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勿用微波炉给宝宝热食物 [打印本页]

作者: 阳阳的胖妈妈    时间: 2009-1-15 12:26
标题: 勿用微波炉给宝宝热食物
癌细胞最爱吃用微波炉煮热的食物 一定要看 :请大家注意身体!! 癌细胞最爱吃用微波炉煮热的食物 为了自己的健康,请相信以下的论说~~以下的内容摘录自"疾病的形成与防范"一书,作者为洪山本博士 (新加坡营养 学博士)

首先令我们好奇的是何以微波炉有害?倘若有害,为什么政府不回收呢?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或者可比拟这个情况,当你将一只青蛙放上一个开着大火的热锅时,它会立刻跳走,但如果你用一根蜡烛慢慢燃烧加温,刚开始时,青蛙并不觉得有任何烫感! 但逐渐的等到它觉得热了,想跳走时它的脚已被热锅黏住了,再也无法跳走。如今微波炉就像那根蜡烛,使用它的人就像那只青蛙,什么时候会被黏住,或许是十或二十年之后,但迟早有可能被黏住。

在医院中输血,需将从冰箱拿出的血加以温热才可输入人体,曾有护士为了急救病人节省时间,使用微波炉加温血液,一输入体后病人立即死亡,以后医院中严格规定,绝不可用微波炉去温热血液。而专门调制给婴儿服用的奶粉,盒上说明文字,明白写出绝不可用微波炉去煮热,因为它会破坏所有的营养。

有关微波炉所引起的各式伤害,前苏联人作了许多研究,例如:
(a)肉类微波后会产生一种致癌物叫  d-NitroSodienthanolanines
(b) 微波过的牛奶、水果、麦片,会将其中的氨基酸转化为致癌物 。
(c)蔬菜微波后,会将植物生物碱(Plant Alkaloids)转化成致癌物 。

在前苏联、德国、瑞士等国家,对微波炉造成人体伤害方面,作了许多的研究。有人问,如果微波炉有害,何以政府不制止它的使用?乃因它所造成的伤害,不是短时间内立即可看到可能是在二十年以后才显现出来,除非有专业研究员,在实验室作实验来证实。而在美国,一切研究以利益为前导,对无利可图的事,是没有人去作研究的。

这个国家以科学挂帅,最优秀的人才都做了工程师,只讲究效率、效果,却不去管后果。

在美国癌症也比其它国家领先,高居第一位。为保护大众利益作研究的团体几乎没有,都是为大公司牟利而研究。比较上,在英国社会学系都是最优秀的精英分子,稍次者才去当工程师,由于当政者资历背景的差异,在美国为公众利益而不求牟利的研究,是无法和其它一些国家比拟的。根据苏联、德国、瑞士等国家所作对对微波炉的研究,发现有许多负面的结论:

(01)它破坏脑组织。脑的传播是靠磁波,微波炉处理过的食物,如长期食用,会中和脑磁波,使脑退化,磁波短路,此为长期副作用。

(02)微波炉食物,除了有致癌物之外,它还产生一堆不能为身体所吸收利用的不知名副产品。

(03)长期食用微波炉食物,使男女荷尔蒙分泌量减低或改变。

(04)微波炉食物的副产品,是长期而永久性的残存于人体内。

(05)食物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大量减少,或改变成致癌物,以及许多不能为身体所分解的合成物。

(06)微波炉烹煮的食物,使蔬菜中的矿物质,改变成会破坏人体的自由基。

(07)微波炉食物能引起胃癌,有些胃癌及肠癌,皆与吃太多微波炉食物有关,这或许解释了何以美国人近些年来,患直肠癌的比例如此迅速增加。

(08)长期吃微波炉食物,易使身体产生大量癌细胞。

(09)长期摄取微波炉食物,由于其中营养已被破坏,将使身体免疫系统出问题。

(10)这样的食物,终将使记忆退化,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且理解力降低。
作者: duoduodie    时间: 2009-1-15 21:57
既如此吓人,为什么政府不取缔微波炉?
作者: ellenzhao189    时间: 2009-1-15 22:19
太可怕了.我以后再也不用微波炉加热了,再考虑是不是扔掉
作者: 阳阳的胖妈妈    时间: 2009-1-16 15:27
我已经不再偷懒了,也在考虑是否把微波炉扔掉。
作者: 小狗妞妞    时间: 2009-1-17 00:13
是真的吗?那我以后不在偷懒了。
作者: babywhale    时间: 2009-1-18 15:23
是否是真的?微波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啊
作者: 乐小兔    时间: 2009-1-18 15:25
真的有这么可怕吗?那电磁炉呢?
作者: 阳阳的胖妈妈    时间: 2009-1-18 23:07
我很少用电磁炉,因为它对使用人有辐射。所以电磁炉,微波炉少用为妙。
作者: septsunny    时间: 2009-1-20 17:22
晕,本来我对这个微波炉就心存畏惧,但抵不住父母要求,上周刚买了一台回来。道理跟他们也讲不通,因为身边太多人在使用,所以只能顺他们的意。希望可以减少使用频率以求心安。
作者: ilove0356    时间: 2009-1-21 10:08
真是这样吗? 好怕啊
作者: Christina168    时间: 2009-1-21 17:01
不会吧,我经常用,给宝宝热食物.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09-1-22 15:05
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现在看来,很多东西都有副作用,但并不是真的有多大危害.
作者: wzcxf    时间: 2009-1-23 17:26
我家常用电磁炉和微波炉的,到底以上信息可信度强不强。感觉很惶恐
作者: qingkong120    时间: 2009-1-23 17:31
微波炉让我们忐忑不安?



  最近国内某报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建议拔掉微波炉的插头》———提出微波炉加工过的食品对人体有百弊无一利,呼吁人们彻底放弃微波炉。究其源头,是原刊登于www.beyondhealth.com网站的一篇据称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资深学者的文章。

  自从微波炉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难以离开它了。据说在美国微波炉的使用率达到90%,上海这方面的统计我们没有掌握,但记者在自己身边做了个小调查,发现一般生活条件的家庭每天使用微波炉的次数至少在4次以上,主要用于加热和解冻。对于一些生活节奏较快的家庭,一天内使用微波炉的次数在10次以上的并不少见。以Babara一家为例,小夫妻俩早上起床后,热牛奶两杯,即使用微波炉2次;微波加热烧烤面包,使用1次;煮即食燕麦,使用1次。中午,母亲一人在家吃饭,加热剩饭剩菜,使用微波炉2次。下午,烧烤山芋使用了1次。傍晚,烧饭、解冻猪肉、蒸鱼各使用1次。发现刚炒的刀豆不熟,又用微波炉加温1次。晚上消毒抹布,又用1次,总计12次。

  正是由于市民使用微波炉的频次在逐渐增多,出现这样一篇文章更让人忐忑不安,使用微波炉是不是对人体有害,使用微波炉要注意点什么,记者专门咨询了有关人士。

  

专家教你科学使用微波炉


  1.必须读懂微波炉的使用说明书。

  2.不能违规操作,不宜在加热过程中放置不应加入的食物佐料。

  3.按规定使用微波加热专用器皿,少用塑料制品,以用瓷、陶材料盛器为好。

  4.加热易发泡、易膨胀、易蒸发的食物时,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应严格按程序操作。开门前先观察加热食物的变化或外观状态,开门时防止食物溅出,伤及眼睛、皮肤等部位。

  5.经常检查微波炉门的关闭情况有无异常。怀疑有微波漏能时,可在微波炉工作时使用测电笔或小型日光灯管在门隙周围测量,如发现电笔或灯管发亮,则表示有微波泄漏存在,尽快送往检修单位检查。

  6.做好微波炉内的清洁卫生工作,不能留有食物飞溅的残渣或油污。

  7.微波炉运转时,劝告儿童不要靠近。

  8.微波炉安放位置:不宜与人们站、坐位置太近,更应避免人体头部接近工作中的微波炉。

  9.一旦怀疑有微波漏能,发生人体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只要规范操作,微波炉运转正常,微波炉正常加热不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微波炉》一文内容摘要


  观点一:微波加热血液可致死

  1991年,Norma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但Norma却死了。Norma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根本的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

  观点二:志愿者生理发生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HansHertel博士和BernardBlanc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气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减少了。淋巴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

  观点三:微波改变血清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血清会导致发光细菌发射出更多的冷光,似乎微波中的能量被转移积蓄在食物的分子链中,改变了血清的能量结构,当细菌遇见血清时,就受到刺激发出光线。

  观点四:前苏联禁用微波炉

  前苏联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和食用微波食品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苏联于1976年取缔微波炉的使用,并对应用微波辐射制定了非常严厉的限制。

  观点五:微波食品有致癌性,营养受损

  科学家还发现,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以及抗脂肪胆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此外,细胞膜的电解性出现不稳定现象。维持正常的细胞膜电解性对细胞的健康和细胞间的连接是至关重要的。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而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

  
观点回应


  【来自营养学家的声音】

  今年的《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对于最近国外文章所提出的微波加热后的食品有害人体的看法,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柳启沛和名誉理事长史奎雄都表示我国对微波用于日常饮食加热、烹调这一细微领域都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定要有根据,一是资料和理论依据,二是更重要的实验。

  【来自微波专家的声音】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辐射生物学专家曹恩华认为,首先应明确区别两点,即微波辐射的影响同微波炉加工食品对人的影响。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大量证据证明,是确定无疑的;但可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而经微波炉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妄下断言。其次要看微波炉加工的对象是活体还是静体。输血致死的例子举证不确切,因为它是把用于输血的活性血液同静体的普通食物相提并论,这显然说明不了问题。

  曹恩华还指出,要认定微波炉加工食品是否有害,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试验,特别是分子水平的测试。比如判断是否致癌,就须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质是否增加、增加多少作定量分析等等,而且要看这种增减是否在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试验还必须有大量人群的严格比对,得出统计学的科学结论。该文章提及的试验很不充分,缺乏严格的病理学调查,所以虽然原理上没有错,但结论却是轻率的。比如它说血清导致细菌发光,用志愿者的血清就绕了一个弯,直接用加工过的食物岂不更好;此外,它用了几个志愿者?是光食用微波食品,还是也食用其他食品?结果是否都一样?这些都缺乏统计学的结果。曹恩华建议,此类试验最好用实验鼠来做,而且要做是否产生活性氧等最基本的实验。

  【来自职业卫生专家的声音】

  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曾就微波对人体的影响做过多年研究。他介绍说,医学和生物学上,将量子能量大于12ev(电子伏特)的电磁辐射称电离辐射,小于12ev的则称为非电离辐射。如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离辐射,它们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水和其他物质发生离解从而杀伤活体细胞和生命物质。因此,医生只允许病人或可疑患者进行X射线摄片或接受γ射线照射杀死肿瘤细胞。而微波的量子能量,只有0.00124ev,远远小于12ev,属于非电离辐射的范畴。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也远比X射线和γ射线小。

  而微波加热食物的基本原理就是食物中含有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等在接受微波的照射后,上述成分中的离子会发生迁移和偶极子形成后的旋转。这些离子的迁移、旋转及相互摩擦等快速运动伴有能量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产生能耗的多少与物质的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体的含水量来决定。食物被微波加热程度决定于含水量的多少,含水分多的食物容易被加热,所耗能量也相对较多。食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首先是水分的蒸发,只要水分没有全部蒸发干枯,那么食物中的其它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如果加热过度,水分过度蒸发,食物就会烧焦。食物中的各种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那就当作别论了。特别是在添加过多的芳香、辛辣、重油或某些色素时,经过高温加热,有可能使食物变质或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具有致癌活性成分的食物。但实际上,就是在我们通常人工烹调食品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

  此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国际上都有采用γ射线辐照食品的工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开始使用。欧美国家一直不断有人反对食用辐照食品。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邀请各国专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按照操作规范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既然γ射线加工的食品可以食用,微波加热的食物无疑也可放心食用了。

  至于微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据金教授介绍工业上使用大功率微波加热炉,工作人员过度接近微波介热电容、电极板,有可能发生头晕、头昏、睡眠不足、多梦、记忆力不好等症状。长期接触大功率微波发射天线或经常检修开机状态下的微波设备的工人,除有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也有可能出现心率或快或慢的变化,血压波动或偶有心电图检查异常的发现。一旦脱离接触也可减轻症状或日渐恢复。文献中有报道发生微波白内障的病例,这只在极为个别的情况下发生。几乎不存在因接触微波炉而引起眼睛白内障的可能。除了微波引起的白内障以外的其他症状,都是属于可恢复性的功能变化。

  【来自微波炉行业的声音】

  上海市家电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前些年就有使用微波炉会有微波泄漏不利健康的声音出现,但经过有关方面的测试,已经证实微波炉的微波泄漏量根本不足以危害人体。而最近这一负面文章出现后根本没有影响微波炉的销售量。第三季度一直是微波炉的销售平稳期,出口也很正常,也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至于前苏联禁用微波炉一说并没有听说过。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蒋波
作者: 阳阳的胖妈妈    时间: 2009-1-23 21:27
到底该相信谁的呢?
作者: luttyzhu    时间: 2009-1-24 09:34
惊人的观点需要惊人的数据来支持!
来这个论坛一天,但是看了些帖子发现,能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东西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用科学的方法,运用逻辑,就都不攻自破了。
最简单一个例子,台湾那个鼓吹排毒的林光常已经入狱,但是相信要排“毒”的人,论坛里恐怕用筐装都装不过来。
作者: hulixin    时间: 2009-2-24 16:35
很多东西都有副作用,但并不是真的有多大危害.
作者: xgllpan    时间: 2009-2-24 17:02
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样那样的报道,真的很吓人。看来,只有原始的,非科技的食物才是最安全的
作者: iuranus    时间: 2009-3-8 13:05
晕死了,信谁的?
作者: 阳关百合    时间: 2009-3-8 16:35
看了上面的信息,觉得好恐怖。
作者: guagua    时间: 2009-3-10 13:11
标题: 已经离不了了
我们家天天都要用好几次,尽量减少次数吧,很难做到
作者: qian0518    时间: 2009-3-10 13:53
只好尽量少用了
作者: 瑞宝妈妈    时间: 2009-3-18 22:15
震惊!我几乎天天都用微波炉呀!
作者: 钮钮爸    时间: 2009-3-19 08:54
,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条啊。以前一直用微波炉把儿子的奶粉加热以后给他喝。太可怕了!!!
作者: nynynn    时间: 2009-3-19 09:22
标题: 楼上的同意
其实是没有那么可怕的  只要我们掌握好分寸就好  这么便利的东西  被禁止是很可惜的哦
作者: yaoyaonaima    时间: 2009-4-7 09:23
到底该相信谁的呢?
作者: llwlyk    时间: 2009-4-21 11:52
刚买了一台,到底能不能用呀?
作者: timJulia    时间: 2009-4-21 15:34
Refer to http://www.nownews.com/2004/02/20/516-1589197.htm

根據一份統計,台灣的微波爐普及率約百分之四十,簡單的換算就是每十家有四家家庭裡有微波爐。如果有人對這些家庭說:別用微波爐了,用了小心致癌?會讓很多人恐慌吧?事實上也是如此。最近網路上在流傳一封「微波爐弊大於利」的郵件,有網友來信喊救命「我爸爸都不讓我用了,怎麼辦?」究竟,這封信上說的有沒有道理?

>>微波爐弊大於利?
網路上流傳的這封信,其出處並不難查,作者Raymond Francis創辦了一家賣健康產品的Beyond Health公司,寫了一本書《永遠不再生病》(NEVER BE SICK AGAIN)。網路上流傳的這篇文章,在他的公司網站上www.beyondhealth.com就可以找到,不過要看要先註冊。

這篇文章的譯文2003年9月17日便刊登在大陸的中國青年報上,由於是平面媒體,讀者甚眾,一刊登後果然引起廣泛討論,網路上也立刻有人對此文章展開質疑,首先便是作者的身份,網路上轉寄的譯文少了一句「Raymonde是美國麻省大學科學家」。在我們找到的原文中,關於作者的身份是這樣介紹的:

Raymond is an M.I.T.-trained scientist and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leader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optimal health maintenance.

在另一篇關於他的專訪中,他則自稱是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的化學家(a chemist with a master`s degree from MIT)。(參見:Neela Sakaria speaks with Raymond Francis)

從這些資料來看,譯成麻省的科學家似不精確,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還是進入正文來分析吧。

為了分析這篇文,淡水河被迫唸了一堆英文,總的來說,Raymond Francis這篇並不是什麼創見,而是所有關於「微波爐有害論」的文章集合。文章中的許多論點都是很久以前就有別人談過的,不過,也一直都缺乏相關的辯證,網路上轉寄另一篇署名「洪山本博士」的版本,其實也是這種大集合的文章,只是把網路上流傳的材料再加工,所以,我們就不另外分析了。整理這些反覆轉述的微波有害論,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吧。:


1.有關微波爐的微波產生方式


文章上說:「太陽產生的微波與微波爐產生的微波有重大區別。這個區別在於微波爐是用交流電來產生微波的。 」我們找到更「細緻」的說法:「太陽所發的電波是不能產生磨擦性熱能的直流(direct current,即DC) ,譜頻寬闊,而微波爐的是可製造磨擦熱能的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即AC) ,大部份型號用的電功率是900-1000瓦特(watt),譜頻偏窄,能量十分猛烈。」(參見:用微波爐煮食有害的真相)


然則,不管是粗略的說,還是細緻的說,上面的說法都是有問題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的黃建華教授指出,國際上規定家用微波爐的微波波長為122mm,對應頻率為2.45GHz不管如何產生,只要是同頻率的電磁波其物理性質都一樣,不因來源而改變,如果真要說差別,就是太陽產生的微波大部份被大氣層擋住到不了地面來。



2.微波爐加熱的方法



文章上說:「微波爐用交流電產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鐘幾十億次的速度旋轉,造成分子之間巨大的摩擦力,使食物迅速加熱。人們通常以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我們對照了一下,原文確實是用「旋轉」(rotate),不過在另一篇微波有害論的文章中,用的卻是「震盪」(oscillation)(參見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在我們找得到的中文資料裡,至少肯定了「震盪說」,有的批評者說這篇文章用「旋轉」是錯的,其實不是重點(否定這點也無法否定整篇文章),重點是在這個前提下,有害論者繼續推論,「這種水份子每秒鐘高達過億轉的磨擦,把食物的營養成份﹙特別是蛋白質﹚破壞,令食物變質。」



3.微波加熱使食物變質?



接著上面的推論,黃建華教授質疑,其實加熱食物就可能產生可能致癌的物質,但加熱水分子(微波爐加熱原理)溫度,大約100度C,遠不及炒菜產生的溫度,可能致癌的物質應少之又少,又此頻率之微波能量甚低,打斷分子鍵結幾無可能,又如何能讓無毒物質變有毒呢?



大陸的媒體請南京亞泰微波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陳金傳分析,他也指出,「按量子力學的理論來解釋,微波加熱過程並未打破食物分子鏈的結構。只有破壞分子鏈的結構,食物分子分解成離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才會使原有食物分子發生化學性的變化。就目前可以證明的微波能量來看,還不足以發生化學性改變,產生新的不明分子也就無從談起。」(參見:微波食品真的致癌?科技人員闢謠)



在kinnet醫療網中,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的王昱豐醫師也指出,用微波爐烹調的食物,理論上而言,微波只是能量的轉移,並不留在食物之中,但就像烤的食物一般,是不是會引起某些蛋白質變性,目前並無定論。在香港食物環境衛生屬介紹微波爐的網頁中也提到,微波是不會透過食物傳至人體。(參見: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kINNET國家醫療網)



談到在微波爐的能量會不會留在食物中,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一文裡曾舉出,有一位美國大學的「知名教授」曾寫信到國會聲明,「微波爐的能量是會累積,而且會傷害人體的。」但文中卻沒有說這名教授是誰,我們根據文後的註釋1推測,這教授應該是指Paul Brodeur,這位教授在1989和1993年時出書,指控電線根本是「死亡電流」(Currents of Death),在這本書中指控的「殺手」,其實不只微波,包括電線、雷達、錄放影機、電腦螢幕以及所有一般的家用電器。



根據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Farley所寫的文章記述,Brodeur的指控經媒體批露後,在當時的確造成了恐慌。不過,在90年代中期,已有超過上百篇的臨床研究指出,癌症與電力所造成的磁場並沒有關連。(參見:Power Lines and Cancer:Nothing to Fear 淡水河註:Farley教授的文章很精采,引經據典,說來毫不費力,可惜實在太長,如果全譯出來,這篇報告就要長的不像話了。)



4.微波加熱輸血致死案例



Raymond Francis文章所提到微波加熱輸血一事,因此導致病患Norma Levitt女士死亡的案例,出自一篇更早發表的文章(參見Hidden Hazards of Microwave Cooking)這個案例也在大部分微波有害論的文章中,被廣泛引用。



在Hidden Hazards of Microwave Cooking這篇文章中,只提到死因是「微波加熱輸血」。作者說血液加熱是「常見」的事,為何微波加熱就會出事呢?所以,一定是微波爐改了血液的分子結構!這一段「推論」(注意,不是科學證實的「結論」)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血液加熱在醫院是一件需要慎重為之的事,在國軍台中總醫院的網頁中有關輸血部分即寫到說,「血液加溫必須用專用之設備,(溫度可控制在40 ℃以下,有溫度計可供監視用,有超溫警報器。)不可用微波加熱或用溫水、熱水直接加熱,當加溫不平均時,可能會造成溶血。」我們之前在查「純液體都不能單獨在微波爐加熱?」時,就已經寫過了:「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陳守治指出,因水的傳導不快,且微波爐是採用大能量集中且快速加熱的方式工作,所以當使用微波爐單獨加熱水時,會使水杯中心位置的溫度過高,但邊緣的水溫依然很低...」換句話說,家用微波爐加熱血液的危險有兩個,一個是「加溫不平均」(雖然,比起隔水加熱等方式,微波仍然要平均多了),另一個則是溫度控制。(參見:國軍台中總醫院,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用「專用的設備」去加熱血液,都是不安全的,單單以此案例,就推論微波改變了血液的分子結構,是非常跳躍的推論方式。



5.瑞士皇家科技協會兩個博士的研究



接下來是關於「瑞士皇家科技協會的發現」,這裡的譯法也有一點爭議,原文是寫「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ology」,大陸的反對者認為應該翻成「瑞士聯邦研究所」,不過,也沒關係,無關緊要。這個研究也是微波有害論的大重點,幾乎每文必提。



這兩位學者Hans Hertel和Bernard Blanc的研究發表於1992年,名稱是「COMPARATIVE STUDY ABOUT THE INFLUENCE ON MAN BY FOOD PREPARED CONVENTIONALLY AND IN THE MICROWAVE-OVEN.」可惜的是我們只找到研究名稱,沒有找到研究本文。不過,在網路上大量轉載的訪談中,有記載了大部分這個實驗的細節,這個實驗的實驗只有八個人,其中一個還是Hans Hertel自己,他也是最老的一個,其他志願者大約都在20到30歲之間。Hans Hertel說他們這八個人被關在一個旅館中八個星期,排除了吸煙、喝酒或作愛等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然後,他們會給志願者分別吃「生的牛奶」與「微波過的牛奶」、「生的蔬菜」與「微波過的蔬菜」,吃之前先抽一次血,吃完後再抽一次血。(參見:The Proven Dangers of Microwaves



大陸的批評文章說,這個實驗非常的「粗糙」,除了樣本太少,進食之後的抽血間隔也只有15分鐘到2小時,並據此批評研究設計有問題(怎麼可能剛吃完東西就發生變化?)。不過我們一來沒有找到原報告,二來在部分介紹的文章中只說「間隔一定的時間」(at defined intervals ),因此對這一部分的批評並不能肯定。但,只有八個實驗者的樣本,就一個號稱「重大發現」的研究來說,研究的結論未免下得太過草率。(參見:誰說“微波食品有害健康”?)



在大陸的批評文章中還提到Bernard Blanc後來曾公開改變他對「微波有害論」的看法,這點是沒錯。在ARE MICROWAVE OVENS A SOURCE OF DANGER?一文中,就有記述此事,不過同一篇文章中卻又另爆「內幕」,說Bernard Blanc曾私下寫信給Hans Hertel,說他公開表態是不得已的,因為有人要危害他的家人--這一點,因為沒有其他資料佐證,只能存疑。



6.前蘇聯的研究與禁令

不管是看中文,還是看英文的微波有害論,我們都沒有找到蘇聯相關研究與禁令的進一步資料。目前只能先存而不論。



7.微波令營養價值減少?



食物營養質減少的問題,其實只要食物加熱都會,去年在我們站上就有一篇報導指出,西班牙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研究發現,綠色花椰菜在經過微波爐處理時流失的抗氧化分子最多,而用水煮和壓力鍋則是其次,最好的選擇是清蒸,可以讓抗氧化分子幾乎沒有損失。 (參見:微波爐處理食品 營養恐流失)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建志在一篇「微波爐雜談」中就提到「和一般的加熱方法相比(如煮與蒸等)﹐微波加熱的維生素B群耗損率與一般加熱法相近﹐維生素C耗損率反而比一般加熱法低...」(參見:微波爐雜談)



Raymond Francis的分析大致如上,綜合以上查證的事實,本文的可信度是有問題的。在查證相關資料時,我們也發現關於「微波有害論」其實還有很多論述,不過,如果再就這些論述進行查證,可能就要出書了,因此,目前僅就網路流傳的Raymond Francis文章進行分析。
作者: 隐情    时间: 2009-4-24 12:16
啊,救命啊,我有时候还用来弄热奶呢!
作者: 笛笛妈    时间: 2009-4-24 14:14
微波这种东西咱们外行人真是无法了解透彻,真被搞糊涂了,也不知到底该相信谁。
但是,我相信无风不起浪,负面的评论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高科技的东西还是少用为妙。咱们中国那么多年没有微波炉也生活得挺好,现在有了虽然方便了很多,但可别得出什么毛病来。总得来说还是少用为妙!!
作者: mountainwind    时间: 2009-4-25 08:09
我是绝对不敢用... 家里的微波炉买了好几年都还没开张过...
那些报告蛮....
作者: ziqwei    时间: 2009-4-30 11:20
有这么可怕,我一直都不知道
作者: qianshoula    时间: 2009-4-30 23:34
是真的吗?还好我不常用这个。
作者: rgzxzlp    时间: 2009-5-4 10:38
晕哦  到底能不能用?
作者: 镇宇妈    时间: 2009-5-4 17:52
既如此吓人,为什么政府不取缔微波炉?
作者: flybillfly    时间: 2009-5-6 15:47
微波炉一直用到现在了
作者: 羽鹰    时间: 2009-5-7 16:19
尽量让孩子远离微波炉和电磁炉
作者: 昕宬妈    时间: 2009-5-25 10:12
宁可信其有,不用就对了。还好我们搬新家后,就没有添置微波炉。明智明智!
作者: zxqno    时间: 2009-5-25 15:54
到底该相信谁的呢?
作者: 格格边    时间: 2009-5-27 15:41
太吓人了,经过论证了吗?
作者: kellyxx    时间: 2009-6-9 15:26
尽量少用为妙, 非不得已不要用.它确实非常方便.
作者: 晴天_1980    时间: 2009-6-10 10:20
是啊,都不知道该相信谁的了
作者: mecyl    时间: 2009-6-11 13:59
怎么办?一直都用微波炉给宝宝热东西吃,既然有这个隐患,为什么从来没有见到明确的标识呢?
作者: goodtree1616    时间: 2009-6-11 15:53
还是少用好。
作者: yueyue妈妈    时间: 2009-6-12 15:55
看得心理怕怕的。。。
作者: 宁静    时间: 2009-6-13 18:35
用了好久了,冷汗……
作者: maomaobaobao    时间: 2009-6-19 07:52
太可怕了,用了十年了,还好没给宝宝用。
作者: fuyan2009    时间: 2009-6-19 17:20
太可怕了,我们只让孩子避免接触微波,但没有想到微波炉加热的食品会致癌,汗颜!
作者: hzliying    时间: 2009-6-20 10:41
不会吧  这么恐怖!!!以后都不敢用微波炉了
作者: ikanbai    时间: 2009-6-24 16:33
真可怕,以后微波炉真格不敢用了。
作者: vivibaby0825    时间: 2009-6-27 00:19
I agree with you. Which one is the correct info?
作者: emily_cool    时间: 2009-6-30 12:43
每天都在用,每顿饭几乎都用...没什么感觉
作者: xiaomixiang    时间: 2009-7-6 12:16
晕死, 科普打架了
作者: 欣妈妈    时间: 2009-7-24 12:00
太可怕了!那以后还能不能用微波炉?
作者: 女儿成长    时间: 2009-7-28 11:45
看来做鸡蛋糕也不能用微波炉了,是这样吗?
作者: feliciahqz    时间: 2009-7-30 12:27
现在是什么也不能吃,什么也不能用了
作者: lxz050604    时间: 2009-8-2 12:11
看后想想真的够可怕的,以后就和它们说再见了,谢谢分享。
作者: 飞翔的痕迹    时间: 2009-11-9 15:58
:L :L :L :L :L :L :L :L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