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和儿子的一些小事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2 23:40
标题: 和儿子的一些小事
今天在QQ上和朋友一起说孩子的一些事情,想了想,干脆也在坛子里说说,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经验吧。

昨天和孩子的聊天

其实最近一直想和孩子聊聊了,于是昨天在他泡澡的时候,我去和他聊天。事先已经想好了,主要把话题引向一下的几个方面:

1、孩子这学期换了班主任,经常听孩子说这个老师比较厉害,和原来的班主任要求有很多不同。因为孩子第一次经历换班主任,可能有些方面会有想法,所以很想和孩子好好说说。
2、孩子上周一次考试,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了双优,而他数学却得了良,因为也是第一次,担心孩子心里一直想着这个事情
3、孩子学校六一前要有10个孩子入队,老师已经宣布了6个成员,但儿子不在其中,儿子最近似乎对这个事情很在意

班主任的事情,先和他一起比较了小学的班主任和幼儿园的老师有什么差别。因为儿子对前一个班主任的评价就是非常厉害,他的参照系就是幼儿园老师。而对这个班主任,他的话说就是比前一个还要厉害得多。和孩子了他们班主任怎么处理事情、将他们同学的各种驱使,也和孩子说说我小的时候的各种班主任。目的主要是让孩子明白,每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孩子也明白了班主任为什么有些事情会那么处理。其实儿子是一个很乖的孩子,班主任厉害与否,和他自己关系不大的,真的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都那么在意。

孩子考试的事情,原本那天看孩子卷子的时候,也已经和他分析了题为什么会被判错了。昨天主要是问问他,当时孩子自己是不是会担心爸爸妈妈看到那个成绩会不高兴,孩子说没有这个担心。又问他是不是得了良很不开心,孩子没说话,但属于默认了。我又告诉他那天的考试主要是由一道题,全题8分一分没得,所以导致成绩低于了90分,但对于那道题,我告诉他我知道他仅仅是在对题目理解上,有了一些偏差所以导致结果和答案不一样。但我们知道他并不是没有学会,所以当时仅仅是和他分析了遇到这样的题,应该怎么去理解题目。这次聊天,更明确的告诉他,无论是在爸爸、妈妈眼里、还是在老师眼里,他都是学习优秀的好孩子,希望他不要因为一次分数低了,就变得沮丧。

孩子入队的问题,那天孩子回来就和我们说了,还说第一批入队的61可以出去郊游,其实可以看出来孩子有点失望,他也说了他要争取剩下的4个名额。昨天说起这个事情来,孩子说他觉得自己成绩、纪律都很好,大概是字写的还不够好,所以目前名单里还没有他。孩子不太愿意告诉我有谁已经被确认了。后来问他的一个好朋友在不在那个名单里,他说有。我又绕圈子问他们原来的班干部几个男的几个女的。他说基本一半一半,然后我问他现在公布的名单里几个男的几个女的,他告诉我说全是女孩。我就笑了,告诉他剩下的名额大约全是男孩的了,他还是很有希望的。孩子也笑了。不过我也告诉他,老师主要是还希望他们多努力,平时更守纪律一些,所以特意留几个名额激励他们。孩子也把这个事情放下了,告诉我说,他会好好努力,就是入不了,也会争取第二批。

其实去和孩子聊天,主要是不希望一些事情让他们过于困惑。也不希望一些小事情,伤害了他的信心。

下面说说孩子考试的事情,孩子学校考试很频繁,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注孩子每次测验,回来都会拿他的卷子来看一遍。其实我们都不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是多少,比较在意的是孩子每次出错在哪里。实际上小孩子出错最多的除了大意外,最常见的还是对那些题目理解不透。还有不知道答案写在哪里等等。所以我觉得经常性的测验,其实也还是很有意义的,只要你不要去过于在意分数。孩子很多东西都是在失败中学会的。

比如我上面说的那道题。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3,5,9三个卡片,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字是多少,最小的两位数字是多少?标准答案当然是95、35,但孩子答的结果是33、99。很明显孩子没能理解每个卡片只能用一次,所以有这个结果。我看了就知道孩子的答案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不是55,93之类的。所以我跟孩子说,如果我判题,会考虑给他一半的分数,至少他掌握的了数字的大小。这个就是孩子被扣掉8分而郁闷了好几天的那道题。

今天晚上,孩子做他们辅助教材数学经典的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数字减数是52,他们的差是30,这个数是多少?下面不是让填写结果,而是让写出算式。儿子的答案是52+30=82,他妈妈认为是82-52=30,孩子就来问我,我支持他妈妈的意见,认为有被减数那就应该是减法算式,孩子认为既然是问结果,那就应该把它放在等号的后面。最后去看标准答案,结果这次是孩子对了。

上面这道题,应该属于描述不太明确的题目了,我和孩子讨论,我觉得两个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孩子也表示赞成了。

有些偏怪题,确实蛮讨厌的,我也不太赞成小学就给孩子搞这些,不过遇到了,还要面对。能把它搞得快乐一些,和孩子一起探讨探讨,倒也不错。很高兴孩子可以去从每个题目,想到不同的各个方面。

胡乱说了这些,主要是想说我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孩子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那就可以看到很多合理性。孩子学校到底是应试还是快乐,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一定可以帮助孩子适应,而不会出现对抗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不在意,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帮助孩子理解怎样对待这些事情,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3-13 10:24 编辑 ]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3-13 00:11
比如我上面说的那道题。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3,5,9三个卡片,组成的最大的数字是多少,最小的数字是多少?标准答案当然是95、35,但孩子答的结果是33、99。很明显孩子没能理解每个卡片只能用一次,所以有这个结果。我看了就知道孩子的答案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不是55,93之类的。所以我跟孩子说,如果我判题,会考虑给他一半的分数,至少他掌握的了数字的大小。这个就是孩子被扣掉8分而郁闷了好几天的那道题。


理解力出问题了
最大不是953吗?到底是3个里的两个组合还是3个组合?
作者: zyfh    时间: 2009-3-13 00:19
多跟孩子聊聊,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很重要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00:28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9-3-13 00:11 发表


理解力出问题了
最大不是953吗?到底是3个里的两个组合还是3个组合?


两位数,我少写了这一点。一年级还没学3位数字呢。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3-13 09:13
看来QQ的儿子自尊心和上进心很强的.

我女儿就容易犯错,写完作业从不检查.
可能有点遗传因素.
我一般淡化成绩,学会就行了.家长"不在意"成绩,孩子心理负担就不会重.
从表面看,她不关注成绩.发下卷子不带看第二眼的.
希望她以后能认真些.

我们这里好象全班集体入队,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13 09:13
是3个卡片,不是3种卡片,95和35正确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3-13 09:13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2 23:40 发表
.... 一个数(字)被减数是52,他们的差是30,这个数是多少? ...

我的理解也出问题了............
“一个数(字)被减数是52”,是不是说,有一个数,这个数的被减数是52,那么这个数就是减数了,他们的差是30,那么这个数(这个减数)就是52-30=22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3 10:01
楼主,以及楼主儿子,都是不错的。数学题表意不充分不明确很常见,33、99不应该说理解有偏差,而应该说题意至少就孩子而言有可能出现分歧理解。这样的事以后会遇到很多,一律应这么解决。

老师搞这么明确的打分,班级搞选拔性春游,是很无聊的把戏。应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生动、有趣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来,以此作为转移。

实际上小学考卷题目无法做到完全明白的表达,比如说那样题目可能就太罗索了,因此应该向孩子说明被判错只是题目提供了分歧理解的空间。楼主言谈犀利,但在此问题上做得不够彻底,遗憾。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09-3-13 10:14
回7楼
我不知道怎么理解哪,读题目都感觉不通顺。wangtutu给我讲讲哪。
对概念问题一向容易迷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0:24
原帖由 jymm222 于 2009-3-13 09:13 发表

我的理解也出问题了............
“一个数(字)被减数是52”,是不是说,有一个数,这个数的被减数是52,那么这个数就是减数了,他们的差是30,那么这个数(这个减数)就是52-30=22了。

还是我的错,应该是减数,我是想的敲的,没去再看原题,谢谢楼上两位指出,我去改过来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0:28
原帖由 wangtutu 于 2009-3-13 09:13 发表
看来QQ的儿子自尊心和上进心很强的.

我女儿就容易犯错,写完作业从不检查.
可能有点遗传因素.
我一般淡化成绩,学会就行了.家长"不在意"成绩,孩子心理负担就不会重.
从表面看,她不关注成绩.发下卷子不 ...


也不是,我孩子刚上学,很多习惯都在建立培养中,所以我们很关注各个细节

开始我儿子写完东西也是不检查的,后来我们教给他一些检查的方法,现在孩子已经习惯做完了简单看一遍

孩子有时候表面上似乎不在意,但是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心理局对不会不在意。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和父母可以表扬自己的。只是如果这个表扬得到的太难,他会放弃努力。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3 10:36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3 09:13 发表
是3个卡片,不是3种卡片,95和35正确

一个卡片为何不能出两次呢?孩子不将之理解成卡片教学的实际,而是认为出一次那个数字就留了下来,然后抽回卡片再出一次再留下数字。因为计算本身就是心理活动。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0:44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13 10:01 发表
楼主,以及楼主儿子,都是不错的。数学题表意不充分不明确很常见,33、99不应该说理解有偏差,而应该说题意至少就孩子而言有可能出现分歧理解。这样的事以后会遇到很多,一律应这么解决。

老师搞这么明确的打分,班级搞选拔性春游,是很无聊的把戏。应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生动、有趣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来,以此作为转移。

实际上小学考卷题目无法做到完全明白的表达,比如说那样题目可能就太罗索了,因此应该向孩子说明被判错只是题目提供了分歧理解的空间。楼主言谈犀利,但在此问题上做得不够彻底,遗憾。
...


那道题我认为没太大问题,基本是明确的。当时我和孩子探讨过这道题。如果题目说的是3,5,9三个数,就会有99,33这种答案,因为数可以重复用。但是说了3,5,9三个卡片,则3,5,9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用。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了,他的思路我们是认可的,不认为他不会算,他只是还没学会理解那句话的准确含义而已。实际上,我自己也感觉,孩子们平时测验,因为老师都是选择的一些出版的试卷,里面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偏题怪题。有一次测验,只有孩子一个人得了满分,儿子回来很高兴,我和她讨论那个卷子的时候,看到了一道题,我问他是不是很多同学都错再这道题上了,孩子说不是,是错在另一道题上了。其实两道题都也是和上面这个题类似的,在文字里绕孩子们的题目。当时我也和孩子讲了,别的同学不是数学不会做,而是语文能力还不足以完全读懂拿到题目。

这类考试方法,我很不赞成,现在的教育,就是非要让孩子拉开差距。孩子们都学会了,全都得到满分,出题的人就很不高兴。其实这就是应试教育最不正常的地方。

我们有什么法子呢,只能是让孩子适应这些,学会应付这些而不要受到过多的打击和伤害。

关于那些选择性春游,也都是老师的一些小计谋,孩子小,很难分清楚的。孩子不止一次的很认真的告诉我,XXX、XXX同学危险了,考试总是不达标,可能要被开除了。我知道,这些都是因为老师威胁那些孩子,而让其他的孩子差生了误解。

孩子都是很纯真的,老师说什么孩子相信什么。在目前这种教育方法下,再过几年,孩子就不吃那套了,孩子也就更难约束了。

其实不只是老师,做家长的也喜欢玩那些小计谋、小策略的,但这些方法暂时有用,长远看确实不好。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0:47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13 10:36 发表

一个卡片为何不能出两次呢?孩子不将之理解成卡片教学的实际,而是认为出一次那个数字就留了下来,然后抽回卡片再出一次再留下数字。因为计算本身就是心理活动。

3个卡片应该理解成3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拼成数字应该摆在那里,可以读出来。
汉语确实有很多二义的地方,所以我当时和儿子说,我会给他一半的分数,因为我认为按照他的思路,他的计算是完全正确的。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3-13 10:49
标题: 回复 #12 qsqsqsqs 的帖子
那个题,我孩子也做过的.有限制条件.答案唯一.
QQ没把题写完整,把大家搞糊涂了.
小孩没有问题,家长也没问题.
是试题有问题.把小孩的思路限制住了.不让孩子有发挥余地.

现在考试都这样,凑合着学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3 11:03
同意凑合,也只能同意。但结果孩子丢了8分,可能影响春游,此时就更应注意解毒。对孩子的讲解重点应放在指出原题指实际卡片摆放,而不是指用卡片上的数字。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3 11:11
也就是题目可以有这两种理解:

3,5,9三个卡片,(实际摆放时,)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字是多少?

3,5,9三个卡片,(用上面的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字是多少?

卡片只是数字的载体,数字才是重要的,孩子的心理关注重点在数字。毕竟是一年级的孩子,他理解成后面一种怎么不行?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1:11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13 11:03 发表
同意凑合,也只能同意。但结果孩子丢了8分,可能影响春游,此时就更应注意解毒。对孩子的讲解重点应放在指出原题指实际卡片摆放,而不是指用卡片上的数字。


没关系,正好可以让孩子学会对某些分数正确对待。

对春游也不会有大影响,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整体性的,也不会因为一道题而改变。问题最多的会在孩子这方面,不加留意,一道题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行为。

以前经常写一篇作文,叫做《一件小事》,实际上对一个成年人,因为一件小事影响世界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孩子则不同,一个小事、一个老师、一个事情的处理细节,都可能对孩子今后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 晃晃叮    时间: 2009-3-13 11:18
我儿子当时在公立学校时,每次考完试,你问考的怎么样时,他的口头禅是‘没有不会的,但肯定有不对的’,结果一般是总有一门会丢个一两分。和他的几位任课老师沟通时,评价都是‘这孩子心态超好,对自己无比宽容’,晕!和我自己上学时是两种类型啊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9-3-13 11:29
我们这儿,上学期就分两次全部入队了。现在是人人都戴红领巾。
测验还是用分数,只不过最后的期末报告单上以ABCD并标上+-分级来表示。

小朋友不理解题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他真不懂;一种是题目说得模棱两可;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他自己大部分都能看懂题目,加上做得也快点,所以不听老师读题和讲题,自己就往下做了,可毕竟字还认不全,因此理解就出现偏差。我儿子就曾因为第三种情况出错,屡教不改,就是不想等到老师读题。我想楼主的孩子可能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那道算数题,当然是52+30=。算术题的算式,是你的解题方法,这道题目如果是5293和3048而不是两个简单的二位数的话,你们一定是用5293+3048得出答案的。列出算式的意义是让小朋友掌握解题的方法,当口算心算看不出时,应该怎么算出未知数来。我家正好相反,老妈和楼主家小朋友认识一样,儿子则思维方式有时和楼主一样,至于老爸,甩手当股东。

楼主的孩子如果是乖孩子,怕一个严厉点的班主任就很正常了。我看到的乖孩子,基本都怕厉害点的老师。他们甚至都不是怕老师骂他们,老师骂别人他们也怕,可能怕这样的责备有一天落到自己身上,于是就紧张吧。他们也不习惯老师不是笑脸对他们,如果家里本身对孩子从不高声说话,孩子可能会更怕。
皮孩子就不同,你爱怎么罚就怎么罚,我想说话说,想偷懒偷,想拿铅笔玩超人打仗玩,厉害不厉害的都是要罚我的,所以习惯了。我可不能让老师破坏了我上学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乐趣

楼主是一个很细心和有责任心的老爸,而且还有时间,真好!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1:30
原帖由 晃晃叮 于 2009-3-13 11:18 发表
我儿子当时在公立学校时,每次考完试,你问考的怎么样时,他的口头禅是‘没有不会的,但肯定有不对的’,结果一般是总有一门会丢个一两分。和他的几位任课老师沟通时,评价都是‘这孩子心态超好,对自己无比宽容 ...


我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个心态,是否学会很重要,是否全对不要苛求,错误中常常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赞一个。
作者: 闪电    时间: 2009-3-13 11:34
孩子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那就可以看到很多合理性。孩子学校到底是应试还是快乐,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一定可以帮助孩子适应,而不会出现对抗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不在意,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帮助孩子理解怎样对待这些事情,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赞同LZ的理念!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1:52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3-13 11:29 发表
楼主的孩子如果是乖孩子,怕一个严厉点的班主任就很正常了。我看到的乖孩子,基本都怕厉害点的老师。他们甚至都不是怕老师骂他们,老师骂别人他们也怕,可能怕这样的责备有一天落到自己身上,于是就紧张吧。他们也不习惯老师不是笑脸对他们,如果家里本身对孩子从不高声说话,孩子可能会更怕。
...

谢谢你,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从来不高声和孩子讲话的。因为孩子是乖孩子,他知道很多事情应该是怎么去做,因此如果老师那一天批评到了他,他可能会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会比较担心老师过于严厉。对他们这类的孩子来说,确实温和的老师会更适合。

我现在也是对这个事情有所担心,所以那天给他讲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老师,也和他讲老师一些做法的原因,老师那么做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那天孩子和我讲,他们有一位同学被老师清楚课堂了,老师说“你不要来上学了”,我听着都觉得有些不可相信。不过还是和孩子说,老师的本意不是不许孩子上课,不过是对那个孩子过分的行为的一种惩戒,让他记忆深刻而已。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19:52
今天又有测试结果回来

一道量线段的题,孩子填写的答案是2.2CM,被老师判错,老师说标准答案是2CM,我用尺子量了,确实孩子很仔细,是2.2cm,我只好对孩子说:“你们还没学小数,所以答案是2就可以了,这道题爸爸判题会给你对”。但是下面一道题,孩子回答是1.5cm(长度确实如此)却被判对,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再去给孩子解释了。

另外一道题,题目是画出2CM的线段,孩子画出了却被判错,理由是线段下面必须标注尺寸,我特意看了孩子的书和作业,均没发现此类要求。我只好对孩子说,如果下次遇到这种题,按老师说的做好了。

我不愿意在孩子面前去否定老师,这种事情也没法子去和老师沟通。

孩子是否给扣分不重要,关键是孩子不容易明白,他到底哪里错了,这个连我也无法去解释。

只有无奈。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3 20:26
我们上学期期末考试遇到的情况稍好。

我女儿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95分,扣的5分全来自一题量线段。这是两个等宽的长方形拼成的一个美术字式的大写“L”,那么最下缘长度减去大写“L”中一横上缘长度,应该等于最上缘长度。但我女儿硬量,结果最上缘多出1毫米。

这个我好解释:我说这是几何图形,而不是一般图形,因此两个标准矩形拼成的图形已知部分线段长,可以推断另外线段长,而不用量,或将量的结果向推断结果靠拢。我告诉女儿要分清图形和几何图形。

楼主可说是印刷机质量不佳,想印成2厘米的,结果印的时候机子振动了一下……因此完全不要在意批改对还是不对。

前面谈的一题,一个数是否可以用两次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一个数只能用一次则题目更难些。我遇到这种情况解决办法是:另出同类题给孩子做,如果会做,OK,此事完全过去;如果不会,教会孩子,然后OK,此事完全过去。对老师批改,则无论如何要培养孩子采取灵活态度:或接受、或淡然、或批判。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3 21:08
还好,一年级的东西比较简单,孩子目前基本还不会有不会的。

只是不希望他困惑:我错了么?

又不希望对他说,这个选题不是很好。所以才感觉为难。

其实想想大不了就是实话告诉孩子,也没什么。只是不希望有一天孩子到老师那里去说:老师你这个不对,那可是就惨了。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3-13 21:10 编辑 ]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3-14 05:40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3 10:44 发表


关于那些选择性春游,也都是老师的一些小计谋,孩子小,很难分清楚的。孩子不止一次的很认真的告诉我,XXX、XXX同学危险了,考试总是不达标,可能要被开除了。我知道,这些都是因为老师威胁那些孩子,而让其他的孩子差生了误解。

孩子都是很纯真的,老师说什么孩子相信什么。在目前这种教育方法下,再过几年,孩子就不吃那套了,孩子也就更难约束了。

其实不只是老师,做家长的也喜欢玩那些小计谋、小策略的,但这些方法暂时有用,长远看确实不好。

如果真的需要威胁孩子,那就应该当真去做,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对老师和家长的信任。我孩子有时候说某某老师是赖皮,原因是老师没有兑现原来对某某同学的威胁。

反思一下,我们可能有不少为了临时管好孩子的威胁或者许诺,事后却没有兑现。这对教育孩子是不利的,长远看很不好的。赞同qq的看法。
作者: 棠棠妈    时间: 2009-3-14 14:09
[谢谢你,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从来不高声和孩子讲话的。因为孩子是乖孩子,他知道很多事情应该是怎么去做,因此如果老师那一天批评到了他,他可能会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会比较担心老师过于严厉。对他们这类的孩子来说,确实温和的老师会更适合]。


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偏差的话,我觉得楼主本身是一个比较喜欢与人争论的人(别砸我,不是贬意啊)。
那么,为什么不在家里鼓励孩子反抗自己呢?因为你的孩子是一个乖孩子,所以不用担心他会过分。
让孩子挑大人的刺,让孩子挑战大人的权威,让他多想想,大人错在哪里?任何时候他都可以表示他的不同意见,当然是礼貌的语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听他的。让他多和大人辩论。先是和父母,再慢慢让他和一些咱们出钱的培训机构的老师,多了,他就会自然而然得胆大了。
还有,任何时候(除晚上睡觉或别人在睡觉),都让他大声说话,说小了,当听不见,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的气势,大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满。同时让他知道,和你没关的事情,就是和你没关,不要往自己身上想。人有时会说气话,气话常常不是自己真实的意思,所以不用当真(可能你们家都没说过气话,孩子就会不好理解,捡一些不会伤到孩子但是明显是生气才说的话说,让孩子体会气话也就是表达一种情绪而已,不用当真)

我自己从小就让孩子与我争论,只要能说过我,就听他的,说不过,对不起只好听我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天,因为他写字总是不按笔划来写,考试又可能考到,所以我让他在家练一下每个字的笔划。他其实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 ,所以开始也想好好练,别让笔划扣分,可是练着练着,烦了,说:“妈妈,你不是说你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快乐吗?可是现在让我写这个我很不快乐!”咋办?咱得说话算数啊,既然你现在不快乐,玩才快乐,去玩吧。
我们这位,如果哪个小朋友被老师那样训过,他会说:“XX今天惨了,老师让他XX”问他你怕不怕,他说:“我才不会象他那样呢,我怕什么?”

我觉得楼主别的方面做得都很好,但是还需要:一让孩子大声说话,自己也可以偶尔大声,咱养的是男孩子,不是女孩子。二是多让孩子反抗自己,与自己讨价还价(我儿子因为与我讨价还价多了,在小店买玩具,有时也会和老板说便宜点吧)。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3-14 18:39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3-14 14:09 发表
[谢谢你,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从来不高声和孩子讲话的。因为孩子是乖孩子,他知道很多事情应该是怎么去做,因此如果老师那一天批评到了他,他可能会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会比较担心老师过于严厉。对他 ...

我允许女儿和我争论、顶嘴。说实话,我是争论不过她的,无论是她对还是我对。原因是女儿很善于狡辩,而我却只能按常规出牌,这常常让我有理说不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宁可休战,等她冷静下来了,就会过来向我道歉。

对qq的乖孩子来说,我觉得在学校适度受点挫折是好事情,这样有助于培养他的受挫能力。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14 19:41
是啊,教育最关键的是要根据特定孩子的具体情况来。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4 23:04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3-14 14:09 发表
让孩子挑大人的刺,让孩子挑战大人的权威,让他多想想,大人错在哪里?任何时候他都可以表示他的不同意见,当然是礼貌的语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听他的。让他多和大人辩论。 ...


还好,儿子经常会提自己的意见。不过他提之前会考虑合理不合理,所以一般他提出来的,都会得到赞同。

说他是乖孩子,主要就是讲他很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相对的家里也比较宽松,所以比较省心而已。

不过一回他姥姥家,孩子就要受到各种限制,孩子也照样会讲出他的不满的、

可是如果他对老师有不满,还是不希望他讲出来的,没法子,必须面对现实。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3-14 23:46
qq, 想请你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孩子的分数差了(当然不是能力问题),老师用春游这种很差的手段,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虽然,你能调节,但你的调节有时间上的延迟。孩子的心态无疑还是被杀伤了,长期的话,我认为负作用不小,你的方法充其量是补救,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请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我孩子虽远末到上小学的阶段,但这个问题我考虑已久。我还没有更好的对策,写在这里,给你参考,也许可以讨论。


2.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是jerryhao,反正你的种种情况与他很象,你们的思想、语言,风格都象,如果你真的是老鼠兄,请仔细再考虑一下我们08夏天在QQ聊天时讲的数学与语言。数学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上回争论时的我讲的冯卡门与钱仲书问题,我还是坚持:数学与语言那怕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也一定有80%以上的共同点。你这个贴子里反应出来的种种观点与情况,还有EDU讲的那些论点及鼠版讲的种种思想,让我越来越发现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我去花10天时间,写下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3-15 01:49 编辑 ]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5 00:02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3-14 23:46 发表
qq, 想请你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孩子的分数差了(当然不是能力问题),老师用春游这种很差的手段,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虽然,你能调节,但你的调节有时间上的延迟。孩子的心态无疑还是被杀伤了,长期的话,我认为负作用不小,你的方法充其量是补救,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请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我孩子虽远末到上小学的阶段,但这个问题我考虑已久。我还没有更好的对策,写在这里,给你参考,也许可以讨论。


2.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是jerryhao,反正你的种种情况与他很象,你们的思想、语言,风格都象,如果你真的是老鼠兄,请仔细再考虑一下我们08夏天在QQ聊天时讲的数学与语言。数学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上回争论时的我讲的冯卡门与钱仲书问题,我还是坚持:数学与语言那怕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也一定有80%以上的共同点。你这个贴子里反应出来的种种观点与情况,还有EDU讲的那些论点及鼠版讲的种种思想,让我越来越发现我当初的想法是对的,我去花10天时间,写下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谢谢你的意见。关于春游那个事情,我倒不觉得孩子会受伤害,因为还有很多的孩子第一次入不了队呢。愿意和他聊聊,主要是看他对那个事情很在意。而且就儿子的表现,大约剩下的名额可能会有他,所以我不太为这个担心,只是给他打一个预防针而已。

你说的数学和语言的关系我没考虑过,应该没什么关系吧。数学和音乐倒是很有关系的。很盼着你的文章,等写出来我来批驳你,哈哈哈。
作者: 小米爸爸    时间: 2009-3-15 00:22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可能孩子的感觉不是你的感觉,但理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但你想过没有,你这个贴倒是印证了我上回我在小鱼楼里讲的话,等着吧,还会有下回的,中国的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非折磨到多数家长精疲力尽不可。

批驳没关系,砖头受得多了,倒是短板没了。实事求是就行,纯争论,我一拍屁股就走。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16 22:53
儿子今天回来,喜洋洋的,因为被确定为第一批少先队了。

不过还是不太习惯他们老师的那种做法,很普通的事情,也要拿来要挟孩子们。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3-17 11:30
小孩很容易满足,也很好糊弄.

前几天刚开学的时候,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很高兴,说:老师今天让我当班长了.
我当时没在意,只关心她很久没去幼儿园,会不会不适应.
第二天.她又得意地说:我今天还是班长.
因为她们班长是轮流当的,我就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你当班长做什么了?
她说:我帮老师干活了.我最能干.
又仔细问,才知道,她负责收拾饭后全班的桌子板凳,打扫卫生.
中午小朋友睡觉,她给大家把衣服叠好.
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有吹牛的成分. 听着确实很能干.
不过还是鼓励她好好干,注意不要把碗掉到地上.
谁让她喜欢当那个班长呢.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1 00:05
今天儿子回来,一直在抱怨,说今天的测试,他的同学至少有三个和他的答案是一样的,老师都算他们对了,可是他被扣掉了3分,只得了97分。

我拿来看了看题,就笑了,我告诉他其实老师也知道你懂了,只是提醒你再注意一些细节而已,不要对扣掉的这三分太在意。

为了怕再把题输入错了,特意把孩子的卷子放在旁边。

题目:比21小10的数是( ),六个十加三个十是( )个十。

孩子分别填了 11和9 ,结果后面的答案被判错,标准答案是“九”

笑死了,估计在他们老师训练下,这些孩子恐怕是再刁钻的考试也考不倒了。

尽管我和孩子一样,搞不明白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3-21 00:09 编辑 ]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1 00:13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3-15 00:22 发表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可能孩子的感觉不是你的感觉,但理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但你想过没有,你这个贴倒是印证了我上回我在小鱼楼里讲的话,等着吧,还会有下回的,中国的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非折磨到多数家长精疲 ...


老师的做法不合适,我也不能指责,我可以做的,是尽量让孩子心理上可以慢慢地适应。

孩子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会各种各样,让孩子能理解和适应,就可以避免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影响了一门功课的学习。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1 09:45
QQYOU,咱们都认为EDU在变化.阳光MM在俺的选书楼也谈到俺也在变,看过这一楼不得不说你也在变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2 23:40 发表
比如我上面说的那道题。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3,5,9三个卡片,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字是多少,最小的两位数字是多少?标准答案当然是95、35,但孩子答的结果是33、99。很明显孩子没能理解每个卡片只能用一次,所以有这个结果。我看了就知道孩子的答案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不是55,93之类的。所以我跟孩子说,如果我判题,会考虑给他一半的分数,至少他掌握的了数字的大小。这个就是孩子被扣掉8分而郁闷了好几天的那道题。


孩子已经掌握了数字大小首先是予以肯定,但俺是不会考虑给他一半分数的.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很多孩子出错大半属于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够造成的,小部分才是由于题目歧义

而在辅导儿子做错的一个数学题时,俺首先是问孩子的思维过程

然后让他再次读题,大声地读三遍,然后重点指出这个题为什么要用"卡片"而不直接说有"3,5,9三个数",假如换成"3,5,9三个数"你应该怎么做,现在是卡片了,又应该怎么做.他们有什么不同,两者能相通吗?

你别急着说这都是应试技巧,关于这个俺一直不认为是应试技巧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有一句深有感悟且印象非常深的话"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在某种范围内,知识是理解的先决条件,这就如同你和前面很多楼对这一题的讲解

但实际生活中,知识并不一定是理解的先决条件.这有很多书呆子为俺做证明

咱们包括孩子的学习最终是要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敏锐的观测力和排除干扰信息的揣度技巧一定要从这些点滴积累总结而得到提高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2 23:40 发表


今天晚上,孩子做他们辅助教材数学经典的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数字减数是52,他们的差是30,这个数是多少?下面不是让填写结果,而是让写出算式。儿子的答案是52+30=82,他妈妈认为是82-52=30,孩子就来问我,我支持他妈妈的意见,认为有被减数那就应该是减法算式,孩子认为既然是问结果,那就应该把它放在等号的后面。最后去看标准答案,结果这次是孩子对了。

上面这道题,应该属于描述不太明确的题目了,我和孩子讨论,我觉得两个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孩子也表示赞成了。

有些偏怪题,确实蛮讨厌的,我也不太赞成小学就给孩子搞这些,不过遇到了,还要面对。能把它搞得快乐一些,和孩子一起探讨探讨,倒也不错。很高兴孩子可以去从每个题目,想到不同的各个方面。


这个题目你的说法俺还是有异议,而且坚决反对两个答案都正确的说法

关于做数学题,就好比侦探在破一案子,你只有有限的信息.在你儿子这个题中----"52,减数,差,30"就是这个有限的信息

你和孩子他妈妈怎么得到信息"82"的

这个"82"可是本案要抓的罪犯啊

儿子在做数学题时也曾经经常利用了题目中没有的信息而得出正确答案,俺是要坚决制止这一苗头出现的

这就好比很多蹩脚的股票分析家用一只大牛股形成后的图形大讲特讲这个点是切入点一样,他是赚不到钱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1 13:12
标题: 回复 #39 天堑变通途 的帖子
第一段我基本可以赞成你的意见,不过对一年纪的孩子,汉字还认识的不多,我不会强求他去深扣那个题目隐藏的含义。其实,那道题比较完整的做法是应该注明(卡片不得重复使用),否则我不认为是一道严谨的题目。

第二部分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这道题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是一类填空题( )-52=30.

实际上现在老师平时给孩子测试,都是选用一些印好的试题集,大量的题目里,就有一些不准确和不完整的题目,如果这个事情发生早高考里,原则上出现这种情况则这道题无论什么答案都会不扣分。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3-21 13:25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1 09:45 发表
儿子在做数学题时也曾经经常利用了题目中没有的信息而得出正确答案,俺是要坚决制止这一苗头出现的 ...

天堑正经说话,还是很有嚼头的。PF一下。
作者: 似水流年    时间: 2009-3-21 15:04
标题: 回复 #40 qqyou 的帖子
既是卡片,怎么可能重复用?一张卡片怎么可能同时放在两个位置?如果题目说的是某三个数字,注明一下似乎还有必要。
第二题,老师要的是空格数字的计算过程,同样觉得你的方法有问题。

非常同意楼上鲸鱼的话:)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1 17:59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3-21 13:25 发表

天堑正经说话,还是很有嚼头的。PF一下。

看见鲸鱼MM这样说,俺不得不说俺很失败

来儿童教育论坛后觉得臭味相投的朋友之一是KLCZ2002

此子一伸手,俺就知道有没有.

两人蜜月期发生的一段往事令人捧腹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老鼠搞一歪楼----三十而立

老鼠也不是什么好鸟,他好象是在贿赂问题上歪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俺看见后就在分数上着手歪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看见02来后通知他玩,他干脆从强盗祖训上着手歪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至于咱两配合默契(绝不带沟通,完全看对方出手顺手就来)的往事一大堆.俺自我感觉那时候的天堑才是很有嚼头的

上面回帖是俺不很欣赏的学院派做派,往常看见一定要揪一小辫子让他低不了头,如今MM居然夸奖,足见俺变了,大家都变了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3-21 18:18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1 17:59 发表

看见鲸鱼MM这样说,俺不得不说俺很失败

来儿童教育论坛后觉得臭味相投的朋友之一是KLCZ2002

此子一伸手,俺就知道有没有.

两人蜜月期发生的一段往事令人捧腹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老鼠搞一歪楼---- ...

现在偶尔看看以前的帖子,确实捧腹。。。。。。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1 18:26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1 13:12 发表
第一段我基本可以赞成你的意见,不过对一年纪的孩子,汉字还认识的不多,我不会强求他去深扣那个题目隐藏的含义。其实,那道题比较完整的做法是应该注明(卡片不得重复使用),否则我不认为是一道严谨的题目。


你刚好说反了啊,如果是数字,那么这题比较完整的出法是应该注明(数字能不能重复使用)

关于孩子的阅读理解

俺的做法是不干扰他的任何课外阅读,但课内阅读理解是要扣到每个字和词的

特别是一年级的数学题,俺绝对要求他题中出现的每一个字和词都得明白为什么

当信息大量堆积时,从小训练过的孩子观察力的敏锐度是不一样的

记得小学数学有过这样的题,咱们小时候没有接触过,题目中掺杂有看似有关却无关信息,完全不用一点不影响计算

俺非常喜欢这样的题,这就是为孩子今后踏入社会有很强的抗信息干扰能力做一个基础训练

信息泛滥的时代是儿子这一代人的幸运也可能是不幸啊.得从小从点滴开始给他一双慧眼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1 13:12 发表
第二部分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这道题完全可以这么理解,是一类填空题( )-52=30.

实际上现在老师平时给孩子测试,都是选用一些印好的试题集,大量的题目里,就有一些不准确和不完整的题目,如果这个事情发生早高考里,原则上出现这种情况则这道题无论什么答案都会不扣分。

你列的那个算式正是文字表述的含义啊.

俺举那个股票分析师的例子真是说明:很多人善于从结果分析原因,而现实生活需要咱们经常能从原因分析出最有可能的结果

你如果炒股就会明白:从结果分析原因人人是股神却往往赔钱,而从原因分析出最有可能的结果的人才是股市中的幸存者

世界万物万理相通,所以你回帖俺不得不再给你一砖头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9-3-21 18:57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1 18:26 发表


你刚好说反了啊,如果是数字,那么这题比较完整的出法是应该注明(数字能不能重复使用)

关于孩子的阅读理解

俺的做法是不干扰他的任何课外阅读,但课内阅读理解是要扣到每个字和词的

特别是一年级 ...

说起股票和教子,看看我这样做股票,能不能和教子扯点关系,,记得上次在你那股票楼里,说过我那滥竽充数的炒股法,鹅不从原因分析结果,也不从结果分析原因。鹅只一个原则:反其道而行之,股票热鹅就逐渐抛,股票冷鹅就逐渐买,上次在你楼里说了我在逐渐买,一直到现在,还在逐渐买当中,当初买的那些,已经有相当回报了,不过鹅不抛。。。这样的方法在教子里看看有啥说法。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1 19:25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3-21 18:57 发表

说起股票和教子,看看我这样做股票,能不能和教子扯点关系,,记得上次在你那股票楼里,说过我那滥竽充数的炒股法,鹅不从原因分析结果,也不从结果分析原因。鹅只一个原则:反其道而行之,股票热鹅就逐渐抛,股票冷鹅就逐渐买,上次在你楼里说了我在逐渐买,一直到现在,还在逐渐买当中,当初买的那些,已经有相当回报了,不过鹅不抛。。。这样的方法在教子里看看有啥说法。


鲸鱼MM给俺下套勾俺炒股兼教子秘诀啊

其实真是想建一楼,把炒股和教子联系起来与大家探讨交流

上次俺在选书楼说叫"以股育经",最近看有没有大块时间

有就一定来建一楼,还是叫"股股都是育儿经"来的通俗易懂


什么叫热,什么叫冷,什么时候抛,什么时候买------你怎么得出这些判断的

你实际上已经再用"原因分析可能出现的结果"呢?

MM已经是俺这套中人而不自知啊 做为股市参与者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待提高


至于你提的与教子有什么联系,俺的看法

股票热,大家趋之若凫时就如同市面上雨后春笋的教子速成班,大家都认为天上掉馅饼了,这时候咱们家长头脑一定要清醒

百年树人是颠扑不破的,欲速则不达

股票冷,大家避之如虎时就如同咱们人人诟病的应试教育,以为自己不成器皆源于此,人人恨不得千刀万剐,这时候咱们家长头脑一定要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随便扯淡,到时候建楼再细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1 20:05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1 19:25 发表


鲸鱼MM给俺下套勾俺炒股兼教子秘诀啊

其实真是想建一楼,把炒股和教子联系起来与大家探讨交流

上次俺在选书楼说叫"以股育经",最近看有没有大块时间

有就一定来建一楼,还是叫"股股都是育儿经"来 ...


股票俺可不懂,但俺知道赔的人多,赚得人少,所以最好是和大众逆向而行,大家不买的时候你买,大家都买了,你就卖掉,应该不错。

孩子就不一样了,还是随大流比较安全,特立独行比较危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21 20:14
在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度,不随大流很危险,随大流也很危险。前一个危险来自你可能不够合群,后一个危险来自你可能没有超越众人的一技之长。
作者: likedawn    时间: 2009-3-21 22:29
真是有点可悲啊!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啊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2 00:07
原帖由 likedawn 于 2009-3-21 22:29 发表
真是有点可悲啊!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啊


个人认为学校应试,家长就不用费心了,那家里就要宽松。还要让孩子学两面派,确实很累,哈。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6 13:15
有人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没想到,小小的孩子也会有所体会了。

昨天孩子老师又给他们测验,我前面说的两个题目,居然又出现了

2.0.9三个数字,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字是    ?

测量题:三角形测量直边斜边,图我就不画了


第一道题,孩子答案是99,20,结果被老师判错,答案依然是92。但这次我表扬了孩子,我跟他说,我们认为他这次注意到了这次是三个数而不是卡片,因此回答99,我们认为他是对的,除非题目上注明了3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第二道题,孩子量出了两个直边是1CM,2CM,斜边是2.2CM,根据上次教训,孩子回答2CM ,结果又被判错(标准答案居然是2.5!!!)。孩子感觉冤枉的不得了,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在意,你没有错,是老师判错了。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3-26 17:08 编辑 ]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6 16:36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6 13:15 发表
第一道题,孩子答案是99,20,结果被老师判错,答案依然是97。但这次我表扬了孩子,我跟他说,我们认为他这次注意到了这次是三个数而不是卡片,因此回答99,我们认为他是对的,除非题目上注明了3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第二道题,孩子量出了两个直边是1CM,2CM,斜边是2.2CM,根据上次教训,孩子回答2CM ,结果又被判错(标准答案居然是2.5!!!)。孩子感觉冤枉的不得了,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在意,你没有错,是老师判错了。

还是继续拍你一砖

第一题,那老师太牛X了,俺看到现在都没明白他怎么得出答案是97.,那个7难道是9-2得出来的?

第二题俺认为你这样告诉孩子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果是俺,会告诉孩子有关简单测量误差的知识,告诉孩子任何一个数据的可靠获得需要用什么保证

绝对不会武断地说老师错或者孩子错
作者: tigerqiu    时间: 2009-3-26 16:42
现在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上学很恐怖了,唉。。。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6 16:54
原帖由 tigerqiu 于 2009-3-26 16:42 发表
现在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上学很恐怖了,唉。。。

朋友,很多人都因为一点点暂时困难而放弃,他们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鲁老先生那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年学习时候思考很多.

面对这样的现实,咱们家长不应该让哀怨和嗟叹充斥自己的大脑不能自拔,而是正视后去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至少为孩子拨开一片天.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6 17:07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6 16:36 发表

还是继续拍你一砖

第一题,那老师太牛X了,俺看到现在都没明白他怎么得出答案是97.,那个7难道是9-2得出来的?

第二题俺认为你这样告诉孩子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果是俺,会告诉孩子有关简单测量误差 ...


是我的错,标准答案是92

上次没有,但这次我必须明确告诉孩子对错,否则他就真的要糊涂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6 17:24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6 17:07 发表


是我的错,标准答案是92

上次没有,但这次我必须明确告诉孩子对错,否则他就真的要糊涂了

你打字很不讲究,这一点要学蓝弟弟,非常严谨.

俺打字慢(独指功),所以很少大段回帖

但看见这样的小事楼觉得很值得回帖.

第二题你的说法错失了一个引导孩子的大好机会.

关于第一个引起的歧义题,在孩子做一些数学题俺也遇到过

俺会告诉他为什么有歧义,假如遇到你发现有歧义的地方,你可以把两种或三种可能性都列出来

每一可能性前注明:"假如.......则......."字样,从实践过程中看非常有效,而且儿子居然有时候非常注意每个题是否有歧义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6 17:45
原帖由 天堑变通途 于 2009-3-26 17:24 发表

你打字很不讲究,这一点要学蓝弟弟,非常严谨.

俺打字慢(独指功),所以很少大段回帖

但看见这样的小事楼觉得很值得回帖.

第二题你的说法错失了一个引导孩子的大好机会.

关于第一个引起的歧义题 ...


你批评的对,我普通话说的不好,所以回帖里多带有口音,写完了又不去检查,这确实是问题。

引导孩子很重要,但是我不能让孩子迷茫,孩子们向来对老师的评价很在意。我力图维护老师,但我还是要让孩子知道,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不是错的。不能让他觉得只有父母和老师才是对的。

但你后面的说法很对,我也会努力采用,不过孩子那样写了,也同样或被判错,而孩子又会特别的在意它是对还是错,所以我昨天主要先要解决对错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3-26 17:48 编辑 ]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6 17:49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6 17:45 发表


你批评的对,我普通话说的不好,所以回帖里多带有口音,写完了又不去检查,这确实是问题。

引导孩子很重要,但是我不能让孩子迷茫,孩子们向来对老师的评价很在意。我力图维护老师,但我还是要让孩子知道,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不是错的。不能让他觉得只有父母和老师才是对的。

俺认为你有这个想法不错,但用在这地方不对

你是聪明人,应该能理解俺的说法的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9-3-26 17:54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26 17:45 发表


但你后面的说法很对,我也会努力采用,不过孩子那样写了,也同样或被判错,而孩子又会特别的在意它是对还是错,所以我昨天主要先要解决对错这个问题。


如果那样,老师不翘大拇指夸你儿子而判错,俺觉得他就真是猪脑了

孩子非常在意老师的评判,俺遇到过,但俺一定把道理说清楚,即不迎合老师也不迎合孩子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3-26 19:29
几天没看这个帖,怎么老师的把戏又来了呢?出数学题用的语言也就是日常语言,西方符号学家将之称为“自然语言”,其本性就是不严谨的,因此我认为不论是用卡片还是用数字,都应该注明不能或可以重复使用。因为题目检验孩子的主要是其推论能力。测量的事情,建议仍说打印机震荡。

楼主不能老说“我认为”(我们认为他这次注意到了这次是三个数而不是卡片,因此回答99,我们认为他是对的),就应该解释:一句话如果要说得足够清楚,往往要加更多的修饰,这里是修饰不足。出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的同类题他会做就行了,即使他被老师打错的那一题算100分中的41分他因此不及格也是如此。滞留于此,徒然浪费楼主和小公子的宝贵时间,而且小公子还不可借此理解自然语言的特点。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3-26 20:31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3-26 19:29 发表
几天没看这个帖,怎么老师的把戏又来了呢?出数学题用的语言也就是日常语言,西方符号学家将之称为“自然语言”,其本性就是不严谨的,因此我认为不论是用卡片还是用数字,都应该注明不能或可以重复使用。因为题 ...


这个老师爱测验,所以每天都是考哇考,老师也辛苦,不是总要判卷么。

题目出重了,不怪老师的。因为老师都是找的各处的试题,复印了给孩子们做。所以不可避免的有类似或者重复的题目。而且不敢保证标准答案是正确的。

上次有一个题,有些同学的答案算对,而另一些的同样答案就算错误,估计也是这个原因。老师按照标准答案判,忽然觉得不对劲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标准来。

这个老师一直教5、6年级,忽然来教一年级,大约还有些不习惯
作者: wyh2000    时间: 2009-3-26 21:33
关于测量的题目,孩子在考试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都是告诉她这是因为存在测量误差。这样的事情不能太较真,否则
就是舍本逐末了。学数学,重点是学习推理,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mzz123    时间: 2009-3-27 11:38
标题: 回复 #1 qqyou 的帖子
呵呵,子不教,父之过。楼主做的不错。
作者: HMB    时间: 2009-4-20 11:17
呵呵。我女儿也小一。要经常来学习。
我女儿表面很ROU顺,但骨子里特别要强。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做事认真,做错的题不用我管,她自己都弄会了。
感觉我的教育太松散,有点跟不上女儿
作者: lingling0921    时间: 2009-4-20 14:33
我儿子今年也快上一年纪了,学习一下,感觉收获很多,,,,
就是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考法,这样的题目,实在是让人吃不消,,,,
但同时也是给家长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老师并不少见,应当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看待这样的问题,,,
的确需要家长的智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