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is No.1?--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思考的基本方式,都是基于本民族的语言。母语是学习外语的唯一渠道、媒介和根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理解程度极差,这不能不说与从小只注重英语而忽视汉语的学习有关,本末倒置的语言学习造成了许多致命的连锁反应。英语的学习也是利用思维,抓住规律,但这需要对词及语法的理解、构词方法等等各方面的语言基础,而对母语的学习是打通这根“经脉”的关键。
现在我们的孩子甚至不会看课本预习、自学和复习,因为他们没有老师“喂”,自己看不懂——数理化课本的每一节本身就是语文中的说明文,很多学生竟读不通顺,这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小学的教育重点理应是语文,它是进行其他学习的基础,切不可让外语喧宾夺主。
针对英语我还想说:许多聪明的学生因为偏科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放弃了学习。目前的英语教材大多是从国外照搬来的口语化教材——要学口语,必须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口语环境,如果没有这个环境,学习英语口语就只有硬着头皮背这一条路了。为什么偏科生学不好英语?因为有良好思维习惯的学生善于抓规律,而非死记硬背。可悲的是,我们评价学生学习好坏又是依照考试平均分的。如此一来,很多优秀的孩子让英语给埋没了!
理科生考大学为何英语会占那么多的分数,我委实不理解。我们的教育一直力图培养全才,殊不知社会急缺的是大量的专才!一锅粥式的教育下,全才教不出来,连人才都很少,竟是一拨又一拨的庸才!
除此之外,我对教材还有一些想法:目前的教材在深度和广度上没有侧重点,学生该重点掌握之处没有系统介绍与讲解,而只需略加了解之处又加进了考试范围,这不仅使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还不利于在专题深度上对其加强思维的训练。因此我建议,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要详略得当,深究与浅解合理搭配,在这一点上旧版教材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针对英语教材,我试验了很多种类:新概念、初高中英语教材、许国璋英语等等。最终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许国璋英语——由浅入深、有规律性,适合学生找规律、举一反三。建议中学能够采用这样的适于学习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