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学数学的那点事儿 [打印本页]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17 20:06
标题: 小学数学的那点事儿
以此贴和细数阳光的

我不得不说的作文那点事儿

小学数学,我看来,就只有二件事. 
一.概念
二.计算

先说概念.
小学数学里涉及的概念很多,不一一的列举.
家长可以参看一下 小学生数学问答手册
把那里面的概念弄清楚,小学数学的概念就差不多没有问题了.
颀颀小的时候,在生活中就会和他谈一些数学概念.
什么是真正掌握概念了,举个例子:
很多家长教孩子加减时,认为1+1=2,孩子明白什么是加法了.
真的明白了吗? 试试让孩子做 A+A.A-A 看看孩子的答案.
如果孩子答案是2个A.0.那孩子的确明白了什么是加减法.
如果孩子说,不会做.那概念就还是有问题.


再说计算
孩子的数学要想好,计算很重要,要又快又准.
想达到这个目标.建议孩子学习速算.
速算的方法很多.棋心算,珠心算,史丰收速算等等......
选准一种,让孩子勤学苦练.
不要似是而非的掌握,一定要熟练地掌握,达到类似条件反射的反应速度
颀颀学的是史丰收速算.
加减算的速度达7星级.
7星级的概念是5分钟内做对20道二十来个数连加的题目.
5分钟内做对20道十六个数连减的题目.
学习和练习速算,用了孩子半年多的时间.
每天差不多练三次,每次十五分到二十分钟左右.
除史丰收速算法外,颀颀自学了一本速算秘决.这本书,论坛里也附件下载.
这本书的内容,颀颀应该是熟练掌握了,
里面的速算技巧不是看到书和公式才会,而是很会灵活的运用.
有付出就有收获.
速算学好了,别家孩子做一个钟的题目,颀颀十五分钟解决掉,还不出错.
一些奥数题里需要巧算的题目,就算他不用巧方,心算也能比一些同学巧算来得快.
这种感觉,让孩子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 本帖最后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17 20:09 编辑 ]
作者: 细数阳光    时间: 2009-3-17 20:21
标题: 回复 #1 颀颀妈妈 的帖子
拿笔 拿本 记着,把那点事统统都交代吧。速算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心脑算的老师
把孩子选去了,练过一阵子,楞被俺给砍了,天天逼着孩子打算盘。看来,俺犯糊涂了。
现在就是想起来,让孩子做20道与课本配套的口算题卡,一两分钟就能搞完,这是不是太悠闲了?
孩子数学计算速度还凑合,就是质量不高,出错多。走哪条路,颀颀妈。

[ 本帖最后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7 20:53 编辑 ]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17 21:27
标题: 回复 #2 细数阳光 的帖子
计算时出错多,在我看来,就是计算时的第一反应不正确. 计算不够熟练. 还得继续练.

6*7=42 ,很多孩子可以马上口答. 你让孩子试7*6, 能马上口答不?
虽然是同样的数相乘, 为什么得出答案的速度会不同, 一句话, 就是熟练的程度不同.
没有背过大九九, 很难马上反应过来. 计算这样的题, 孩子就容易出错.
把大九九背了, 你看他还错不错.

很多的小孩子6+7也会错. 为什么?
孩子的确会做,但孩子的反应不快,不熟练.
如果能熟练到看到6+7就等于看到了13,
想算错也难.

有些孩子是多位数加减计算时出错.
问题实际就出在个位数计算不过关上.
很多家长会认为只是孩子很粗心.
我看, 那不是粗心的问题, 是熟练度不够的问题.
作者: fgcp102    时间: 2009-3-17 23:05
标题: 回复 #3 颀颀妈妈 的帖子
颀颀是怎样背大九九表的? 硬背还是用了速算技巧?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3-18 09:22
希望颀颀妈妈继续建楼介绍经验。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18 11:10
学习一下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3-18 11:19
搬凳儿学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18 11:25
我现在重概念

计算这事,洋洋4岁的时候学过一年珠心算,效果不好,速度提不起来.放弃了.

A+A,A-A这一类的东西,没问题.

但是不会列算式.

正方形有4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3个,问三角形有几个,列出算式.

洋洋答:三角形有7个,算式列加法还是减法
作者: ssbwyb    时间: 2009-3-18 11:47
大家说把基本的加减法口诀 背诵下来,到底是否可取。我们是小一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计算方法,知道拆分,进位,就是速度太慢。20以内的还要拆分后才能得出答案。
作者: 从前    时间: 2009-3-20 08:45
我家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计算速度很慢,看到9+7都要想半分钟,正在上愁中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09-3-20 12:49
颀颀妈妈,大九九是啥样啊?贴个看看啊!谢谢!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0 12:57
标题: 回复 #11 sunxian128 的帖子
69.什么是“小九九”,什么是“大九九”?各有什么特点?

  现在小学数学教材里使用的乘法口诀是45句的,就是平常所说的“小九九”。它的特点是,在每句口诀里表示相乘的两个数,第一个数总是不大于第二个数,遇到相乘的两个数相同时,该数的口诀就结束了。例如: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至于五六三十,是在6的口诀里,五七三十五呢,在7的口诀里。

  还有一种是81句的乘法口诀,它的特点是,不管哪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从1到9。例如: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平常称这种口诀为“大九九”。

  总之,“小九九”只有45句,便于记忆;而“大九九”呢,共有81句,便于试商。下面根据试商过程中应用乘法口诀的情况作简要说明。

  (1)商大于除数的情况。例如:15÷3=5.24÷4=6,35÷5=7,48÷6=8,63÷7=9,……。当学生遇到48÷6=?的时候,他们总是先想6的口诀,可是在6的乘法口诀里,最大是“六六三十六”,找不到六八四十八。为了弥补“小九九”的这种缺陷,在指导学生读乘法口诀表时,除可以横着读、竖着读之外,还应该拐弯读。即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五六三十,

  一七得七,……五七三十五,

  一八得八,……五八四十,

  一九得九,……五九四十五,

  学生掌握了这种读口诀的方法之后,当遇到“45÷5”的时候,如果只用5的口诀,最多是五五二十五。按照拐弯读的方法,继续读出: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得数是9。(2)商小于除数的情况。例如:63÷9=7,48÷8=6,35÷7=5,24÷6=4,15÷5=3,……。实践表明,学生见到除数是9,难免要先想到9的口诀,九几六十三呢?在“小九九”里,没有九几六十三,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的是“七九六十三”,不熟悉“九七六十三”。这样说来,采用“大九九”,确实是便于试商的。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09-3-20 14:17
明白了,原来在小学数学问答手册就有啊!下载了还没好好看呢!仔细看去,谢谢颀颀妈妈!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09-3-20 14:21
非常好,等我家小子背时要他背“大九九”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0 14:50
我觉得没必要背大九九

对于知道交换律概念的孩子,应该可以很快的反映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0 15:28
颀颀妈妈 2009-3-20 15:06 金钱 +3 做除法时试试看^_^.
颀颀妈妈 2009-3-20 15:06 威望 +3 做除法时试试看^_^.


什么意思?

出发的商和除数是可以交换的,这个概念难道孩子不懂?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0 16:15
标题: 回复 #16 jiangying 的帖子
你真是太忙了.先把那个贴子看完呀.

总之,“小九九”只有45句,便于记忆;而“大九九”呢,共有81句,便于试商。下面根据试商过程中应用乘法口诀的情况作简要说明。

  (1)商大于除数的情况。例如:15÷3=5.24÷4=6,35÷5=7,48÷6=8,63÷7=9,……。当学生遇到48÷6=?的时候,他们总是先想6的口诀,可是在6的乘法口诀里,最大是“六六三十六”,找不到六八四十八。为了弥补“小九九”的这种缺陷,在指导学生读乘法口诀表时,除可以横着读、竖着读之外,还应该拐弯读。即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五六三十,

  一七得七,……五七三十五,

  一八得八,……五八四十,

  一九得九,……五九四十五,

  学生掌握了这种读口诀的方法之后,当遇到“45÷5”的时候,如果只用5的口诀,最多是五五二十五。按照拐弯读的方法,继续读出: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得数是9。(2)商小于除数的情况。例如:63÷9=7,48÷8=6,35÷7=5,24÷6=4,15÷5=3,……。实践表明,学生见到除数是9,难免要先想到9的口诀,九几六十三呢?在“小九九”里,没有九几六十三,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的是“七九六十三”,不熟悉“九七六十三”。这样说来,采用“大九九”,确实是便于试商的。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0 16:25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0 16:15 发表
实践表明,学生见到除数是9,难免要先想到9的口诀,九几六十三呢?在“小九九”里,没有九几六十三,学生背得滚瓜烂熟的是“七九六十三”,不熟悉“九七六十三”。这样说来,采用“大九九”,确实是便于试商的。


看了的,我的意思是不需要这么背,

孩子只有懂得交换律和除法是乘法逆运算的概念,不会出现把“七九六十三”认为不是七的口诀的现象,除非概念不熟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3-20 17:12
标题: 回复 #15 jiangying 的帖子
颀颀妈妈说得对,做除法时背这个大九九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象洋洋一样,
洋洋的学习能力那是“相当的强”。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3-20 17:28
纯粹看热闹,对于计算没有发言权
作者: 兰若    时间: 2009-3-21 14:58
希望颀颀妈能建楼介绍下颀颀的数学为什么那么棒!
珠心算也有很多人反对,颀颀是几岁开始学的?在外面报培训班吗?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1 21:40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9-3-20 17:12 发表
颀颀妈妈说得对,做除法时背这个大九九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象洋洋一样,
洋洋的学习能力那是“相当的强”。

颀颀妈妈2009-3-20 17:14威望+3我很赞同。
颀颀妈妈2009-3-20 17:14金钱+3我很赞同。


对比2位的孩子,洋洋差远了
作者: 细数阳光    时间: 2009-3-22 08:17
颀颀妈妈,继续啊,这里还等着取经呢。
这第一步是计算速度,还有接下来每一步怎么走呢。
比如思维的训练,做题还是另有其法。

我看过狗熊的卷子,错题除了计算,也有是看题不仔细,好像不分析那种
上来就写,还很是自信,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对,其实不对 说过让他多看几遍题目,
不管啥事,还是我写我的。拿回家在让他一看,就能写对。

他不喜欢做奥数题,简直很腻歪,更不会自学。他心里天天长着一蓬一蓬的草,
不向颀颀有这么好的习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3-23 10:00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17 20:06 发表
再说计算
孩子的数学要想好,计算很重要,要又快又准.
想达到这个目标.建议孩子学习速算.
速算的方法很多.棋心算,珠心算,史丰收速算等等......
选准一种,让孩子勤学苦练.
不要似是而非的掌握,一定要熟练地掌握,达到类似条件反射的反应速度
颀颀学的是史丰收速算.
加减算的速度达7星级.



能详细说说颀颀的速算是几年级学的吗?当时的四则运算是不是很熟练了?学习速算与掌握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有无关系等等?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3-23 10:35
借欣欣妈妈的楼问一下:怎么教孩子计算"钱"?

"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
我们加法会做,知道一共能多少钱,也会换算:1元=10角.
花钱就不会了.
比如,有26元3角,花掉3元5角,剩多少钱?
现在不会小数计算.只好先把钱换算成角的.一算就错.

大家有好办法吗?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3:37
怎么教孩子计算"钱"?

"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
我们加法会做,知道一共能多少钱,也会换算:1元=10角.
花钱就不会了.
比如,有26元3角,花掉3元5角,剩多少钱?
现在不会小数计算.只好先把钱换算成角的.一算就错.

大家有好办法吗?


兔兔家的孩子还小呢. 还没有上小学吧. 钱的计算对这样的小孩子是有难度的.
孩子的心智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 计算这样的问题就会很困难, 年龄那怕相差几个月都有很大的不同.
好比孩子学走路一样. 一岁多的时候, 孩子的肌肉有力气了, 自然能很快地学会走路.
而九个月走路的孩子也有, 只是那孩子先天的体能会好些,锻炼得也多些的缘故.
虽然有少数九个月能学会走路的孩子, 家长们肯定不会担心自己家九个月还不会走的孩子学不会走路.

孩子算钱困难, 我认为是进制还没有完全地清楚. 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解十进一.
用钱的问题来讲解十进一, 是个很好的办法.
孩子还小, 现在多花点时间和功夫在这上面很值得.
孩子在这样的年龄的时候,可以把钱的计算问题转换成游戏方式来进行.
比如:
1. 先准备好一些钱. 十元, 五元, 一元, 五角, 二角, 一角. 五分, 二分, 一分 的各二十来张(每种面值的都准备双份)
先让孩子把它们平均分. 家长和孩子各一份.
钱可以是写上金额的卡片 或者用文具店里专门给孩子用的道具钱 或者就用真钱.
2. 再准备一些商品.
让孩子把她的玩具拿出来定价, 大人拿一些零食, 水果出来定价.
3. 和孩子一起给商品定价. 标上商品上.
可以用胶贴纸. 直接贴上去.
4. 开始买卖.
孩子可能给自己的东西定价,比较简单. 只是几元, 几十元等.
买卖时大人可以推说自己的十元的钱不够, 故意补充一些五元, 二元, 一元的钱甚至用分分钱掺在里面, 凑足十元的数目.
大人的商品, 价格定复杂点. 最好有整有零.
比如: 一个苹果 一元六角三分.
这样, 孩子购买时, 让她自己数对钱的数目. 游戏过程中, 孩子的零钱用完了,就和玩她兑换钱的游戏.
5. 游戏开始时, 尽量的简单. 不要有一蹴而就的思想. 孩子就是孩子.

数学并不是单纯的计算,如果肯多花些时间和孩子做这类的游戏, 孩子自然不会觉得钱的计算有多困难.  
比起让孩子做对多少有关钱的问题, 我觉得这类的游戏对孩子的帮助应该更大.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3:54
标题: 回复 #23 细数阳光 的帖子
我觉得孩子学习的状况可能和孩子的自身的智力有关系.
你家宝贝属于思维特别活跃的一种. 想问题时, 天马行空, 无拘无束.学语文容易,合适做创造性的工作.
而我家的孩子的思维方式属于那种专注严谨型的, 一是一, 二是二. 学数学简单, 合适做研究性的工作.
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智能.
你家的宝贝和我家的孩子都属于某项智能很高,而某项智能偏弱的孩子. 上天总是公平的 .
学习上我家孩子的语文要多用功, 而你家的孩子数学要多加油, 力求能达到普通孩子的水平.

想来, 如何让孩子的学好数学.你也研究和琢磨得很多, 但见效不大.
如同我抓颀颀的语文一样. 都在做事倍功半的功夫.
但不做又不行.
抱抱彼此安慰一下.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4:09
标题: 回复 #24 qdylz 的帖子
颀颀学速算是学龄前学的.
加法, 减法. 乘法, 一样一样的学. 没有学四则运算. 只算连加, 连减, 一位数乘多位数. 都是口算直接写答案.
四则运算是上学后学校老师教的. 在家里并没有教他.
速算只是算得快. 和掌握运算规则无关.
需要掌握运算规则类的速算, 我把它们当成是巧算.
真正的理解了运算规则, 对帮助孩子掌握各种巧算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3 15:48
我又要来和楼主唱唱对台戏了。

在我看来,小学的数学 的目的重点不在于计算,计算进仅仅是达到目标的工具。所谓概念这个事情也过于宽泛。

实际上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在这门学问里又有各样的约定和规律。

小学生主要是入门为这些东西打基础:1、数字、数字的运算方式和法则、组合规律、分数和小数,数的单位,书的规律,数的比和比例,简易的方程等等,这些都是数学科目里代数的基础,2、数字的应用和数字的单位,包括各种应用、测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的使用,这是将抽象科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技能。3、图形基础、直线、园、正方形等形状以及相应的周长、面积、体积等概念,这是几何学的基础。

由此看来,计算仅仅是中国古人最常用的数学,而非现代数学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既不赞成各种速算,也不赞成被口诀的方法。

我的儿子目前上小学一年级。从他开始接触数学,主要注意的是让他对这些抽象概念和实际应用进行对应,不强调孩子去使用所谓最快最优的方法,而是鼓励孩子学会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用一种方法来计算而用另一个方法来检验。儿子做连加连减以及口算的时候,鼓励它采用各种拆分和组合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己寻找最适合的办法。

鼓励孩子动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数学的应用,培养孩子在草稿纸上详细记录运算步骤的习惯,而不是完全在心里进行计算。

不教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目前孩子会一些简单的乘法,基本都是他用加法慢慢算出来的。

随着在时间、金钱等方面的应用,孩子基本理解分数和小数的一些概念,并开始使用。

不过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类型的题目,对孩子的思路拓展会比较有用处。很多人相信孩子可以触类旁通,但那一般是比较突出的孩子或者年纪略大一些的孩子才具备,比较小的孩子喜欢按部就班、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更是强化了这一点。作为家长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在多方面思考。

拿最近儿子做的一道题,来举个例子

  1. 一天,北京市大学生正举行马拉松赛跑,参赛者都有一个编号,由0号到98号,大家一起跑, 在第一站,有6个人退出;到了第二站,退出者增至15人;到了第三站,退出者增加到28人,最后到终点时,退出者共有32人,请问,到达终点的参赛选手共有多少人?
复制代码


这道题,有两个考查点,一个是总人数99人,一个就是前面的一些条件基本是多余的,是混淆视线的。

我儿子做这道题目的时候,就是采用最直接的一步步的方式,计算出第一段6,第二段15-6。第三段28-15,第四段32-28,然后再从总人数减去各段退出的人数。大家也可以回去让孩子做做,看看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的不同方法。

后来我通过变更第一段、第二段退出人数的数字让孩子重新做这道题,慢慢的孩子终于明白了前面的数字变化,不影响最终的要求结果,最后终于明白仅仅最后一句话,“最后到终点时,退出者共有32人”才会影响题目要求的答案。又使用追加问他问题:“第二段后,还有多少选手,让他了解前面统计数字的作用”,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加以指导,他可能还没有能力举一反三。但我并不想否认它的方法的正确性,只希望他从各种方法里,自己慢慢摸索出最佳的方法来而已。所以给类型的题目还是要多做,并且最好一道题,可以总结出多种算法来,这种训练可能对孩子对数学的理解会更加有意义。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6:01
很多坛友短消息要颀颀自学奥数用的书名,总是短消息答复. 干脆在这儿一并回复好了.
颀颀用的奥数书有下面几套.

数学奥赛小冠军,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 ... amp;SearchFromTop=1
颀颀三年级才开始学奥数, 给他买了三至六年级的一套. 这套教材的优点是, 题型丰富, 内容编排循序渐进, 前面有例题, 后面有习题. 适合孩子自学.这一套书颀颀已经全部学完.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 ... B%AA&catalog=01
这套书也很好. 难度比上面的偏大些. 前面有例题, 后面有习题, 也很适合孩子自学.给颀颀购了五,六年级二册. 现在他正在学六年级的内容.

思维训练导引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 ... D%E2&catalog=01
给颀颀购了五,六年级两册. 这套里面的题目最难. 需要给孩子做点拔和讲解. 另外, 答案就在题目下面, 不适合自学用, 适合用来做复习.
颀颀已经学完五年级, 六年级的还没有开始.

奥林匹克数学 普及讲座丛书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 ... %E9.&catalog=01
这套书元月份才订到. 内容很不错.和小学的奥数内容能接得上, 颀颀已经在自学初中数学竞赛中的数论初步那一本. 自学的效果还不错.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3-23 16:10
根据颀颀妈妈的帖子,年前买了《思维训练导引 》,最近又买来《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在这里谢谢颀颀妈妈!

(我们也有3套书了,不知能学到多少......不想那么多,给孩子找了书,我心意到了........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3-23 16:23
标题: 回复 #29 qqyou 的帖子
颀颀概念学得也不错,你是不是没有看全?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age%3D1&page=9第130楼的题目你做做看,能否得满分?
哦,那个贴里每道题目下面都有答案,还是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47111&extra=page%3D1这帖第6楼看起来方便。有些图片不显示,建议两个贴交换着看。
作者: 骆驼16    时间: 2009-3-23 17:13
请教颀颀妈妈,颀颀学前的速算是上的兴趣班还是自己学的,用的什么教材?谢谢!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3 17:23
原帖由 qdylz 于 2009-3-23 16:23 发表
颀颀概念学得也不错,你是不是没有看全?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30252&extra=page%3D1&page=9第130楼的题目你做做看,能否得满分?
哦,那个贴里每道题目下面都有答案,还是http://bbs.et ...


谢谢,那个帖子很早前就拜读过了。

我写那个回复,应该没有说颀颀数学不好的意思。而是讲颀颀妈妈归纳的不是很准确。

其实颀颀妈妈尽管帖子里说数学主要是计算和概念,实际上他一直在给儿子进行奥数题目的练习,实际上颀颀取得的成绩,更应该得益于后者而不是前者。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3-23 17:29
标题: 回复 #34 qqyou 的帖子
我想关于颀颀,颀颀妈妈在他幼小的时候产生了影响,大一点的颀颀学会了独立思考,的确有颀颀妈妈所不知道的事情和学习方法。

但是颀颀妈妈列了一个书目,能把那些书全部看下来,数学知识应该很全面了。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7:54
标题: 回复 #34 qqyou 的帖子
  
这个贴子说的是小学数学. 不是小学奥数. qqyou不要把楼给弄歪了.
(虽然自己也歪了那么一下.给了几本书的链接.只是因为短消息的坛友太多了 )

颀颀是学校的数学学得好,学有余力, 对奥数又感兴趣才学的奥数.
他花在奥数上的时间, 没有上学校的奥数班时,只是周六和周日自己看看书,做做题. 没有用多少气力.
奥数只算副业. 学校的数学课才是主业.
颀颀在学校的数学成绩很不错的. 只是没有在贴子里说而已.  
开这个楼是和坛友们交流如何让孩子学好学校的数学,不是怎么弄奥数.

你家孩子在学数学上肯定不用愁, 所以你只要介绍你家的经验就好啦.
别总想着捡砖头砸咱,
你家又不是开砖块的, 怎么那么多砖.
咱又不是稻草靶子. 你每一砖拍下来都会让咱怕怕的.

[ 本帖最后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3 17:58 编辑 ]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3 17:56
标题: 回复 #35 qdylz 的帖子
知我者qdylz版主也, 没分加了, 握握手.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3 18:56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3 17:54 发表
  
这个贴子说的是小学数学. 不是小学奥数. qqyou不要把楼给弄歪了.
(虽然自己也歪了那么一下.给了几本书的链接.只是因为短消息的坛友太多了 )

颀颀是学校的数学学得好,学有余力, 对奥数又感兴趣才学 ...


砸人是我的专好,不砸不发贴。

实际上小学课本原本设计的问题尚不太大,但已经偏重于计算,但小学的训练方式非常糟糕,实际上在偏离数学的思维。

奥数不是数学专长,实际上奥数里的很多东西才真正的体现了数学思维,所以我一般说,如有可能,奥数可以考虑尽早上。

其实对比国外的课本,某些奥数里的东西,原本就是人家课本里的东西罢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3 23:25
颀颀妈妈 ,俺个人支持QQYOU的砖头

咱们学什么都要学神,不能学形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3-24 09:24
回#31楼的颀颀妈妈评分记录

<思维训练导引> 那套书,确实是给孩子找的,但当时说试一试,是说试我本人的同学 。给孩子用,可能会等到今年放暑假,用了再汇报。

孩子在去年2年级读完的那个暑假,开始接触奥数的,有时候做几题,没系统学,题目也就做得少。寒假开始做这里的三年级奥数(不用我抄题啊,那就先用这套入门),不紧不慢的,还没做完 。不过昨晚,我把余下的几页裁好了,准备加点速

前些日子,孩子她爸说了,如果自己学不来,高年级就要请老师教,如果自己学得来,省下来的...大家分。我不就赶紧再买了套中间难度的。(老师也挑学生的,不管请不请,都得自觉打点基础呀)

仁华的书,买回家就搁着了,就翻了翻版面,看着还舒服,只是答案就在题后,我又得抄题了,不想做题时候有干扰。

不过昨晚,我看了几页<思维训练导引> 3/4年级,我感觉没我想象的难,我以为自己错拿了《仁华...课本》 ,翻翻封面,哦没错(3/4年级毕竟是低年级,我还是能勇敢克服困难的)。再拿5/6年级翻几页,看见难度了,于是想,再过2年,难度也许就感觉降了呢,不着急。即使少数难题不会做,我也不会太为难孩子,尽力而为算了。

我觉得数学思维很重要,计算和概念会随着年龄自然提高一些的,我们不用做最快交卷的那个(做不来啊 )。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3-24 09:33
说到学校的数学,我要抱怨了,那一排排要求列竖式的计算题,留的答题空间,怎么那么小啊。多印一页不行吗?或者双面印数不行吗?近视眼为什么这么多,我看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排版和印刷不适宜,省钱不该这样省的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4 09:54
原帖由 jymm222 于 2009-3-24 09:33 发表
说到学校的数学,我要抱怨了,那一排排要求列竖式的计算题,留的答题空间,怎么那么小啊。多印一页不行吗?或者双面印数不行吗?近视眼为什么这么多,我看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排版和印刷不适宜,省钱不该这样省的啊。


而且要求求答案要对准,对不准就算错,哈哈。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4 12:02
标题: 回复 #33 骆驼16 的帖子
对不起, 昨天被qqyou的砖给拍晕过去. 看他的贴子,琢磨了半天. 所以忘记回你的贴了.

孩子学速算最初是报兴趣班学的一期, 但后面的内容是我学了后教他的.
用的教材是深圳一个叫严辉的老师自编的.没有出版发行过.
当初是打电话给那个老师, 从银行转账邮购的.
事情过了六年, 也不记得老师的电话了.
所以不知大家能不能买得到.

速算的种类很多, 不一定非得选颀颀学过的这一种, 条条大路通罗马.
速算能力是罗马城, 各式各样的速算方法就是各种道路了.
不管那条路, 相信家长陪着孩子坚持不懈地走, 是能走下来的.  

顺便一句. 当初为了教颀颀, 自己先把速算练了个差不多.
这样才能和他做对抗赛. 开始还能赢他,
但练到了一定程度后就提不了速, 让颀颀比下去了.
小孩子学东西的确容易些.
作者: linfeng6668    时间: 2009-3-24 12:41
原帖由 从前 于 2009-3-20 00:45 发表
我家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计算速度很慢,看到9+7都要想半分钟,正在上愁中


如果每次都要想半分钟,我相信你儿子这半分钟脑袋是空白的。如果不是空白的就是想半个小时也没关系。需要相信你的儿子,只要他努力且有信心就可以算得很好。要想让孩子有信心,首先父母对孩子要有信心,相信孩子并多给他一点时间。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4 13:24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4 12:02 发表
对不起, 昨天被qqyou的砖给拍晕过去. 看他的贴子,琢磨了半天. 所以忘记回你的贴了.

...


哈,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其实我一个帖子,不过就是说数学不是算数,各种速算法之类的方法不足取,而奥数这些东西才真正给孩子带来了数学的真谛而已,怎么会把你砸晕了呢。
作者: annfield    时间: 2009-3-24 14:01
其实数学的计算就是熟能成七而已,珠心算也好,速算也好,都是要记熟。

熟了,自然就快了。基本的熟了,移位加减等也就会了,计算速度也就快了。
作者: 雨珂妈妈    时间: 2009-3-24 15:24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4 12:02 发表
对不起, 昨天被qqyou的砖给拍晕过去. 看他的贴子,琢磨了半天. 所以忘记回你的贴了.

孩子学速算最初是报兴趣班学的一期, 但后面的内容是我学了后教他的.
用的教材是深圳一个叫严辉的老师自编的.没有出版 ...


记得颀妈前面说速算不是那种有运算规则的巧算,可是我看史丰收的速算法也是有规则的啊。

我看了看史丰收的加法速算,是一种手指快算。当初颀颀学的就是这个吗?使用一只左手来进行快算?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4 16:24
标题: 回复 #47 雨珂妈妈 的帖子
我说的有运算规则的巧算, 是指的利用各种运算定律,
如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等性质,
改变计算的顺序. 让计算变得简单.

颀颀学的速算就是你所谈到的速算方法没有错.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09-3-24 16:38
才看到这个高楼,做个记号,每天来学习学习
作者: 雨珂妈妈    时间: 2009-3-24 17:12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4 16:24 发表
我说的有运算规则的巧算, 是指的利用各种运算定律,
如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等性质,
改变计算的顺序. 让计算变得简单.

颀颀学的速算就是你所谈到的速算方法没有错.



谢谢回复。还有问题,呵呵。记得你说颀颀是学前学的速算。那时他已经不用数指头来计算了吧,用手指快算时有没有跟数指头算法混淆呢?

如果我现在慢慢教孩子一点手指快算法,比如先教手型,不知道会不会让她搞混了。毕竟现在还要借助手指头来算。

半年前孩子还用数字手势来做算术,结果得出1+8(拇指和食指表示8)=3的答案,令我哭笑不得 。停了一段时间才接受那些符号不能用来做算术。

希望颀颀妈多回忆一些当年颀颀学数学的事情,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有些参考。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4 18:0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颀颀妈妈2009-3-24 16:14威望+3颀妈比较脆, 抗击打性不强.
颀颀妈妈2009-3-24 16:14金钱+3颀妈比较脆, 抗击打性不强.

那好哇,没事就多敲打你,估计一定可以练成钢

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aslilac    时间: 2009-3-24 21:37
请问颀颀妈,史丰收速算的减法颀颀是怎样学的?是把减法换成加法吗?

我家女儿正在学史丰收速算呢,我在考虑是直接学减法,还是换成加法来算快呢?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5 10:29
标题: 回复 #50 雨珂妈妈 的帖子
时间实在是过得太久了.颀颀初学时的状况已经模糊不清
只是颀颀字史丰收速算后,表示数学的手法,就是史丰收式的,不再是平时我们的手势.
比如,一般我们表示八的手型,颀颀看着是七,我们表示四的手型,颀颀看着是一.
但这只是小小的困扰而已.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5 10:34
标题: 回复 #52 aslilac 的帖子
看你的提问,估计是没有在孩子学习速算上用心,只交给老师了.
建议先把加法学好练熟再谈减法.
熟练程序,个人认为至少有五星级后再考虑学减法.
加法不够熟练就练减法.只会把两种手势弄糊涂,
想学快反而会更慢的.更严重的情况是前功尽弃,让孩子学不会这种速算方法.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5 10:40
QQ赞成奥数 ,出乎意料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5 10:52
学速算要点悟性的,不要盲目跟随


颀颀的悟性是很高的
作者: 勤劳小蜜蜂    时间: 2009-3-25 11:27
也想给宝宝学速算,现在有点慢
作者: 乙入妈妈    时间: 2009-3-25 12:55
数学不学好真的会变成大问题的  想问问欣欣多大了?
作者: yxylyyyh2002    时间: 2009-3-25 15:16
谢谢楼主了,多学习学习!
作者: aslilac    时间: 2009-3-25 21:55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5 10:34 发表
看你的提问,估计是没有在孩子学习速算上用心,只交给老师了.
建议先把加法学好练熟再谈减法.
熟练程序,个人认为至少有五星级后再考虑学减法.
加法不够熟练就练减法.只会把两种手势弄糊涂,
想学快反而 ...


颀颀妈,不好意思,我可能没有说明白,我的女儿学史丰收速算,是按照我在网上订购的教材和光盘学习的,我在家教她,开始的时候我比她算得要快,但是现在她比我快了,呵呵,孩子的手就是灵活,她现在的加法速度应该在五星级左右,我正在考虑她个位数加法达到七星左右时学习多位数加法,然后学习减法。

我需要提前备课,可是根据我现在买到的教材,史丰收减法的速算是要通过复合数转换成加法算的,
比如:824-756=824+244-1000,我个人觉得转换有些麻烦,于是又看了史丰收最早的《快速计算法》一书,发现其实早期史丰收速算减法也是有五种相应的算法的,我现在在考虑是按照现在的教材学减法,将减法转换成加法计算,还是直接用手指减,就是学减法?

正好看见颀颀是过来人,来请教一下,也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下面的网址也是我正在困惑的问题:
史丰收速算法指算减法的革新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3-25 22:14
标题: 回复 #60 aslilac 的帖子
是这样呀, 我明白了. 真高兴知道你家孩子的速算学得好.

颀颀学的是指算减法. 减法的手法和加法不同, 容易弄混.
所以加法没学熟练, 千万别开始学减法.切记千万别贪快.

我从严老师那儿购的讲义中, 将减法分成了五种手法,有三个退位规律.
1 直减
2.反手减
3. 加内凑反手减
4. 加补退1减
5. 减外凑反手减.
颀颀当初是一种一种手法学完的.
复合数转换是这几种手法学完后才学的.
作者: aslilac    时间: 2009-3-26 21:06
标题: 回复 #61 颀颀妈妈 的帖子
谢谢颀颀妈妈,请问,我现在能买到严老师的讲义吗?怎么联系他(她)?讲义中关于减法的练习多吗?呵呵,不好意思,一连纠缠你好几天了。。。。。。
作者: aslilac    时间: 2009-3-26 21:11
标题: 回复 雨珂妈妈
关于学习史丰收速算的经验,我想总结一下,然后专门发帖讨论,呵呵,敬请期待~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27 17:32
雨珂妈妈 2009-3-25 14:58 威望 +2 多谢提醒,您认为什么阶段可以学速算?
雨珂妈妈 2009-3-25 14:58 金钱 +2 多谢提醒,您认为什么阶段可以学速算?

我认为,不在于什么年龄,而是在于孩子对概念掌握,并能熟练应用以后.

此外,速算并不是必学的,简单的心算就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3位数,4位数的乘法学来有什么用?

QQ反对心算,实际上,有些能力很多人没有用过,但不代表没有用,简单的计算都要用计算器,很花时间的.如果能在快乐中学培养点心算能力,以后能节约不少的时间
作者: wwzz76    时间: 2010-1-13 00:24
谢谢各位的高见,学习了
作者: 雅昌格格    时间: 2010-1-17 13:56
不管大小,熟练后都一样。
作者: 丫丫tt    时间: 2010-3-4 10:54
刚发现这个帖子,还想继续跟踪学习颀颀的数学学习呢,却发现好久不更新了。
作者: wanttrust    时间: 2010-5-28 09:55
我觉得没必要背大九九
作者: 大徐妈    时间: 2010-10-22 13:39
进来学习,收获很大。
作者: chenpeter    时间: 2010-10-24 19:03
谢谢楼主,决心试试。儿子现在二年级了除法有些慢,背大九九试试
作者: 酸菜    时间: 2010-11-10 10:59
好楼!再温一遍。
提醒慢慢来,慢慢来。。。。
作者: delicacycy    时间: 2011-2-3 13:22
颀颀妈妈 说的小学数学就是概念和计算一点不错。
作者: delicacycy    时间: 2011-2-3 13:24
颀颀妈妈 说的小学数学就是概念和计算一点不错。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11-5-12 10:51
思维训练导引 是指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思维训练导引 这本吗?

我理解,颀颀妈妈 说的速算是个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这个练习数感,我家之前是忽略这个问题了
作者: 深涧无声    时间: 2011-5-12 12:52
个人不同意学啥速算,能够知道咋算就行了,算那么快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5-19 18:49
仔细看去,谢谢颀颀妈妈!
作者: 一个小学生    时间: 2011-5-24 00:43
标题: 回复 #75 深涧无声 的帖子
我也这么想的 但现在也不太拿得准了
作者: scfksc    时间: 2011-6-20 15:31
好想看看颀颀妈妈的帖子,颀颀学数学,可惜阅读权限不够
作者: hello098    时间: 2011-7-6 23:17
不要学某些课外的速算方法,一旦不使用,就很快忘记。学校里的算法已经足够,以后的数学,都是abcxyz,速算用处不大
作者: liushengli9595    时间: 2012-3-1 11:28
慕名前来听课!好好学习。
作者: 正月十五6811    时间: 2013-10-24 14:43
标题: 慕名而来,学习
慕名而来,跟着欣妈学习了
作者: 正月十五6811    时间: 2013-10-24 14:56
找到这里,我还是老实爬楼学习吧
作者: hhlee    时间: 2013-10-26 11:30
老帖子,新人读,搬凳子学习,谢谢。
资料在哪里?
作者: ouyiyang    时间: 2013-11-5 15:59
学习一下,数学学习基本没关注过
作者: 丫妞妈    时间: 2013-11-13 11:30
来爬楼学习。。。。
作者: 正月十五6811    时间: 2013-11-13 13:58
太好了,颀颀妈妈这个帖子可以进来看
作者: goubao1107    时间: 2013-12-3 12:36
颀颀妈妈讲了两点,觉得第一点更要拓展开呢
作者: ruler007    时间: 2013-12-8 22:09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25 14:14 发表
是这样呀, 我明白了. 真高兴知道你家孩子的速算学得好.

颀颀学的是指算减法. 减法的手法和加法不同, 容易弄混.
所以加法没学熟练, 千万别开始学减法.切记千万别贪快.

我从严老师那儿购的讲义中, 将 ...

颀颀妈妈 你说的严老师是不是深圳罗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
http://www.szlh.gov.cn/szlhyac/jypx/qnkf/45261.html
作者: hanhan0206    时间: 2013-12-16 23:03
来学习学习了,谢谢!
作者: 好听的故事    时间: 2014-4-7 18:00
好想看看颀颀妈妈的帖子,颀颀学数学,可惜阅读权限不够
作者: 麻辣鱼    时间: 2014-4-23 22:10
进来学习一下,计算一直是我家孩子的软肋
作者: wojiabaobao_200    时间: 2014-5-13 11:10
又来学习!!!!!!
作者: olive448    时间: 2014-5-30 10:53
我的阅读权限看不了颀颀学数学这个帖子,怎样增加阅读权限啊?
作者: perisnake    时间: 2014-6-12 09:20
非常好的帖子,xuexi
作者: linda200504    时间: 2014-8-7 16:01
这个帖子我要重头学一遍。
作者: 爱花的点    时间: 2014-8-11 15:59
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头大中
作者: Sunstone    时间: 2014-11-20 09:53
ssbwyb 发表于 2009-3-18 11:47
大家说把基本的加减法口诀 背诵下来,到底是否可取。我们是小一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计算方法,知道拆分,进 ...

欣欣妈讲得太对了,我们小一的时候对20以内加减法不重视,现在5年级了,各种错误归根结底都是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只好回头炒冷饭。
作者: anita_july    时间: 2015-1-5 13:33
数学关键的不是逻辑思维吗?速算真那么重要?我们平常日常工作、学习中速算的作用不是很大吧?
作者: liuliuliu0004    时间: 2015-2-5 16:59
我也来看看了
作者: chasheng    时间: 2015-2-5 19:02
    学习中。。。。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