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过劳死信号身体提前6个月发出
[打印本页]
作者:
上方宝剑
时间:
2009-1-7 23:46
标题:
过劳死信号身体提前6个月发出
“白骨精”们请注意,“慢性疲劳综合征”在悄悄地向你们逼近!这是一种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看看你们身上有没有它潜伏的身影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里,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断加大,人们常处于超时工作、睡眠不足、没有休闲的状态,“白骨精”们尤其如此。“白骨精”是白领、骨干、精英等成功人士的戏称,因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正悄悄地向忙忙碌碌的“白骨精”人群逼近,最为典型的就是“慢性疲劳综合症”。
据网上调查显示,长期处于过劳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白骨精”人群竟达百分之八九十,“用命换钱”已经不再是戏说。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赵玉武博士分析,从“白领”阶层、“成功阶层”接受医疗检查的情况来看,各方面指标均正常,就使得问题容易被忽视,而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系统性疾病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也是心脑血管、肾脏、肝脏及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病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查不出异常的疾病
周总监不过30多岁,已经是一家合资企业的高管。她两年多以来,却因为工作压力大、家庭琐事多,出现烦躁、神疲乏力、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她曾辗转于各家医院,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在服用镇静、安神的中西药物之后,病情也一度减轻。没料到,今年企业出口形势愈发严峻,业务量下降,工作压力加大,周总监的病情复发并加剧,服药后都不能缓解。此外,又出现了头痛、头晕眼花、心悸、沉默寡言等问题,她经常眉头紧皱,自己在家悲伤哭泣,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另一病例的张经理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因工作关系常熬夜、伏案工作,生活无规律。2年前开始出现“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咽痛,持续低热37℃左右,肢体乏力。他曾认为这是感冒后引起,过一段时间自会消失。在服用感冒药物之后,鼻塞流涕等症状似可消失,但仍觉疲劳,腰背酸痛,烦闷,食欲不振。最近2个月又出现焦虑、失眠、肌肉酸痛等。曾先后2次住进2家医院,试图查找出低热、肌肉酸痛的原因。为此,他进行了大量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致使他对医院产生了不信任感……
后经专家会诊,周总监和张经理这两个病例都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赵玉武博士说:“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尚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的症状。它是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88年正式命名的疾病,是一种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
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发病率高,都市人群中发病率超过四分之一;二是发病人群集中,主要集中在IT、科研、金融、新闻媒体、公务员、广告、出租车等行业;三是患病时间长,大多数患者患病时间在一年半以上,其中30%左右的人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
警惕身体的危险信号
赵玉武博士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表现出形形色色的症状,包括不良的心理行为、不振的精神面貌、对社会外界的不适应能力,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某种不适等。比如,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慢性咽痛、淋巴结肿大、肌肉关节疼痛、反复感冒等一系列难以用某一种病种予以解释的症候群。而一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举例来说,慢性胃病患者可以伴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也往往具有胃肠道症状,如胃肠不适感、食欲不振、厌食、恶心、上腹部和胸部堵闷感等等。慢性胃病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它们之间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人类对于疾病认识的深化,现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清楚,但国外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明显异常。可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确实是疾病,而不是“亚健康”。
如果您身体出现了以下情形,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要加以注意:
一、持续6个月以上的严重疲乏,休息不能缓解;
二、流感样症状,包括低热、肌肉关节痛、咽部刺痛或发痒、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触痛、头部重压感,且起病突然;
三、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丧失、说话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及睡眠障碍。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严重者,有可能出现“过劳死”。根据日本的经验,在1987年至1989年,日本报道“过劳死”达1800例,这种现象亟须引起中国成功人士的警惕。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的十大危险信号为:一是“将军肚”早现;二是脱发、斑秃、早秃;三是频频去洗手间;四是性能力下降;五是记忆力减退;六是心算能力越来越差;七是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八是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九是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十是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出现,客观上是激烈竞争、快节奏的环境造成,但主观上,也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有关。因此,消除慢性疲劳综合征,还要靠自己的力量。赵玉武博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要生活规律,充分休息。休息是制服疲劳的法宝,但是休息不等于睡觉,过度的睡觉或无所事事,反而会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人体活动能力进一步减退,疲劳感更强。休息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大范围的表现,包括身体和心理适度的放松和调节。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就应该辞掉工作或者放很长的假休息,太放松而又没有重心地生活。
二是要合理膳食,多吃粗粮。成功人士要注意对维生素B的摄取,如粗加工的谷类食物。某些碱性食物也有抵御疲劳、减少抑郁的功能,如牛奶、大豆,以及桃子、西瓜等水果。蜂胶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天然产物,享有“血管清道夫”之美誉,也适合成年人防病保健。
三是要适度运动,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是另一有效的预防途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大都不喜欢运动。其实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而不易疲劳。“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一言道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宜活动,是预防消除疲劳,防止亚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方式。
四是要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大多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都比较敏感,很容易从消极、悲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承认已经存在的事实,承认缺憾的存在。学会倾诉,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不要凡事自己扛。
五是要自我观察,尽早干预。如果感到身体有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这时,不要硬撑,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指导。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通过中西医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
上方宝剑
时间:
2009-1-7 23:50
标题:
这些年轻"潇洒"让你短命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不拿健康问题当回事,殊不知,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和做法已经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无数健康隐患,说不定就是你现在的一个小错误,白白让阳寿减了几年!
犹记得当年20出头,风华正茂,你认为自己的活力永远也不会枯竭;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成熟性感,每日手指间少不了香烟;夏日里更是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年轻魅力。时过境迁,如今的你已经成为了普通人中的一员:和别人一样背负着偿还贷款的压力,更多的精力都用于筹划各类家事,至于休闲娱乐早已沦为偶尔为之的奢侈。这时候你恐怕就会开始忧心年轻时候不计后果的潇洒会不会突然间给自己来个逆袭?吸烟、饮酒、蹦迪、日光浴,这些看似年轻标志的活动究竟会给日后的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威胁?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第一大害:酷爱日光浴
危害:很多人都认为日光浴不但能给自己带来迷人的肤色还有益健康。但是千万别小看阳光的厉害—频繁或时间过久的日光浴也可能导致皮肤癌和提前衰老(如色斑、皱纹、皮肤松弛和毛细血管破裂等)。尽管没有人能够证明日光浴本身与皮肤癌有多大程度的直接因果关系,但研究表明那些有曾经被日光灼伤经历的人罹患黑素瘤(皮肤癌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的几率要高于其他人。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所有喜欢日光浴的人群中,白色人种的人罹患黑素瘤的可能性高出其他人群三倍之多。从日光浴的方式来说,“人工”日光浴的伤害性更大一些,因为皮肤会在短时间内吸收相当集中的紫外线。
补救措施(效果中等):从被日光灼伤到病发皮肤癌,其间可经过一个10~30年的潜伏期。因此如果你在小时候曾经被阳光灼伤过,那么现在必须提高警惕。每个月检查一下自己全身的皮肤,看看有没有新的痣记出现,有没有老的痣记变色、变形,如果你发现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刻就医。同时,如果你身上的痣记较多或经常晒日光浴的家人中有人曾罹患皮肤癌,那么你也应该每年做一次专业皮肤检查。当然,还有最基本的一点:在未涂抹防晒油的情况下再也不接受阳光直射。
第二大害:经常处于嘈杂的环境
危害:年轻时酷爱摇滚乐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大不如前。经常处于嘈杂环境容易造成听觉系统对中波声音接收能力下降,有时候听不清别人所说的话,周围有噪音的时候情况尤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继而会对更高波段的声音反应迟钝,也就是说,听高音调声音,如门铃、电话的能力降低。
补救措施:听力的丧失是无法挽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避免听力的继续下降。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时刻意将音量放小一点儿,在使用吸尘器等噪音较大的电器时带上耳罩等。如果耳边经常嗡嗡响,说明你可能患有耳鸣症,对于那些喜欢大声放音乐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病。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如果出现此症状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排除患其他病症的可能性,并了解症状的缓解方法。
作者:
上方宝剑
时间:
2009-1-7 23:57
标题:
身体疾病的预警信号
最近,你的身体是不是出现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此时你需要警惕,有些轻微的不舒服症状可能预示着一些重大疾病。
1.视力减退:眼睛经常发烧,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可能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有发胀的感觉,十有八九是肝脏出了问题。
2.眼脸下垂:眼皮越来越厚重,还忽然有些下垂,早晨轻,晚上重。这时不能只想到去美容院,而应该警觉到这是不是重症肌无力的先兆。比较可怕的还有颅内动脉瘤。如果你的眼睑下垂是一侧性、突然的,瞳孔散大,应立即到神经科治疗,刻不容缓。
3.看灯光出现彩圈:看灯光时,发现灯光周围出现彩圈,这可不是特异功能,它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其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彩圈近看较小,远看较大,紫色在内,红色在外。
4.唇舌麻木:嘴唇感觉麻木,饮量减少,身体日渐消瘦,这是胰脏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欲裂、麻木无味。
5.睡觉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如果你睡觉时流口水,很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所致。此外,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6.手心出汗:手心出汗,可不是表示你身体好。手心持续性或间隔性发热、出汗,很有可能得了慢性肾盂肾炎。
7.顽固性咳嗽:通常一次顽固性咳嗽,连续两周以上,又找不出病因,那很可能是充血性心脏病或肺癌的信号。赶紧去医院检查。别担心,发现得早是好事。
8.胃痛:你患过胃病,所以这次竟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痛!其实,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呕吐感。
9.胃口大开:近一个月来,你突然胃口大开,但体重却随着进食的增多反而减轻了,排尿量也随着喝水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多,去医院一检查,原来得的是糖尿病。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经常吃了饭没多久就又嚷着“肚子饿”,但人却明显消瘦,那可能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0.肚脐在说话:①向上形:肚脐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那你得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②向下形:应注意预防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③肚脐偏右:肝炎、十二指肠溃疡在向你敲警钟!④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11.瘢痕变化:如果你身上的一些慢性皮肤病,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最近忽然发生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变化,你可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若经过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皮肤癌的可能。
12.抓破皮肤:你的手和大腿的某个部位,总是一天到晚痒个不停,而且发展到后来,甚至想把皮肤抓破才觉痛快,同时又发现有皮疹,这可能是患了淋巴肉芽肿。这个病的后期幸存率只有20%!另外,持续发痒的征兆还有可能是糖尿病、严重血液紊乱和肝炎等。
13.你在不自觉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吗:①机械式端坐:坐下时,只有两手扶在膝盖上,或扶持床边才感到舒服,心脏在告诉你,你是不是太疲倦了?②闭眼站立时身体摇晃:两脚靠拢直立闭眼,身体就大幅度晃动,这是提示你小脑或脊髓功能可能出现了异常。③坐卧不安:体位变化频繁辗转反侧,坐也不是卧也不是,可能有胆石症、肠绞痛等隐患。
14.脚有些肿:脚肿了,往往是由于静脉栓塞而引起的,及时看医生的话就没什么事,不然很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会引发肺栓塞,影响到你的生命安危。
作者:
lilyshi2004
时间:
2009-1-8 14:55
现代人的社会压力更大了,就更的注意自己的身体了,谢谢分享
作者:
蓝海洋
时间:
2009-1-8 15:43
40岁过后更应该注意了
也没办法 身不由己啊。。。。
作者:
bjjccy
时间:
2009-1-9 11:23
嗯,是要注意保养身体了,坚持锻炼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