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凤凰卫视「世说心语」教育第三讲─什么是成功?
刘墉
前两次的节目里,我分析了今天新新人类的四大特质,也就是他们的寿命比上一代长得多、他们面对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他们是计算机的世代,以及他们有多元的价值观。
这些新新人类既然那么不同,父母当然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你要想想,在新新人类特别漫长的生命当中,他们可以作更多的尝试;面对疾速的变化,他们应该不断地再学习,也就是他们可能在一生当中会不断转行,或者多次再进修。透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他们对时空的掌握远远超越过去,又由于多元的价值观,使他们不再像以前的孩子,想得那么单纯。
所以当你想为孩子设想未来的时候,你先得想想,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你希望他将来有名有利?希望他成为政治明星?希望他作医师、律师、工程师?还是希望他作个普通人,但是能够快乐满足、健健康康过一生?
只是,今天中国起飞了,经济创造了奇迹,作父母的也就希望自己的遗传能创造奇迹。加上一胎化,一家老小捧着一个小祖宗,更是从孩子诞生的第一天,就在想,那会是个天才。就在想,所有父母自己没实现的梦想,都可以由那小娃娃实现。
请问,这样呱呱落地的娃娃,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吗?他们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个好大的包袱,他们能轻松得起来吗?
怪不得再2007年,第二十八届国际心里学大会上,美国的心里学家琳达‧卡姆拉说:据统计,三岁的中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年龄美国孩子少55.6%。
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长大,只是当我们希望他未来快乐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现在的快乐。当我们希望孩子长命百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未来的健康,要在他们小时候打下基础?当我们希望孩
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睡眠的时候,而他们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
我记得以前在美国住家附近,有个中国人开的水果店,只见那两口子天不亮就起来进货。十二点还坐在店里清点剩下的蔬果。他们没时间为自己的院子剪草,没时间管孩子,让孩子都成了不良少年。可是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放弃在国内很好的工作,到美国来吃苦的时候。他们两口子一起说:「为了孩子!」
请问,他们真为了孩子吗?只怕还毁了孩子。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爱孩子、造就孩子,如果没有计划,又不能认清自己孩子的才能,来因材施教,恐怕也跟那开水果店的夫妻一样,舍本逐末。没帮得了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我每次回台北,在大楼里常看见那些妈妈们,带着孩子跑进跑出,一下子去学珠算、一下子去学钢琴、一下子去学舞蹈、一下子去老师家补习功课。
台湾有句很逗的话,说补习班的老师「谋财害命」。是谋家长的财,害自己和学生的命。
而当我问那些带孩子往前冲刺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如何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希望孩子以后成功、快乐、健康。」却没想到孩子可能还没成功,先失去了快乐和健康。
也正因此,过去十几年,我在大陆巡回演讲,最常被问到的题目就是:「什么是成功!」问的学生,个个十几年寒窗、苦读、考试,过了一关又一关,进入一流的大学,却茫茫然地问:「什么是成功!我为什么要成功?」
成功是那么抽象的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悬在空中,「你要成功!要成功!」「要把别人打败,才能成功!」「要成功才能有钱、有钱才会快乐!」从小,每个孩子就接受这样的洗脑,这样的催眠。大人们好像打开一扇门,指着门外一条窄窄的小路,和后面的高山,对孩子
说:你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攀上那个山头,就成了。然后交给孩子一个很重很重,几乎把那弱小身躯压垮的行囊,说里面都是我们为你准备的东西,还有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爱,去吧!背着这个行囊,去吧!去成功吧!
孩子们出发了,有些天生体能好,硬是克服万难,攀上了巅峰。有些孩子能力有限,转往其它的地方,或倒在了中途。只是,我要问,那攀上巅峰的孩子,下一步是什么?他能一直留在山顶吗?人生到此就够了吗?
如果战争的目的是为和平;工作的目的是不是为休闲?赚钱的目的,是不是为花用?
那么?成功的目的是为什么?
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
而最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从生下来,就能快乐、健康、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各位当家长的人哪!请想想!你的孩子拥有这些吗?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毒辣的太阳照射在沙滩上,拉骆驼的也解开皮袄,换上背心,可骆驼却静静的躺在大石洞里,时不时的从鼻孔里打出几个响鼻来。
“不,爸爸,肯定是它们没有东西吃,才开始吃仙人掌的。要是有奶油面包,它们才不会去吃扎人的仙人掌呢。”
我那幼小的心灵又活动了起来,如果自己也有一双驼峰,可以几天不喝水,多神气啊。
四五月份,骆驼便开始怀孕,要经历小宝宝在肚子里不安分的痛苦,公骆驼呢,不远万里跑到沙漠四处,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串串脚印,脖前金色的驼铃随着他轻快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摇晃着,像一种具有民间风趣的古典音乐.
原帖由 细数阳光 于 2009-3-11 22:08 发表
毒辣的太阳照射在沙滩上,拉骆驼的也解开皮袄,换上背心,可骆驼却静静的躺在大石洞里,时不时的从鼻孔里打出几个响鼻来。
“骆驼爱吃一种叫骆驼刺的食物,它们的舌头表皮非常厚,刺才扎不到它的舌头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