点过于偏激了点,孩子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靠的纯是重复和模仿。仅这一条,让我觉得这篇文章也近于另一类的神经病爸爸写出来的。教育孩子,各有各的方法,谈不上谁优谁劣。我的孩子才一岁时,就每天端着识字本翻,并且如果大人不读的话,他就会扯着大人的手放在识字本上去——这就是他的兴趣。



哈哈哈,骂得好。
恭喜!恭喜你,你的孩子对识字这么感兴趣。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2 22:56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别价, 我还等着看您的好贴呢. 不过也请您体谅一下作父母的苦衷。就拿我来说吧,百分之一百不愿意孩子从小死记硬背地识字,可是我又希望孩子能保留中文为母语。等到上学时去和英语争又争不过。看来也只好在上学前一两年抢个时间差。当然,如果受到太大的反抗,也就罢了。


如果您孩子愿意,那就教他识字。但你必须保证他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不然上了小学可能会麻烦。老师教的他都会了,他就找事干了。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2 22:59
建议看一下jerryhao发的“他们的预言都错了”。
作者: 为了爱    时间: 2004-10-13 11:29
一杰+-->引用:一杰 如果您孩子愿意,那就教他识字。但你必须保证他是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不然上了小学可能会麻烦。老师教的他都会了,他就找事干了。

识字的孩子必须规矩上小学才不会有麻烦?
不识字的孩子不规矩上小学也不会有麻烦?
老师教的都不会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认真听讲,不会找事干?
孩子厌学是因为懂得太多了吗?不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学情绪,这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有关,跟学生在受教育之前识不识字无关。
作者: wsliping    时间: 2004-10-14 10:20
其实关键是个度的问题
不同的是每个爹妈的度都不一样呀
作者: 一杰    时间: 2004-10-14 20:46
为了爱+-->引用:为了爱 识字的孩子必须规矩上小学才不会有麻烦?
不识字的孩子不规矩上小学也不会有麻烦?
老师教的都不会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认真听讲,不会找事干?
孩子厌学是因为懂得太多了吗?不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厌学情绪,这跟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有关,跟学生在受教育之前识不识字无关。

还是由你来喊吧。
作者: 0天街小雨0    时间: 2004-10-27 09:53
有一定的道理,凡事都讲个度。
作者: 0天街小雨0    时间: 2004-10-27 10:18
早期教育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并非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积累,这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相似之理。不过没有一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所以不要简单地否认识字的作用,只是要注意识字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停留在这个地方,那就是“行百步者半九十”。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只想讨论一下“成语接龙等都属于此类误区”。成语接龙并不是简单地背诵。能够背同样多的成语的两个人,并不见得都能接一样长的龙,能否接上,还有一个运用的能力问题,所以我觉得单纯地背成语是死记硬背不可取,成语接龙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但是不多背成语又怎么有接龙的原材料呢?
作者: 多嘴    时间: 2004-10-27 14:12
说来说去, 家长们还是信不过孩子啊, 你就不能让他自己学吗? 非要教育他不可?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