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谈下学琴 [打印本页]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8-12-31 20:04
标题: 谈下学琴
孩子学二胡三年半了,正在学六级曲子,从没考过级。
真正能拿得上台面的也就1-2首曲子,如一首四级曲《赛马》前后学了将近一年,一首六级曲《金珠玛米赞》学了也快一年。
孩子今年8岁,有几个拉得更好的姐姐,考级早过了十级。一年交3000元学费,也就学1-2首曲子。
不过,二胡比赛,或考音乐学院,也只要求拉1-2首自己最拿手的曲子。
我市举办的电视器乐大赛,进前五的都是孩子的同门师姐师哥,国家省市大赛,我市成绩最好的也是同门师姐师哥。
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是有冲突的,孩子学一年,也就学会1-2首曲子,家长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些意见。
老师是个盲人,脾气很犟,发现苗头不对,就说:不愿学,另请高明。不过到现在没有一个学生走。

只要是省市的与二胡有关的比赛,盲人的学生一出场,金牌就没其它学生的份了。

我今天发贴,是想谈一个学琴曲子的“量”与“精”的问题,海阔天空,望各位谈谈自己的想法。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8-12-31 20:36
柳爸传经送宝呢。。。我觉得,特长学的多与少,以及特长与主课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个量与精的问题。。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8-12-31 20:50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8-12-31 20:36 发表
柳爸传经送宝呢。。。我觉得,特长学的多与少,以及特长与主课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个量与精的问题。。

怎么说呢,因为我有疑惑,我才发贴。

我一般认为小学生学琴“量”应该多一点,我给二胡老师下过“命令”,我女儿在小学毕业时,要学完十级曲子的绝大多数经典典子。然后视情况再一首一首“精雕细刻”。老师面有难色。如果按老师的标准,女儿学到高中,十级曲也学不到老师要求的一半,女儿毕竟是5岁就开始从师啊。

我是一个乐盲,很难深入到二胡老师的内心世界,也许老师是对的,只是道理我还是不甚明白。不过,客观说来,女儿初中高中如果不离开当地,肯定还是要跟二胡老师学下去的,一直学到上大学,也就是要跟盲老师学13年!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8-12-31 21:53
呵呵。。估计老师就练了那么久才会的..........
作者: pianocrazy    时间: 2009-1-1 17:08
我孩子学琴一年了,老师每周布置4-5首短曲子(儿钢+小汤)、一条哈农、一个大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如果回课时质量不高,老师会减少下周的作业量。

关于“质”的问题,应该辨证看待。小琴童有小琴童的质,无论如何不应该和老师的水平相比,过度要求弹得好而忽视数量恐怕也不太好。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1 20:12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09-1-1 17:08 发表
我孩子学琴一年了,老师每周布置4-5首短曲子(儿钢+小汤)、一条哈农、一个大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如果回课时质量不高,老师会减少下周的作业量。

关于“质”的问题,应该辨证看待。小琴童有小琴童的质,无论 ...


人家说的是二胡,不是钢琴,你不要捣乱。

二胡和钢琴的道理,完全不一样滴。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09-1-1 21:23
不知道以前没有考级制度的时候,那时候人家是怎么学二胡的。

我侄女学二胡六年,十级。不过俺觉得那水准还真不咋地。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1-1 21:32
这乡村野小子又被耍了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1-2 15:14
原帖由 shanlon 于 2008-12-31 21:53 发表
呵呵。。估计老师就练了那么久才会的..........

盲老师3岁就失眠,一生和二胡为伴,在中央音乐学院呆过6年。他的专业功底我是不会怀疑的。据他讲,正规音乐学院一年也就只学1-2首曲子。现在著名二胡演奏家,能拉得好的曲子也就那么1-2首。
为二胡曲的“量”和“精”问题我曾和二胡老师探讨过,他讲:“你的孩子每天练琴半个小时,最多也不超过一个小时,一年不可能学好几首曲子。你孩子现在真正能上台面拉的也就是一首《赛马》,按我的标准,《赛马》拉的也没有过关。当然要学快,三年我也可让你孩子考过十级”

我曾想让孩子在四五年级时接触一下钢琴,我的想法是用西乐的完善理论来打造过于乡土的民乐,孩子不一定要走民乐专业路,能知其所以然也会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1-2 15:34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1-1 21:32 发表
这乡村野小子又被耍了

  女儿如果初中高中不去读音乐美术学院附中,估计在还得在荆门呆,二胡也不会放弃,在初中高中女儿的二胡水平是不可能太高的,还是得跟这个盲老师学。

我们这个小地方,不可能有比盲老师水平更高的二胡老师,如果每次都能从盲老师那学点新东西,
何谈耍?

盲老师要我女儿现在学钢琴,当然也是他来教,他还是个不错的钢琴调音师呢。我正在考虑他的建议。这人古筝也弹的不错。

还有一个想法,也许盲老师的水平确实很高,一直跟他学,到女儿高中毕业时,女儿的二胡水平还真不比音乐学院附中的人差多少呢。

[ 本帖最后由 柳爸 于 2009-1-2 15:36 编辑 ]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2 16:47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1-2 15:34 发表

  女儿如果初中高中不去读音乐美术学院附中,估计在还得在荆门呆,二胡也不会放弃,在初中高中女儿的二胡水平是不可能太高的,还是得跟这个盲老师学。

我们这个小地方,不可能有比盲老师水平更高的二胡老师 ...


我随便说两句啊,我尽管小时候也拉过几天二胡,但那实在是那个年代只有样板戏,乐器也就剩下了二胡、笛子、手风琴和口琴几种,所以也就胡乱的学了几下,实际上也属于一点都不懂。

其实二胡这类乐器,尽管也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但实际上他和中国的乐器都有自己共同的特点,因而不能去和西洋的乐器去类比。

比如民乐都是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乐器,每一把二胡,它的音色、音准、音高都不一样,很难把两个二胡调到一个相同的音色去。不管你转动琴轴,还是调整琴码,哪怕你用上矫音器都是没意义的。所以二胡最适合独奏,要是搞合奏,绝对是乱的可以。

而且民乐的一个特点就是热闹,几乎所有的民乐都是散板的,也不会去符合十二平均律,所以一个古曲,到底拉成什么样子,其实是没有标准的,在西洋乐里,管这些叫做噪音。

以上的特点就决定了,二胡的考级实际上是一个笑话。因为找不出标准的东西,很难用考级去决定水平。

所以呢,我觉得楼主还是要逐渐的清晰目标。

如果是升学的时候有用,就瞄准考级。

如果希望孩子吃这碗饭,那考级就没有意义了,要拜名师。其实中国的东西,师承远远要比水平有用得多。所以你看郭德纲火成那样了,还要拜侯耀文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仅仅是作为爱好,其实没必要去找那个盲人做老师。很多戏剧团或者民间的艺人,都可以教你孩子学很多东西。更没必要弹那几首考级曲。那都是不伦不类的东西,真正的二胡曲,都是那些戏曲的曲段。喜欢的话,可以自娱自乐,才是很好的。

胡说一些,不准确的请大家指正。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9-1-3 08:29
我说的柳爸被耍
是被他自己的观念耍
而不是被某个人耍
观念不改变
他依然会继续走下去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9-1-3 11:13
好象与享受音乐有点隔阂了。

不谈学音乐的人,这样的音乐培养是不是把民乐往死路上引?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09-1-3 12:28
二胡和钢琴完全不一样,我们钢琴老师说学民乐的进学校拉什么曲子,出学校还是那几首,民乐的曲目拿得上台面的比较的有限,钢琴就不一样了,再努力的弹,一辈子也谈不完,
  这虽然有贬低的成分,但是也是个事实,民乐的曲目和西洋乐比起来是少点,所以老师才这么要求的吧,钢琴和这个情况要区别对待,是在一个级别弹尽量多的曲目,有点像英语的分级阅读,一个级别读到一定量自然就能上一个台阶了
     我想民乐的学习就不要在量上纠缠了,如果不是走专业,娱乐就是学音乐的最高境界了。
      如果考级对升学有用的话,你跟着这个老师就有点不合适了,太慢了;要是没用,就跟着这个老师学吧,名师难求啊。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 于 2009-1-3 12:40 编辑 ]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09-1-3 13:20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9-1-2 07:14 发表

我曾想让孩子在四五年级时接触一下钢琴,我的想法是用西乐的完善理论来打造过于乡土的民乐,孩子不一定要走民乐专业路,能知其所以然也会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我觉得您这个想法很好,虽然我自己也不懂音乐,孩子也还没开始学乐器。

汗,修改一下,原来学钢琴的建议是盲老师自己提出来的阿,那更有道理了。

柳爸你平时和老师有没有学术问题之外的交流?我觉得这个老师想法很多,也许也是个内心有体系有哲学的人,但是厚积薄发出来,就那么几条干瘪的建议。你还是多和他聊聊吧,挖一点他的根基想法。市面上大艺术家写的书也不少,可以拿他们的理论和盲老师的对照一下,看看如何取舍。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09-1-3 05:25 编辑 ]
作者: 柳爸    时间: 2009-1-3 14:30
标题: 回复 #15 paisley 的帖子
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大而全”的思想,所以小学阶段让女儿学这学那,每门都要女儿学好。
到女儿读初中了,我会和女儿一起帮她“取舍”。如果现在就要我为女儿作出一些取舍,我会感到很困难。
女儿读初中不仅面临一个专业选择问题,还面临一个生活环境选择问题。比如女儿对二胡特别有兴趣,得想办法读音乐学院附中。

现在访名师,和以前不一样就是,走专业路的求学得依附音乐或美术学院,艺术家的优势资源都集中在那里。

小地方,访名师是没有选择性的,某行业的顶尖人物就那几个,这些地域高人和全国比较,属于哪一层次,外行家长是很难知道的。

走专业路,不仅仅是艺术,还有科学、人文等,孩子大了总得会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择名师而学是一条铁律!
作者: wishuhappy    时间: 2009-1-3 16:14
一年学一两首,总是练那几首, 老师把孩子当什么了? 当技工培养啊?

建议柳爸好好考虑一下,学乐器的初衷。 想明白了, 再取舍吧。
作者: ibm22    时间: 2009-1-3 22:22
盲老师?二胡不是要注意手势吗?有的曲子把位的手势不对,听起来也是一样的,盲老师看不见学生的手指,怎么指导学习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