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看看:孩子一旦超出了六岁的年龄阶段以后,大脑所发出的脑波却发生改变。科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一个特点,六岁这个阶段就是脑电波出现改变的一个界限,这个时候主要的成份就转成了贝他波(β波)的脑电波,波动数每秒约为十四到三十菲尔。这种现象,就表明生命中的慧识已经开始隐退,而智识逐步充分登台,智识对慧识的屏蔽作用已经开始形成。
从脑电波的科学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慧强智弱阶段就应该诵读《德道经》和《易经》这种最具智慧而慧智同育的经典,因为只有在无为状态下才能进入经典中大道的自然真理,七岁以前的该子正具备这一天然能力,岂可轻易放过产生大智慧的这一宝贵时光,这是孩子生命规律所决定的,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顺应这一规律去做相应的培养,而不是不加分析的想怎样就怎样. 最先的诵读具有一定的定向作用,是否具备德、慧、智三位一体最关键。这个定向作用的大小对人生影响极大,构建道德的心灵是人生正确的航向,品质和品格应同步提升才是最完整的培养,而偏于智识品格的培养如果没有质的提升,是难见其大效的,《德道经》却是品与质的双向同步提升,慧与智的同步开发,中华德慧智教育将《论语》诵读按排在六岁以后诵读正是基于上述科学研究就人体生命成长规律的合理按排。
当然选择是自已的事,做为一个推经人做点分折提供大家参考,是一种责任,如果大家都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话,那所说也就成了废话。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