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6岁前不妨学学拼音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00:22
标题: 6岁前不妨学学拼音
美国小孩3岁阅读是常态,4岁进入前书写,5岁可以写应用文,6岁一年可以读几十本书。
拜拼音文字所赐。

一共26个字母,学会拼读规则就可以进入阅读状态和写作状态。

以前我们陷入死胡同,认为阅读,写作必须先认字才能进行,但是,几千个汉字
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才学完,怎么能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呢?

韩语以前是用汉字书写的,但现在用拼音来书写,没听说韩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降,
相反,韩国几乎全国消灭文盲。

文字,象形也好,拼音也好,都是表意符号。无论用什么符号都能阅读,都能写作。

既然外国小孩3,4岁能学会拼音规则,中国孩子也有理由学会,
既然外购小孩5岁能够应用写作,中国孩子也有理由学会,
既然外国小孩6岁能够进行大量阅读,中国孩子也有理由学会。

这既符合孩子认知特点,也符合孩子学习需要。不妨一试。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4-9 15:41 编辑 ]
作者: qxz778    时间: 2009-1-31 08:06
“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不敢苟同。
古代的汉字教育是没有拼音的,只是现在加上了拼音,汉字的学会应该在阅读中习得。
作者: haimian163    时间: 2009-1-31 09:19
谢谢,受启发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09:50
标题: 回复 #2 qxz778 的帖子
具体理由可参考“体系”一文。

老易的东西是需要系统看的,否则,断章取义就会造成误解。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31 10:20
原帖由 qxz778 于 2009-1-31 08:06 发表
“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不敢苟同。
古代的汉字教育是没有拼音的,只是现在加上了拼音,汉字的学会应该在阅读中习得。


所以古代大多数人不识字,不要把古代想得太好了,现在的贫困山区,也比古代强。
作者: qxz778    时间: 2009-1-31 10:26
QUOTE:
原帖由 qxz778 于 2009-1-31 08:06 发表
“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不敢苟同。
古代的汉字教育是没有拼音的,只是现在加上了拼音,汉字的学会应该在阅读中习得。



qqyou : 所以古代大多数人不识字,不要把古代想得太好了,现在的贫困山区,也比古代强。



TO:qqyou

其实我说的意思是:
1)  我不敢苟同老易的:“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2)  汉字的学会应该在阅读中习得。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9-1-31 10:28
拼音也好,文字也好,都是工具性的符号系统。既然目的是读和写,那么,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符号系统无可厚非。
对于孩子而言,只要保持读写的热情和兴趣,拼音和汉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31 10:32
原帖由 qxz778 于 2009-1-31 10:26 发表
QUOTE:
其实我说的意思是:
1)  我不敢苟同老易的:“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2)  汉字的学会应该在阅读中习得。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


哈,老易的说法,我估计有很多人都不会苟同,包括我在内

我仅仅是对你古代那句话,加以延伸而已,没别的什么意思。
作者: qxz778    时间: 2009-1-31 10:36
TO:qqyou
老易的说法   你赞同多少呢?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0:49
qxz778显然没有透彻领悟老易的教育理念。

当然老易的理念不一定是真理,但无疑是一个建立在教育哲学和教育科学基础上的体系。

你应该先弄明白老易想说的是什么,我不是在反对认字,而是说怎么认字更有效率,效果。

用直线思维来考虑问题就容易出现一种误区,比如,阅读重要,那好,就多识字吧。
这种直线思维现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这就属于极度超前,把小学学习的内容搬到学前,大部分孩子,起码老易教的普通孩子
是吃不消的。

在学前,用拼音符号来阅读,来书写,极大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拼音为主的意思是说,拼音要刻意去教,用教学的方法去教。
汉字为辅的意思是说,配合拼音教学,不用刻意去教汉字,孩子在拼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会学习汉字。

当然,这是一种新理念,可能很多人绕不过这个弯来,不妨多试试,试后就能体会到这个方法的妙处。

具体教拼音的时候会有一些技术问题,慢慢来,不着急。一下子教会了很好,一下子教不会慢慢来,
一旦会了,孩子大脑中的生产力就会得到解放。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31 10:57
原帖由 qxz778 于 2009-1-31 10:36 发表
TO:qqyou
老易的说法   你赞同多少呢?


很难划分多少。

我和老易有一些根本的差别,他是要找如何教孩子,我是主张不教孩子。他追求效率,我追求快乐。他注重操作方法,我注重整体理念。

具体到他现在说的这个,首先一点是带拼音的不过就那么几本书,先学了拼音怕也没什么用吧。

具体到那么小的孩子,我个人觉得即没必要学拼音,也没必要去学太多汉字,让孩子较早进行阅读,可能主要的目的是让家长更省心一点吧。对孩子的今后认知,未见得就大有好处。很小的孩子,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未必就需要一根绳上拴死啊。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1-31 10:59
10 楼 的第四段话让我想起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1:07
标题: 另外补充一点:
有的孩子辩音能力强,拼音可早教,
有的孩子辩音能力弱,可稍晚,或先教容易的。

具体孩子千差万别,所以这里不具体说年龄。
可以试,如果不行,就暂时把这个方法搁置。

但可以隔上个把月试一下,没准孩子就会给你惊喜。
这种试,教教字母,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就当游戏了。

具体操作时方法很多,没必要刻意。

如果孩子拼音能力不行,就暂且用读故事指读识字的方法,
但是,不要放弃尝试,我的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
教学本身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不断摸索前行。

但心中有原则,就会知道方向,这比没头苍蝇乱撞强得多。
作者: qxz778    时间: 2009-1-31 11:11
老易:“用直线思维来考虑问题就容易出现一种误区,比如,阅读重要,那好,就多识字吧。这种直线思维现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其实   是在阅读中识字,识字多了,会进一步促进阅读,阅读和识字是螺旋促进的,识字的根本是为了阅读。最初的阅读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的,----》最终的阅读是孩子自己完成的。

在阅读中是不需要刻意教孩子识字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是我最初给孩子中文阅读所秉承的宗旨,也是我现在教孩子英语所继续秉承的宗旨的。


我不太喜欢和别人争论一些东西,也很少写一些长的东西,但我知道在别人的方法中找好的方法,在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找他的精华部分,我去吸收,化为我的东西, 去做。

[ 本帖最后由 qxz778 于 2009-1-31 11:18 编辑 ]
作者: qxz778    时间: 2009-1-31 11:15
老易:“ 6岁前,拼音为主,汉字为辅。“

是一种方法,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若自己喜欢,可以去尝试。不喜欢,也就无所谓了。毕竟成功的方法很多,用刀,用剑还是用枪,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但想样样都通,可能要付出更多,可能失去会更多。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1:25
标题: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阿Q的理念我能理解,也能接受。这是早期教育中的另一派,左也好,右也好,是有代表性的一种。

但是,早教中还有另外一派,喜欢超前,喜欢规划,有一种紧迫感。

不同父母的性格是不同的,也会影响到早教方法的选择。

我的东西,现在主要精力集中在具体教学这块。因为有很多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
看看早教论坛上大家的学习热情就知道了。

对有这部分需求的家长,你不能说他这么做是不对的,要向阿Q那样潇洒,
性格决定命运,同时也决定具体的行为方式,体现在教育上也是这样,

但是,有些机构,伪科学也好,干脆就是骗子也好,利用早教这块的认识盲区,
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欺骗家长,这就是不对的了。

几年前,我的态度是批判,认为偏左的家长应该向右转。这个批判没有任何效果,
因为教育理念植根于个性与习惯等诸多因素,改变其观念就像改变其性格一样,
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对抗教育欺诈的方法就应该改变策略,从批判到建设。
你想超前,好,我这里有更科学,更有效的东西。
而不是说,你不要超前,因为超前如果误入歧途如何如何,骗子太多如何,
后者简直是吓唬孩子,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然,批判容易建设难,建立一个能够站住脚的体系很难很难,
而且很多东西对父母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因为教育本身不是一项
理工科的东西,既需要科学态度也需要哲学思辨。

但,有了这第一步,形成一个正确早教的群体,其示范作用会带动其他人,
一个小小流派也许会蔚为壮观,成为主流。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1:36
标题: 回复 #14 qxz778 的帖子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是我最初给孩子中文阅读所秉承的宗旨,也是我现在教孩子英语所继续秉承的宗旨的。”

你这种理念代表了一种家长。我能够理解。
但持这种观点的只能是一部分人。

还是性格问题,像我的性格就不大喜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喜欢可控的感觉。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31 12:28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1-31 11:25 发表
阿Q的理念我能理解,也能接受。这是早期教育中的另一派,左也好,右也好,是有代表性的一种。

但是,早教中还有另外一派,喜欢超前,喜欢规划,有一种紧迫感。

不同父母的性格是不同的,也会影响到早教方 ...


你分析得很对,其实我也非常欣赏老易分析问题的态度,因为老易绝对不是在拍脑袋想问题,他是依据一些已有的规律,按照自己的实践,去归纳可行的方法。

老易是一个可贵的实践者。老易是要改变一些人,甚至希望改变教育制度。我不是,我写东西主要是为了自勉,是为了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也是为了寻找一些有共同理念的朋友。

我不太相信一般的父母可以认可我们的做法,也不希望别人盲目的模仿。理念不一样,对我们适合的办法,用在理念不一样的人的孩子身上,也许会成为毒药。

方法尽管可以各异,但基本的规律还是必须要遵守的。违背这些规律的,我们都管他们叫做骗子。
作者: lijiabaobei    时间: 2009-1-31 15:27
拼音只是一种辅助形式,来帮助人们认识汉字的,就像英语的音标,“外国小孩3,4岁能学会拼音规则,中国孩子也有理由学会”,英文是26个字母就可以拼出单词,而汉语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汉字,而不是拼音,拼音完全可以在认识一些汉字的基础上再学习,来认识更多的汉字。以上只是一点自己的浅显理解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5:39
标题: 回复 #19 lijiabaobei 的帖子
你说的是六岁之后考虑的事情。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年龄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1-31 16:38
外国孩子未正式学字阅读前,眼睛所见的都是单词:街上的招牌,路标,电视上的文字,家具上的标识,家中报纸,刊物等最大号最引人注目的都是单词,当然不会是音标。
   中国学前小孩子日常所见最多的也是汉字,最吸引小娃娃们注目的当然也都是大字号的汉字。市面上即便不多的些拼音读物,所标的拼音如蚂蚁样小,且排版紧凑,如何吸引小孩子们的目光?认得两拼音,上街了,去公园了却仍一字不识,除了在家中极个别些拼音书有用武之地,再没什么用途了,让孩子多败兴啊!
     学前识字有二派,一派是抓识字,再结合阅读。效果不错。还有一派,学前坚持亲子阅读,丝毫不在意识字,不做任何识字训练,这类孩子到一年级很紧张,几乎从零开始,但一般到二年级前会突飞猛进,完全能赶得上学前就专门进行过训练的孩子,也能大量自主阅读,因为这类孩子学前通过亲子阅读有大量的积累,虽以前不太识字但语感甚好。总之,我觉得识字阅读并不是什么难事,无论哪种方法都会让孩子轻松进入自主阅读。

[ 本帖最后由 whyouth 于 2009-1-31 16:46 编辑 ]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16:44
标题: 回复 #21 whyouth 的帖子
街上的招牌,路标,电视上的文字,家具上的标识,家中报纸,刊物等最大号最引人注目的都是单词

你说的这些单词我都领教过,这些单词说实话考过GRE,词汇量10000以上的看这些也是天书。
尤其进了超市,各种品牌眼花缭乱,基本跟文盲一样。

美国小孩子用看到的这些来阅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者: whyouth    时间: 2009-1-31 16:54
最吸引小娃娃注意的是特大字体。所以,我说的那些,是指可能吸引小娃娃们的注意,对文字有亲近的感觉,觉得学有所用。当然不能指望着用来学门语言。
     同样,中国孩子们日常最常见的是汉字,孩子们会的二三汉字很容易地在任何地点重现,这是多么让孩子们兴奋开心的事啊。我孩子一岁前把某车上的贴的“四川” 读成“ 四三”,我仍然高兴地大大地夸张一番  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识的字在家里,在路上会越找越多。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1-31 20:00
"美国小孩3岁阅读是常态,4岁进入前书写,5岁可以写应用文,6岁一年可以读几十本书。
拜拼音文字所赐。

一共26个字母,学会拼读规则就可以进入阅读状态和写作状态。"

听说美国有幼儿园被家长告上法庭,理由是教小孩子字母,破坏小孩的想象力。

也不知道事实上到底是怎么样的。有在美国的家长,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

另外,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在学习美国的。公立幼儿园是不允许教认字的。如果美国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到"6岁一年可以读几十本书",而且这还是作为好的例子的话,那么中国人不是被骗惨了吗?

其实在中国孩子6岁之前认识2000+个汉字,可以独立阅读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据说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学前是不教认字的,而且也是不允许教认字的,所以俺们中国人就自废武功。学前不允许认字,学了6年才认识2000+多个汉字。

真是晕死了。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20:40
标题: 回复 #24 xylonhong 的帖子
我都不知道你的这些信息都是哪来的?

有没有出处?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20:44
想了解美国教育可以看看加州课程大纲,
估计会很晕,因为外国小孩学前班
历史,地理,经济等课程应有尽有,
http://www.cde.ca.gov/be/st/fr/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1-31 21:21
你在两个帖子之间来回转腰子
我还真有点晕了
既然你单独提出来了拼音和汉字的话题
我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个人认为
拼音只能作为汉字识别的一种辅助手段
毕竟汉字才是以后长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形式
可以在学汉字的初期帮助孩子们认识了解汉字时使用
如果拼音先入为主会不会给孩子们造成混乱
比如现在出现了很多汉语加英语的说法
中国人听不懂 外国人不明白的
据我所知很多孩子一开始接触文字都是通过指读
这个期间没有拼音的帮助也同样可以识别很多汉字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21:34
标题: 回复 #27 听语漫步 的帖子
你没说到点子上。

很多人难理解这段文字可以理解,因为我有些话没有写在这短短几句话里。

如果有耐心,你会发现我以后写的文字是会把前面文字留下的一些
没说清楚的事情补上的。所以需要耐心。

但可以告诉你的是,你说的这些都不是问题,你没说到点子上。

先举一个小例子,

以后可能把一些美国学前班的课程引进,很多课程留的作业既要阅读
又要书写。而我们的孩子既没有阅读能力又没有书写能力,

那么,美国学前班的课程就完全对这些孩子没有意义了。
因为语言的掣肘孩子失去了汲取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
可能错过培养兴趣的关键期,这是老易不愿意看到的。

学前的学习,跟以后的学习是一体的,既有知识学习的一面,
还有兴趣培养的一面,如果一样东西他在兴趣关键期连见都
没见过,试都没试过,你怎么让他产生兴趣?

所以为了这些课程的引进老易有一种紧迫感,觉得孩子们
还是要能读些东西,写些东西,不能等到小学中年级之后
再来做这件事情,可能就错过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了。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1-31 21:56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1-31 20:40 发表
我都不知道你的这些信息都是哪来的?

有没有出处?


从美国的一个案例想到的http://news.tenglong.net/jzxx/jyxx_view_228.html

美国幼儿园起诉案
http://bbs2.iyaya.com/talk/t-1-36998-0.html

剪去翅膀的天鹅——《一桩奇特的诉讼案》赏读http://www.lets-study.com/viewnews-3310


第一、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二、不知道现在美国的幼儿园对于认字的态度现状如何。

[ 本帖最后由 xylonhong 于 2009-1-31 22:01 编辑 ]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31 22:06
标题: 回复 #29 xylonhong 的帖子
有英文出处吗?这种故事难以置信。

美国老师的教学是在教学大纲之下的发挥。
很多课程虽然是个性化的,但是,必须在写教案时把依据的大纲哪一条写清楚,这点是硬性规定的。

其实美国幼儿园认字就是Phonics,你可以查查phonics + preschool就知道美国幼儿园教不教识字了。
preschool就是美国的幼儿园。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1-31 22:18
我对美国的幼儿课程不了解
如果是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无论是国内的孩子还是国外的孩子都会很喜欢的
如果是完全照搬课本内容
是不是需要考虑是否适合国内的孩子
拿来主义也是需要有所选择的
其实像你说的历史地理等课程没有必要每门课程都配备一个老师的
只要老师能力达到了
一至三个老师完全可以胜任的
毕竟幼儿园的孩子所需要的知识还是很浅显易懂的
一个老师的能力越强 知识面越广
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的能力也会很强的
这样的老师会根据孩子不同的需要
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的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1-31 22:29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1-31 22:06 发表
有英文出处吗?这种故事难以置信。

美国老师的教学是在教学大纲之下的发挥。
很多课程虽然是个性化的,但是,必须在写教案时把依据的大纲哪一条写清楚,这点是硬性规定的。

其实美国幼儿园认字就是Phoni ...


没有找到英文出处,就算找到英文出处,我也还有这两个问题:

第一、不知道这个案例是真是假。
第二、不知道现在美国的幼儿园对于认字的态度现状如何。

如果现在美国的幼儿园都要教认字,那么我们中国人真是被美国人骗惨了,或者是被自己骗惨了。现在上海的公立幼儿园是禁止教认字的,那就是自废武功了。

谢谢老易提供的这个信息。有没有在美国的家长了解幼儿园情况的,可以介绍一下。
作者: maple    时间: 2009-1-31 23:21
典型的骗人文章。至少加拿大没有这样的教育。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2-1 10:22
原帖由 maple 于 2009-1-31 23:21 发表
典型的骗人文章。至少加拿大没有这样的教育。



似乎您对于加拿大有所了解,能否介绍一下加拿大的幼儿园对于认字和阅读的教育是如何的?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2-1 10:59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1-31 10:57 发表

我和老易有一些根本的差别,他是要找如何教孩子,我是主张不教孩子。他追求效率,我追求快乐。他注重操作方法,我注重整体理念。

具体到那么小的孩子,我个人觉得即没必要学拼音,也没必要去学太多汉字,让孩子较早进行阅读,可能主要的目的是让家长更省心一点吧。


前一句,总结的不错。老易做学问,善于思索,追求极致,在“直线最短”和“效率”等篇中多有体现,方向而已,不能说哪个对错。

后一句,不是很赞同。我知道qq的“没有必要”,意思也不是否定,只是不提倡。
但是我仍然要指出,阅读,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手段,进入了自主阅读,才是进入了自我学习。至于早晚,因人而异,就不多讨论了。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9-2-1 11:39
个人认为, 要阅读, 要认字..
但是拼音么, 就没必要, 除非是些阅读欲望很强的小孩子....
作者: ibm22    时间: 2009-2-1 14:07
小孩子不会拼音,但是认识大部分文字,不是照样读书读得津津有味的?不管是拼音还是识字,能阅读是最终的目的,我认为还是直接识字比较实在些。
作者: 青青湖畔    时间: 2009-2-1 14:35
不赞成楼主的观点。

拼音只是学习汉字的工具而已。

孩子6岁前的“学习”应该是很随意的那种,而不应该进行正式的教学。小心把孩子培养成“dull boy”!
作者: 娃娃妈妈    时间: 2009-2-1 14:55
QQ   简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说说奥数啊, 教教大家怎么玩奥数. 这个有意思多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2-2 11:56
不赞同

我们的优势就在汉字了,偏偏还要去搞成落后低效率的拼音文字,缘木求鱼
作者: dxmghq    时间: 2009-3-5 11:43
很喜欢你的贴,你的贴让我冷静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4-9 15:28
整个一个谬论~~~

小易的东西还是需要擦亮眼镜的,不是样样都是钻石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