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0 17:07 发表
认色彩的事情跟想象力关系不大。是我们缺乏色彩教育。这方面是一个盲点。从人的自然能力来说,我们有能力跟外国人识别一样的颜色,但由于缺乏色彩教育,不会主动的应用,表达,所以体现在设计上就显得色彩表现能 ...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9-3-10 17:28 发表
我在最近的帖子里找到了我要的东西,,,,
可以说自己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想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一直被所谓的人文素养,忽悠的不上不下,找不着北。。。。还是老易和果行的文章,让我确定,语文是形式和思想的 ...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0 18:08 发表
我们课堂上用的最多最滥的是结构主义,这种分析方法不能说完全没用,
对于孩子的智力来说,也许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明了。但不能用得过多过滥,
不管适合不适合都拿来分段,总结段义。
...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3-10 18:47 发表
歪一下楼
说到三线建设,我感觉真亲切。
在那个工厂就是个小社会的地方,大家来自五湖四方,和深圳差不多,方言就是普通话,学校医院全在厂里。过年时,很多父母也会带着孩子回老家。不回家的节假日,小朋友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0 18:40 发表
你搞错了,美国考试中的8股比我们更形式.把8股的架子搭起,不管内容如何,就可以基本及格.
才是真正的"不在意你在里面填写的是垃圾还是精华,首先要满足这种形式,就完成了目的。
"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0 20:08 发表
不和你谈辩证法
谈这个例子的逻辑
要逻辑严谨,必须少用副词,形容词,抽象名词等抽象词汇,多用数量词,实义名词等非抽象词汇.
美和丑这两个形容词,主观性太大.不同的人审美观不同,你觉得丑,别人说不定觉得 ...
原帖由 老易 但是后来我又一想,这文章是历史的产物。。。。。。
原帖由 棠棠妈 于 2009-3-10 18:47 发表
歪一下楼
说到三线建设,我感觉真亲切。
在那个工厂就是个小社会的地方,大家来自五湖四方,和深圳差不多,方言就是普通话,学校医院全在厂里。过年时,很多父母也会带着孩子回老家。不回家的节假日,小朋友 ...
原帖由 HNHu 于 2009-3-11 00:36 发表
相逢何必曾相识啊!![]()
![]()
![]()
你说的工厂换成农场就是我以前待的地方了.
每年回老家过年那可是件大事, 老妈说的:"那么点钱全都花在铁路上了!"
我们那叫建设兵团, 干部都是啥团长,政委的.
父 ...
原帖由 HNHu 于 2009-3-11 01:00 发表
俺老爸老妈可是名牌大学农学系毕业的哦.
工作分配到广东省委,但凭一腔热血, 坚决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结果是一辈子的遗憾.
那年我哥和我回去以前的农场, 一切都似乎还是原样,只是显得那么破败, 脏乱.
...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1 03:03 发表
最有意思的是海外学中文。 国内专门编的供海外孩子使用的教材太无聊。 大伙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中文。 就将国内的小学语文课本拿来。 光拿来还不行, 还得改编一下。 一些政治意味浓厚的文章, 像雷锋, 周总理。 ...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1 03:03 发表
最有意思的是海外学中文。 国内专门编的供海外孩子使用的教材太无聊。 大伙还是喜欢原汁原味的中文。 就将国内的小学语文课本拿来。 光拿来还不行, 还得改编一下。 一些政治意味浓厚的文章, 像雷锋, 周总理。 ...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3-11 08:55 发表
实际上如果不在意繁体字,香港的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在历史教育中香港的教材也是最可取的。很多人习惯研究中美,会忽略香港,但香港应该是一个贯穿中西的纽带,这一点,无论大陆还是台湾、甚至新加坡,都无法和香港去相比的。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1 10:52 发表
谢谢阿Q的建议
还是繁体字的问题, 简体字认着都费劲, 繁体字还是先搁一边吧。
另外对香港的教育体系不熟悉, 教材也很难见到。
目前还是在放羊。。。
今天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2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狗屁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
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为什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不能喜欢?就一定要喜欢“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对比这2句,我也喜欢“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再看别的试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请说出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是哪个国家创造的”,侄子不知道,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BAIDU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发明的。莫非我吃块猪肉,还一定得知道它是哪个养猪场养出来的?
最后有个题目让我彻底崩溃了:请用一句话说明“ π ”的含义。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竟然打的是把X,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说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
两个人狂汗,问了侄子半天,他也没说明白,大概的意思是,标准答案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