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是Richard Courant的“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和George Polya的“怎样解题 ”
第五套--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9-3-15 17:24 发表
这些女孩不一定爱看
还是要抄个单子记着
有机会看看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3-15 21:19 发表
百花齐放,好啊。
股票要炒,闲来聊聊教育也算消遣吧,多点来放厥词哈![]()
神话历史类漫画,买的不少。
数学课外读物,买的极少,这个书的前期基础是看什么。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15 22:00 发表
俺现在每天干的最多的就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
一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进别人的脑袋 -------育子
二是把别人口袋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赚钱
经鲸鱼MM这一说,俺有时间一定把这两件事合一起发一 ...
原帖由 素心 于 2009-3-16 01:23 发表
家长为孩子挑书,就是把孩子的阅读“管”起来了
其实这个“管"并不是贬意。=适当的引导。
选些优秀的,涉及行业广的。。。
我小时候可是把父母的书架统统翻阅,看懂看不懂的,囫囵吞枣,也很快乐。
所以有时看见好书,即使是对大点孩子的,生怕等儿子长大时,又找不到了。
比如那套法国拉贝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前两年就搬回家,就等着儿子长大点看呢。
...
原帖由 快乐飞儿 于 2009-3-16 07:57 发表
法国拉贝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已经买了,孩子还小,吼吼还没給讲,不过我自己在天天看,我家宝什么书都看,只要你給讲什么都感兴趣,孩子是越来越大,提出的问题是越来越不能給完整的解答,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解答,所以呢只好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楼主介绍的那两本数学书先记下了,等孩子在大点一定給买哈,谢谢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6 09:40 发表
[这些书,俺买了,当初抱定能熏染儿子,愣是无些微动静
在书柜里蒙尘一年了,你给俺指条道,如何能诱惑得了他。
即使不如你儿厚爱有佳,但至少不要冷落的太久,太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3-16 09:56 发表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我也买了,儿子也爱看,还经常指点某些段落,妄想给我上上课。我个人觉得,这套书并不是哲学启蒙的东东,而是想引导孩子如何去质疑,有培养愤青的嫌疑。
希腊神话彩绘典藏丛书,这个是不是老板说得那套希腊神话故事书呢?全套书我们都买了,儿子很喜欢很喜欢,百读不厌,倒不是觉得这书艺术性有多高,关键是里面的人物,故事都很经典,你看别的书时都可以触类旁通,把这些人名,事件名对应起来。
原帖由 颀颀妈妈 于 2009-3-16 13:21 发表
来向天堑变通途版主学习.
只看你的贴, 也是语文超好之人.![]()
来提点意见,咱在你那地盘建学语文楼, 讨教让孩子好语文之方,
版主竟不屑回贴赐教.真叫人伤心呀.![]()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3-18 11:33 发表
在当当上搜索下,林汉达这套书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合订本,就是东周列国故事(上下册)、前后汉故事(上下册) 、三国故事(上下)。
另一种是分订本,12册,就是上面的三本书每本分成4小本。
不知道有什么区别?请 ...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6 12:41 发表
管起来这个管字,有许多不同的方式,
我这里的话,就是孩子读完一本书,家长跟孩子沟通一下,聊聊书的内容,
这种”管“如果家长本身能力很高,对孩子来说受益更大,
如果家长能力低,谈不出高层次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孩子回顾一下书的内容,
有助于记忆。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6 12:41 发表
完全不管,很多孩子就会像熊掰玉米一样。
并不是说,书读多了能力自然强,记住的东西就多,
记忆是有规律的,没有及时的回顾,反刍,
就像沙滩上塔很快就会了然无痕。
这是一种常识。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3-18 11:33 发表
在当当上搜索下,林汉达这套书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合订本,就是东周列国故事(上下册)、前后汉故事(上下册) 、三国故事(上下)。
另一种是分订本,12册,就是上面的三本书每本分成4小本。
不知道有什么区别?请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8 23:50 发表
林先生的基本历史故事写的还是不错的。
选历史书给孩子看我个人觉得一定要慎重,从开始就要让孩子了解更加准确真实的历史才好。
半个世纪过去了,通俗历史读物反倒越编越差,谎言越来越多了,真是可叹。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19 00:24 发表
非常赞同QQYOU对林先生书的观点
但对QQYOU说的一定要"让孩子了解更加准确真实的历史才好"有点小异议
你的说法是愿望
俺的看法是历史对咱们来说真正只是一个个连贯的故事组成的
只是这一个个故 ...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3-18 11:33 发表
在当当上搜索下,林汉达这套书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合订本,就是东周列国故事(上下册)、前后汉故事(上下册) 、三国故事(上下)。
另一种是分订本,12册,就是上面的三本书每本分成4小本。
不知道有什么区别?请买过的朋友指点下。主要是插图,字体。内容应该一样。
另,汉堡包要吃的,世界历史也是要看的。有一套希望出版社的《讲给孩子的世界历史》,刘兴诗著,不知道怎么样?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8 19:26 发表
俺实话实说,真没看过几本,即使是浮光掠影
所以俺就想听你细细道来。
别又剑走偏锋,整出屁股指挥大脑这类言辞,
一晃而过。俺需要大脑指挥屁股的书。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9 00:37 发表
没关系,有异议才对。其实就是史书上写的,落实为文字的,也有很多不是真实的东西。
比真实更重要的是历史观,以及严谨的精神
中国历史里伪的东西太多,一则是学阀原因,比如以前有个郭沫若,他说了的,哪怕是错的别人也不可以反驳,除非老毛说他说错了,也就是说官大名气大远远比合理性更重要。
另一个就是政治原因,使得很多谬误广为流传,尤其是近代史更甚。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9 01:22 发表
也不全是吃苦头的原因,一则是远古的历史比较好写。而是后来再去写就必须昧着良心,这是政治的史学家所不愿意的。
上下五千年号称是与林先生合写的,实际上是借了他的名字,水平立刻就看出来了。
我小 ...
天堑变通途 | 2009-3-19 01:07 | 威望 | +5 | 呵呵,你是来看俺被EDU扁的 |
天堑变通途 | 2009-3-19 01:07 | 金钱 | +5 | 呵呵,你是来看俺被EDU扁的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9 01:41 发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天堑变通途2009-3-19 01:07威望+5呵呵,你是来看俺被EDU扁的天堑变通途2009-3-19 01:07金钱+5呵呵,你是来看俺被EDU扁的
不是啊,我是看你选的书很有眼光,所以进来捧场的。
老易需要你去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19 01:00 发表
刚楼里有MM夸俺语文水平,阳光MM这一说
原来俺蹩脚的语文水平一直在展示自己的屁股而不是大脑啊![]()
阳光MM,你儿子的作文已经看过了
你首先得摸清你儿子的底细啊,俺也一直努力在摸儿子的底细
...
原帖由 淡若水 于 2009-3-19 09:56 发表
天堑你好, “ 第二套选的是林汉达著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一套12本。”这一套不止12本吧?我在当当上搜不到整套的,麻烦给个链接行吗?先谢谢了。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19 20:58 发表
朋友,你在当当网搜索栏先填上"文汇出版社",然后空一格,填上"林汉达",再点搜索就出来了
选2007年版本,一共12本
选完后你钱多马上下订单买![]()
不过经济萧条时期,还是要精打细算,先放在"暂存架" ...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9 11:21 发表
得罪,得罪,莫哭,莫哭啊。你都是老坛友了,
还不知我说话么,没板没眼的,大伙都这么在你这楼里
浸润着,一准是想听你对于语文,对于阅读,对于教养孩子
的滔滔言辞,俺这不是怕你,放几枪就跑
打几炮就溜,虚虚实实,让大伙摸不多门道,希望你正而八经
把这楼盖高,哪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哦,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9 11:21 发表
俺也发现,你的风格也变了。
又一剂药方,摸底,排查,一直在继续中,权且不说他变没变
我到觉得自己变了,平和的接受以前我不能接受的他的种种事端。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9 11:21 发表
对于阅读一直就大撒把的,至于吸收了多少也不得而知,只是在书的选择上
我干涉过, 倒不是阻止他看,我所作的就是少买,比如郑渊洁的书,他喜欢,
老抱着看,就那么几个人物不停的纠缠,他也喜欢。而名家散文这些东西,他不喜欢,
我也买。目前这些书都是孤寂着。
纯粹的历史故事书,好像可有可无的样子,百无聊赖的时候兴许会看几眼,
可能是我诱惑不够。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19 22:04 发表
MM希望俺认真上课,你高抬了,那是学院派干的活
学院派干活大多有特点-----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这一点MM们也爱干(无诋毁之意哦)
而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一直是俺的追求,可能俺语文蹩脚没有表达出来
...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黄生借书说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20 09:28 发表
老大的每个字,俺都细细看了,心存肚儿里,慢慢消化、吸收。
小子的作文,如果海马行空的任起狂写,到还可以,但我发现
一旦是考试的时候,就有些味道不对,他的选材发偏,不会把生活里发生的事情
按题目要求筛选,哪个素材更接近题目,哪个材料更i能得心应手,而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
比如老师让写感兴趣的事,他小子就给整出一篇下课同学耍闹,乱起外号,搞笑一番的事情
问他,为啥这么选材,他说好玩。当时就想起了这个。![]()
生活里越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快乐的,有趣的事情他不写,每次都给你整出一个另类的东东
而且这些根本就不是他经历的,是他瞎编的,楞编的有模有样。反倒那实实在在发生过
的,容易下笔有言的材料,到考试一个都不用。我有些想不通哦。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20 23:33 发表
楼主前面说不懂“苗头”,这里又说到李白——可见还是看出了一点苗头,因此我感觉楼主有点自相矛盾,属于对大MM不是足够坦诚了。或者是所想难以表述,我想这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20 23:33 发表
楼主说的书我都未见过,不过儿童接触哲学我倒是可以凭感觉发点言。如罗素西哲史的副标题所表明的,哲学思潮与思想总是历史背景的产物,因此我想儿童学习历史知识还是更基础一些——但这又回到了家长的努力是否和孩子兴趣在一个平面的问题。而且历史知识的学习显然是量很大的一个任务。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20 23:33 发表
细数阳光的儿子作文帖我也看了。我想,作文总是杜撰的确反映了孩子的文学创作才能的苗头(记得德国作家格拉斯就说他从小就这样)。问题是必须直面的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苗头。不论是否与此前家长的引导有关,于今家长都必须考虑:是鼓励孩子的这种“苗头”,还是鼓励孩子更大众,更“全面”发展。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是父母的责任,也只有父母才能回答。如果孩子还达不到苗头的程度,那也许又要另当别论。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1 23:53 发表
儿子最近一直喜欢翻看美国西奥妮著的“发现数学”那两本书
一本是叫“原来数学这么有趣”,另一本叫“原来数学还是这么有趣”
最近一直考虑为儿子找一本适合他(9岁)的有关数学史的书
想大家为俺推荐一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2 17:04 发表
比较好,而且有译本的大致有《古今数学思想》(M 克莱因)和 (美)迈克尔·布拉德利著《数学先锋丛书》,前者主要介绍系统,后者以人物为主线。
不过这两本可能对你的孩子来说还偏于深奥,但相对于你买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3 01:28 发表
非常感谢推荐
"古今数学思想"这书
你这一提就想起原来高中数学老师提过这本书
可惜那个数学老师在俺二十年高中同学会时已经去世了
到家拜望了师母,老师清贫一生,膝下无子.留下一点钱泪别
非 ...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3-23 12:29 发表
手头有一本G.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科学出版社的,对孩子深了点,但这本书可以看到大学。。
另,能否推荐下入门之后初段之前的围棋书,儿子学围棋呢。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3 02:01 发表
是,古今数学思想,是七十年代末翻译引进的,我也是那时候第一次看的。尽管过去了几十年,但还属于一本权威著作。
如果你不是非常在意要完整的数学史,我最推荐的是E.T.Bell著的《数学精英》一书,极少了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3 23:03 发表
了不起,孩子的围棋已经入门了
因为个人原因,儿子接触围棋很早,但正式启蒙准备在他满10岁后,启蒙老师都给他选好了,和一个棋友易子而教。
入门----你是怎么判断的
明白基本死活,明白初步布 ...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3-23 23:10 发表
这就少不得要请教了,我家小子对围棋是完全自发的喜欢,一直因为时间精力有限,不让孩子学围棋,但上了小学以后,学校开了这门课,每周一节,正课。小子就喜欢上了,回到家,就把围棋拿出来,自己摆,主动要我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3 23:42 发表
假如是你儿子班上开课,随便了解就可以了。
小孩子看书学围棋很困难,特别是家长无能力指导的更难
俺当时看书自己学已经满20了。
一定要推荐,家长无能力指导的就用那套“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 ...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3 23:42 发表
假如是你儿子班上开课,随便了解就可以了。
小孩子看书学围棋很困难,特别是家长无能力指导的更难
俺当时看书自己学已经满20了。
一定要推荐,家长无能力指导的就用那套“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