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开启宝宝数学王国大门
[打印本页]
作者:
fshelen1
时间:
2009-3-3 16:44
标题:
开启宝宝数学王国大门
开启宝宝数学王国大门
现象:
宝宝名叫张骏逸,小名豆豆,现在
3
岁半,对数字非常敏感。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两岁半对
ABCD
特别感兴趣。
2.
认识钟表。
原因:
豆豆认识钟表和他对数字的认识是分不开的,时针指到几就代表几点了,而分针指到
1
代表
5
,指到
2
代表
10
则需要更为复杂的抽象思维能力。时间概念和数学概念一样,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以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基础,父母不必操之过急。
1.
数前教育
数前教育是在儿童学习计数、认数、掌握最初的数概念之前,成人为儿童组织的数学教育活动。宝宝的数前教育最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配对
配对是比较的形式之一,也是发展儿童对数的理解所应掌握的一个基本要求。最开始只给孩子出示两对,例如,两只玩具小狗和两只玩具小猫,让宝宝学习配对。等宝宝掌握后,增加到三对、四对,每对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减小。以后还可以逐渐过渡到图片配对、符号配对。
(2)
分类
按物体共同特征归并和分类的能力是发展数概念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就有分类的能力,分类是日常生活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宝宝的分类活动可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最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分类,颜色是最容易被儿童感知的物体特性。比如,让宝宝把红色的珠子放到红色的碗里,把绿色的珠子放到绿色的碗里,或者把大熊放到大筐里,小熊放到小筐里。此外,还可以让宝宝用勺子舀着分类。
(3)
排序
对两个以上的物体按照某种要求进行顺序排列,是较高水平的比较。例如,从大到小,从高到矮,从粗到细等。开始排序时东西最好不超过
5
个,以
3
个为宜,物体之间的差异要明显。套娃、套杯都是很好的材料。等宝宝熟练掌握后,可以增加排序的数量。
以上
3
种看似与数概念无关的活动为宝宝日后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宝宝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时,与其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如把基础打牢,根深才能叶茂。
2.
借助具体物品或专业教具
由于
6
岁前的宝宝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感知和动作开始的。幼儿计数,起先不但要用眼看,还要动手去数。以后,可以逐渐减少用手点数的动作,主要凭视觉把握物体的数量,用眼看实物,嘴里默默地数。有时还用点头来帮助数数,似乎以头的动作代替手的动作。
当幼儿可以脱离感知而进行口头计算时,他还必须依靠物体数量的表象。比如幼儿可以正确回答
10
以内的应用题,却不能回答
10
以内的式子题。因为应用题描述了情境成分,唤起幼儿关于物体的表象,这些表象可以作为计算的支柱,帮助幼儿从感知阶段向数概念阶段过渡。
例如,当豆豆说
9000
,
10000
时,他只是理解了
9000
、
10000
代表非常多,但多到什么程度,仅靠抽象的数字是理解不了的,这时,如果借助金色串珠,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
3.
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数概念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数学教育。比如,妈妈和豆豆玩的时候可以唱数、上电梯时认楼层,玩扑克牌比大小,玩骰子比点加起来的大小,数筷子等,以及自己制作的红蓝色的园片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加上配对、分类、排序的内容,比如:几种不同的水果一起放在果盘里,妈妈拿一个,让宝宝也去拿一个一样的;为宝宝收拾玩具、衣服时就做到分类摆放,几个毛绒玩具,让宝宝按大小摆放,等等。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