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那些读经的孩子,让我心碎 [打印本页]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10:43
标题: 那些读经的孩子,让我心碎
那些读经的孩子,让我心碎

     总以为是一批义士,一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义士,一批对孩子充满爱的义士在引领孩子们读经,没想到,没想到••••••

       整个房间从早到晚都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不能这样!你那样不行!你这样不对!你怎么这样呢?你看看人家某某某(这是教育一大忌)•••埋怨、谴责、呵斥、无情的对比,这些否定孩子的语言应有尽有。这是一所有名的读经学堂。

      那些稚嫩的天使般的孩子们每天都被关在有限的空间里读经,他们不仅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而且背不过书还会受到生着气的老师无情的训斥和各种随机的体罚(要看老师抬手抬脚时怎么方便了)。背过了老师才能再去功利的迎合功利的家长,学堂也得以稳固和继续。这一点倒很适合这个功利的社会。孩子每天背多少字,每年背多少字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追逐的唯一的目标。

      孩子完全被当作机器,什么尊严,什么心灵的需要,灵魂的构建,统统不要,只要背经典。他们那小小的身体(这里指那些二三岁四五六岁的孩子)没人关心(可能有表面的机械性的关照),他们那稚嫩的心灵没人关注。

      我想,如果我们的祖先——孔子、老子•••看了,他们的心会流血的。

     “孩子在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这比孩子的其他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是孩子的灵魂之杯,只有它完整时才盛满爱、智慧、和良知”。

      为了孩子,即便有你信任的人负责任的推荐,即便那是一所有“口碑”的有名的学堂,即便它广告做的天花乱坠,即便它不做直接的宣传(也许这就是一个陷阱,一个故作之态),即便有外国人的加入,即便有大人物的身影•••作为孩子父母,你都要把这些统统放下,要用你自己的心去看、用你自己的心去听、用你自己的心去感受、用你自己的心去思考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你要看他是否敢拍着胸脯说,他的心中有大爱,有大胸怀,有大良知,有对幼小心灵的领悟力。若没有,还是带着孩子回家。

      一位我们都敬佩的读经界的前辈谈到读经界的现状时痛心的说,“谁又在乎孩子?谁肯停下脚步蹲下身去倾听孩子声音?一群着了魔的老师和家长象飞蛾扑火般领着孩子一步步走向毁灭。有孩子读书读的要自杀,有摔书本要揍老师的,有读的痴痴呆呆的••••••看得太多,心凉了。”“家长们吃了迷魂药一般推波助澜,以为苛刻要求会成大才•••等到问题出现,多少家长只好独吞苦果。”

      让孩子们读着祖先的智慧、仁爱、义,让孩子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却是与之相反的东西,这巨大的反差只会造就分裂的人格,虚伪的人格,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格,还能有什么呢?这天大的讽刺,这天大的悲哀。

      如此读经, 我很怀疑长大后,不是一个贺益德老师所说的充满妄识的妄人——“邪见塞胸,迷真逐物,冷酷无耻,痛苦万状。”

      对于人(心灵)的教育,在幼年失之毫厘,长成以后将差之千里。“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孩子就是春三月。

      回家吧,孩子!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在爱中读经吧。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9-3-9 11:17
理解楼主的想法,楼主依然是支持读经的,只是希望能够做倒快乐读经。说实在的,在启蒙教育之初,快乐读经只能是种理想,想必当孩子有一定积累,年龄也大一点以后,内在修为也达到一定程度了应该会快乐起来。无论现在是否快乐,孩子成人以后会庆幸自己能有儿时的“痛苦”。父母强求孩子读经也并非功利,是对孩子、对社会、对国家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呀!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11:21
帖子不能编辑,我觉得太遗憾了。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09-3-9 12:26
我支持快乐读经,让孩子在妈妈怀里快乐地读经!
作者: 闪电    时间: 2009-3-9 12:47
做什么都不能太过呵,孩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快乐最重要
作者: 得一    时间: 2009-3-9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zehui_lzh    时间: 2009-3-9 13:14
我反对这种说法.
我见过读经学校的一孩子.已上初中的孩子.她说:一般刚送去的孩子,要经过三个月.就非常喜欢读经学校了.
我家孩子送去读经学校上暑假班.孩子是非常喜欢的.
易子而教是有道理的.孩子在妈妈的爱的怀抱中读经,这话很动人.可以打动许多人.那为何,大家还是送去读经学校去读啊.因为,这些孩子都在家里多年读过经.其中的过程,家长是深深体会到的.在家里,如何可以很好的读经呢.如何可以大量时间的读经呢.
在读经学校里,可以看出,你是反对大量时间读经的.认为,只会读的呆呆的,傻傻的.呵呵,这真是最好的方法,是大量读经,不该孩子表现的时候,就不要表现.等孩子满腹经伦的时候,表现也不迟啊.
学校的教育,也有惩罚
作者: 无量    时间: 2009-3-9 13:34
支持农妇!

楼上的孩子只读了一个暑假班,其他都是道听途说,什么呆呆傻傻就是最好的方法,你被洗脑了吗?我儿子在某大德学堂读了两年,实在受不了责打,自己偷跑回家。直到孩子敞开胸怀向我哭诉,我肠子都悔清了。你们听说过“上厕所”计时的吗?超过时间做50个蹲起。弄得孩子大便都不敢大完。还有。。。。不说了。。。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9-3-9 14: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9-3-9 14: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15:06
谢谢各位的参与,该说的都说了,其作用不是我能左右了。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9 16:27
标题: 回复 #7 lizehui_lzh 的帖子
我是记得您的,也明白了为什么您的家人反对孩子读经了。

这是您去年的说话:

lizehui:

然“阿猫阿狗”皆有良心,我们亦当自觉顺随唤醒这良心。
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谁信你的,从你发的贴子中,未感觉到你为读经做出什么事情.
 老师在打毛衣.
 哈哈,只要孩子读的好.不要说打毛衣了.老师练倒立你也管不着.
 我也真的觉得:你们最好开一个读经学堂.你们可以按自己的思路要求自己的老师去做.那有多爽.也给我们树立起一个光辉的榜样出来.
 
作者: 今是    时间: 2009-3-9 16:59
标题: 天拉
这是我最害怕碰到的。谢谢果行老师一直鼓励我自己教孩子。也谢谢您鼓起勇气说出真相。
读经若如此,令人寒心。应该指出这是哪里的学堂,让父母们不再蹈词覆辙。
作者: yanerwang    时间: 2009-3-9 17:06
支持农妇。
我也赞成孩子要在妈妈的怀里读经。所谓易子而教,在孩子心灵教育方面是行不通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爱,是发自内心的爱。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3-9 17:12
好久没进读经版来,今天偶人进来就看到这个

最近我在读经和读史,很杂,啥都看点,和一些读经的家长面对面的交流,结果发现他们自己都不读的.让孩子读完全是赶时髦,可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和他们交流,引经据典的是我,反对小孩死背的是我,结果他们居然说,我是小时候读经读得可以信手拈来,郁闷死我了.我觉得很多家长很可怕,他们居然认为自然科学和数学没有用.

那些孩子很听话,但思维不活.

果姐曾说我看见读经界的笑话就很兴奋,其实不是,看着那些读经的孩子,我和楼主一样的心碎.

很难理解,那些家长让孩子自小离家,看起来呆呆傻傻的没有孩子的童真,居然还是正常的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18:21
标题: 回复 #9 mayavati 的帖子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在产生问题的水平上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9-3-9 18: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今是    时间: 2009-3-9 19:30
标题: 很赞同
学堂老师的选择应该要求第一点就是有爱心耐心,真心的爱孩子。
我觉得果行老师等应该教孩子们。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9 19:47
我孩子和无量的孩子一样,都去了那个学堂,后来又都退了学。我女儿在那读了<孟子>和<诗经>的三分之二,我走时大自学班班长一个劲说回去上学孩子就可惜了,我只是对她说“适者生存,我女儿不适合这儿。”虽然我孩子提前走,但学堂的孩子也不像楼主说得那么惨,像“大成”就很愿意在那待,他爸爸也感到很欣慰。那些老师也都最大限度地尽到了自己的爱心。

还有楼主,不是所有的读经家长是为了赶时髦才读经典的,我从来都不赶时髦。

[ 本帖最后由 东辰 于 2009-3-9 20:01 编辑 ]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21:01
标题: 回复 #21 今是 的帖子
我也这样觉得

如果把孩子送果行老师那,我们都可高枕无忧,看果行老师在那忙活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21:13
标题: 回复 #22 东辰 的帖子
我也是读经家长,我也没赶时髦。

可能是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同吧。我更多的想到的是一个人在幼年所经受的对他成年以后的影响。可能因为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的原因对此很敏感。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9 21:26
标题: 回复 #19 mayavati 的帖子
我能感受到您的率性和真诚,我对您充满敬意是从看到您介绍王凤仪善人开始的。
作者: simple_99    时间: 2009-3-9 21:52
l来凑凑热闹,谈点自己的感觉吧,自己也是带着孩子读了三年经的妈妈,从胎教开始,也是对读经非常认可和关心的,从孩子两岁多开始,也是找一个合适的私塾,想让孩子能够继续把这条快乐的读经之路走下去,但是看了看,还总是觉得心里不够踏实,最深的感受就是对于读经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天性,小小的孩子晚上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更多的理由是住校的孩子读的更好,那么小小的环境,孩子也没有太多在户外的活动,整天的活动就是读经、读经,看的心里真的也是很难过,我是宁可自己浪费所有的白天活动时间,都不会让孩子这样读经的。读经不是万能钥匙,更重要的是明白什么是“修之身、修之家、修之邦、修之天下”。其实想想那些想办私塾的人出发点也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但是没有把握住尺度和顺应自然的这个原则。自己现在也办了国学馆,也成了私塾的老师,才更加明白的感受到孩子真的不需要整天去读经,两小时足以,更重要的是在读经中培育道德心灵和让自然天性得以释放。真渴望所有的推广读经的有志人士都能把握好根本而不至于让孩子成了读经的工具,这些问题等到以后爆发出来时就晚了。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0 08:50
标题: 回复 #26 simple_99 的帖子
谢谢你的参与,您说的很好。

支持您。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0 09:34
天下滔滔,谁能无过。我们千万不可因某某光环就以为看到了光明,也千万不要因为某某阴暗面就失落。不要这样,这样的话,我们的心还是外挂的,外求的。圣人亦有过,不同的是,圣人之过如日月,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待过错,我们也要有一颗光明磊落的心灵,要有一种英雄气概。错了,就认,就改。再错,再认,再改。这样人生才有长进的可能。

记得刘力红博士曾经跟我讲:现在缺少的不是文化人,而是缺少为文所化的人。当时他问我这一年读论语体悟了哪些,我说:真切体悟了六个字“朋友数,斯疏矣”。他问:谁之过?我说:我们都是喝狼奶长大的。大家呵呵一笑。

是不是把过错推到文化缺失就安心了?否也。找到原因,我们更知道孩子读经的紧迫性,更了解为文所化、变化气质之艰难,更要努力长进。在这里我们要有忠恕之道,允许自己也允许别人犯错,给生命成长空间和时间。但在是非对错面前,在关爱人性面前,是不可以乡愿的。否则,孔子当年何来“鸣鼓而攻之”?怎么不说冉求也有好的地方,我们要看他好的一面。。。中庸难言,良知难言。

要相信人性是光明的,不是在道理上去相信,而是自己要有一颗光明的心,你才真正知道人性究竟怎样的光明,那样,你对光明的肯定才是真切的。另一方面,你没把黑暗体验透,也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光明。所以我们不要轻易摆出一副懂天道良知有修养的样子,人生历练不够,钻仰力不强,这些都是闲言语。

这些经历我们跟孩子一同经过,如何很好处理孩子的伤痛,希望我们都多做努力,先把自己的心灵光明起来。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0 09:53
标题: 回复 #28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果行老师的文字震撼我心,能结识果行老师这样的人是人生一大幸事。

时时反省,做好自己。
作者: 豆仔妈    时间: 2009-3-10 13:02
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暑假送出去读,今天看了这贴让我打消了念头,虽然我们读的时间不长,但目前也慢慢摸索出适合孩子读经的办法-快乐读经,如何调动其他资源帮助读经,目前试行的阶段我感觉很快乐,孩子也很高兴.

[ 本帖最后由 豆仔妈 于 2009-3-10 13:11 编辑 ]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0 13:22
我无意指责,更无意攻击,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但可能我言词上的不当造成了这样的效果,我很内疚。

我只想尽可能客观的说出读经界的一点情况,我只想建议太小的孩子不要离开父母去读经。

[ 本帖最后由 农妇1 于 2009-3-10 16:01 编辑 ]
作者: simple_99    时间: 2009-3-10 13:49
标题: 回复 #28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感觉说的很好,但是文责大如天,孩子3-7岁这个时间就只有这一次,不能也不敢拿他们做实验,错过了就永远不会来了,后悔的时候就有些晚了,交流的目的是让我们做的很好。本来这一切的现象看的心里,思在心里,也在教孩子的过程中稍有感触,借这个帖子大家多多沟通,了解,以其做到更好,可能才是最好的。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0 15:44
楼上朋友,您也是读经老师,应该更能体会老师的处境。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您不犯这方面的错并不代表您不会犯那方面的错,在这里我们难道不要有点仁德之心吗?难道您希望我们像文革那样把老师们批倒批臭?这样能解决问题?何况这里来的都是家长,既然把孩子领回家了,就不要花太多时间停留在不良情绪中,而是要花精力于当下的孩子。

3到7岁人生只有这么一次,难道其他时间人生有两次?目前的时间更应该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吗?

去年我执着指出提升老师素质,有长者误会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大谬矣!我只是在众人都说“白”的情况下,我坚持说“黑”,我坚持说的只是真相,哪有欲其死?长者也是人,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呀。有人指出错,该改的是错的那方,而不是要指错的人住口。再是智慧者,也有被情识蒙蔽的地方呢。

真正“欲其死”是对方都认错了,还有继续往死里整别人。这是我最讨厌的。
作者: 无量    时间: 2009-3-10 16:55
我儿子回家后一直对读经有阴影,不愿意读,主要是害怕背不出来,就算我没要求他背,他也有这方面恐惧,几度连经书都不愿意碰,我正在努力改善。哎。。。
作者: 今是    时间: 2009-3-10 16:59
标题: 谢谢农妇1
谢谢你的率性直言。
至少我们明白了,为人父母,自己需要多尽一分心思一分爱。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09-3-10 21:28
那些不读经的孩子更令人心碎。
从教十年,我亲眼看见不知多少可爱的孩子一天天变得空虚、任性直至堕落!
读经,是最好的一条路,虽然它有这样那样的缺憾。
一百个孩子读经,也许有三五个出问题,一百个孩子上体制内学校,有三五个不出问题已经不错了!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0 21:41
深深的给果行老师鞠一躬,谢谢您果行老师。

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中一直有您的文字相伴。
作者: 懒夜猫    时间: 2009-3-10 21:51
标题: 这个很难取舍啊
是比较矛盾,“易子而教”,各有各的好处

我曾经也“头脑冲动”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全日制的读经班,但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改成每天晚上在家里陪孩子一起陪读经1个半小时。4、5年读下来,现在,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自己对古典文化也长进了不少,也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经是件快乐的事,我才不愿意让别人去“代劳”呢:)

另外一个例子却相反
我自己带孩子去游泳,孩子就是一直在那儿玩水,虽然很开心,很幸福,但就是不敢下深水区,一下就哭,我也就不忍心了,所以她总也学不会游泳。
去年暑假狠狠心把女儿送去一个游泳教练那儿,和别的少体校游泳专业的孩子一起学,虽然很苦很累,每天的训练量达到3000米,但她也适应下来了,效果当然也不错,以前游不到10米,现在连游1000米都没有问题,还可以潜到深水区的池底去捡我扔下去的一把硬币。
作者: yayafamily2008    时间: 2009-3-10 22:16
回家吧,孩子!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在爱中读经吧。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0 22:28
原帖由 无量 于 2009-3-9 13:34 发表
支持农妇!

楼上的孩子只读了一个暑假班,其他都是道听途说,什么呆呆傻傻就是最好的方法,你被洗脑了吗?我儿子在某大德学堂读了两年,实在受不了责打,自己偷跑回家。直到孩子敞开胸怀向我哭诉,我肠子都悔 ...


有机会学估蹲起是您孩子的福份,蹲起是以前学武的秘密法宝,师傅练的时候要把徒弟支开自己偷偷练。蹲起能强身健体,看着简单,对疑难杂症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妙作用。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0 22:30
原帖由 无量 于 2009-3-10 16:55 发表
我儿子回家后一直对读经有阴影,不愿意读,主要是害怕背不出来,就算我没要求他背,他也有这方面恐惧,几度连经书都不愿意碰,我正在努力改善。哎。。。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别把读经弄得太严肃,如果能给孩子找个伴,孩子也许会读得有兴趣。

我女儿倒喜欢读经典,只是特害困,每天到家就困得不行,我只有先满足孩子的睡眠,年前每天不到八点就睡觉,过了年,不到七点就睡了。

[ 本帖最后由 东辰 于 2009-3-10 22:36 编辑 ]
作者: 无量    时间: 2009-3-10 22:37
标题: 回复 #36 东辰 的帖子
谢谢您!现在孩子好多了。

不过33楼和35楼的这种话像极了读经网的调调,我怕。。。冷。。。体育锻炼式的蹲起和惩罚能相提并论吗??? 还有人说打手心可以按摩穴位呢。。。。

闪了。。。
作者: lizehui_lzh    时间: 2009-3-10 22:42
我先说明一下,我不是读经老师。我的孩子(现9岁,三年级)在家已业余读经多年,我的梦想是把孩子送去读经学校。在我孩子上一年级下半学期时,我提起退学,引发了家里战争。至今以我的全面败退而告终。 所以不要引起误会,不要以我的所思所想转到读经学校的所作所为上来。
今天我仔细看过了农婦1所提出的现状,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读经学校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无可否认。
如果真是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地方的话,那确实是把孩子接回家的好。
我有个疑问,我也去过几家读经学校,我所看过的都不是这种情况的。我也见过很多的读经家长的,也没有听过这方面的反映。
以后,我要引为注意的是,认真看贴后,再回贴。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0 22:49
标题: 回复 #36 东辰 的帖子
睡这么早?几点起?

我家的总爱硬撑着不睡
作者: 懒夜猫    时间: 2009-3-10 23:07
标题: 如果真是那样的读经班,还是把孩子领回家吧
我曾经也“头脑冲动”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全日制的读经班,但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改成每天晚上在家里陪孩子一起陪读经1个半小时。4、5年读下来,现在,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了,自己对古典文化也长进了不少,也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经是件快乐的事,我才不愿意让别人去“代劳”呢:)

另外一个例子却相反
我自己带孩子去游泳,孩子就是一直在那儿玩水,虽然很开心,很幸福,但就是不敢下深水区,一下就哭,我也就不忍心了,所以她总也学不会游泳。去年暑假,狠狠心把女儿送去一个游泳教练那儿,和别的少体校游泳专业的孩子一起学,虽然很苦很累,每天的训练量达到3000米,但她也适应下来了,效果当然也不错,以前游不到10米,现在连游1000米都没有问题,还可以潜到深水区的池底去捡我扔下去的一把硬币。
作者: 懒夜猫    时间: 2009-3-11 03:21
标题: 发两句牢骚
前面一个帖子发重了,因为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发成功

发现这个论坛有点雷人,都什么年代了,发帖回帖都要审查,发错了贴自己还不能修改,审查过程还真是漫长,要是想在这里和别人交流,那得要做好鸿雁传书的心理准备
作者: lily1624    时间: 2009-3-11 05:53
标题: 回复 #8 无量 的帖子
可怜的孩子!

所以做家长的有时候也真的是很难啊,不学吧,怕耽误了孩子,学吧,在家里学的话,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打骂和训斥会伤害孩子,在学堂学,如果遇到爱心不够或方法不当的老师,孩子还是受伤害,唉......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1 07:14
原帖由 农妇1 于 2009-3-10 22:49 发表
睡这么早?几点起?
我家的总爱硬撑着不睡



六点左右,一般六点多一点起床,因我家离学校远,需要早起,周六周日七八点才醒。

以前我女儿是特有精神的,我不用订闹钟,即使是冬天,她每天五点多一点就醒了,在那喊:“妈妈我饿了,给我做饭。”
我们从06年元月读经典,06年元月到开学前,她背了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孝经易经三字经弟子规兼背点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英语读十四行诗,暑假里论语老子大学中庸能连背,三字经弟子规也能连背,孝经易经没连背,英语十四行诗能跟着CD分句听写,正确率还很高。
06年9月开始害困,读得就少了,有时下午放学回家连饭不吃就睡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她上课时还是困得睁不开眼。我找专家看,专家看了看眼睛眉毛说孩子很正常,我也找过神婆婆看,神婆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女儿还是困。女儿害困的时候睁不开眼就闭着眼写家庭作业,我给老师打电话请求不写家庭作业,老师也同意了。女儿说困得上午听课的时候睁不开眼,有一段时间我就让女儿上半天课,中午爱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下午睡醒复习易经。
虽然害困,女儿的体育成绩还是非常棒的,在学校举行的400米和800米比赛中获得级部第一、第二名,爬山比赛连常年爬山的大人也追不上她。
为了让女儿多读点经典,也希望女儿在经典学校能让女儿不再那么害困,07年12月份,把女儿送到了经典学堂,在经典学堂,女儿还是害困。
08年9月开学我把女儿又送回了体制学校。
暑假中我还找过气功大师给女儿看过,气功大师也说女儿正常,没办法,只有让她睡了,平时很少有时间再背经典,周六周日如果有时间就复习经典没再背新的内容。
现在论语分篇复习还有一篇就复习完了,老子能连背,孟子分篇复习的现在复习了一半,到暑假中争取易经大学中庸能连背,英语莎翁的十四行诗背到58首没有太多的时间读改背了新概念,现在新概念背到49课,没再往下背,改为复习。
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就困得不行,女儿现在睡得多多的,不知道她爱困到什么时候,现在只有由着她了。

[ 本帖最后由 东辰 于 2009-3-11 08:13 编辑 ]
作者: 阳光女人    时间: 2009-3-11 13:26
可以想象的到楼主所描述的情景。
其实老师是好老师,只是有些恨铁不成钢,恨不能让孩子不喝水,不吃饭,不睡觉的把经典背下来,一是给家长交差,一是给自己的良心交差。认为这样,才不让孩子浪费时间而读更多的经典。
其实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经典很多,纵使每天24小时读经,背经,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需要多少年才能读完,背完呢。所以放松吧。让自己放松,让家长放松,让孩子放松。
我们作家长的,即然接受了读经这种理念,就千万不要有攀比心理,不要比读的多少,背的多少。而是随遇而安,就可以了。
作者: 稻草闲人    时间: 2009-3-11 13:38
读经本身应该说是件好事,但要不要上专门的读经学校,要看各位家长的动机了~~~~
就像现在有些光碟教小孩快速地背唐诗一样,唐诗是背会了,可是这样好吗?
我们读诗,体会的是诗的意境美、文字美,感受到的是古典文化的美,诗人的情怀,而不是会记得一些句子,考试、写作时能得高分。
每个家长的目的不同,采取得方式也就会不同。
我比较赞同楼上有位家长说的,和孩子一起读经,一起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
作者: simple_99    时间: 2009-3-11 16:52
标题: 回复 #30 果行育德 的帖子
不知道您看了帖子为何有这样的感觉,真因为我们是读经老师,所以自省自查并且自进是迫切需要的,所以我们更要关注和关心来自各方面的呼声,毕竟没有比孩子的妈妈更爱孩子的了。讨论和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我相信谁也没有恶意,而仅仅是渴望孩子更好,正因为人生不复再来,所以更要以百般的责任心去对待孩子的成长。我正因为是读经老师,更是妈妈,所以比较反对5岁之前的孩子为了读经而全托,一个星期才能见一次妈妈。我和所有的妈妈交流的时候都告诉他们,孩子的确需要读经,非常迫切,但更需要爸爸妈妈每日的爱,这样的爱是真正的上德,孩子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德道经>上讲“我恒有三宝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倡导全天下的孩子和妈妈都来读经是非常好的,但不倡导为了孩子读经而全日制的寄宿,更好的读经就是一家人读经,“修之身、修之家”才能“修之邦,修之天下”啊。或许观点不对,但是我一直会做下去,我除了是读经母亲,更是妈妈。我能理解小小的孩子每日见不到妈妈的感受。 欢迎多多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simple_99 于 2009-3-11 17:07 编辑 ]
作者: beyoungse    时间: 2009-3-11 17:05
自己在家读经吧,一种超前的回归
作者: jenniferchina    时间: 2009-3-11 18:05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3-10 09:34 发表
天下滔滔,谁能无过。我们千万不可因某某光环就以为看到了光明,也千万不要因为某某阴暗面就失落。不要这样,这样的话,我们的心还是外挂的,外求的。圣人亦有过,不同的是,圣人之过如日月,过也,人皆见之;更 ...

看来果行老师的一些文章,有感而发自己粗略的看法:读经首先是提高自己的心性,我个人通过与读经老师接触,有一种感觉:就是老师“恨铁不成钢”,不是为谁开脱,只是一种感觉,现在都是一个孩子,难免有个性强,唯我独尊等现象,关键是家长心态。读经不是将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了,而是家长同孩子共同提高,与读经老师共同沟通,帮助老师提高,解决问题比回避问题要好些。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1 19:16
我也不赞成太小的孩子接受全日制读经,即使老师再有爱心也不能代替妈妈的爱。?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1 19:35
经典教育是存在这样的缺陷,容易让老师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有经典撑腰。
所以王财贵教授说了,搞读经教育的,更加需要学习其他教育理论。
作者: 切磨箴规    时间: 2009-3-12 01:10
版里的高手很多啊~
说说自己的浅见:我想教育不只是教什么,更多的是怎么教。三字经前面说了一大堆,都是教导父母教育方法的。教育的落实还是在教者的素质,回过头来,还是个人的修养。跟孩子一起成长,成长的是自己的修养。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2 14:02
标题: 回复 #45 东辰 的帖子
一个好女儿背后肯定有个好母(父)亲。

如果您想给孩子看中医的话,我提供一点信息。

有个三七养生网,一个非常好的网站。里面的三七生先生您可能找不上他,但他的学生“知我”“知白”先生开了两个栏目“三品堂”和“潜阳室”,进行网诊。他们的医术和医德都令人钦佩。您试试看。如果您不行,填好咨询单,我可以代劳。


http://www.37ct.com/index.php
作者: 波波宝    时间: 2009-3-12 14:35
只要选对了,小小孩在私塾没有什么不好啊
试比比现有的幼儿教育,小孩真正能学多少?
至于体罚和责问小孩,哪儿都有的现象,需要老师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家长参与来改进。
我家小孩在私塾是快乐的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2 18:42
原帖由 农妇1 于 2009-3-12 14:02 发表
一个好女儿背后肯定有个好母(父)亲。

如果您想给孩子看中医的话,我提供一点信息。

有个三七养生网,一个非常好的网站。里面的三七生先生您可能找不上他,但他的学生“知我”“知白”先生开了两个栏目“ ...


您过奖了,谢谢您的热心,我早就听说过三七先生,三七先生开的“五行蔬菜汤”“姜枣红糖茶”我都喝过,效果都不错,给我女儿看的都挺厉害的,比三七先生厉害,都说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就让孩子好好睡吧,作业写完了,没让孩子背经典现在已经睡下了,呵呵。
作者: 木秀林间    时间: 2009-3-12 21:34
我孩子也读经,也想让孩子上暑期读经班,也犹豫,真的很正常,别说全日读经,就是普通的全日住校,又有多少妈妈放心呢!

孩子小,最好 是在家里父母带读,
要说爱,和细致的关怀,真的没有人能达到父母的高度!
全日读经,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值太高,所以读经的量上,要求更严格,
在正常的学校,也不是常有孩子和老师之间这样那样的事情嘛,对于读经学校的有些不好现像,大家可以提,但这并不是否定读经的意思,我想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9-3-12 21:51
标题: 回复 #45 东辰 的帖子
我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大道堂”,是种中医调理的养生堂,是藏药,总堂在北京。净空老法师在《和谐拯救危机》的讲法中也提及过该堂该创始人。疑难杂症手到病除。只是挂号比较难挂。可以咨询了解一下,我想应该能有办法。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9-3-12 22:04
我的孩子四岁两个月,每次读经的时候,读几句经就要加几十句的闲话,刚训斥完好不了几分钟就有开始说题外话,我真是没办法,于是只能体罚了,体罚的结果是大哭一场,经也就不能继续读了,可以说我打孩子是与读经同步开始的,再此之前连大声呵斥都是没有过的。顺便说一句,我的宝宝不顽皮,而且有礼貌知谦让、聪明可人,属于人见人爱的那种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在读经的时候会这样!好头痛啊!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2 23:26
标题: 回复 #58 kxb6666 的帖子
体罚以后是大哭,是不能继续读,您还打吗?

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您会让他懂得读经是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3 04:45
》我的孩子四岁两个月,每次读经的时候,读几句经就要加几十句的闲话,刚训斥完好不了几分钟就有开始说题外话,
》我真是没办法,于是只能体罚了,体罚的结果是大哭一场,经也就不能继续读了,可以说我打孩子是与读经同步开
》始的,再此之前连大声呵斥都是没有过的。顺便说一句,我的宝宝不顽皮,而且有礼貌知谦让、聪明可人,属于人
》见人爱的那种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在读经的时候会这样!好头痛啊!

你的孩子可能是那种比较容易克制自己,心地比较善良,宽容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孩子,大人比较容易把自己的意愿扣在孩子身上,并且因为
看不到反抗而更加随意干涉。等到这样的孩子反抗起来,能量会更大,
并且因为她的乖巧,大人反而缺乏学习正确的和孩子交流的机会。所以问题
往往变的更糟糕。

我身边也有这样乖巧的孩子,但是她妈妈是个不错的妈妈,会注意协调
孩子的乖巧和自主意识之间的平衡发展。

读经本身是好事,但是 对一些读经的家长来说 读经不是件好事情。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3 08:58
“正常”与“正确”

请大家务必区分这两个概念,正常的事未必正确,反而在相当多的情况之下,正常是最不正确的。在某些地方,随地吐痰很正常,乱丢纸屑很正常,然,正确吗?在某些历史条件下,酷刑很正常,贪污腐败很正常,正确吗?二次大战,希特勒的集中营很正常,正确吗?。。。。

大家都读论语,翻开论语,通篇都是身体力行中遇到的问题,孟懿子问孝,颜渊问仁,这些都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中,怎么算孝?怎么算仁?我要如何做?“请问其目”。

弟子是在这种情况下向老师请教的。而不是翻一本书要老师帮他解释:“老师啊,这本书讲孝、讲仁是什么意思?”

王善人说:“对面来的人就是你的道。”你不要到书本里找,你不要寄希望于今后能培养大才,好似一副拯救天下苍生的样子,你不需要讲那么多陈义太高的话。当下。这里。这个调皮的孩子。就是你的道。这是个纯粹实践的问题,没有任何遁词可言,“正常”就是遁词!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3 09:13
标题: 回复 #61 非相 的帖子
06年年底寒假中侄子来我家时他对我说,他再也不背、高低不背论语了,太难背了。我对他说,不要你背,你再我家玩几天吧,我让女儿领着他着在外面玩了一下午,第二天我女儿背书时他在电脑上画画,他非常喜欢画画,画完画,我女儿自己在读经典,我领他读论语他也没反对,他读熟了,我对他说,你能领我读吗?他很兴奋自己还可以当老师,兴致很高地领我读了起来,我常常抽时间领他读,他也很高兴领我读没用多长时间就会背了第一篇。一周左右他对我说,他回家后再也不会出现说不想读经典了。我侄子现在上三年级现在已背过论语,老子,孟子大约背了三分之一。

读经对孩子来说是好事,对家长来说更是好事,孩子读经各方面得到发展,而家长也在陪孩子读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所以王财贵老师说读经的孩子是有福的,读经的家庭是有福的。
作者: 过眼云烟    时间: 2009-3-13 09:25
整个房间从早到晚都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不能这样!你那样不行!你这样不对!你怎么这样呢?你看看人家某某某(这是教育一大忌)•••埋怨、谴责、呵斥、无情的对比,这些否定孩子的语言应有尽有。这是一所有名的读经学堂。

好可怜哦,孩子的童年应该充满无限的爱和鼓励!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9-3-13 09:39
标题: 回复 #60 农妇1 的帖子
我总认为打都打了,那就必须要打出效果来,至少要打出个“以后认真读经”的承诺来,并坚信苦尽甘来是必然的结果。非常感谢楼主的提醒——苦尽未必甘来,而且后果很严重!遗憾的是我还没能找到能让孩子快乐读经的方法来,中医讲究的是一人一方,也许我真的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没有为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而选择了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打。
作者: kxb6666    时间: 2009-3-13 09:46
标题: 回复 #61 非相 的帖子
谢谢指点!看来问题的确是在我了!习惯了孩子的乖巧听话,稍有不合我规范的地方就觉得无法接受了。看了非相的回帖真的是惊出一身冷汗啊,谢谢!谢谢!我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娘!!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09-3-13 09:50
每次读经的时候,读几句经就要加几十句的闲话

-----------------------

能问问他说的是什么闲话吗?是不是他对经典的理解呢?只不过在你看来那是歪解?如果是这样,那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你的孩子是自发的自主思考的孩子,这太难得了。你怎么不但不夸奖还打他呢?要是父母答不上来,那只能说明父母修为不够,读书太少,关孩子什么事啊?

一个从来不对经典发问,书上怎么说就怎么信的孩子,难道读经的效果就好过你儿子?

真的,我觉得要是孩子读经不顺利,该反思的都是家长。不是心态不对,就是方法不对。

实在反对体罚。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9-3-13 09:50
有深入了解的资格也许才能确实明白一些云里雾里的话吧!我的实际发现,除非是没了良心拼命以能不能背诵为尺度过分要求孩子,其余的读经学堂,是在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三种原则下快步成长的居多;我亲耳听到季谦先生不止一次说过熟读自然成诵,并不是要求一定要在某一时期死记硬背下来大量经典,如果过分强迫要求当属不了解人性,亦非先生所推动者。当然快乐不是只有表面的,心灵真实的成长和理性的逐步整全,可以使一个人有变化气质脱胎换骨的喜悦由内里真正生出,并且源泉滚滚。但如果只是秉者各自的意见和情绪,只是截割现实的片段,那我们更应该声讨的似乎是现行教育体制下更大的战略性的过失,而不是恶恶丧德,或者夸大其辞危言耸听,其实哪个家长也不是真的痴痴傻傻,真的急功近利照顾“现实”的的又有几个会选择读经学堂呢?如果真的这个颇有“口碑”的学堂果真这样糟糕,应该也就早早倒掉了,那些孩子大抵也早就疯掉了。可那不是我看见的事实,我看见的却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究竟该以哪种“事实”作为事实呢?我和楼主一样也是禀着自己的良心在说话,我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一些现实,那么哪个是真正的长远的真实呢?
    如果这个学堂的一个老师上课打毛衣是值得谴责的,那是不是她天天在打毛衣呢?她认真负责的方面是不是一点都没有呢?为什么我又从别的家长那里听说她曾不眠不休两个夜晚守在发烧的孩子身边呢?也听过不止一个人赞叹这位老师平日里是最关心照顾孩子的呢?我该认为哪一个截面是真实的呢?我们的内心有没有真实的厚道和宽容呢?还是只是举着良知的牌匾只凌空去笼罩他人呢?
    了解一个事物要真实深入是不容易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我们其实是人人可知的,但这里还要有一种真正智慧的根本方向性的判断,有一个究竟重点在哪里的关键问题。我见过太多会挑选人家对与错的人,却鲜见起而行之的大丈夫,读经是早晚要走进千家万户的,它会有各种它所应当有的形式,在家自学,在家由父母教学,来读经学堂学,在学校里学,在工作生活中学,我们应支持一切这对于整个民族而言立其根本的大事业!我们应当尊重我们应当包容,但我们也确实需要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对教育有一定的感触和道理在内心酝酿或者凸显,但教育之道其实是唯一的是法门不二的。最主要的读经道理上说大白话,只有读经典只有多读经典,只有读的深入读的喜悦充满孜孜不倦,才是真的开启人性开发人才的硬道理!其余种种因缘,种种情绪,种种真真假假,种种是是非非,种种同于不同通与不通,种种角度,种种心思,种种赞叹或抱怨,拿起与放下,皆是过往云烟。不信十年或十五年后后你且看他等如何?
     原则上不蹚浑水明哲保身是我应该做的,但我亦是讲良心的人,对于毁誉我们这里的诸位朋友也都不是太过计较的人,天下都反对的和天下都赞同的皆不在此话下,真诚永远是可以互相感通的!永远相信这一点,相信这里的诸位朋友!
作者: 波波宝    时间: 2009-3-13 10:15
不用体罚的教育机构应是要讲教育方法的
我宝宝的私塾感觉是不可能体罚,要能时时给树立榜样,小孩自然就向上了
作者: liminma    时间: 2009-3-13 10:32
标题: 困惑了
不同的立场与身份,对看到的也会做不同所想吧。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3 10:42
真实是:是者还其是,非者还其非。暇不掩瑜没错,但暇还是暇,这里不能颠倒黑白,不能说指出暇就是不厚道不宽容。否则,牟先生指出他老师的错,那又怎么讲?

再说了,我还看见过一位呕心沥血的家长把孩子逼得自杀的,能说这家长不爱孩子?谁又能说这家长是爱孩子?

记得有位文学家说过(不记得名字了):文学作品里,三流悲剧是天灾,二流悲剧是人祸(比如车祸),一流悲剧是人人都做着自以为正确的事,然而,悲剧发生了。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3-13 10:49 编辑 ]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3 10:57
标题: 回复 #65 kxb6666 的帖子
#也许我真的是个不合格的妈妈。

千万不要这样想,您应该想我是个好妈妈,我能做个好妈妈。

您孩子才4岁,急什么? 我孩子都9岁了,刚开始呢!

不知您家的环境气氛是怎样的?我觉得咱们教孩子读经真正要下功夫的不是读经的那段时间,而是之外的所有时间。我们也是经历了曲折的“搏斗”,才取得了今天的小小战果—快乐读经。

我没什么经验,凭感觉说点。

孩子那么小,我觉得主要的还应该是玩(唉!你们城市人玩也是个问题没有大山没有树林没有泥土,只玩那些冰冷的玩具?)。一天的生活中,用很少的时间,让孩子听听经典cd(您就随便放他就随便玩就行),您和孩子再一起指着读上几句,见好就收。我喜欢自然而为。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家庭中很好的读书氛围和父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3 11:41
补充一点,前面讲过,要相信人性是光明的,不是在道理上去相信。而是你要开朗光明去沟通,你要中肯地去实践,因为你真切相信对方也有良知,良知知是知非,对方此时不明,将来会明。

一个人要达到从“理性”出发很不容易。内心没有极大之清明实在不容易办到。这种清明是说不混杂具体现实的个人的一丝意欲,不混杂个人因风俗习惯,社会团体的熏染而带来的偏好。

你生命有一丝之夹杂,你生命就有一丝的无明。这不是大道理,这是我的真实体验。

作者: liminma    时间: 2009-3-13 13:04
原打算暑假让孩子去山东,现在真是迷惑了
作者: lizehui_lzh    时间: 2009-3-13 14:42
易子而教,是孟子提出来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是多年在家带孩子业余读经的,很不易,表扬自己一下,坚持下来很不易。
我弟妹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因在家多年读经的效果,把刚发下来的大班教材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他们才想到送去读经学校,否则,幼儿园的一年就要浪费掉了。我的弟妹一向照顾孩子很细心,专门去A读经学校去住上了三天进行观察。(现在,可能任何读经学校也不同意这种做法了,还不够填乱的呢)。无任何意见。回家了。
我的另一亲戚的孩子上六年级,不爱学习,平时在家里就是看电视,玩电脑等有许多不好习惯。从去年暑假班,送去了B读经学校。这是老实,大量,快乐读经的地方。刚开始这孩子反抗不去的。现已喜欢上这里了。前些日子这孩子的爸爸说要接这孩子回学校上学去,我听这孩子劝她的爸爸,不想回去要读经。
我的孩子有过两次机会,送去B读经学校,第一次,是去年暑假班,我的孩子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我的孩子结束回家后,每天都要求过那种读经学校的正规化的生活,比如,晚上要钟表要早起。早读,饭点,午休,锻炼等等,都在与学堂的时间做比较,那时,我稍一做要求,她也不像过去那样的讨价还价了,读的还好一些,我的孩子提出:妈妈,要不,我与爸爸说一下,退学,上读经学校吧。我听到是何等的高兴,但,我转念一想,不行的。对孩子说:你不能提出来。提出来的话,仅寒,暑假班的一点上读经学校的机会也会没有了,在家里多少读点经的希望也就没有了。
去年的寒假班,送孩子走时,孩子已不想去了。已把过去的许多事情淡薄了。送去后,孩子还是很适应的。只送了一周,被不看重读经的我爱人又给接回来了。我的孩子对我说:不错了,送去了一周了。这一周,我孩子拿出她读经的记录表,那么多的正字,这是我平时,需要化费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呀。
我去过C读经学校,见过那里的读经家长。说他们的孩子才送去半年,这孩子一听说要被接回去上小学一年级,就大声的哭。路过小学校门时,一向快快的走过,就怕被他的爸爸送进去的。这孩子是非常喜欢读经学校的呀。
我听B读经学校的一位初中年级大的孩子(她当初是学校的实验班的好学生)说过:一般刚送来的孩子都不喜欢读经学校。像她一样,也不喜欢。但,过了三个月,就离不开读经学校了。打都不走。
每人看读经学校所到的内容,就是一样的,感受也不一样。当初,我去A处时,就觉得太小了。但,立即觉得,我看重的是读经的效果,学校的设施那样到位,那样的富丽堂皇,那也没有用的呀。
我在闲暇时,有时也去B读经学校去玩玩的。我见到的孩子们的脸都很阳光,都争先恐后的告我他们都会背多少部了经了。我觉得这样的地方,是孩子们最幸福的地方。因为我的亲戚把她的孩子送去了。因为她跟我说:她觉得她的孩子在这里,是很幸福的。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9-3-13 14:47
楼上有位犹豫的朋友,百闻不如一见,那么就去体验一个月看看究竟如何。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3-13 14:49 编辑 ]
作者: lizehui_lzh    时间: 2009-3-13 14:50
易子而教,是孟子提出来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是多年在家带孩子业余读经的,很不易,表扬自己一下,坚持下来很不易。
我弟妹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因在家多年读经的效果,把刚发下来的大班教材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他们才想到送去读经学校,否则,幼儿园的一年就要浪费掉了。我的弟妹一向照顾孩子很细心,专门去A读经学校去住上了三天进行观察。(现在,可能任何读经学校也不同意这种做法了,还不够填乱的呢)。无任何意见。回家了。
我的另一亲戚的孩子上六年级,不爱学习,平时在家里就是看电视,玩电脑等有许多不好习惯。从去年暑假班,送去了B读经学校。这是老实,大量,快乐读经的地方。刚开始这孩子反抗不去的。现已喜欢上这里了。前些日子这孩子的爸爸说要接这孩子回学校上学去,我听这孩子劝她的爸爸,不想回去要读经。
我的孩子有过两次机会,送去B读经学校,第一次,是去年暑假班,我的孩子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我的孩子结束回家后,每天都要求过那种读经学校的正规化的生活,比如,晚上要钟表要早起。早读,饭点,午休,锻炼等等,都在与学堂的时间做比较,那时,我稍一做要求,她也不像过去那样的讨价还价了,读的还好一些,我的孩子提出:妈妈,要不,我与爸爸说一下,退学,上读经学校吧。我听到是何等的高兴,但,我转念一想,不行的。对孩子说:你不能提出来。提出来的话,仅寒,暑假班的一点上读经学校的机会也会没有了,在家里多少读点经的希望也就没有了。
去年的寒假班,送孩子走时,孩子已不想去了。已把过去的许多事情淡薄了。送去后,孩子还是很适应的。只送了一周,被不看重读经的我爱人又给接回来了。我的孩子对我说:不错了,送去了一周了。这一周,我孩子拿出她读经的记录表,那么多的正字,这是我平时,需要化费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呀。
我去过C读经学校,见过那里的读经家长。说他们的孩子才送去半年,这孩子一听说要被接回去上小学一年级,就大声的哭。路过小学校门时,一向快快的走过,就怕被他的爸爸送进去的。这孩子是非常喜欢读经学校的呀。
我听B读经学校的一位初中年级大的孩子(她当初是学校的实验班的好学生)说过:一般刚送来的孩子都不喜欢读经学校。像她一样,也不喜欢。但,过了三个月,就离不开读经学校了。打都不走。
每人看读经学校所到的内容,就是一样的,感受也不一样。当初,我去A处时,就觉得太小了。但,立即觉得,我看重的是读经的效果,学校的设施那样到位,那样的富丽堂皇,那也没有用的呀。
我在闲暇时,有时也去B读经学校去玩玩的。我见到的孩子们的脸都很阳光,都争先恐后的告我他们都会背多少部了经了。我觉得这样的地方,是孩子们最幸福的地方。因为我的亲戚把她的孩子送去了。她跟我说:她觉得她的孩子在一个幸福的环境里。
作者: zd阿贝    时间: 2009-3-13 14:55
标题: 还是一个爱字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
孩子们难免遭到荼毒

家长亦不保
成了帮凶
作者: lizehui_lzh    时间: 2009-3-13 14:57
再说说见过D读经学校的家长.这也是老实,大量,快乐读经的地方.
这孩子(如上学的话,应该上二年级了)很喜欢读经.跟他的妈妈说:我们老师说了,我们背过30万字的中经,10万字的外经,就可以上书院.王教授会给我们上课.这妈妈说:你能背了那么多经么?这孩子高兴的说:能.
这妈妈说:这里的主办方,发心这样大.这样赔着钱办学.我的孩子不上学了,会一直学下去的.也不为什么,也不要求孩子如何的.学这些很好.
作者: 天津清羽    时间: 2009-3-13 15:13
果行朋友的原话:----“一个人要达到从“理性”出发很不容易。内心没有极大之清明实在不容易办到。这种清明是说不混杂具体现实的个人的一丝意欲,不混杂个人因风俗习惯,社会团体的熏染而带来的偏好。

你生命有一丝之夹杂,你生命就有一丝的无明。这不是大道理,这是我的真实体验。”
     果行朋友此言一出我终于知道了,这段意思正是果行朋友最大的障碍所在,认为清明是什么都不能混杂,这个不是清明,这个是欲清明的心思构成的障碍,所以禅宗有所谓“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的说法,还望果行朋友慎思之,果行朋友是难得的真正实践修心的人,否则一定不会这样说的。佩服!不过障碍也正在此!
    另,指出暇不是过错,暇就是暇,但只是揪住那个暇不放,只是觉得这个暇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吗?如果不是关键,又为何不能互相沟通一下解决呢?牟老师指出熊先生的错,那是在学术思想的重大关节上,而且也是有爱护的心理坦荡的心理,确实和在此间的感觉不大相同,的确其实果行朋友也是够宽容够厚道了。:)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3 16:35
标题: 回复 #80 天津清羽 的帖子
哈代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很少答应。我本不打算你能明白“理性”是个内容词,而不是形容词,但没想到你会在不明白的“理性”为何物的状态下指点一二。“清明”,你没有相应的了解,你的人生历练不够,是无法明白的。

有些人只知道观念相符就是同道,如果“认识”仅在于观念之间的相符,那么狂热者和理智清醒的人就处于同一等位了。

至于是不是揪住暇不放,我们可以用事实说话,我们可以把在读经网和这里的公开帖统计一下,看看我在涉及该学堂的帖中,揪住暇的比例占多少。如果还不到1%,那么就应该不算揪住暇不放,而是有人一提到“瑕疵”,某些人就神经敏感,狂躁不安了。当然,以我所知道的情况看,很多不仅仅是瑕疵,而是对幼儿心灵的严重漠视,这里我就不讲了。那位拿镇纸打孩子的老师应该烧高香不是惹到我家孩子,否则,孩子爸会让他满地找牙。


镇纸(百度百科):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材料除了继续使用铜、玉之外,还增加了石材、紫檀木、乌木等等,形状大多为长方形,因为这个缘故,镇纸也常常被叫做镇尺、压尺。

此帖后,恕不回帖。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3-13 17:22 编辑 ]
作者: 天涯在小楼    时间: 2009-3-13 19:10
今天私自把這篇文章傳給季謙先生看了,以下是他的回復(我并沒有給他看後面的回帖,故只針對主貼):

===================================================

這位撰文者一定是讀經私塾孩子的家長,她的孩子一定一時受了傷害了,所謂「膚受之痛」,是很值得吾人關切與同情的。

還好,此文最後說:「回家吧,孩子!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在爱中读经吧。」

還好,她還是要孩子讀經的。他只是在「教法」上反對以指責壓迫的態度教學,這是技術上可以解決的。我們也反對這樣的教學法啊。

不過這篇文章寫得情緒化了些,用新聞倫理的話說,就是「不公平的報導」而已。天下之大確實難免有此情況,但不都是如此,也不是大部份如此。不過,文學上的誇張修飾格,是人類心理一種強烈的反射,因為人一有情緒,總是希望能取得「同情」,而要搏取同情,一定要加重情緒的色彩,一定要出之以偏頗激烈的言辭。

淨空法師要針砭讀經之病,不也常常說:「讀經的孩子貢高我慢,瞧不起老師瞧不起父母」麼?相信淨空法師也知道,天下之大雖確有如此的孩子,但並不都是,也非大部份是。不過,為了宣揚弟子規之殊胯,不得不對讀經如此一棒打死,以聳動人心。此大德之操心也危故慮患也深,在言辭上猶不能免於偏頗,何況一般家長,何況一時深受剌激之家長?

唯有大仁者,能有寬廣之心胸,平看萬事萬物,臨危不亂;唯有大智者,能從波濤洶湧中識真相,而不受情緒鼓動。

在此,也應該勸導讀經教師和家長,要以愛心為重,要善於等待,要知道教育只是一種「盡情開發」的工程,不是為了達成某種既定目標而急功近利,而壓迫孩子。

很感謝這個媽媽,提醒了讀經的老師和家長。功利心是人類難以去除的劣根性,雖在讀經界,雖所教的是聖賢智慧,還是要常常提醒的。

請哲萱把我此文轉貼過去。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3 23:06
标题: 回复 #82 天涯在小楼 的帖子
谢谢王财贵先生的回复。

我的孩子一天也未在读经学堂呆过,更无从谈起受读经老师的伤害。

我庆幸我不是“大仁”“大智”,面对那些孩子我泪流满面。

如果大仁大智是这样的,面对那些幼小的心灵被摧残也丝毫不动,我宁愿不再进取,从此堕落。



天涯在小楼,您好。您转帖时应该好好看看跟帖者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农妇1 于 2009-3-14 21:27 编辑 ]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4 04:35
王教授回复非常中肯.

想起我刚接触读经的时候对儒家的排斥,实在汗颜.还去人家网站问东问西.

在这里对清羽校长,王教授,以及在这里和全球读经论坛里面
所有曾经回复我的帖子对我进行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对我的帖子里
不当的言论表示深刻的忏悔.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彼此互补的,各自看到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才最重要.
作者: softzt    时间: 2009-3-14 07:12
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不是读经的问题。家长需要做的是放下一颗功利的心,就不会犯急。也要与孩子多沟通感受,毕竟不是所有情况能牵着孩子走掉。
作者: 东辰    时间: 2009-3-14 07:52
原帖由 kxb6666 于 2009-3-12 21:51 发表
我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大道堂”,是种中医调理的养生堂,是藏药,总堂在北京。净空老法师在《和谐拯救危机》的讲法中也提及过该堂该创始人。疑难杂症手到病除。只是挂号比较难挂。可以咨询了解一下,我想 ...


谢谢您的热心帮助。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3-14 10:16
点评82楼:

全文三分之二指出楼主之文用词夸张偏颇,而对读经老师仅仅轻点提醒云云。可见,对家长和孩子同情不足,对老师却理解有余。此回复才真正偏颇。

一个人在牟宗三门下熏陶这么久,必然可以遵守牟宗三谈哲学的基本精神。如朱子早期在李延平门下熏陶写出的文章就几乎接近陆象山的文字(这里牟宗三先生说他有一篇文章俨然就是一个象山,然而这套东西究竟有多少真切的落入其生命中去了呢?)。看一个人是否真有体会,其实最容易的地方就是看他与别人的讨论,看他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而不是看他的文章。

这种回复,是从自己生平的累积的知识来回答的,是从以往思考的问题中吸取的知识来回答的。而不是从自身的理性出发来解惑的,其在牟先生哲学语境下,浸润了几十年,自然有如同己出者,然而真有体会者读起来就会觉得很别扭,而且回复不着要点,虽然其大体不会有太差,要点也谈到,但不突出。这样让人觉得很缠绕,不舒服。


真正有体会的人说出的话你会一读起来就不一样的,你会感觉到文字中跳跃的生命的,换言之就是写文字者的理性会相应的触动你的理性。这个很难说,要有真切的体会的人才知道。


如有哪位弟子出来辩论,恕不奉陪。
作者: lightwind75    时间: 2009-3-14 10:55
我说下我个人的体会:
当初没看过佛书道书时,用世俗的观念分辩是非。
看过些佛书后,看到全是别人的过错,讨厌人,分别心反而越发强了。
唉,大家说我该怎么办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4 12:17
>当初没看过佛书道书时,用世俗的观念分辩是非。
>看过些佛书后,看到全是别人的过错,讨厌人,分别心反而越发强了。
>唉,大家说我该怎么办

有1个过程的, 刚开始发觉自己"真理在手",特别有情绪去挑别人的错,
目的不过是未来标榜自己厉害. 多做忏悔,多发慈悲之心.
作者: 天涯在小楼    时间: 2009-3-14 13:44
原帖由 农妇1 于 2009-3-13 23:06 发表
谢谢王财贵先生的回复。

我的孩子一天也未在读经学堂呆过,更无从谈起受读经老师的伤害。






天涯在小楼,您好。您转帖时应该好好看看跟帖者的意见。



你好,我并非转帖,因为楼主您说不用转了,我想还是要尊重你的意见,所以,我只是把你的主贴私下转给季谦先生看了一下,我也没有说要他回复,因为这个帖子显然不是针对他的。最近也有一些朋友跟我提到读经老师和家长的问题,和你说的类似,所以我想应该让季谦先生了解一下各方面的看法。但是毕竟不方便全部转过去,如果因此增加了彼此的误会,责任在我,请见谅。

其实,有时候虽然表面上的表象一样,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所以要多了解多沟通彼此放下成见才好解决问题。这不是一两个孩子一两个家庭的事情,也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但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一个孩子的事情,就是一个一个家庭的事情。每个人为自己的孩子负责,然后推己及人,尽量使事情更加圆满就好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尽义而已,共勉。

[ 本帖最后由 天涯在小楼 于 2009-3-14 13:48 编辑 ]
作者: 天涯在小楼    时间: 2009-3-14 16:53
原帖由 非相 于 2009-3-14 04:35 发表
王教授回复非常中肯.

想起我刚接触读经的时候对儒家的排斥,实在汗颜.还去人家网站问东问西.

在这里对清羽校长,王教授,以及在这里和全球读经论坛里面
所有曾经回复我的帖子对我进行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对 ...



咦,您沒有什么不當的言論啊。

其實,當時覺得你問的問題有點無厘頭,還以為你是故意刁難,所以回復上有點文不對題。後來發現您是很誠意的,我還覺得很不好意思呢。應該我道歉才對......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4 17:21
其实读论语,读道德经,读金刚经,各人有各人的因缘,何必辩论,纠错,强求呢?
都挺好的. 各人所需要注意的只是自己实施中的偏僻和问题而已.
作者: mayavati    时间: 2009-3-14 17: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ichen    时间: 2009-3-14 18:32
天了,在我看来打骂孩子是最不道德的事情了,那是虐待,何况为人师者。

孩子不愿读,不想读,该检讨的是老师,更多的是父母。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你找对方式怎么教了吗?真正反省的是家长自己(我一听见对孩子那样,就有点义愤填膺,请谅解)

我家孩子也读经,我只是每天早上,晚上让她各听15分钟,持续1年多了,我也没有要她刻意去背,听多了她现在都能背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千字文,现在开始听名贤集了。
顺便说一句,我是杜曼的拥护者,很多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读经只花很少的时间。
只是觉得身在国外的中国孩子,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忘,尤其是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

读经应该快乐的读,想想我们家长自己,读书时期有几个真正喜欢文言文的,正是云深不知处呀。
如此难懂的东西,对于孩子已经是一种负担了,为何还不让孩子快乐的,轻松的去读呢。
恳请家长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吧
作者: 非相    时间: 2009-3-14 21:46
>我家孩子也读经,我只是每天早上,晚上让她各听15分钟,持续1年多了,
>我也没有要她刻意去背,听多了她现在都能背三字经,弟子规,还有千字文,现在开始听名贤集了。

满好的.

不过这种学习只利用了孩子的听觉, 孩子是五感相通的,
不知道有没有利用其他感觉进行学习的方法, 作为补充.

学习读经的人都知道用耳根, 其实 也需要利用其他感官,
比如视觉, 动手, 生活实践等等. 不矛盾的.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4 22:29
标题: 回复 #82 天涯在小楼 的帖子
王教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不是技术问题,绝不是。
作者: 农妇1    时间: 2009-3-14 22:35
发贴前,我就告诉自己:哪怕读经老师全都骂我,哪怕读经家长全都骂我,哪怕全世界的人都骂我,我也要说出真相。

孩子没有话语权,丝毫没有。为了那些孩子我什么也不怕。
作者: 天涯在小楼    时间: 2009-3-15 08:52
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罵你,沒有人罵你啊。既然是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又有誰是故意壓抑孩子摧殘孩子呢。即使真的有故意的行為,也一定不是普遍的現象。

您這樣含混的說出真相,等于是一桿子打殺了全天下的私塾,難道天下的私塾老師,送孩子去私塾的家長就是存心害孩子的嗎?如果他們的行為有失當的地方,如果他們沒意識到自己已經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身心,我們難道不能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嗎?

本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私塾的生存空間就不大,讀經教育已經受到各種攻擊了,難道我們這些有心為下一代的成長而思考教育問題的人,不應該同舟共濟,不應該互相提攜嗎?

我們從小沒有受到過合理的教育,誰都難免犯錯,甚至所犯的過錯一生都無法彌補,但我相信凡是能辦私塾的人,都不是壞人,他們還是可以改過遷善的。

如果有些孩子真的因為受到老師的不公正待遇而受到傷害,他長大后,如果是個明理的人,我想他會原諒的,因為,我們生在這個污濁的社會,就要有一份自己的承擔。我們所要培養的,難道不是這樣一個人嗎?他即使曾經被壓抑被損害,依然可以從陰影中走出,竦身抖去所有的不快,坦然面對命運的不公,依舊以光明的心態的面對世界。

在這個艱難的時代,指責,哪怕是合理的指責,有時都無益而有害。我們應該問一問,這樣就真能幫到那些孩子了嗎?“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我們應該心存悲憫,不僅僅對他些可能受到傷害的孩子,也應該對那些犯下了無心過失的老師和家長。

孟子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大禹會治水,所以如果有人溺水而亡,他就覺得是自己的過錯,后稷會稼穡,所以如果有人饑餓而死,他就覺得是自己使他死亡。現在,我們看到有些兒童被傷害,而我們又知道正確的教學方法,那么,如果還存在這樣的現象,是我們自己的過錯啊。也許是我們誠心還不夠,還不能使那些老師和家長明白自己強加給孩子的壓力和恐懼是錯誤的,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那些老師和家長,從而使孩子繼續受到傷害,那是我們自己的過錯。

恨鐵不成鋼,誰又能絕對杜絕這種心態呢,至少在我,愿意與天下恨鐵不成鋼的老師和父母共同背負這份罪惡,也愿意同他們一同改過,讓我們的孩子真的健康成長,快樂讀經。

我不敢說自己心里沒有不平,沒有抱怨,但我經常反省自己,希望能夠盡量將心比心的看待事物,尤其是,相信每個人的本心原本都是善良的。

我自己是這樣想的,與諸位分享。
作者: 今是    时间: 2009-3-15 14:39
标题: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但是我想到一句简单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为老师,如果您没有采用体罚的方式对待孩子,是用了心去了解他们引导他们,那么,您肯定是位用心的老师,我们家长钦佩您,感谢您。
如果您体罚了孩子,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是怒其不争。那您应该立即反省自己的错误,别拿恨铁不成钢来遮掩简单粗暴。如果您不能克制,心安理得地将体罚继续下去,就应该走人。

我经历过孩子读经所有的挫折。但是我最近明白,体罚能让孩子一时的屈服,根本不可能让他爱上读经,爱上学习。
在孩子还不知道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害怕学习,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我们家长,首先需要思考的不是让孩子如何尽快习惯读经背经。而是应该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如果希望孩子热爱学习,愿意读经,那该不断调整方法和学习其他成功家长的方法建议,让他逐渐接受读经,愿意读经。
这个论坛上凡是让孩子愿意读经的家长,至少现在我没有看到一个人是采用打骂的方式而成功的。
作者: lightwind75    时间: 2009-3-16 08:30
原帖由 农妇1 于 2009-3-14 22:29 发表
王教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不是技术问题,绝不是。

说话要有理有据。
王教授犯了什么错误,而且还不是技术问题,那就是原则问题了。那么请您指出来。
说出您 的道理,让大家看一看,论一论,评一评,再不成到现场考察一番,用事实说话。
乱给人扣帽子,会引起人怀疑的。怀疑你是不是来捣乱的。
弄个标题耸人听闻。好像读经的老师都在虐待儿童。做人要厚道,说话要负责任!!!

      我听到不少反对读经的声音,仔细研究基本没什么道理,全是一些主观成见。
还真没见过几个诚心诚意进行教育反思的。
      我虽然没开读经班但一直向身边的人宣传读经理念。亦有一部分人接受并实行的。
我还真想知道您 到底发现了王教授什么非技术性的严重错误,请您 一定要说出来。
如果真有其事,我岂不是误人子弟。
    盼您 快点回复。

[ 本帖最后由 lightwind75 于 2009-3-16 08:31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