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直击美国课堂(2)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3-8 22:01
标题: 直击美国课堂(2)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
这是一节6年级的数学练习课。在国内,我也曾参观过数学练习课,一般是老师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做,然后对答案。这节数学练习课却全然不是这样上的。

一上课,老师就把25个学生分成了5组,然后给每组学生发不同的游戏器具,一组玩一种游戏。我注意到,这些游戏尽管不一样,但都是与数字和算术有关。有的组是玩掷色子游戏,有的是玩走迷宫游戏,有的是纸片游戏,有的是走小人。其中一组是“在体育用品超市买东西”——学生先是通过掷色子来决定谁先谁后,然后再通过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人只能走几步,当他走到篮球柜台前买篮球时,这个学生必须拿出相应的美国纸币(复印的)来付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要在一张表上记录自己得了多少分,丢了多少分。

据老师说,她不仅根据学生的得分来决定学生的表现。下一节课她会提问学生,让学生表达对游戏的感受、看法,他从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这些思考类的回答问题也是她确定学生表现如何的重要依据。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让学生交换游戏项目。学生们很活跃,有的唧唧喳喳议论个不停。有的组新换了游戏项目,正在研究新游戏的游戏规则。如果你从教室外走过,你根本想象不出这里正在上的是数学课。

最后,是表演。老师让每组表演一个与经济生活有关的节目。那表演,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歌剧的形式表演某一产品的广告,有的是演讲,有的是场景剧。其中一个小男孩最醒目,他的广告演讲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很有煽动性和演讲家的风采,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想,将来他去做产品推销商,一定非常成功。

我问老师,这是数学课,为什么要学生来表演,甚至演讲?这位老师笑着说,在他们这个学区,在公众面前演讲(Public Speech)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这个表演,一来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知识与经济生活联系起来,二来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数学课虽然只有40分钟,但却让我想到很多。在我们国家,会有数学老师想到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吗?那不是语文老师的事吗?如果让我们6年级的学生来看他们的教科书,一定会嗤之以鼻:这么小儿科?但是,不论是理科课程,还是社会科学课程,美国的课堂有一个共同的倾向:老师写得少,学生记得少,纸上演练得少,活动多,动手机会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得紧密。我猜,在美国,更倾向于这样实用主义的观点:知识是拿来用的,而不是单纯为考试的。尽管美国也有种类繁多的考试。至少,听了美国的一些课程,我会有这样的印象。

近年来,美国公众对于本国的基础教育批评颇多,美国学生在一些国际水平测试中的成绩也不尽人意,美国联邦政府正试图努力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在全美进行一些统一考试来规范本国的基础教育,并明确要求每个州都要为三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组织英语阅读和数学学科的考试,每年一次,并将此考试作为联邦经费资助的一种条件。但不能否认的是,近、当代几乎所有重大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均出自美国;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美国学界也具有几乎同样重大的国际影响力———这自然会使人想到,这与美国的教育直接相关,与他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手段直接相关。(王秋英)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3-8 22:05
美国人太重视在公众面前演讲(Public Speech)了,
其实国内这种能力也十分重要,从政,从商,
这种演讲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其实学校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机会在人多的地方演说什么的,
在家里反而没这个条件。应该把这个好处利用起来,
作者: mydream    时间: 2009-3-9 10:53
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已没有指望了。其实就是一个考试机器,看看近现代,有哪一个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在我国受教育的中国国籍的人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09-3-9 11:13
举四肢赞成那种孩子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

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对中国小孩太重要.
看了一个今年大学生就业的节目.
胜出的学生都是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
学习好的"闷葫芦"学生基本没希望.
作者: PEANUT-CTK    时间: 2010-3-9 11:44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官员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是什么人才,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作者: Eric010828    时间: 2010-3-11 08:53
二期课改的失败!中国的教育体制毒害了一代又一代!
作者: 大熊和小熊    时间: 2010-3-12 13:13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不知道我们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东西有什么用
作者: 白薇    时间: 2010-3-12 17:30
最近发现,美国教育似乎真的很重视演讲。
几篇文章都提到过。
作者: 恬静的人    时间: 2010-5-18 18:37
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啊!要是我们孩子的学校也这样教多好呀!
作者: 棉宝    时间: 2010-5-18 23:00
巧言令色,鲜以德。中国人对于能言善道的人本能的不信任。光说不练。有个词叫忽悠也是针对那种特别能煽动的人的。

至于诺贝尔奖。希望大家从中国国情,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有美国的国情仔细的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在农耕文明的时候,人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人家用工业革命的成果打开了你中国的国门,之后就是上百年的战乱,中国真正建立工业体系是从建国开始,人才也是从那个时候培养。又历经了十年文革,几十年的外国壁垒,禁运,到现在西方还对你封锁。
科学技术研究,是不停的实验不停的失败,不断地积累数据的过程。人家西方已经实验了千百次,已经排除了九十九个不对的方法,剩下的科技人员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实验几次就能得出结论。可中国却要从头开始。
这也就是为何有的中国人出了国能获诺贝尔奖,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分享着人家积累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数据。而中国却还在打基础。还在积累原始数据。西方人是不会把这些数据共享给你中国的。
几百年pk几十年,孤立无援,可现在有许多技术和西方相差也不过十年,最多二十年,更有许多已经开始领先,你能说中国的科技人员是无能的吗?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如果真的是一无是处怎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再没志气的比,咱们比印度,印度也是美国的工程科技人员的生源地,和中国处于同一水平线,人家更有无比优越的“民主”。是欧美的宠儿,是欧美遏制中国的棋子,是英国殖民地,英语是官方语言。印度的科技水平跟中国就不是一个档次!
还有诺贝尔那东西政治因素太多,意识形态太浓厚。前苏联除去文学奖,那些得文学奖的都是反苏的,得和平奖的是把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而剩下技术含量高的那些奖项,有好几个是苏联的科学家沾了欧美科学家的光,和人家共同获得,最后能得奖的五个手指头数的完。一个和美国对抗了几十年的苏联诺贝尔奖的人数不及人家的零头,这已经充分的说明了问题。

还有就是美国的国情,那些获奖的人有几个是完完整整的受到的美国的教育,美国本土的精英从事的是律师,玩经济,当医生,真正做科学研究的是大量的移民,华裔印度裔。而这些人许多都是在本国受完本科教育过去的。

你可以说美国的大学教育好,但别说基础教育好。那些所谓好玩的课程是针对数学特别差的拉丁裔和黑人的,而现在许多黑人和拉丁裔不甘心被这样的教育耽误,削尖脑袋往一个被称作kipp的学校系统,学校的口号就是考上大学,而在这种学校,你受到的是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教学方式。

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查一查kipp。

前两天看一个中国中文老师在美国教中文的报道,那报道口气是夸美国学校来着。可我却看到那些高中学生的确生活丰富多彩,约会,聚会,喝酒,最后未婚生子。少女里有百分之二十五有性病。(这个不是那个报道里的,是来自美国一个统计数据)
你希望你的孩子上这样的学校吗?
作者: sgzhangjunbo    时间: 2010-6-10 15:26
中国的教育是做不出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