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从以前电邮中整理出的女儿学习英语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0:43
标题: 从以前电邮中整理出的女儿学习英语记录
上本论坛以来,从论坛管理人士和各位坛友处所得甚多,在此不及一一。也有很多朋友曾提议我建一个楼。这几天大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英语输入方式谈得较多,引起我也想多谈一些。但想到以前曾写过一些,见于给亲友的电邮。因此我想不妨将这些电邮中自觉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整理出来,供年龄较小孩子的爸爸妈妈参考。

记录从2006年暑假开始,那是女儿幼(儿园)小(学)衔接暑假,内容也以这个暑假为多。在这之前,女儿学了一年稍有余(不包括寒暑假)的“乔登美语”,每周一次2小时,在家里由家教教,课余基本不再学。因此比较高强度的英语学习基本就从2006年的暑假开始。

本记录基本上只是拣选当时的电邮内容,不做增加。所谈可能不仅是英语学习,会有旁及。按时间来说,内容分布不匀。
作者: yangyang0208    时间: 2009-1-5 10:45
太好了,正需要,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0:51
2006年7月20日

上午让##(女儿名,下同)抄写两句歌词(歌曲是已唱的比较熟的):

Whenever it's hot, have some water.
It will make yuo cool all day!

写了一遍,我让她再写一遍。

接着我从一本Reading(美国阅读课教材,一年级)中找到一张配图的表,让##抄写文字部分,内容为:

Apple Tree Chart

This chart tells how an apple tree grows.(此句不抄)

Plant the Seed
Water the Seed
Let It Grow
Pick Apples

##写完一遍,马上兴高采烈的配图。原书的配图只是画的一张苹果树,##却一下配了4张图,种苹果的每个步骤1张。

配完图我让她读Apple Tree Chart,却读不全。让跟着我念,也不大愿意大声念。在我的批评之下,眼圈都发红了。此前她就已经说过,“和爸爸说话就是困难”。我和她说,汉语的水平你已经很高,接触的时候很轻松,总是能吸收到新东西,连爸爸看的网上文章,写的帖子……你看了都可以了解一些,当然你就很有兴趣。英语你刚开始学,什么都看不懂,当然没兴趣。汉语好比是甜果子,英语好比是苦果子。但是如果每天连续吃10个甜果子,1个苦果子也不愿吃,就一直学不会英语。现在你的汉语在一样大的孩子中比很突出,但长大了每个人都会汉语,你就一点突出的地方也没有。那时候,不会英语的人就少了一扇窗,再也难以打开。所以每天吃甜果子数量要控制,同时至少要吃1个苦果子。苦果子吃长了,也就逐渐会变甜。那样长大了,每天就可以吃两种甜果子,而不会英语的人就只能吃一种。

总之感觉##对英语的抗拒力很大。因为两个因素:1、现有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的反差;2、没到能强迫自己学习看不到用处的东西的年龄。但我觉得强力影响孩子还是必要的,只要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接着又拿出以前学过的一种叫“英语先修广场”的台湾光盘教材让##复习。3岁左右跟着念过,记得好多单词。今天又听了上面的儿歌。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0:59 编辑 ]
作者: 砚儿    时间: 2009-1-5 10:55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0:43 发表
所谈可能不仅是英语学习,会有旁及。按时间来说,内容分布不匀。


相信这点最受人欢迎,  

欢迎 qsqsqsqs开耧,  我拿个板凳坐等.
作者: 三宝妈    时间: 2009-1-5 10:57
精品文章!学习
作者: hlp525    时间: 2009-1-5 10:58
欢迎开楼,我也搬个板凳坐在砚儿旁边:)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00
2006年7月22日

视觉方法再一次生效。让##看Language Arts(美国教材,一年级)上的一幅图配文,文字为:I run with mom. I like to run! 让她画同样的画并抄这两句。她兴趣不大,但很快完成,字写成她自创的美术体(也就是每个字母大小严重不等)。

又推荐一幅线条画,超市购物图,配的文字为:I get apples. 图中人物较多,并有货架。##对画出的货架大感兴趣,立刻动手来画。并主动用英文配字(以前画画多次要配汉字,往往需要我们协助完成),在我的帮助下配了MILK、CANDY、COOKIES、SHAMPOO、CLOTHING、VEGETABLE、FRUIT……还在继续创作之中……
作者: 羊羊的妈咪    时间: 2009-1-5 11:01
认真看看,学习,借鉴

羊同学现在是学前班英语和剑桥预备级同步进行,但效果一般,还是更喜欢老妈教的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09
2006年7月23日

视觉方法继续成功。决定带##学Language Arts。6个单元,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是认识句子。理解句子是由词构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成陈述;句子的首字母大写,用句号结束(疑问句和感叹句见第二部分)。

习题都是带画的,乃至于一题一画。##很感兴趣。今天写了13句,然后我们带着念,并学会了用金山词霸自己检索读音,练习听。并问,再听一会儿先修广场,今天算吃了几颗果子了?并要求将帖在墙上的自己的英文水平发展表(我画的包含有“听、说、读、写”四项内容的一个简单图表)的内容有所修订。

Pig  and  Dad  like  Rex.
Rex  is  in  the  box.
Pig  has  a  big  box.
Dad  and  Pig  see  Duck.

Pig  gives  a  gift.

Pig  wins  a  cap.
They  hop  and  hop.
Pig  has  a  big  bed.

The  Sun  is  down.
The  bed  is  big.
Pig  likes  the  cap.
The  rug  is  red.

The  pot  is  full.
作者: 月下小楼    时间: 2009-1-5 11:17
也来学习啦!建议楼主是否帮女儿取个网名代替##?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18
补记一笔:因为当时乔登美语的家教暑假不上课,因此2006年暑假就变成我亲自执教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23
2006年7月24日

昨晚赴晚宴,回来谈到土壤的问题。我和##说,回去按照Science给她谈。今天早上谈了,比如说到土壤的成分、种类、每种的特点等,主要用汉语,夹英语单词。

##今天第一次从我这里知道,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并对多大叫岛,多大叫陆地感兴趣。比如她说:“澳大利亚是个国家,不可能是个岛。”

这册Science解释词汇理性、简明,如把“wind”解释为“moving air”,把“ocean”解释为“a very large body of salt water”。

准备Reading两册,我先将故事用混合语言讲给##听,开学后让##的英语老师来教读,每周一次,并录下音供复习用。

SOCIAL STUDIES和Science,我选择部分内容用混合语言讲解。实际上里面相当多的东西也适合作为语文教材。

而Language Arts我将带着##做上面的练习,难度可略减,并配合认读、抄写“乔登美语”和“先修广场”已学过部分,建立语音和书写的联系,并对语法规范有初步认识。

与以上步骤同步的是扩大词汇量和对句型的掌握,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只要将孩子培养到能自学的水平,大人的负担就会减轻。

今天上午学的是疑问句。说了疑问句的规范:以疑问词开头,以问号结束。介绍了3个疑问词:What、Who和Where。抄写两个学过的句子帮助掌握:

What is your name?

Who are you?

另外,上午还画了3幅关于小猪的组画,我给每幅配上了英语:1、pig go to school. 2、Pig and pals are swimming. 3、Pig and Dad and Mom are playing.下午或明天让她将句子抄写到画上。第二幅画的很可爱。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28
2006年7月24日

现在基本每天上午学英语。中午午睡。下午和晚上就是随便玩、看汉语书、看动画片、散步或游泳——有时仍然穿插学些英语。今天上午学英语之前奶奶带着散了半小时步。

抄写作用比较大。现在英语书写已经比较熟练,字也写的比较漂亮,并开始从认读和书写角度掌握单词和句子。现在重看以前看的“先修广场”,复习和学习的效果更明显;对一年多以来学的“乔登美语”的复习,也受到抄写的大大帮助。
作者: sydsgyh    时间: 2009-1-5 11:29
总之感觉##对英语的抗拒力很大。因为两个因素:1、现有汉语水平和英语水平的反差;2、没到能强迫自己学习看不到用处的东西的年龄。但我觉得强力影响孩子还是必要的,只要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对这段话深有感触,我儿子和你女儿虽然同是三年级,但英语学习你们超前了不少。我儿子现在对英语的抵触跟你女儿两年多前的那种状态很相似,虽然我们都自认为进步很明显,但他还是不喜欢学英语。你引导的很好,学习了。不知你女儿现在喜欢英语了吗?

[ 本帖最后由 sydsgyh 于 2009-1-5 11:30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37
2006年7月25日

带孩子玩的不够多。##和妈妈都这么觉得。游了7、8次泳了。哪天如果完全是阴天,带##去爬山。

读了一点哈利·波特之母罗琳的传记。她有个小不到两岁的妹妹(65年中和67年初);小时候有个邻居,家有俩兄弟,略小于罗琳。4人小时候一起玩,是罗琳后来经验和想像力的资源。

现在的孩子缺乏玩伴,这已经是老话题。在我的发动下,主要由##主动,##在园子里结识了2、3个玩伴。但这些玩伴似乎都在等##主动邀约。所以现在##和他们玩的也很少。仅WZ的孩子每周五下午来玩半天。

我要上午带##学习,下午带她玩,才算称职的放假中的爸爸。这是##上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要想法带她以及让她多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41
2006年7月26日

昨天的作业是抄写9句唱熟的歌词。今天抄写了4句,并抄写Language Arts上的一封信,主要强调其中的一个感叹句:

Dear Gram:

I like my cat Max.

He is so much fun!

Come and see him.

Love,

Pat

并抄写我编的一个句子,配合观察新买的较大的地球仪的相关部分,用新买的放大镜:

Australia is a country.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43
2006年7月26日

##今天看到书房窗帘图案中点缀的两个单词,就试图认读(以前视而不见,这是抄写起了作用),我查出来教她,自己也学会了:twig(枝)和 bud(芽)。

昨天和今天作业量有所减少,##感觉出来就问我为什么。另外她前天还问过我,是怎么想起来让她抄英语的。她似乎想知道我作决定的动机和原因。

现在##英语书写已经比汉语还多了。实际上英语书写比汉语容易,电脑输入也是如此。台风雨袭击本省,游泳暂停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46
2006年7月27日

今天我们又谈到前几天学的三种土壤的英语称法(topsoil、clay soil和sandy soil)。最后一种我已经记不得,##还记得!只学了一遍!可见儿童时代是学语言的黄金时代!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49
2006年7月27日

(这几封信和亲友讨论中文电脑输入和英文电脑输入的差别等,下信同)

……我上信所真正想讲的是,##也和我谈起,她也感到,写英语更容易!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54
2006年7月28日

在机械打字机时代,汉字的输入完全是个“专业”工作……此时英文打字就不是那么专业的工作,应该人人基本都很快可以掌握。

进入计算机时代,两种文字的可处理性上的差距又发生了变化。不仅输入的差别仍然存在,而输入便捷又和可编辑性和数字化累加,优势呈几何级数增长了。此时,汉字的输入问题仍存在,也就是仍是一种“专业”工作,其和可编辑性和数字化的累加优势也同时难以实现。这也就是80年代国家攻关的背景吧。

而且直到现在,在输入方法上我们还是更麻烦,虽然可编辑性和数字化的累加优势问题已经解决。如果说到对民族竞争力的影响的话,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由于汉字的非拼音特性,即使中国已经成为超越美国的第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但各国人民选择使用的通用交流工具仍然可能不是汉语。

在读哈利·波特之母罗琳的传记。她生于1965年,83~87年读大学,女儿生于1993年。她的那套小说的第一卷完成于1996年,至此时为止,她一直只能用工作单位的机械打字机打字,因此有改动时她就完全重打,并为获得底本而打两份。直至第一卷出版,获得稿费1910美元,继而她申请了一个文学奖,获奖金12000美元,她用后一笔钱为自己买了一台电脑,从此才结束改动需要重打的历史……这也说明,中国人在现代技术应用意义上的水准已经接近西方。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1:59
2006年7月29日

上午##又抄两段歌词。昨天除抄一段歌词外,还抄了一种叫“NODDY学英语”的教材中的故事篇中的5句简单对话。

接着让##听New Reading 360的第3级的第3册,##感觉稍难。准备先复习第1、2级。

接着给##讲science中的第一单元的前2页(全书除开篇部分的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正文后的附加链接提示等内容外,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二章,共7~8课,总计十二章,44课,其中第一、二单元谈生命科学,第三、四单元谈地球科学,第五、六单元谈物理科学)。今天学的2页实际上是第一单元(Plants Are Living Things)和第一章(All About Living Things)的封面。

我给##讲之前做了预习,需要用金山词霸校正我的读音。简单的两页内容仔细读了后还是让人震惊。比如第一页文字内容除目录如下:

Look!

Tell about this fruit.
What color is it?
Where did it come from?
Take a good look!

前两个问题##甚至都可用英语回答。最后一个感叹句实际上在提示孩子注意果园丰收之繁盛,大自然的生机!孩子不经提示也许注意不到。教材的引导性体现出来了。

第2页的文字内容:

Did you ever wonder?

What is alive?
The child is alive.
Her hat is not.

INQUIRY SKILL
Observe what else is alive in the photo.
How do you know these things are alive?

前面问题都比较简单。什么是有生命的?孩子是,她的帽子不是。照片中还有什么是有生命的?孩子会答 deer、flower 等。但如何回答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这个问题?这就把问题引向了深入。需要水?会生长?还有什么?对孩子意识、思想和情感的开拓这是多么简单又是多么好的问题?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2:03
2006年7月29日

我上课时问,书房里有哪些有生命的东西?##回答,除了我们两个就没有了。我说,你就能保证桌子底下没有一只蚊子?墙脚没有一只蜘蛛?你的身上没有一个细菌?她笑了。听到 How do you know these things are alive 这个问题,##也笑了,但答不出来。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2:05
2006年7月29日

How do you know these things are alive?  这个问题指向生命之特征的所有知识,又是自我意识和伦理思考的基础。是个开放性问题。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2:07
2006年7月29日

我还需细读教材。人家的科研支撑着基础教育啊。我们都是割裂的。苏版教材插图孩子画的幼稚。实际上是画图人自己幼稚。而人家不这么看。How do you know these things are alive?  提示孩子注意生命的全过程。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2:11
2006年7月29日

科学教材结构合理,内容丰满,可感性强,具开放性和引导性,和社会研究、阅读、数学课交叉!

和##一起学英语的小朋友,WZ之女TR(98年9月生,二年级,开学升3年级),在暑假期间……每周三次奥数……三次开心作文,还在准备电子琴考级。

天天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能写出屁!总不能天天写屁!——说到屁,想起有次我问##,有没有人从不放屁?##笑说没有,并说如果有那他就是疯子。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6 07:55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11
2006年7月30日

听音方面,暂乏好的资源。那套“NODDY学英语”,基础是英国人搞的4集每集长几分钟的儿童木偶动画故事片(据说由英国Chorion公司制作),由外语教学与科研出版社改制而成。3本书,6张光盘。将每集动画故事片播放两次,第一次加了很多汉语旁白做解释,解释剧情,也解释对白的意思,第二次播放基本去掉旁白。

缺点为:一、光盘播放时,双语字幕是不可消除的,而且即使是第二次播放,双语字幕仍在;二、书,印出了所有的对话,但汉语旁白完全夹在对话中,旁边则是对话的汉译,而且文字印的字非常小,只有外国教材的字母大小的1/4左右,非常不适合孩子读。

拉长,掺水(配书制成“学习书”“故事书”“动手书”三本,第三本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低质量的自己搞的搭配销售的东西),6张光盘,而内容甚少(配“学习书”的4张,一个几分钟的动画故事篇一张,又搞了不必要的配“故事书”的2张),以及自以为是的低质量制作(因为字幕不可消除)。总体在一起做了个大礼包,98元。是##的英语家教老师送的。

我将第一个动画故事片的对话制成了WORD文件。这样可以去掉对话中加夹的旁白解释,以及旁边的汉语翻译,以及可将字放大。然后准备让##听光盘中第二次播放的动画故事片,尽量不看字幕,并抄写WORD文件上的对话内容。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16
2006年7月30日

每集儿童木偶动画片6分30秒。合理的制作是:一张近30分钟的DVD光盘(可选中英文字幕同时出现,或只出现英文字幕,或无字幕)30元;一本18元的配书,英文对白单独印,对剧情的解释和对对白的翻译印在另外的地方。做这种教材或读物的改制,中间看来有暴利。

儿童木偶动画故事片完全是国际水平的。但中国出版社把事情做的很下作。售价是另一回事情。

打印片子中本有的歌词,主人公唱的。我说打印的东西已经抄完,##说:“你再开发一点东西出来不就行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19
2006年7月30日朋友老X的回信

羡慕你的计划进展顺利,##看来已经对外语不再有那么大的抵触。XY(老X的女儿,生于1996年10月)的情况相反,她每天花2小时练琴,剩下的时间做作业、看书、跟小朋友玩、睡懒觉,大概3天能够学一下外语,时间很短,不超过30分钟。对外语她能躲则躲。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21
2006年7月31日

##有1/3的热情,1/3的愿意,1/3的抵触。我们的最大障碍是我不是合格师资,而只能说是辅导员——“不是合格师资”,主要是听说方面。

时间是个大问题。##开学后估计时间也会少,但我还是想她能每天学1个小时——这是至少的了。现在是1~2小时。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24
2006年8月1日

上午来了个98年的男孩,##玩的兴奋极了。因此没有按量完成任务。下午补了一些。晚上又自创一首英语儿歌,有词有曲调,词为:

Look out, look out,
Look out, look out,

Look out, Tubby bear,
look out, Noody,

It's a pond!
It's a pond!

Look out, Tubby bear,
look out, Noody.

“Look out”一词是在“New Reading English 360”的第2级第2册上学会的,儿歌发生的情境则来源于“NODDY学英语”故事书上的一幅画。

昨天则自创了一幅配台词的纯色彩蜡笔画,4位小姑娘,3位在泳池里,1位在岸上,泳池里的1位问:“Can you swim?”岸上的说:“No, I can't.”底色还没填完,填完了拍张照片传给你们看看。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26
2006年8月1日朋友老X的回信

对于2次创举,我都给予了表扬。大力推广绘画外语学习法,一定有实践意义。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26
2006年8月1日

绘画英语学习法和歌曲英语学习法以及绘画+歌曲英语学习法。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32
2006年8月3日

坏了一台空调,买了新的来装。##在里面抄写英语。快结束时不乐意了,说就是我在那里“享福”。如果几个孩子一起学乐趣会大。一年多来,因为是几个孩子一起学,因此每次都是兴高采烈的。

“……说就是我在那里‘享福’。”——什么是“陪读”由此可见。要培养孩子独自干,辅以陪读(大人陪和小伙伴陪)。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34
2006年8月4日

孩子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引导好是最关键的。当了一个月的英语学习辅导员,有体会。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个就是钢琴教师,就可以更多的将钢琴教学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35
2006年8月7日

“NODDY学英语”中的剧本,字太小。我输入电脑然后打印。刚输完第一个《NODDY造火箭》,漏掉一句台词,##发现了。孩子的记性还是不一样。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41
2006年8月10日

昨天在科教书店发现本省3年级起点的小学英语教材居然是“朗文”(Longman)编的,共8册,带磁带。但书店只有5册,不然我可能会买。我翻了一下第3册,应该是4年级上学期用的,##也凑在边上看,我说是小学几年级的,##说这么简单呀。我说这就是接触的好处,如果不接触,还是会觉得难。 一位邻居在大学教英语,她说的入门阶段学chant(儿歌)的好处,是的确的。她说到汉语儿歌,岂不知汉语有很多顺口溜,实际不好;或者就是儿童不懂意思的、过难的东西。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50
2008年中旬开始,我带女儿到上海住了两周。在上海我阅读了美国小学教材一套。我在电邮中写到:

“接着就是读那套小学教材……已经读完了reading。从reading中的插图可以窥见美国美术的很大一部分面貌。风格多样(这也是民族熔炉的一个反映),欧洲传统的、墨西哥的、北美印第安人的、日本的、朝鲜人的、华人的、印度风格的,都有。中国不可能搞成那么丰富,虽然不应放弃丰富。还有就是随意性,照片、电脑制作的、很随意画出的、剪纸的、半泥塑的,和正式艺术品水准的作品熔于一书。但和文章配合很好,很真诚,很原创。这就是提示中国的美术的实用性不够(当然真诚性、艺术性同样不够)。”

女儿则在哥哥姐姐所在的国际学校参加为期两周的夏令营。所谓夏令营就是找两个代课老师上上课、画画画。女儿说听懂的很少。女儿是免费旁听。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56
接下来就是上学了。暑假的学习进程基本被打断了。因此在其后的电邮中找英语学习的内容可能就比较难找了。我就多搭配一些学语文以及学校学习适应等其它情况的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4:58
2006年8月31日

刚才##的英语家教来了。##暑假英语有进步,估计和另三个孩子中的两个难以一起学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07
2006年9月1日

##的课程表……英语只有3节。但学前没有学过英语的几乎跟不上的。没有科学课!

中午众家长夹道接孩子,很拥挤。

下午排队出来时每个班级前面有一位同学举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几几班——像奥运会一样。似乎仅仅一、二年级如此;且一、二年级,三~六年级,七~八年级和九年级分别有四种放学时间:一、二年级是4点25,三~六年级是5点15,九年级是6点。

回来后和##妈妈的MSN对话:

B 说:
接回了##并给她洗了澡
B 说:
路上吃了个绿色心情
B 说:
现在在喝酸奶
B 说:
情绪很好
B 说:
上了体育课,说做了个游戏很有趣
B 说:
第一节课体育,第二节课思想品德——老师让自己看书
B 说:
路上和我说起两点
B 说:
一是说上学以后就不能像暑假那样学英语了
M 说:
她的意思说以后没有太多时间?
B 说:
当然,本来是整个上午学英语的
B 说:
二是说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没有其他选择(并问开学第一天为何没有作业)
B 说:
第二条不知是不是老师灌输的
M 说:
今天没有作业吗
B 说:
没有

我和##说可以中午学英语。并且,周一到周五没有体育课的两天锻炼一小时。

我又问了##一放学就做作业是不是老师强调的,##说,不是,是她自己强调的。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5:23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13
2006年9月3日朋友老X的回信

这个学期给XY报了一个外语班,老外教听说,1每周2课时,1200元。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21
2006年9月4日

旁听一小时LZT的钢琴课后,##非要到LZT家玩并吃在L家晚饭。在她一再要求下批准了,并说好7点去接。

7点##从LZT家来电,说刚吃完晚饭就到7点了,强烈要求再玩一会儿;我问准备玩到什么时候,##说7点半之后哪怕延长5分钟也好(她的心理预估是此次请求将获准玩到7点半,她又在此基础上追求快乐最大化),我说7点40回来。

7点40去接,正在和LZT看动画片,根本不愿走,LZT也不愿她走。我一再要求立刻走,因为中午没睡觉,且作业未做。但就是坐着不动,只好等着将动画片看完,大约已经8点,才出L家门回来。

回来上楼时说明天不想上学了,问为什么,说不为什么。我晓以利害。

回来后做作业时,跟我说我在L家说来说去,差点把她说吐了。

这些说明孩子玩的时间不够。中午看了英语动画片1小时,没有和孩子玩。下午放学路上就问我能否到XZT家玩。旁听钢琴课是因为LZT在那里。后来在L家的两个小时玩耍还不能尽兴。说要吐,一定是因为心理强烈矛盾,因为已经答应过7点40回来,但实在又想和LZT一起看动画片。

回来做完作业,洗完澡,画了会画,8点50上床。此前还问了学校为何要有那么多班长、组长、红领巾之类的东西,并问红领巾放学是否带回来,以及红领巾为何要是红的(我回答“国旗的一角烈士的鲜血染红”)。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8:00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25
2006年9月5日

似乎还表示出这样的意思:当了组长之类就无所谓再当红领巾,因为红领巾并无管人的权力,而组长之类的有。的确,中国小学生中已经存在“官场”。

我说红领巾表示你已经知道要爱自己的国家,知道应该帮助老师和同学,以及知道应该努力学习。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26
2006年9月5日朋友老X的回信

难得,孩子虽然食言,你却能找出背后的原因“孩子玩的时间不够”,按照我的思维习惯,就不可能这样想——但你是对的。孩子突然从幼儿园到学校,时间一下子不自由,是很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XY现在已适应了一个人玩,看书,等等。我觉得,一定要保证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间,这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孩子对权力的崇拜,是大人和社会一手教的,没办法,现在孩子似乎都这样。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9:12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29
2006年9月5日

早晨风雨大作,学校没有再不允许家长进校园。##进去后我跟了进去。##一坐下放好书包搓搓手,就兴高采烈了,前面的女生回过头来用手势向她射击,##向她笑。

班上没有老师,但同学们大致都坐好了。似乎有不少郊区孩子。这是和市内名校的差别所在——但市内名校学生基础都比较好,老师就会在这个基础上折腾(布置难的、多的和坏的作业)……现在这个学校估计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语文和英语),##这样的基础很是领先了,老师的折腾基础较低,占用##的时间会比较少。这样##一可以多玩,二可以多自主性学习。

“……差点把她说吐了”——这就是萨特说的恶心。如果让她一直和LZT玩到10点,然后一起睡觉,她们才会满足(L比她的需要还强烈,因为L不敢在别的小朋友家玩,只敢和小朋友在自己家玩)。但那就还属于幼儿园状态,而未进入社会。

应该按照美国教材的内容,教会孩子“服务”的理念,并让孩子们认识到官场的意识之不好……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1-5 15:38
这个楼开得好啊!

今天没时间细看,留个印记,以后慢慢学习。

期待楼主一直写下去,让更多的家长收益。感谢楼主!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40
2006年9月5日

##今天回来的路上和我谈到几点:1、同桌男生捣蛋——军训那天我亲自见到,很捣蛋,刚好碰见班主任S老师,就和S老师说了,S老师说将让那个男生一个人坐;2、和坐在前面的女生“交了个朋友”(##用语),想和她交换地址电话,问我可不可以;2、说XZT(园子里的邻居)怕她(这是中午说的),不和她说话,主动找她说话也不说话,下课就坐在那里画画,画画的水平和自己差不多……4、说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她对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说前两天还不明显,今天很明显,但我问具体讲课内容,说出的不多。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42
2006年9月5日

中午看了半小时“洪恩GOGO学英语”10张光盘的最后一张。下午用20分钟做完作业(数学作业看图作业有些题意还须提示)后,看“洪恩奇境英语”的《黑神驹》。后一种(10个动画片)可能适合XY,洪恩将之定位为12岁儿童学习资料,##只能直接听懂很小一部分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46
2006年9月5日

晚饭后又听了半个多小时“Noody学英语”。所有这些都基本是自觉自愿的,因为材料很有趣。就这样晚上还可以玩一个小时。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55
2006年9月15日左右

昨天开了家长会。##班上55人。一年级3个班中,##班的班主任是省级教坛新星(培养出了××区唯一的市级学生干部!),是三个班主任中的标杆……因为现在大班教学,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更有经验维持课堂纪律。

英语家教的课堂上走了一个01年生的女生,新吸收一个98年生的男生。每周2小时,2/3时间讲乔登美语2级,1/3时间讲美国教材的科学和社会(隔周轮流)。主要是教些关键词。如科学第一课学了see、hear、smell、taste、touch五个词,社会第一课讲了家庭成员名称(大家庭的)。考虑英语家教每周增加到两次。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12 17:08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5:58
2006年9月18日朋友老X的回信

好,已经开始实施你的计划了。XY这边英语班每周二晚,每晚一小时,分两个班,一个是有一定基础的,她听了两次,SN(XY的妈妈)陪去,说XY顶多能懂1/10,所以今晚我陪去,转到初级班试听一课。她的英语问题很多,关键是自己没有兴趣,根本没有基础可言。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5 15:59
学习一下,QS家书,不错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09
2006年9月18日

和##回来的路上,##说:“爸爸,XZT今天打我了。”原来下课时##在黑板上写画(##说准备马上擦掉),XZT说“老师不让写”,##就学她说话(估计用怪腔并做鬼脸),XZT就打了##肩膀一下。我说你是先犯了两个小错误,引起XZT犯了一个大错误。我让##以后不要再违反老师规定,并不要向同学做鬼脸,如果XZT无故再打,再说。XZT是园子里的邻居,爸爸和我是朋友,不愿到我家参加英语学习。

进了园子,碰见LZT去学钢琴,##一定要一同去。只好让她去。似乎是可以和LZT在一起这一点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回到家,发现##的书包几乎是空的。至少少了语文书。去钢琴教室,##说她不知道为何如此。我只好又到学校。发现班主任S老师在打扫教室卫生!她说孩子小,过段时间再让他们打扫,我说还是要让他们自己打扫。##的书则放在课桌上!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11
2006年9月18日

LZT患了很严重的感冒,发烧、打吊针,刚刚好些。一见到我就问能否让##到她家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13
2006年9月18日朋友老X的回信

##被打一下,可能她不知道应如何反应,因为没有经验过,她告诉你这件事是“征求”你的态度,这是学习。你的反应中只有要求被攻击方自律的部分,没有针对攻击方的反应,这就不公平。建议找时间问一下XZT为什么会动手,并告诉她这样做不对,希望以后不再犯。处理完此事后可以告诉##一下。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18
2006年9月18日

##和我说我是思考了的。我向##强调了她有不对处,不应违反老师规定,也不应做鬼脸,特别是前一点,此时XZT说不应画是对的;我同时强调XZT的错误更大。我当时想:还可以选择的是教##还击;让##告诉老师;让##告诉XZT家里人;都不是最好。

和XZT说很容易,每天见到她和她奶奶。你说的应和她说,然后告诉##,这个方案很好。不过就我和XZT此前的交流看,我和她说话她完全不愿看着我的眼睛,并基本不回答我问她的话。##说XZT就是喜欢打人,常打同桌,同桌让着她。我让##暂时尽量不要和她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22
2006年9月19日

早上碰见了XZT,她奶奶骑车带她,我们步行。##见到XZT奶奶向我们微笑示意,就叫“奶奶好”。XZT则坐在后坐上微低着头。XZT奶奶回头向孙女表示##表现好有礼貌。我表扬了##。

昨天我和##说,在黑板上写画看似小事,而且你也准备写完就擦,但实际上可能耽误上课时间……因此老师的规定应遵守。

我又花了较多时间和##说,应对人讲究礼貌。对小朋友不应做鬼脸(因为小朋友可能认为做鬼脸接近于骂人)。要和人打招呼,叫人可以不用大声(每次TR见到我都大声问好,昨天在学校碰见,我没看见她,又是她主动叫我),用自然的语气,但应该叫,尤其是别人已经先打了招呼……

从今天早上的##的表现看,昨天我的话起到了效果。接着又碰见##班上一个女生,才知道也住在园子里……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24
2006年9月19日朋友老X的回信

少与那些攻击性强的孩子来往,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也不知道。但是应教孩子分辨为什么他们的攻击性强,这方面国外有一些实际的知识可以了解一下,然后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可以从事件中学习:(1)为什么有人攻击性强,(2)对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对待,(3)爸爸是怎么样处理这个事情的。这个工作我其实没有做过,现在说到##,觉得有必要这样理性对待。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29
2006年9月19日

我觉得攻击是一种非常规的交流方式。实际上XZT让##不要写画并非是从维护老师制定的教室rules的角度出发的。她是想和##发生交流关系。当然,指出别人的不是,就是使自己处于交流的主动、正确一方。也就是她需要以自己为主动、正确一方的“交流”。##也需要在交流中主动,处于被动时,立刻用鬼脸对抗(和我的交流时也是如此),但引起更强烈的反击(出于维护主动的心理)。

##今天放学立刻向我说,XZT为什么要摘花?我说老师会看见、会说。##坚持不会,并希望由她来报告老师。实际上她还是想和XZT直接说(但那样做的结果就不过是可能将重演昨天的故事)。我想对对方有兴趣,但有没有共同的话题和可以共玩的游戏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我想家长和老师应反复告诉孩子不应动手,但这是消极办法。积极的办法是帮助孩子们找到共同话题和可以共玩的游戏。我对##的交往圈子的建立很重视,包括XZT,我和她爸爸联系,让XZT周末来和##一起学英语,他爸爸答应了,并来我家和老师见了面,但他说服不了女儿。

人必于交往中学会交往。所谓会交往,也就是以平等态度对待对方。这在大人都是很多人做的不够好的。因此孩子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是很正常的。因此教育的任务也包含这些。比如美国教材说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有观察、推理、预计、交流(communicate)、计算、有秩序的摆放、比较、分类、调查、制造模型、画(draw)出结论——科学还强调“交流”,遑伦社会。

我说少与那样的孩子交往是教孩子权宜的办法。我和##说:直到XZT主动的、热情的和你打招呼,再和她交流;除非别的孩子玩出危险的东西,不要考虑由你来报告老师。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31
2006年9月19日

就是昨天陪LZT弹琴,也是担了风险的。因为LZT患重感冒刚好。今天中午开始##就开始有鼻涕了,而现在又显然比中午更严重。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32
2006年9月19日朋友老X的回信

你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还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不以攻击作为交流方式,继续研究,并试着把你的观点告诉##。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33
2006年9月19日

每个孩子的天性、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呀。但独生子女的教育肯定更难。最初的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为他们的孩子的婚姻担忧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40
2006年9月20日

昨天说过,##有点鼻涕,因此下午未让到LZT家玩。晚饭后做完语文数学作业(英语未听),又要求去。我答应从7点半玩到8点半。##带着前几天做的给LZT祝愿康复的贺卡,和两只小月饼(说游戏中是需要慢慢吃的),按L家门铃,没人(估计LZT也是等##等得不耐烦,家里人开车带她出去兜风了)。看看GYZ家窗户也无灯火。我说那去HH家玩一会儿吧。

经过旱喷广场,遇见一个在轮滑的男孩(妈妈带着)。原来是我们前一幢的YF(问了才知道名字的)在轮滑。YF妈妈说HH一会儿就下来,也轮滑。于是我们决定回家拿了轮滑鞋等也下来滑。再下来,YF表现出对郁丰(01年12月生)无兴趣,只想HH(02年10月生)早点下来。老等不来,##让我用手机打电话给HH家。打了占线。HH终于下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什么有两个人?”##大声答:“是我呀,你没看见吗?你能认出我是谁吗?”原来HH拉肚子,刚解完大便,还非要下来,妈妈就带她下来。经过较为持久的换鞋时间,HH上场了!4月份才开始学,个子比##矮一个头的HH,滑的非常好,显然是三个孩子中滑的最好的!##大声赞叹:“HH滑的比我想像的好得多!”(这是用我常用的句式,HH妈妈表扬##会说话)HH的轮滑鞋还是带彩色闪光灯的,空气里立刻有欲燃的气氛!!

时间很快接近8点半的“大限”。到了时间##根本不想走。又面临理智和情感的强烈冲突。8点35分,到我边上准备走时,HH此时不知为何嘴里发出了“赫赫”的吆喝声。##突然放声大哭,热泪飞迸,意思是HH嘲笑她要先走了(YF、HH上幼儿园,可以玩到10点),要HH道歉。我厉声让##立刻走。走的路上##边哭边抹眼泪边说(哭诉):“我就是吃再大的苦头你也不在乎!不在乎!”

衣服全汗湿了,担心感冒加重。给她洗了澡换了衣服,吃牛奶准备睡觉,##再次宣布:明天不去上学了。但上床后一会儿就睡着了。

10点钟咳嗽了两声,我担心她感冒加重。但其后未再咳。夜里2点起来发现内衣有汗,又给她换了背心。但到了早上6点40醒了,离起床时间还有20分钟,她就不断要求我们立刻和她一起起来。

起床后注意点转到今天的美术课上,要求带50色的油画棒,我说太复杂了。她说上次带的25色的你又不让再带了。我说还带那个吧。又带上水彩笔(笔管内储水彩的),A3的素描纸1张,以及上次美术课上画的作品,上路了。路上说要迟到,不断要求加快速度。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 于 2009-2-22 14:16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44
2006年9月20日

这就是孩子。情绪起伏大,需要张弛、动静、玩学的结合。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48
2006年9月21日

昨晚是##第一次看到HH轮滑,已经给我带来惊奇和震撼的HH的技艺,带给##的惊奇和震撼可想而知!

我回来后则和##说,HH还没有进入读书学习的阶段,运动的时候要像HH一样能动的起来,学习的时候又需要能静得下来。

实际上##已经有总结,就是以前说过的:和HaoHao(大一岁的男孩)只能在家里玩,和HH只能在外面玩(意思是HaoHao只能静不能动,HH相反)。

实际上HH不仅运动强,语言能力也相当强。昨天就有王熙凤式的出场!##的妈妈说是天生的。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52
千江有水千江月2009-1-5 16:47威望+2全职爸爸^_^
千江有水千江月2009-1-5 16:47金钱+2全职爸爸^_^

我发现有很多本无事可干的爸爸也不愿带孩子。妈妈就完全不同了。算是社会文化心理障碍。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56
2006年9月21日朋友老X的回信

“我就是吃再大的苦头你也不在乎!不在乎!”——估计这句话除了发泄当时的不快,还有针对XZT打她而你没有“公平”处理的不满。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6:59
2006年9月21日

对孩子之间的打闹我没有能力处理的更公平。那天在野生动物园她毫无道理的当着我和GYZ爸爸的面推搡GYZ,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能通过打来教训她。我看她的话仅指昨晚的事情。XZT只是打了她肩膀一下,不可能太重,因为肩膀上是骨头——我和##说了,所谓打人,也看受伤害的程度。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03
2006年9月21日

你猜的对。我问了##,她说昨晚的话包括XZT犯错误的事。但我教育##应平等对待GYZ她就不那么听得进去。在推搡GYZ之前,在她们在我家玩时,##已经不能平等对待她了。我觉得我给##的感受,恰恰是一个理性的父亲对孩子所做的应有的教育——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和XZT父亲的关系,XZT父亲、奶奶对我都很尊重,说我……对孩子教育有方,将来我处取经等……我来直接批评XZT,需要谨慎。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22:10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06
2006年9月21日

如果是个和其家长素不相识的小男孩干的,我肯定要告诉老师……这就使我想起毛岸青的故事……因一个同事冒领了毛岸青的翻译稿费,毛岸青打了同事一个耳光,毛得知后对毛岸青一顿严厉训斥,毛岸青精神分裂症吓得复发。和XZT家因为有这层关系,需要处理的更委婉些。

毛要不是主席,又何需对儿子那么严厉?和毛类比难免有些不伦不类,但当时我反应不激烈,的确与……有关,有下意识的因素制约我。当然##就无法理会此点了。同样,##推搡GYZ也是很使我尴尬的,但我也没有办法。现在的独生子女在控制自己情绪方面很需要提高。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08
2006年9月21日朋友老X的回信

你的顾虑当然是对的。我觉得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给我做了一个理性的示范,所以我建议你读一下孩子喜欢暴力的心理根源、家庭根源,然后把这些知识跟##讲。实际上,你的从常识出发的推测也有部分接近真理,但是远远不够——要知道,知识就是人类控制的技术,一旦了解了暴力侵犯的原因,也就掌握了控制暴力、至少是远离暴力侵犯的钥匙,##要的可能就是这个,而你却没有意识到。她要的是使自己避免伤害的方法和知识,以及处理这种问题的原则。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13
2006年9月21日

XZT是不是属于喜欢暴力,不得而知。据##说她经常打和她玩的同学,同学不还手。暑假##曾到她家玩一个多小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语言冲突也没有,##玩的很高兴。XZT是不是因为父亲表扬过##(喜欢画画、学英语)她有心理反弹,也不知道。我观察她是个常常笑咪咪的俊俏的小姑娘,但不喜欢和生人交流。那天##在她家玩,我去接##,发现她正在尝试使用一只红缨枪玩耍,被我制止。一次在游泳池碰见XZT爸爸带XZT游泳,听见XZT彤奶奶抱怨“什么都顺着她!”,当然是指XZT的爸爸妈妈什么都顺着XZT。那天我和XZT爸爸说起孩子学英语的事情,XZT爸爸说孩子不学习干什么,不能总是玩。

以前和小伙伴发生冲突,##也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击,即使对方是男孩。春节业主聚会在酒店吃饭前,一个生于95年的孩子无故推搡蹲着看其打牌的##,将##推坐在地上,我很觉得那个男孩不像话。但现在##也已经推搡别的孩子了!

这种攻击行为,我觉得还是要看起因、发生频率、有伤害与否、伤害轻重等,综合考虑,作出应对,而未必有一般性的应对方法。对自己的孩子更应注意教育他们要注意礼节、遵守规矩、平等对待玩伴,并注意培养他们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15
2006年9月21日

以前一个同事,有个生于1979年的儿子,儿子在小学读书时,在学校下楼梯时被人推了一下,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摔成比较严重的脑震荡,医治了多年。但是是谁推的,一直没有查清。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是非常多的。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17
2006年9月21日

XZT爸爸和我说,他女儿说(在被要求来我家学英语时)“我最讨厌乔登美语”;我问她接触过乔登美语?XZT爸爸说并非如此。可以想像如果##有机会去小朋友家学习她会多么高兴!XZT爸爸此前又说过女儿各方面状况不佳,是因为“奶奶不会带”。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20
2006年9月21日

和XZT爸爸那次谈话是在一天中午,那天的上午因为下雨吧,允许家长进校,我进了教室。帮##关好她边上的窗户(窗外有树,景色很美),路过XZT边上时,我弯下腰,问她为什么不愿去我家学英语。她说不想学英语。实际上这里面有两重问题,一、不愿学英语;二、即使可以借机和小朋友聚玩,也不愿。我想,如果是在她家学,也许另当别论。

刚才##让我给她读童话。读了两篇希腊民间故事,《三只金苹果》和《姐弟俩》。前一篇父母遗弃女儿,后一篇弟妹陷害大姑几至大姑死亡,但后来均被原谅。我和##说这些童话中都有一个原谅的主题,是很大的原谅,生活中一般不会有这么大的原谅。##问为什么这些故事中要有这么大的原谅?我说不知道。##说:这个都不知道?这是为了使故事更精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21
2006年9月21日朋友老X的回信

高!这就是《艺术童年》的作者说的儿童的简捷直接、叫人意想不到的智慧。

我买过关于人类攻击性行为研究的书,但是没有看过,以后读了再叙。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25
2006年9月26日

##星期四星期五感冒加重请了假,写了书面请假条。但星期天和GYZ疯玩,当天夜里睡觉估计是全身酸痛,因此乱哼,我们怕其加重,周一早上打电话给S老师再请一天假,S老师说不应请那么多假,都是在上新课,而且以后孩子总想请假,并说他们班的孩子“小感冒”“小发烧”什么的都继续来上课,并说她说出自己的意见,让我看着办。我还是没有让##去,因为当时就是去,也迟到了。

中午放学,##说老师说不让带自己的牛奶到班上。学校给学生订了乳品饮料,我们没订,而每天让##带一小盒纯牛奶。老师的理由一定是不想让孩子养成搞特殊的习惯。教室的规则是老师定的,只有遵守,不带,并考虑订学校的乳品饮料。此前##也不想特殊,想和同学一样,我们此前说服她的理由是怕安全问题,##中午和我说: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出问题的。

上旬,老师让报周末班的名,有两个班就是S老师主讲,##一个没有报(如果都报,周末2天将有一天半在学校),S老师就有意见,但因为是自愿原则,她只能在家长会上侧面表示不满(听上去她主讲的一个班因报的人少取消了,人少就不开了,因为收入将不足,由此可见这种周末班的实质)。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26
2006年9月26日

不能和老师对立,但也需要让老师知道家长有家长的看法。随着年级的增长,这会越来越难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27
2006年9月26日朋友老X的回信

老师的不妥在于,她认为教育问题她是专家,学生父母不及,应以她的意见为重,实际上她并不像自认的那样懂得教育。她所有的不过是职业的自大。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18:02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34
2006年9月27日

是。正如我说过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应提高其法定的经济地位,但降低其学术(知识领域的发言权)地位。中国家长普遍……大多被他们唬住了。

S老师的两个周末班一个是“看图说写话”,一个是“经典诵读”。前者是##的强项,为此固定孩子和家长半天时间不必要。后者……

昨晚##做4天积压起来的数学和语文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总量很大,大约4页数学,12页语文!应是平时这两门课的家庭作业量的10倍!##做完一半,在压力下哭起来。因为作业的量大、枯燥,并且有些地方有些难,特别是因为想到即使做完,也立刻要睡觉了。我鼓励她一定要坚持做完,并说S老师对我们周一请假有意见,我们要表现给她看看。##仍然不愿再做,并要求我代她做——我说我代做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那就是撒谎。此时奶奶和妈妈也加入劝学行列,特别是妈妈的加入,##立刻高兴起来,将本子拿到妈妈边上,又开始做。在爸爸妈妈在一旁的辅导下,终于做完了。做完已经9点,##的情绪已经变的十分好,还立刻主动打开收音机听英语磁带——因为她一定是要完成我中午的嘱咐,要补完所有的数学语文作业,并将英语听到已学的部分。

听完,吃牛奶时,我和##说,今晚克服困难的经验非常好。这个困难就是作业多、枯燥和难。有些孩子可能这时候就会躲过这个困难,那么他下次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就会更小。##说怎么躲过?我说睡在地下打滚不起来,撕书本,等等……##笑了。

实际上孩子在这样的起伏中(长时间的休息,放开的玩耍,集中精力坚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等等),在这种较强的张弛中,更能发展自己。当然要能放得开,也要能收得起。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21:47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36
2006年9月28日朋友老X的回信

这样的压力,孩子太小不能对付,大人又有几个可以对付?所以“利大于弊”之说还待斟酌,倒是需要教给孩子,怎样避免这种情况。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42
2006年9月28日

量也不是太大,如果集中注意力,30~40分钟可以做完。也就是一次钢琴课的时间。固然不应每天做这么多作业,但不得已碰到,突击一下是反而是个锻炼。##的反应,是因为第一次碰到这么多,而且处理上她也没有从下午就开始做一点,拖到晚上,下次碰见这种情况她应知道怎么分而治之。大人一定要能对付这个(集中任务),几乎每种工作都不例外,不是那么撒胡椒面的。

语文、数学作业已经被老师扩大了一倍,语数各一本手册,另又各来一本当堂反馈,当堂反馈却又要带来家做,这是一个极坏的开始——作业多、重复和不当堂完成……但刚才碰见同班LY,发现数学当堂反馈##做的很少,LY做的很多,不知为何——老师不来说##做少了,我也不会管。

LY说要交卷子钱,##这才想起。但都说不出要交多少。发现LY也在咳嗽,她妈妈说她也感冒,但一直坚持上。##说我是“娇气鬼”,意思感冒就请假。LY妈妈说LY说学校的老师比幼儿园的凶,教师节LY还给幼儿园老师发了短信祝贺,但没有向S老师表示……##则在教师节前自发的给S老师做了一张英文贺卡,给了老师。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5 21:31 编辑 ]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46
2006年9月28日

“倒是需要教给孩子,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本是大人和孩子一起造成,因为周日晚大人无法将孩子及时弄上床,因为周四~周日特别是周一没让孩子补一点作业,因为周一我们已然决定要给##再请一天假引起老师不快我们需要在周二全部补上作业表现给老师看。需要尽可能跟上老师安排的节奏,或大人监督、落实每个环节,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天语文第一次测验(汉语拼音1~9)。班上最高分99,最低分18,##91。##一见到我,就显出有些沮丧(教会学生为不该沮丧的事沮丧,为该沮丧的事不沮丧,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着急的要我看卷子,我先不看,就和##说,考试的目的不是得高分,而仅仅是学习过程。##问那为何要考试?我说因为考试使人印象更深。

看了卷子:che(车)第一声写成第四声扣1分,gou的声调应注在o上但注在了u上扣1分,xu抄写成su扣1分。最后一题给一段注了拼音的话,要找出其中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共8个,##找对2个,扣6分。

我觉得##学的已经相当好。是不是应该教孩子区分平舌音、翘舌音还是疑问,而且平时作业无此内容,使人感到是故弄玄虚。如有必要,只要让##妈妈先弄懂平、翘,教会##即可。还有就是拼音字母用了西文字母,但写法要求和西文字母书写要求差别很大,使人感到是岂有此理。

数学作业出题本身也后很多瑕疵,不能使学生完全感到题目背后的东西,而只是做题、求正确答案。觉得老师应抓不及格学生,而给##这样的学得好的学生更大自由。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7:54
幼小衔接期间比较密集的信就告一段落了。那个时期,对孩子和我们都像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适应。进入10月以后情况就顺利多了。进入小学以后,虽然条件变得复杂,但我们的英语学习还是坚持了下来,主要是中午半到一个小时看动画片。家教的美国教材学习至多坚持了两个月。但即使如此,半年以后,女儿的英语水平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42
发到这里,发现还有一组信比较集中谈学习的。但时间和上面已经发的就有交叉了。这些电邮也都是当时发过后来保存在那里未再看的。再改动前面的太难,我就这么交叉的再选发一点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44
2006年9月18日朋友老X的来信

今晚陪XY去上英语课,老师是一个20多岁的胖胖的女青年,大概是美国人。一小时的课程讲了不少内容,班上有10个孩子,从一二年级到三四年级不等,XY在班上个子最高,估计是最大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6次左右机会被老师点到进行对话练习。老师会一点汉语,偶尔她会翻译一个词。

首先是情景会话,读黑板上写的Today is Monday, September 18th,然后自我介绍练习,先是老师和学生练习,然后是学生与学生练习。

A, Hi,I'm___,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____.
A,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too.

然后是问候练习,先是老师和学生练习,然后是学生与学生练习。

A, Hello! Long time no see.How are you?
B, I'm good,thanks.How about you?
A, I'm doing alright.Good seeing you.
B, Same here,goodbye!

然后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唱读:1月到12月,字母A到F(每个字母配一个单词,有的很难,我也听不懂,只懂一个F,F,Fishing),1到20,星期一到星期天。这部分也是请很多孩子起来说,根据说的情况,先无论好坏地表扬,再统一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拆散了拼读,听得很清楚,那是磁带不及的。最后是针对发音和听力的游戏,让每个孩子拿一个卡片,上面写着ad,bed,bad,feb等,教a,e,b,d的发音,叫到bad,拿那张卡片的孩子就要举手。满满一课下来,我猜测XY大概可听懂70%,她自己说85%,比中级班是大不一样,同班也有一个男孩也转来初级班。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46
2006年9月18日

学英语是昂贵的,这样学虽贵,但似乎必要。我推荐的VCD可买些给XY看听,如洪恩的GOGO和小乌龟。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48
2006年9月18日

##晚上正儿八经的背单词——这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背单词,背了三个pencil、panda和black,但向我们说时只有中间一个背的完全对。但这个行动是可喜的。我让她上课没事干时可以背单词。学校的英语课,老师主要要求听和跟读。磁带发音音色极佳、读音极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49
2006年9月19日朋友老X的来信

昨天晚上带XY去听课前,让她带了一个本子和笔,叫她记一下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但是估计她一下子也很难全部记下来,但主要因为没有这个习惯和意识,没有认真对待我的要求。结果从教室出来,我问她这一课学了什么,她就说不清楚了,自己当时也傻了眼。她本子上唯一记了一句话,Today is Monday, September 18th,她也不会读了。我当时生气,说了许多严厉批评的话。当然也表扬了她能够克服畏惧心理,举手起来跟老师做练习。她开始说不想跟这个老师学,原因是这个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立刻讽刺她是奴隶学生,告诉她只要上课记笔记,认真听讲,自己回家复习,有没有作业都无所谓。跟她讲这个初级班的好处是每堂课可以有多次练习机会,而且能听懂大多数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她现在在外语学习中体验的几乎都是挫折感,我也很为她苦恼。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54
2006年9月19日

不知学校里的英语教材XY用的是什么。现在的教材一般很好,比如我看到的两种一种是英国朗文帮助编的,一种是美国培文帮助编的。前天开家长会##的英语老师Miss Xie要求同学,有英语课的那天听5遍磁带,没有的听3遍磁带。如我昨天说的,“磁带发音音色极佳、读音极准。”我们那时候小学是全无英文课的,初中老师英文读音极差!现在的学习条件好多了。XY现在的状况很正常,因为和她花的时间是一致的。只有想法让她多花时间。

上周的某天中午,我让##听英语。##听小乌龟一课,听完第二课的汉语故事情节解说后,就退出光盘结束了。我问为何不听完?她哭了。说天天中午让她听英语!从兹可见,她的心理预期是:中午不学英语,自由活动(玩、画画、读汉语书);我提出要学英语,也可接受,但如果我还有量的要求,就逾越了她的心理承受极限。我和她达成一致,以后中午不学英语,晚上学(这是当时我们一致同意的)。

但今天中午玩到1点左右,忽然提出要听英语。我问听什么?她说Noddy。我说好。于是就听。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昨天我答应她今天放学和LZT玩,她现在是在为玩整个下午+晚上创造条件。但她解释说是因为好久没有听Noddy了。听的时候大声的念着!我没有戳穿她。

因此孩子的学和玩需要调节。孩子毕竟是孩子。光玩和光学都不适宜。另外,学英语,听说和读写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正如学汉语文和英语文的关系要处理一样(现在还夹着汉语拼音,二者的同型字母写法要求居然是不一样的!)——就前者而言,首先还是要让孩子通过听说学英语。XY也许已经到了语言学习敏感期的后期,需要想法抓紧。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19:58
2006年9月19日朋友老X的来信

看来##用了多种教材:1、中国小学英语课本(磁带发音音色极佳、读音极准);2、Noddy?3、洪恩的GOGO和小乌龟VCD;4、美国小学社会和科学教材。是不是太多了?XY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学校课本,英语班(无课本),朗文英语三种。

你说的时间是个问题。我现在给她安排的时间,是下午放学回家(5点)后做作业,弹琴,晚饭(7点多)前把这些事情做完,饭后只要再听15分钟外语就可以了,这样大概8点多一点就可以自由玩乐读书,但因为周一、三晚上上外语班、作业量不均衡、做事拖拉等等,她不能履行这个时间表。

如果每晚增加外语学习到30分钟,水平肯定会提高快,但这样必须减少弹琴的时间,或者减少玩的时间。我为此犹豫不已。弹琴和外语都是她不愿主动去做的,她之所以每天晚上磨蹭,搞得时间不够用,与此大有关系。因为需要督促,我的时间也搭进去了,基本上不能做自己的事情。这是最头疼的。

你做得好的是,##虽然不一定喜欢外语(相比于画画和与小朋友玩),但她愿意以主动学外语交换玩的时间,这就是被动中的主动选择了。XY现在没有做到这一点,她比##的负担多,她也比##调皮难驯。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02
2006年9月19日

语言学习依赖重复刺激。多种教材,只要孩子愿意接触,会促进这一点。##使用的,难度和要求有别。学校的要求4会(现在还达不到,所以她背单词;老师只要求两会);VCD资料都带有故事性,可以激发她接触,而难度是由gogo、noddy、小乌龟、洪恩奇境这麽递增的,接触时接受的比率肯定不同,但遇见重合的,印象就深了;美国教材,我准备立足于了解不同于我称之为“交际英语”的“知识英语”中的关键词。

接##回来……我问##We是什么意思,她先说不知道,但接着唱了一首noddy上的歌:“We are……”并反应过来,是“我们”的意思。这就是这种故事性VCD的好处。

##早上比许XY晚出门半小时;中午在家2小时,除吃饭,还可以玩、画画(在学校发的小图画本上已经画了3页彩色画——画的很不错,说画完让我给她买油画颜料)。下午放学家庭作业15~30分钟(教育部要求一年级无家庭作业)。##学校一、二年级4:25放学,三年级以上就是5:15了。因此XY的时间要紧的多。孩子需要和孩子放开来玩,才能心理平衡——如上个周末##和GYZ在野生动物园玩4小时那样的。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6 10:35 编辑 ]
作者: luckyyongwei    时间: 2009-1-5 20:05
非常值得借鉴,实战篇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06
2006年9月19日

和GYZ在野生动物园,短时间两人闹翻,##也有动手推搡GYZ的经历,我也需要煞费苦心的教育##。GYZ爸爸则说,他们小时候,兄弟姐妹闹矛盾,父母就是一人一巴掌完事。GYZ的爸爸是×大教工子女。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08
2006年9月19日

##接触的英语资料我们还漏了英语家教课堂上用的费去3/4教学时间的乔登美语。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10
2006年9月19日

拼时间,是绝大多数中国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不得已的选择。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11
2006年9月19日朋友老X的来信

太残酷无意义!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12
2006年9月20日

……我始终觉得还是要坚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家庭教育也一直坚持愉快教育。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14
2006年9月20日朋友老X的来信

今天晚上再次跟XY一起上英语课,对老师的印象又好一层,特别教发音,中国老师不可能达到。她把字母和发音建立起关系,把单词拆碎成许多个小小的元音和辅音,但不是从语言学的理论上,而是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即大量重复,让他们从中发现规律。我发现我的读音也立刻有了进步。

一堂课上的内容不多,大量地重复上节、上上节课的内容,那些必须记住的东西,孩子能够听懂的东西一定越来越多,练习也越来越自如,不再害怕跟老师说外语。那个教师实际上是个讨人喜欢的胖胖的姑娘,越看长得越好看了,对于所有学习的孩子来说,这也重要吧。

XY今晚回家后跟我比赛背课堂上的一段对话,她背得很苦,始终记不住same的读音,也不知道意思,但她背得非常高兴,跟我轮流扮演A、B,又去找她妈妈。我给她打99分,她居然不肯,最终背会了整段话。这是她学外语从没有的现象。还要让她抄写并翻译,这样就全面了。

你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坚持愉快的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很好,我还做不到。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09-1-5 20:17
2006年9月21日

乔登美语、##的学校教材(灵通英语),都有字母和发音对应关系的内容。看##上海双胞胎姐姐的作业,他们学校的学习内容也有。我觉得暂还是听说优先比较好,读写晚些学都行。现在教材都是立足四会的。

周一和LZT的接触果然使##传染上了感冒,但病毒发作似不如在LZT身上厉害。早晨起来##略有加重(嗓子里有痰),上午给##请了假,因为上午有体育课,今天气温很高,体育课后还有别的课。

早饭时将录音机移到餐厅柜上,准备以后早上早餐前后让##听英语磁带。##说她也想到了此点。今天听,##听的不是很专心,因为厨房有噪音,##又想着涂鸦什么的。听磁带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